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下金融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企业经济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时代,企业若想生存,就不能沿用以往的管理方式,而是要不断创新、变革和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灵活的经营策略在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例如,某些企业会降低产品价格来增加销量,而有些企业则会选择控制成本来提高效益。
无论是哪种策略,都要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二、优化成本控制企业需要对成本进行全面控制,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如操作流程的优化、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组合等。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成本核算,通过对成本的精细管理,来控制和降低生产成本。
三、提高效益在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益。
对于制造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来提高整体效益。
对于服务型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服务品质、提高服务效率来提高整体效益。
提高效益的方法多种多样,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创新营销方式在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需要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来提高销售业绩。
例如,可以采取一些新的营销手段,如网络推广、社交媒体营销等,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同时,也可以考虑推出一些创新的销售方式,如让客户参与式销售、采用营销组合、组成销售联盟等方式,提高企业的销售额。
五、优化管理模式在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需要加强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模式。
企业需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采取现代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如使用信息技术、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等,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经营风险。
总之,在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变革和适应市场的变化。
只有通过灵活的经营策略、优化成本控制、提高效益、创新营销方式和优化管理模式等方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
后危机时代金融业的发展

后危机时代金融业的发展摘要:随着危机的缓和,既而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期。
但是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而使世界经济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它就成为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经济已渡过最困难时期,开始步入缓慢复苏的后危机时代,这是经济周期中一个极为复杂、关键的阶段,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打破,新的发展模式亟待确立,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在此背景下,应对危机,既要切实抓好当前,全面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又要及早谋划长远,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迈上新的台阶。
关键词:金融危机影响金融发展正文一、危机的根源经济理论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与金融作用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经济学中最先进的组成部分。
这里应当考虑到,当前的危机可以看作是全球自由化模式的危机,证明现代世界经济结构的基础和自由经济理论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在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衰落之后及其后来的自由主义倾向的市场化改革中,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兴起的理论与实践中的自由主义“革命”得到了加强,并且在金融系统的运行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国家调控的、甚至在实施大规模私有化条件下都运行良好的实体经济,由于必须维护国家竞争力等原因,仍然保存了垄断性结构,从而没有真正成为实行自由经济模式的阵地,而金融领域的国家监管机构几乎被取消,取而代之的、实施有效监管的超国家机构却没有建立。
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自由主义在其最后的、危机前的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其与工业资本主义的长期竞争中获胜的金融资本主义。
在资本高速流动条件下金融市场的活动超越国界的事实,使它们成为全球经济的急先锋,并且因大规模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而得到强化。
如果以前国家金融市场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把储蓄转变成投资的有效机制以确保国民再生产的正常运转,那么现阶段的情况则是国家金融融入了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并在不同大陆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的全球体系,而向全球资本主义时代过渡的设想就自然而然地首先得到了金融领域的支持。
本期话题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态势综述

融 监 管体 系 、再造 全 球 金融 稳 定 框
架 的 呼 声 渐 高 , 各 国 政 府 和 国 际 组
露 出 国际金 融监 管体 制的诸 多 问
题 , 要包括 以下这 方面 : 主
织 已经 为此做 了 不少 工作 ,提 出了
多种 建议 , 形成 了一些共 识 。但 也 并
应 该看 到 ,主 要发达 国 家金 融监 管 体 系存 在 的 一 些 问题 还 没 有 得 到 各 方 的充 分 关注 或达成 共识 ,值 得 我
1监 管真 空 长期 存在 , . 风险 不断
累积
从 2 O世 纪 7 0至 8 O年 代开 始 ,
全球 发 达经 济 国家 纷 纷放 松 金融 管
融市场参与主体 通过注册地 转换 、
金 融产 品异 地 销 售等 途 径 ,从 监 管
会 提 交 了一 份 金 融 监 管体 制 改 革 方
案 。美 国财政 部表 示 , 金融 监 管体 制
2监 管理 念墨 守 陈规 , . 沟通 协调
不 畅
要 求较 高 的 市 场 转移 到 监 管 要 求较 低 的市 场 ,从而 全 部 或 部 分地 规避 监 管 、 取超额 利 益 的行 为。监 管套 牟
12 0 .0 8年 财政 部 向国 会提 交 金
融监 管体 制 改革 方案 20 0 8年 3月 ,美国财 政部 向国
断增 加 ; 融 机 构过 度 冒险 , 管部 金 监
门却 没有 及 时 防控 ,造成 风 险 不断
累积 , 终 爆 发 危 机 。 最
金 融监 管 套 利 一 般 是 指 各 种 金
4监 管套 利频 繁 发生 , 危害 全 球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是 市场 经济 中最有 生命 力 和活力的主体 ,在 当今的 国民经 济中 占 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但创造 了众 多的就 业 岗位 , 安置 了大量 的社会待 业、 失业人 员, 在社 会的稳定 、 市场的活跃 方面都起 了很 重 要 的 作 用 。根 据 财 政 部 长 谢 旭 人 的 文章 : 中小企 业 占全 国企 业 总数 的
资料 显示 ,我 国中小企 业的平均寿命仅 2 . 9年 。每年都有 大量 中小企业 消失 , 其 主要原 因在 于缺 少 自主创 新的 意识 , 靠 模仿 、 靠“ 拿来” 。技术创新乏力 , 缺 少“ 二
次创新” 、 “ 三次创新” , 企 业 最 终 将 被 市 场的淘汰 。市场变化 太快 ,唯有不 断创 新 , 才能 持 续发 展 。 能 将技 术 创 新 产 品 化、 市场化 , 并被 市场接 受 , 获 得 商 业 利 益, 才 是 企 业技 术创 新 的最 终 目的 。 2 . 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品牌价值。 提升 产 品 竞 争 力和 品牌 附 加 价 值 的 主 要 途 径 是 技 术 创 新 。创 新 能 力 强的 企 业 , 通 过 不 断创新拥有核 心竞争力 ,提 升产品 的竞 争 力 和 品 牌价 值 。根 据 “ 微 笑 曲线 ” 理论 , 我 国 的 大部 分 中 小 企 业 均 处 在 微 笑 曲 线 低 端部分 , 靠加工 、 制造, 只 能赚取较 低 附加 价 值 。应 该 采 用技 术 创 新 战 略 , 尽 可 能地 沿着微 笑曲线向两端延伸 、 发展( 制 造业的 ) 服务 , 以提升品牌价值。 3 . 推动增长方式、 产 业 结 构 转 变 。恶 劣 的 环境 和 激 烈 的 竞 争 迫 使 中 小 企 业 必 须调 整 产 业 结 构 , 转 变增 长 方 式 , 否 则 前
金融业存在的不足与创新方向

金融业存在的不足与创新方向一、引言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机构,扮演着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金融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不足。
本文将探讨金融业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金融创新的方向。
二、金融业存在的不足1. 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传统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他们通常更加关注客户贷款和投资需求,却忽视了对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估以及控制手段的完善。
这导致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在这些事件中,银行以及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由于对高风险资产持有过多而造成巨大损失。
2. 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在我国目前仍然存在利率管制体系下,银行存贷款利率缺乏市场竞争,“存款价差”高企、债权融资成本松紧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种体制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制约了金融机构有效发挥利率配置资源的作用。
而在国际上,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和利率完全放开,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
3. 技术创新和金融科技发展不足在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迅速,为金融业提供了诸多创新机遇。
然而,传统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导致它们无法与新兴科技公司竞争。
传统银行的客户体验需要改善,支付系统需要升级,并引入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操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金融创新方向1.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为了弥补风险管理不足所带来的影响,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首先,可以采用更加严格的风险评估模型,以提高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其次,通过建立合理的风控制度和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来控制风险。
最后,加强对金融机构自身资本和流动性水平的监管,并引入更加灵活的资本管理方式。
2.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了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竞争的利率形成机制,并逐渐取消银行间贷款合同上限,并放宽利率浮动幅度。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问题探讨

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监管问题探讨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针对自身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反省,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强化了金融监管。
本文拟从回顾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入手,观察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的新动向,努力找出我国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金融监管;新动向;对策一、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发展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各个国家想方设法加快本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努力抢夺金融制高点。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进而蔓延为全球金融危机,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在保证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强化金融监管意识,对我国的金融改革深入发展尤为重要。
(一)金融监管是应对外部效应和系统性风险的需要外部效应主要是指负外部效应。
相对于其他类型机构而言,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要更强一些,当银行的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风波的时候,由于银行的资产价值一般是大于清算价值,根据先到先得原则,金融机构更容易产生系统性问题。
同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杠杆率较高,金融机构倾向于短债长用,这些都导致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金融市场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此次由美国开始的次贷危机继而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金融机构较强的外部效应和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都要求必须加强金融监管。
(二)金融监管是应对市场不完善和市场失效的需要市场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出现市场失效。
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双方信息不对称,特别是消费者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结果可能就是市场失效。
同时,现代社会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化,消费者无法评估金融产品的风险状况,评价金融机构的稳健程度。
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分析

金融体系的总体风险不一定会因此而减少。尤其在金融创
新 活 动活跃 时期 ,不 仅 增 加 了金 融 机构 自身 的经 营 风 险 , 而且对 整个 金融 业也 带来 了不 可分 散 的系统性 风 险 。随着 金 融业 的发 展 ,金融创 新将 会破 坏传 统 的金 融业务 垄断 和 分 工格 局 ,导致 各类 金融机 构业 务 和产 品 同质 化 的趋势 日 益 明显 ,加 剧 了金融 机构 之 间的竞 争激 烈程 度 。在 这一 形
渠道 的同时 ,确保 金融 机构 稳定 运行 。随 着资 本 市场 的逐
步健全 ,大型企业 通过 资本 市场 直接 融资 将成 为 其重 要 的 融资手段 ,而 中小 企业 融资 是金 融业 务 的薄 弱项 目,金融 机构应 当重视此项 业 务 的研发 和创 新 ; 其 次 ,创新 和 完善 “ 三农 ”金 融服 务 体系 ,根 据农 业 和农 村 对 金 融业 务 的多 层 次需求 ,积极创新 和 发展 大宗 农产 品期 货 、农业 保 险等 金 融项 目,秉承多 方共赢 的原 则构 建 一个农 村 金融 组 织产 权 明晰 、功 能互补 的多层次农 村金融机 构体系 。
济 增长 和发展 的 内在动 力 ,使 风 险监 管成 为金 融创 新的 重要保 障 ,确保 两者协 调发 展 。基 - - I -  ̄ L 点 ,本 文在 分析 金 融创 新 与风 险监 管 关 系的基础 上 ,对后金 融危 机 时代 下的金 融创 新策 略及 其风 险监 管措施 进行探 讨 。
2 . 2 金融创新要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 我 国 ,大部 分金 融创新 活 动都是 由政府 主导 的 ,而 想要 使金 融创 新产 品规 避风 险的作 用得 以更好 地发 挥 ,就 必须 进一 步增 强金 融机 构 的 自主创 新 能力 。在 当前 市场 经 济 的背景 下 ,金融机 构 的金融 创新 产 品既要满 足社会 各个 方 面的需 求 ,同时还 应借 助创 新 的过 程来 提 高机构 自身 的 竞争 力 ,这 有 利 于 在 激 烈 的市 场 中健 康 、持 续 发 展 。为 此 ,金融 机构 应 当构 建完 善 的创新激 励机 制 ,并建立 科学 的创新 绩效 衡 量指标 ,将业 务 创新纳 入到 绩效 考核体 系 当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摘要前新形势下,国际商业银行业正朝着多元化、创新化方向发展,我国银行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从而提升自身实力。
本文描述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特点和趋势,分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现状,并指出存在的缺陷,继而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金融危机银行业金融创新1.引言通过对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金融创新是推动一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源源动力。
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金融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制度监管与金融产品创新的新方法,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现状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意见和建议。
2.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国际背景金融创新是指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的对各种金融产品再次组合的措施。
1960年以来,世界金融创新理论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包括交易成本论、约束诱致说、制度学派等过程。
2.1大型跨国银行全球经营趋势明显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跨国银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化的金融网络与管理制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国银行为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坚持对海外融资结构的优化整合,压缩传统资金融通业务,拓展表外业务,不断进入新的国际业务领域等。
2.2国际银行业并购与集团化方兴未艾在金融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为达到规模化经营的目的,金融机构开始走“巨型化”和“集团化”道路。
1980年以来,众多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掀起了银行间国际兼并的浪潮,许多大型银行一跃成为国际金融集团,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战略。
2.3金融产品创新与融资证券化1980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上涌现出以金融工具证券化为主要特征的“融资证券化”的浪潮。
在过去10年时间里,新的金融工具尤其是信用衍生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来筹措资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危机时代下金融创新问题研究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文摘要后危机时代下中国金融创新问题研究整个金融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金融创新发展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对金融不断产生新的需求,金融创新满足了这种需求并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也越来越高。
2007年年中爆发了美国次贷危机,此后又爆发了以希腊、爱尔兰等国为主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前者是由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导致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的偿付性降低引起的,同时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将这种风险扩大化,最终导致危机的产生;后者是某些欧盟国家为了加入欧元区而将本国的高债务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分离资产负债表,当这些金融工具无法偿付时,主权偿债能力下降而引发的主权债务危机。
这两次金融危机让学界和业界对于金融创新的作用及影响产生了激励的争论,主要焦点在于要不要继续进行金融创新。
有人认为应该抑制金融创新,加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银行的监管,并加强商业银行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提高其资本充足率;有的人认为金融创新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金融创新对于经济有促进作用,不应该就此次危机否定金融创新的意义。
再观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金融市场不断的完善,尤其是近两年,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都在不断创新。
资本市场方面,推出了中小板、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试点、金融债券试点以及创业板。
货币市场方面,推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及远期利率协议业务,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2009年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又创新推出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
外汇市场方面,中国正在进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
在金融机构方面,启动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试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等,丰富了资金需求者的借贷途径。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可以说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力图通过金融创新的理论,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发展历程以及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中国金融创新现状的研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金融创新在风险与效率方面各有什么利弊;2、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金融创新;3、在中国现有的经济金融发展条件下,中国的金融创新现状以及应该如何推进中国的金融创新。
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金融创新理论以及对策研究是一个补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认清金融创新的本质,看清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对于稳健推进金融创新,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具有现实意义。
在论述了金融创新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后,本文第二部分分析了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经济体的金融创新过程,同时又分析了中国金融创新的过程。
在金融创新的过程分析中发现,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对于金融的需求增多;一方面是金融机构自身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的增加的金融供给;一方面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当局给予了金融创新一定的空间。
金融创新的发展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金融效率和国家经济的经济效率,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一些金融工具的杠杆机制等也扩大了市场风险。
本文第三部分分别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本文认为金融创新并不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但是繁多的金融创新工具带来的高杠杆性确实增加了金融危机中风险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
同样,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金融创新也不是“主谋”,但债务危机引起的汇率波动造成了资产价格的波动,这种不稳定性通过衍生品的传染性和杠杆性使全球都处于不安之中。
金融创新的发展应该与实体经济需要相适应,并及时纳入监管范畴之内,达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本文第四部分总结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从金融工具创新、业务创新以及市场机制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中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并对比分析四种金融创新工具,融资融券、裸卖空、贷款交易和资产证券化的产生背景和特点。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金融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相对落后,存在诸多体制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金融创新。
本文第五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结论:一是金融创新发展是逐步加快的。
金融创新的实质是金融需求与供给的统一,平衡其风险与效率是关键;二是本轮金融危机的历程告诉我们金融创新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需要相适应,并及时纳入监管范畴之内,使信息公开透明化,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要合理确定其地位,扬长避短;三是中国经济金融发展需要金融创新与之匹配,其金融创新发展空间巨大,应积极发展与经济需求相适应的金融创新。
得到的政策建议如下:1、应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适度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2、金融创新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环境,在既定目标下,选择合适的创新形式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加强相应的金融监管,及时的分析和检测不同的金融创新对市场及参与者收益与风险的影响,提前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金融创新,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AbstractThe Stud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of China in the Post-crisis EraEssentially,the history of finance is the histor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satisfied the demand of finance of the economic entity;there is new demand for finance with the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guarantees th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the same time,the financial crisis happened with greater frequency as the financialinnovation the middle of 2007,sub-prime crisis happened in the USA and after that,sovereign debtcrisis happened in Greece,Ireland,even the whole Euro former is due to the bubble ofthe real estate market broken and the price of the housing mortgage-backed derivatives decreasedsharply and the solvency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leverage risked latter is due to somecountries which wanted to join the euro took their own higher debt innovations in financialinstruments to separate them from balancesheet,when thes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re unable topay,sovereign debt crisis happened because the sovereign debt paying ability twofinancial crises make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businessmen rethink and argue about theinfluenc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the point is whether or not to continue financial suggest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hibit financial innovation,enhance the supervisionof the financial product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especially the investment bank;at the sametime,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the risk endurance ability and capital adequacy ratio of thecommercial bank believed that financial innovation was not the primary causeof the financial crises;we should confirm the benefit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to society and shouldnot deny the significance of financial to China,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financial market is getting more andmore perfect;especially these two years,there are many changes in capital market,currencymarket and foreign currency capital market,there are stock of medium and small listingcompanies,stock index futures and experimental unit of margin trading and short selling,financialbond,and GEM(growth enterprise market).In currency market,there are RMB interest rate swapdeals,FRAs(forward rateagreement),SHIBOR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non-financialenterprises setbill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aspect offoreign currency market,China is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xchange ratereform,graduallyspreading of risk speed and impact ,in the European sovereign debtcrisis,financial innovation is not"ringleaders",but the debt crisis of the exchange rate fluctuationscaused by the fluctuation caused asset prices,this instability through derivatives infectious andlever sex at precariously innovation should develop with the entity economydemands,and timely,reach into regulatory category transparent within fourth part summarizes achievements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thirty year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inancial market system construction,meanwhile,from financial toolinnovation,business innova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 innovation three aspects analyzes presentsituation of China's financial innovation,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kinds of financialinnovation tools,margin,trading and selling short,loan bought of asset securitization backgroundand 's economy is in rapid development stage,has made remarkableachievement,but China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have great potential ofdevelopment;The financial system has developed rapidly,but still relatively backward,and thereare many institutional problems to solve,and need further financial fifth part of this paper sums up and proposes policy paper’s mainlyconclusions are:one is that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quickening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is the unity of financial demand and supply,the balance the risksand efficiency is the key;two is that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crisistell us that financial innovationdevelopment should be adapted into the entity economy needs,and timely information withinregulatory category,achievetransparent,financial innovation has the positive role,to reasonablydetermines its status,enhances strong points and avoid weaknesses;Three is thatChina's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need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shouldmatch their huge development space,should actively develop financial innovation which adapts tothe suggestions are asfollows:1,should conduct measurable financial innovationbusiness timely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s need;2,financial innovation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according to ourcountry's economic and financialenvironment in goal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innovation,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formof purpose;3,in the meanwhile to speed up financial innovations,we should strengthen thecorresponding financial oversight,timely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different financial innovationon market and participants,the influence of benefit and risk prevention ahead of the risk.Key word:financial innovation,subprime crisis,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is目录第1章绪论............................................................................ ................金融创新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金融创新内涵与实质.................................................................金融创新问题研究的现状.........................................................本文研究的问题与文章结构.......................................................6第2章金融创新的历史沿革................................................................国际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演变..............................................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发展历程的启示........................................................14第3章本次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的新理解.............................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金融创新的利弊分析................................................................正确看待金融创新.. (23)第4章中国金融创新分析..................................................................中国经济发展概况....................................................................中国金融创新分析....................................................................中国金融创新方式的选择........................................................34第5章政策建议............................................................................ ......39结论............................................................................ (41)参考文献............................................................................ ........43后记............................................................................ . (47)“新组合”引入到社会生产体系的活动中,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存在着某种潜在利益,企业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这种潜在的利益,而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就是一个创新从开始、到被模仿、到扩散,直到结束,而企业家则是从创新中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