国学大师汤一介阅读题及答案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阅读素材: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与乐黛云)

人物阅读素材: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汤一介与乐黛云) 文章类别:阅读悦读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杜美莹“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是普普通通、他们向往逍遥,但总有俗事缠身!现在,小鸟已变成老鸟,但他们依旧在绕湖同行。
他们不过是两只小鸟,始终同行在未名湖畔。
”2005年,汤一介和乐黛云这对学者夫妇共同出版了一本随笔散文集《同行在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上面的话是汤老在书中的序言。
2014年9月9日,一只鸟儿去了,乐黛云说:“他很累了。
”汤一介和乐黛云,一个是哲学泰斗,一个是比较文学的拓荒者,1952年结婚。
两位先生在六十多年的岁月中,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不离不弃、相携相依。
几棵小草的含蓄1949年,汤一介认识了乐黛云,这位后来在中国比较文学界举足轻重的学者。
对于汤一介来说,她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
汤一介毫不掩饰对乐黛云的欣赏:“她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能干、非常热情的女孩,没什么心计,直爽,有什么说什么。
”在一次采访中,两人回忆他们爱情的萌芽。
那时候,他们一起在共青团工作,一个是组织委员,一个是宣传委员,经常一起去农村义务劳动。
“刚好是春夏之交,太阳暖融融的,嫩绿的小草很美,很香。
我当时穿一条工裤,胸前有一个大口袋。
”乐黛云说,汤先生就“摘了几棵小草放在她的口袋里,心里藏着一些模糊的、美好的梦想”。
话语间、眉眼上都写满了淡淡的幸福。
1950年,乐黛云作为北京学生代表途经苏联到捷克参加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汤一介还惴惴不安:“她俄语好,当时我非常担心,怕她跑了不回来了。
”“我信任她,我爱护她”因筹办一本“同仁刊物”,乐黛云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
当时,她正在坐月子,并不知情。
细心的汤一介把校刊全藏了起来,直到她坐满月子的第一天,学校让她去挨批斗,她方才知道。
“他这个人是非常能控制的,他一点都不表现出来,可他自己心里就比较受苦。
”在那荒唐岁月里,他是“黑帮”,她是“右派”,不是他被“隔离审查”,就是她在深山“劳动改造”。
模块综合训练(3) 文化生活

2015高考政治模块综合训练(三)文化生活(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西方学者约瑟夫·奈曾就柏林墙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墙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视就已经‘穿墙而过’影响了一大批人。
如果没有西方流行文化经年累月传递的那些影像,光凭锤子和压路机是难以推倒柏林墙的。
”这表明()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④政治是文化的基础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2.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人物颁奖典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道德的提升,是拨动心灵深处的弦。
这体现了()①特定的文化氛围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②优秀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③优秀文化以特有形式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优秀文化必是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13年7月31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在北京举行的提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普及文明旅游知识,引导每个出境旅游公民做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实践者。
这一强调是基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4.1890年,美国一位名叫尤金·施齐费林的莎士比亚崇拜者在纽约放飞了他从欧洲带回来的60只欧洲椋鸟。
他希望能够把莎士比亚作品中所提到的鸟类都引入到美国境内。
如今,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每年给美国所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8亿美元。
此外。
大量的飞鸟对飞机的飞行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这对人们的启示是()①文化对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重视文化的作用②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③政府要加强经济职能,斩断与外来物种的不利联系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5.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复归本源或根本)开新”中重振辉煌。
江苏省溧水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溧水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1. (6分) (2019高三上·蚌埠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的一撇一捺都凝结着中华文化,是中国魂。
湖南卫视6月10日起推出的原创文化节目《神奇的汉字》,结合时代需求,坚守与创新并举,深入挖掘汉字文化蕴含的内容精髓,深入浅出地展现和弘扬了中国汉字文化,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汉字,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为深入推进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神奇的汉字》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为2019年重点文化创意扶持题材。
节目选择了“汉字”这一文化题材,解析造字起源,展现了汉字的妙、雅、巧、美、趣,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重新认识到潜藏在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文化魅力。
节目中,汉字专家郑贤章讲述了“买”字如何由最早汉语当中的表形结构,意为“网兜装满了贝(货币)”,演变为现在我们使用的“买”字,让观众看到一个汉字在千年时光中的流转变化。
节目以生动新颖的形式传递丰富的汉字知识,带领观众走进中华文化宝库,感受汉字的韵律和意境,唤醒对汉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除了传递汉字知识,该节目还深入解读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神奇的汉字》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熟谙汉字文化的专家讲述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将汉字背后的来龙去脉和文化故事娓娓道来,以汉字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为载体,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专家郦波在节目中这样解读“美”字:“‘美’者,甘也,从羊从大,所以我们常说‘羊大为美’。
‘美’字最早来源于美食,后来延伸到感官和审美。
我们是华夏民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曰‘夏’;有服章之美,故曰‘华’。
2017年高考语文夺冠金卷08(含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夺冠金卷08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王经理告诫年轻员工不要三心二意,,应该珍惜当前的工作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小有成就就自命不凡,,那么很可能失意时一蹶不振。
(3)小张出版的两本书,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帮着校对完稿的,他成名后竟然,对此,导师和同学们很不以为然。
A.得意忘形得陇望蜀得鱼忘筌B.得鱼忘筌得陇望蜀得意忘形C.得陇望蜀得鱼忘筌得意忘形D.得陇望蜀得意忘形得鱼忘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改革的深化,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行业协会纷纷成立,这是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的可喜现象。
B.百合喜温凉,忌酷热,但光照要好;喜湿润,但雨水太多根茎就被泡烂了;地要有坡度,不能有积水;沙质土为佳,土壤最好是越疏松越好。
C.在国内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我们推出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发展的预期。
D.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已成为原子能科学、宇宙航行等科学的理论基础。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超人工智能电脑能够用几分钟时间思考完人类几十年才能思考完的东西。
超人工智能确实会比人类思考得快很多,但是真正的差别并不仅仅如此。
用人类来做比喻,人类之所以比猩猩“智能”很多,。
这些模块让我们能够进行复杂的语言呈现、长期规划、抽象思考等等,而猩猩的脑子是做不来这些的,就算你把猩猩的脑子加速几千倍,它还是没有办法在人类的层次思考,它依然不知道怎样用特定的工具来搭建精巧的模型。
A.真正的差别不在于人类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而在于思考的速度B.真正的差别并不是思考的速度,而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C.真正的差别是两者思考的速度和各自大脑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D.真正的差别是人类的大脑有一些独特而复杂的认知模块,并且思考速度更胜一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汤一介先生的思想与人生阅读答案

汤一介先生的思想与人生阅读答案汤一介先生是一个组织能力极强,善于团结、整合力量的人。
汤一介先生的思想与人生在这篇文章中都有体现。
下面由小编为你带来关于汤一介先生的思想与人生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汤一介先生的思想与人生阅读材料作为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的哲嗣,汤一介先生继承了家族“义不逃责、事不避难”的家训。
借用李中华先生的说法:如果仅就学术成就而言,汤用彤先生的许多贡献或难以超越,但综合来看汤一介先生算得上是“光前裕后”,作出了他自己的独特贡献。
如果以孔颖达“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的角度来理解立德的话,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建立一种规范,二是让许多人受益。
汤一介先生的很多工作都是具有建立规范的意义的。
我们知道,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引领性的事件、开创一个时代风气。
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等系列作品都可以看做是思想潮流的一种风向标。
而在这其中,汤一介先生创建中国文化书院的举动很特别。
当时社会上依然盛行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性的评价,创立书院的举动却力图改变几十年来人们对于儒家彻底否定的思维定式,重新建立人们对文化传统的温情和敬意。
这样的做法为20世纪90年代的热的兴起,乃至21世纪之后的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
如果将“博施济众”抽象地理解为乐于帮助人,那么,大家部知道,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都是热心伸出援手的人。
他们对待学生是如此,对待其他人也一样。
汤一介先生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与乐黛云先生的坚贞感情。
他们婚后不久,乐黛云就因为右派被下放,许多人让他划清界限,但汤一介先生因始终以“乐黛云同志”称之,而被当时的主事者批评。
他们自喻为未名湖畔的两只小鸟,互相砥砺、互相启发。
在乐黛云先生的眼里:汤一介先生“做事情一板一眼,自己很累,看别人做不好又担心。
他想得多,总是很忧心,不像我,做不好也不会遗憾。
汤一介先生知识广博,却几乎没什么其他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爱应酬。
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 (2017高二下·鸡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国学经典选读判断题

国学经典选读判断题B1.不要在握手时带着墨镜,只有患有眼疾或眼部有缺陷者方可例外。
(√)2.北宋的程颢与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两人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世称“二程”。
因二程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C1.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与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对现今都有现实意义。
(√)D1.递名片时,名片的文字要正面朝向自己。
(×)2.当别人介绍你时,说错了你的名字,不要去纠正,免得对方难堪。
(×)3.董仲舒是战国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G1.国学的范围,在晚清民初发生了变化,由中国传统学术的四部之学(经、史、子、集)转变为现代学术七科之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其内在精神血脉是不同的。
(√)2.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
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
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
”(×)3.“国学”的概念和内容自古至今是静态的和不变的。
(×)4.《国学经典选读》教材所选国学经典语录123句,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特质交汇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独特生活方式的载体,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国粹派张之洞先生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
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6.顾颉刚《国学讲演录》则把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H1.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高三语文上学期月考试题(三)(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0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法自然的智慧赵建永“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
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从“自我身心的和谐”出发,依次推导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的和谐”。
如此,儒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
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该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
“道”本指道路,引申为本源、道理、法则诸义。
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道家以“自然为宗”,崇尚“自然”是其根本特点。
冯友兰指出,道家学说可用“复归自然”一言以蔽之。
据汤用彤考察,“自然”一词本为形容词,“自”指本身,“然”指如此。
“自然”就是相对于人为而言的一种自发的、天生而然的状态。
“自然”后来才用作名词,具有了自然界、物理定律和本心自性等多层含义。
“自然”的今义,从形而上角度看,是指客观规律;从形而下角度看,则包括原生态的自然界、由人类与自然相互影响而生成的人化自然。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大师汤一介阅读题及答案
“当一个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时,它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吸取力量,‘反本开新'。
”北大哲学系教授、著名学者汤一介如是说。
汤一介生于天津,父亲汤用彤是国学大师,早年留学美国时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
佛三杰”,其著作《魏晋玄学论稿》和《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是研究魏晋玄学与佛学
的必读经典。
梁漱溟、熊十力、钱穆、贺麟、冯友兰等文化大家往来于汤家,汤一介耳濡
目染,年轻时便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思考。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汤一介着力于构建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这三个基本命题阐释儒学,使之有益于当今世界。
汤先生
的学术兴趣,原在道、佛与魏晋玄学。
1983年在哈弗大学做访问学者时,深感外国学者、世界哲学界更关注中国的儒家思想及其作用,此后他开始关注儒学。
思考儒学对今日人类
社会的健康、合理发展的贡献。
作为国内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汤一介在北大成立儒学研究院,整理九卷本的《中国儒学史》。
当时,美国学者亨廷顿发表《文明的冲突》,“文明
冲突论”风行一时。
对此,汤一介立即给予批评和回应。
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
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怎样实现文化共处呢?汤一介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
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任院长。
书院举办了“文化系列讲习班”,还举办了有数万学员参加的“中外
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
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
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
汤一介认为,建立不同于西方解释学的“中国化的解释学”非常必要,中国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解释经典的资源和方法,如果加以系统的整理,定会得到某些不同于西
方解释学的理论和方法。
晚年汤一介全身心投入《儒藏》的编纂工作。
1990年,63岁的他就想做这个工程。
在他看来,中国已有《佛藏》《道藏》,可一直没有《儒藏》。
虽然明清两代就有学者提
出要做《儒藏》,但最终都没有实行。
汤一介说:“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儒家经典
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承过程,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至今。
现代科技手段又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和保存方式,为大规模整理和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
”
2021年《儒藏》启动,由汤一介任首席专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近400名学者参与,迄今已出版100册。
在汤一介等学者的构想中,《儒藏》最终将包含书籍3000余种,约10亿字,规模将超过《四库全书》,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历史上较有价值的
儒学著作,计划于2025年完成。
汤一介常对身边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
是因为有经典存世。
编纂《儒藏》,关系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
将中华文化发
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
“我的名字叫‘一介',大概是父亲希望我做一个书生。
纵观这一生,我实际也算是
做了一个书生吧。
”汤一介说。
相关连接:①汤一介1927——2021,国学大师、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
2002年10月,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思,得到了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202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
摘自《百度》
②《儒藏》收入近500部儒学典籍精华编约1.5亿字和近5000不儒家典籍约10亿字,以及著录万余部儒家典籍的《儒藏总目》,是最齐备和最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
汤一介是《儒藏》项目的总负责人。
摘自《儒藏项目专家汤一介》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言传身教对他影响很大;这样的家学渊源是使
汤一介成为著名学者的主要原因。
B.从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启蒙,到弘扬儒学、编纂《儒藏》,汤一介把做学问
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汤一介主张“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
体系,以和谐化解中西方文明冲突问题。
D. 汤一介认为,建立“中国化的解释学”非常必要,中国解释经典历史悠久,资源
丰富,方法多样,西方解释学无法与中国相比。
E. 为了儒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作为《儒藏》项目的提出者和总负责人,汤一介
以多元开放视野和特有的学术敏锐,做了大量的工作。
2汤一介先生对“文明冲突论”有哪些方面的回应?请简要概括。
6分
3材料开头和结尾引用汤一介先生的话,各有什么作用?6分
4汤一介先生编纂《儒藏》对于中华文化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分
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6分①思想方面:用“和而不同”的思想实现文化共处;从对话中寻求相互理解和尊重,取得共识。
②学术活动方面:组建文化书院、讲习班、函授班等,推动文化启蒙。
③
学术著作方面:编撰系列专著,从学术的层面探讨研究。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开头引用,表明汤一介对历史文化作用的深刻认识,总领下文;②结尾引用,
表明他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谦虚评价,收束全文。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在中华文化中地位重要;;②编纂《儒藏》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③使中华文明延续,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④让儒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在世界上发挥更大作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