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合集下载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的不同目的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思辨,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2. 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者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辨和分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和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故事或者名言警句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目的(10分钟)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句子(1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经典的语言材料,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导读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并给学生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思考和探讨。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2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完整文档)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完整文档)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完整文档)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_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同学们猜,_怎么回答的?“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学生交流,出示:(1)曹文轩简介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6篇】

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6篇】

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6篇】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6篇】语文教案对于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一课《白鹭》。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3、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

(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4、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⒈朗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

语文五年级阅读训练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了解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开展读课外书的活动,体验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阅读的愉悦,感受阅读的乐趣。

2.在交流课上,与同学说说自己读了哪些有关神话的课外书,分享读书的快乐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读有关神话的课外书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2.掌握合理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5.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读书体验。

二、教学准备1.板书工具: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2.教具准备:多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图书,课堂练习册;3.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课堂上。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分享自己近期读过的一本书,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 阅读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提高阅读效果的技巧,如略读、扫读以及细读。

同时,教师还要告诉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理解,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

3. 阅读活动(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图书进行阅读,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使用前面讲解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走动在学生中间进行辅导和指导。

4. 课堂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情节、角色或者自己从书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也可以适时加入对话,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5. 练习与总结(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可以个别或小组完成。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旨在巩固学生对所读内容的理解。

完成练习后,教师可以对答案进行讲解,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培养对阅读的兴趣,提醒他们多读好书,开阔自己的眼界。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阅读兴趣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分享自己的读书体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针对下节课的教学改进,可以在阅读活动后安排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分享。

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结合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梗概:《我的妈妈是精灵》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艾米和她的精灵妈妈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艾米在妈妈的关爱和引导下,学会了独立、勇敢和关爱他人,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亲情、友情和成长。

3. 教学难点: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2.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碰撞思维火花。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思辨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的妈妈是精灵》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 自主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碰撞思维火花。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故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思辨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主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课后作业2. 拓展阅读:推荐与《我的妈妈是精灵》类似的优秀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领域。

3. 亲情作文:以“我心中的精灵”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心中的精灵形象,表达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的活跃程度,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3. 亲情作文水平:评估学生的亲情作文,了解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精选)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精选)
老师推荐适合读物
任课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推荐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 行课外阅读。
老师给予阅读方法指导
老师可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略读、精读、批注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
老师及时反馈学生阅读情况
老师应定期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效果等,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针 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老师可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展。
通过阅读分享、阅读 竞赛等活动,激发学 生的阅读热情。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教授阅读方法和技巧,如略读、 扫读、精读等,提高学生阅读速
度和准确性。
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层含义,培 养其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
力。
通过课外阅读作业和课堂讨论, 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选择涉及不同领域和文化的阅 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广阔 的世界。
小组交流与讨论
在小组内定期开展交流与 讨论活动,分享阅读心得 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 理解和表达能力。
阅读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搭建
阅读笔记展示
鼓励学生将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 感记录下来,形成阅读笔记,并
定期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阅读分享会
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邀请学生分 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激发学 生的阅读兴趣。

02 阅读材料选择与 处理
精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读物
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读物,避免 过于复杂或简单的文本。
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能够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注重读物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学 生对阅读的兴趣。
注重读物内容与课本联系
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读物,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外阅读延伸课本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课教案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读书行列中来感受读书的快乐,让我们来倡导同学们多读好书,好好读书的口号吧。

七、作业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名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名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代名著的文化内涵。

2、运用所学知识,对古代名著进行分析、评价。

教学设备:设备投影、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阅读一部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

(板书:《红楼梦》)你们知道这部书吗?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的魅力吧。

二、了解《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课件出示)三、阅读《红楼梦》的精彩片段(课件出示)四、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五、评价《红楼梦》的文化价值(课件出示)六、小组讨论:如果你是XXX,你会怎样处理和XXX的关系?(课件出示)七、作业1、阅读《红楼梦》的第一回,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思考并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我倡导大家多读好书,好好读书。

我的口号是:读书让我快乐!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段话:阅读是一生的承诺。

在阅读时,我们会有苦思和会心的微笑。

无论多累、多忙,我们都应该读书,买书,藏书,送书。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让我们与书为伴,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作业:1、用所学的阅读方法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2、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优美的句段抄在积累本上。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鲁宾逊漂流记》,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故事内容,研究XXX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我们将掌握精读和泛读等读书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文言文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文言文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文言文课外阅读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了解文言文的优美之处;2.能够熟练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文章,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3.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征;2.熟练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文章。

难点1.理解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和句式;2.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优美的古风音乐,营造出浓郁的古风文化氛围。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古文,讲解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2. 阅读文言文(15分钟)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自行选择一篇适合自己阅读难度的文言文文章(建议选择散文或小说)。

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可以边记录生词,边理解重要句型。

3.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他们所选择的文言文文章的主题和大意,然后讲解一些常用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比如“矣”、“乃”等。

还可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较为难懂的句子,并给学生分享文言文的美妙之处。

4. 小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讨论各自选择的文章,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5. 课后总结(5分钟)课后让学生撰写一篇简单的反思和总结,介绍自己选择的文言文作品,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思考和交流;2.采用小组互动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3.通过引导和讲解,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印象。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特征;2.学生能够熟练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文章;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体现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4.通过教学,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课外拓展和延伸, 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 是课内阅读的版继续与扩展, 是阅权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
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 走进桑桑的内心世界, 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

2、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提高阅读的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时学会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关注人物内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写《童话大王》的大作家_和小朋友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请两位同学来读一下:
“叔叔,你希望有人敲门吗?”
“希望。


“那我去敲门,你会开门吗?”
“当然开门。


“我要是晚上敲门呢?”
“我讲故事给你听,你讲故事给我听。


“那-----我怎么才能找到你呢?”
同学们猜, _怎么回答的?
“我就在书中等你。


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是啊, “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家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叔叔的《草房子》。

二、走近《草房子》
1、大家已经读完了《草房子》, 那你对《草房子》有了哪些了解?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 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

六年中, 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 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 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 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 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 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这一切, 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

这六年, 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2、你还查阅了哪些相关的资料?
学生交流, 出示:
(1)曹文轩简介
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主要经历
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

《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

其中有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近作《细米》获第六届(2001-2003)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草房子》(长篇小说)曾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文学奖大奖、台湾“好书大家读”少年儿童读物奖、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

《草房子》(电影)曾获:第十_大奖“金蝴蝶”奖、意大利第十_大热天里穿上棉衣棉裤……
从中你能看出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桑桑是个喜欢“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的孩子, 他的怪念头和行为, 都表现了他聪明好奇、敢想敢作、爱自我表现。

他特别渴望被关注, 具有一切孩子所具有的嫉妒、调皮, 但桑桑有一般调皮孩子所没有的善良品质。

2、同学们的汇报真精彩, 读书的收获真不少。

有不少同学还抓住了故事中的细节, 如人物的动作、言行、外貌、心理谈体会, 有理有据, 非常深刻。

在我们眼中, 童年的桑桑淘气得可爱, 六年后的桑桑又有了哪些变化?
大屏幕出示:
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 已近黄昏了。

桑桑仰
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 心里很激动。


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 但柳柳走不动了。

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 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


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

他轻轻地揉
了揉她的脚, 给她穿上鞋, 蹲下来, 对她说:”哥哥背
你上去。


柳柳不肯。

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 哥哥病了不能让
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

他吃力地背起柳柳, 沿
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

不一会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
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 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
是汗水, 就挣扎着要下来, 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
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几就流了出来:
咿呀……呀
咿呀……呀
咿呀……哟
哟……
哟哟, 哟哟……
咿呀咿呀哟……
登完一百多级台阶, 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了。

往外看, 是大河, 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 是无穷无尽
的房屋, 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 却吹不干桑桑的汗。

他把脑袋伏在
城墙的空隙里, 一边让自己休息, 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
默读, 思考:
(1)请说说完整的故事情节。

(2)抓住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反复读, 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3)“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对话:
“妈妈为什么总哭?”
“因为我要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儿”
“就你一个人去吗?”
“就我一个人向”
“我和你一起去了你带我吗?”
“那个地方只有我能去”
“那你能把你的鸽子带去吗?”
“我带不走它们。


“那你给细马哥哥了?”
“我和他已经说好了。


“那我能去看你吗?”
“不能。


“长大了也不能吗?”
“长大了也不能。


“那个地方好吗?”
“我不知道。


“那个地方也有城吗?”
“可能有的。


“城是什么样子?”
“城……城也是一个地方了, 这地方密密麻麻地有很多很多房子, 有一条一条的街, 没有田野, 只有房子和街……”
桑桑的话意味着什么?“死亡”还让桑桑懂得了什么?
小组交流。

分角色朗读。

3、如果说桑桑选择了草房子, 那么草房子则决定了桑桑的成长。

想一想桑桑身边的哪些人给了桑桑宝贵的成长经验和对于生活之美的体悟。

自由选择研究的人物, 然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谈谈他(她)的什么行为或者言行影响了桑桑。

四、总结延伸
1、总结:在大家读这本书之前中国已有大约15多万儿童在阅读《草房子》,除此还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很多儿童都在读这本书,之所以大家都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本好书。

所以大家好好品读它的话, 一定可以受益非浅。

2、教师深情诵读小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