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3记忆与思维
心理学中思维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中思维的名词解释
思维是指人类通过感知、记忆、推理和创造等心理过程来处理信息、形成观念和思想的能力。
它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涉及到知觉、记忆、注意、概念形成、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思维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包括了不同的类型和方式。
其中,概念形成是思维的基础部分,它是通过将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类到同一概念中来理解和处理世界。
通过概念,人们能够将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
推理是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规则来从已知的信息中得出新的结论。
推理可以是演绎的,即从一般原则推导具体结论;也可以是归纳的,即从具体实例中推断出一般规律。
记忆也是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存储和回忆过去经历和知识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不同类型。
通过记忆,人们可以回忆过去的经历、学习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注意是思维中的关键过程,它是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于某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注意的分配和控制对于有效地处理信息和解决问
题至关重要。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过程外,还有其他类型的思维,例如语言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等。
语言思维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信息,找出解决方法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则是产生新观念、想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维是人类独特的智力活动,涉及到感知、记忆、推理和创造等多个方面。
通过思维,人们能够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的知识和观念。
心理学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

心理学认知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感知阶段感知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它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处理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知阶段主要包括感觉、知觉和注意三个方面。
1. 感觉感觉是人类接收外界刺激的基本过程,它涉及到各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感觉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传递到大脑,形成感觉经验的过程。
2. 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组织和解释的过程,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刺激进行有效的辨别和识别。
知觉的过程是主观的,它受到个体经验、认知偏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3. 注意注意是人类在感知阶段对外界刺激进行选择性加工和集中注意力的过程。
注意可以分为自主注意和强制注意两种形式。
自主注意是个体自主选择注意的对象,而强制注意是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和指导。
二、思维阶段思维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它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推理的过程。
思维阶段主要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三个方面。
1. 概念形成概念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概念形成是个体通过对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进行归类和抽象,从而形成一般性的概念和概念网络的过程。
2. 判断判断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和决策的过程。
判断的过程涉及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逻辑判断等多个方面,它是个体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推理推理是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基础上,通过逻辑规则和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和演绎的过程。
推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形式,它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能够帮助个体进行问题解决和决策。
三、记忆阶段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第三个阶段,它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阶段主要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三个方面。
1. 感知记忆感知记忆是个体对短暂的感觉和知觉信息进行短时存储的过程。
感知记忆的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主要用于对即时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对于长期记忆并不起作用。
心理学知识-思维

心理学知识-思维1.思维的特征【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其特征是:1、概括性。
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概括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
2、间接性。
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2.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是: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3.想象的功能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
想象的功能有: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4.想象的过程和种类1、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一下几种形式:粘合、夸张、典型化、联想。
2、想象的种类按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现象是一种没有目的、不自觉的产生地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它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附: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理想是当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的想象。
幻想和理想都是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
但是,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空想是一种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医学心理学课件: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注意

他们是谁?还记得么?
记忆
他们叫什么?还记得么?
记忆(memory)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 定义
对输入信息 编码、储存、
提取
在头脑中积累和 保持个体经验的
心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事物 我们只记住经验中的一部分 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以感知为基础
二、记忆的种类
思 维(thinking)
一、思维的定义
思维 定义
认识的高级阶段; 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和内在联系; 通过判断推理解决问 题。
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 现的,以已有知识为 中介,对客观现实概 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的特征
有羽毛,前肢为翼,无齿有喙→鸟类
概括性
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 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
刺
瞬时
激
记忆
保持时间短 形象,容量大
易消失
注
复
意 短时 述
记忆
长时 记忆
消
遗
退
忘
三个记忆系统模式图
时空 关系
情景记忆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 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对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例:符号、公式、定理。
获得的 方式
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 的记忆。例:日常生活常识的记 忆。
程序性记忆如何做事情的记忆。 例:技能。
再 认
过去经验
回 忆
再次出现 感到熟悉 并能识别确认
不在面前 能重新呈现
思维
小故事
思维
民间故事 一少妇抱小孩回娘家,遇一 恶少遭调戏。妇不从被诬偷瓜 告上县衙,买通地保摘3大瓜 作证。张飞审讯,“想了想”, 判少妇偷瓜,命其随恶少回家, 又命恶少抱3个大瓜回去。结果 怎么也抱不了。张飞拍案而起, 斥道“你堂堂男子3个瓜抱不动, 她一弱女子,又抱孩,怎能偷 你3个大瓜,分明是你调戏”。
心理学记忆的三种策略

心理学记忆的三种策略
心理学中,记忆的三种策略如下:
- 识记意识强:记忆力强的人通常具备积极意识,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
强烈的愿望造就了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整个人也变得积极乐观。
从大脑神经科学分析,识记意识强的人,注意力集中,很容易形成大脑皮层的兴奋迅速形成神经连接,进而极其容易对外在信息进行识记。
- 识记过程与过往经验相联系:记忆力强的人,会将当下面对的信息内容与过往知识经验比对,梳理,进行知识的存储。
这些组织策略包括把所要识记的内容转化为大脑中的无形的图像、进行归类、与原有知识联系等。
- 使用元记忆方法:元记忆指的是对记忆的直觉,即人对自己的记忆过程的认知和控制。
元记忆的本质是“对内部心理活动的记忆”。
心理学第四章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

05
思维
思维的定义
总结词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认知活动。
详细描述
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通过概念、判断和推 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情境。
听到一首歌。
记忆
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思维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关系 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如
分析和推理。
语言
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和 表达思想的过程,是人类特有
的认知功能。
02
感知
感知的定义
感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 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活动的总和。
认知的过程
信息获取
信息处理
信息储存
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信息,如听觉、视觉、
触觉等。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分析和整合,形成有意
义的信息单元。
将处理后的信息储存于 大脑中,以便日后回忆
和应用。
信息应用
将储存的信息应用于实 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或
完成任务。
认知的功能
01
02
03
04
知觉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属性 的直接反映,如看到一幅画或
记忆的种类
陈述性记忆
指对事实、事件、概念等信息 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
来表达。
非陈述性记忆
指对技能、习惯、直觉等非语 言信息的记忆,通常需要通过 实践和经验来获得。
情景记忆
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特定事件 或场景的记忆。
基础心理学——记忆思维意识

(形象记忆)
2、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编码方式) 特征 可操作性
想 象
定义
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与表象的区别: 表象属于记忆的范畴,想像属于思维的范畴。 与表象的联系: 以表象为素材。
种类
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 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
3、幻想的特点是(
ACD )。 A、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 B、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 C、其内容指向于未来 D、科学幻想和理想都是积极的幻想
意识概述
意识
定义: 是指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
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 身行为的评价。
3、概念分类
(1)自然概念:现实事物的概念。 (2)人工概念: 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问题解决
定义:是指给被试提出一个问题,让其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找 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 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认知心理学) 问题空间: 是指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包括对所要解决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 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睡眠状态 频率更低、波幅 更大的θ波和δ波
睡眠的四个阶段
脑电波特征 1
频率和波幅都较低 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 率高、波幅大(睡眠锭) 频率降低、波幅更大, 出现δ波 大多数为δ波 深度睡眠阶段
个体状态
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

思维名词解释心理学思维是指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对事物的认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总称。
它是指人脑在处理信息、思考问题、形成观点、推理论证等方面的能力和过程。
思维是人类高级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与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理学上对思维的研究主要包括思维过程、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
思维过程指的是人的思维活动的进行方式,包括感知、记忆、联想、思维等过程。
思维内容指的是思维的对象,包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观念、知识以及对概念和判断的理解等。
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推理方法、逻辑思维等。
感知是思维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和理解的过程。
感知过程包括感觉、注意和知觉等。
记忆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将所接收到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并在需要时能够进行回忆和使用的能力。
记忆过程包括记忆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等。
联想是指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将不同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的能力。
联想过程起到了扩展我们的思维范围和培养创造力的作用。
思维是指基于已有知识和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推理和解决的能力。
思维过程包括归纳、演绎和创造性思维等。
归纳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通过从具体实例中归结出普遍规律和概念。
演绎是指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通过已有的普遍规律和概念来推导出具体实例。
创造性思维是指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独立思考,发现新的观点、解决方法和创意的能力。
思维内容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人的思维内容是在接受教育、学习经验和接触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所以,思维内容的多寡和广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水平。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处理问题时采用的思考方法和逻辑推理。
思维方式既受到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人的认知能力和个性特点的影响。
优秀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全面和迅速地处理问题,提高思维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思维是人类心智活动的核心能力,是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和表达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3
25
第二节 记忆系统
(1)归类: 动物: 斑马、野猪、狐狸、骆驼、老虎、海豚、大象、
水牛、老鼠、山羊 蔬菜: 土豆、白菜、冬瓜、香菜、洋葱、番茄、豌豆
文具: 书架、铅笔、墨水、日历、橡皮、书包
花卉: 菊花、牡丹、丁香、茶花、腊梅、茉莉
2020/8/3
2020/8/3
6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保持(储存) 经编码的信息在头脑中保存的过程。
❖ 量的变化:遗忘 ❖ 质的变化:简时、详细、夸张
(三)提取 被保存的信息被提取出来加应用的过程。
❖ 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2020/8/3
7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记忆类型
(一)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1、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是对事实和事件的 记忆。
2020/8/3
12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1、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 2、从感觉记忆来的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进二步加工,
经复述后进入长时记忆。 3、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为20—30秒,一般不超过1
分钟;若不复述,则丧失。 4、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时,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
2、程序性记忆的内容是程序性知识,是指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事 情的记忆。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1、情景记忆:对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经过的记忆。
2、语义记忆:对概括化知识,如概念、定理、理论 的记忆。
2020/8/3
8
第二节 记忆系统
2020/8/3
9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一、感觉记忆(瞬时记忆)
但是
不一定能将信息编人长时 记忆永久保存。
精细复述
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 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
2020/8/3
22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三、长时记忆
(一)概述
1、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可以是数月、 数年甚至终 生难忘。
2、长时记忆中存贮着我们过去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为所有心 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26
第二节 记忆系统 (2)分层:
2020/8/3
27
第二节 记忆系统 (3)语义网络:
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的信息。
2020/8/3
15
7、储存的容量
重要特点:容量有限 7±2
单位为组块:认知单元是人们通过对刺 激不断编码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组合。这 个单元可以是一个数字也可是字母组合、 音节、单词、短语(词组)、句子
2020/8/3
16
21313391178781191206
2020/8/3
23
第二节 记忆系统
(二)编码形式 Tulving(1972)提出:语义记忆是
1、语义代码
一个心理词库,是一个人拥有的有关 字词和其它语言符号、它们的意义和
2、视觉代码
指代物、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有关 规则、公示和操纵这些符号、概念和
关系的有组织的知识
2020/8/3
24
(三)长时记忆的储存模型 1、归类 2、层次化组织模型 3、语义网络模型:线的长短表示彼些相联系
相关信息,以完成对信息的加工。
2020/8/3
13
第二节 记忆系统
5、短时记忆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意识作用:觉知正在接收着什么,正在在做什么; 将各方面的感觉信息加以整合,与知觉过程密不可
分; 暂时储存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中的中间结果和从长
时记忆中提取的已有的相关知识; 储存信息加工的策略和意愿(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
下面给你呈现四个随机排列的字母,看到后努 力记住它。然后给你出现三个数字,要求你根 据这个数字在头脑中连续进行减3的运算。
2020/8/3
20
HWMS 385
2020/8/3
21
复述
保持性复述:小和尚念经
一遍遍地重复识记材料, 可以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 保持一段时间,使之处于 活动状态
(0)21+3+133+911+7878 +119+120+6
2020/8/3
17
2020/8/3
18
短时记忆
8、储存的持久性 不经复述,保持不超过1分钟。 复述的种类
❖保持性复述:一遍一遍地重复识记材料; ❖精细复述:将识记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
的信息建立起联系;精加工策略。
2020/8/3
19
来)。
2020/8/3
14
第二节 记忆系统
6、编码的形式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编码的形式储存。
假如查到电话号码66598753,想一想从查到号码到 你在电话机上按键之前,你能记住什么?是8个数 字的字形?还是8个数字的语音?
以视觉形式呈现的信息,如文字,经编码后提 取了文字的音,以声音的形式贮存在短时记忆 中;
心理学3记忆与思维
3、这些经验包括:
❖ 感知过的事物 ❖ 思考过的问题 ❖ 体验过的情绪 ❖ 经历的情景 ❖ 从事过的活动 ❖ 问题解决的中间结果
2020/8/3
4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编码类型:
❖ 视觉表征/代码 ❖ 听觉表征/代码 ❖ 语义表征/代码
2020/8/3
5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影响识记忆效果的因素: (1)编码的层次; (2)多种编码方式相结合; (3)与人们的需要、兴趣联系程度; (4)与情绪体验的联系程度; (5)注意的集中程度。
1、感知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是记忆系 统加工信息前的暂时登记。
2、存储时间为几十到几百毫秒,
3、存储形式(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的物理特 征,主要是视觉表征和听觉表征。是物理刺激的忠实 复制品。
4、感觉记忆的内容受到注意,则进入短时记忆得到 进一步的编码;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则自动消退。
3、容量没有限制,几乎是无限广。
4、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复述加工 后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的。
5、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组织的知识系统,这种系统对人的 学习和行为决策有重要意义,它使人能够有效地对新信息进 行编码,以便更好地记忆,也能使人迅速有效地从头脑中提 取有用的信息,以解决问题。
5、感觉记忆的容量是比较大的:12个字母的部分报 告法可达9个。
2020/8/3
10
XGOK J M RI C UTS
2020/8/3
11
二、短时记忆(直接记忆、工作记忆)
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按照它去拨号,但 打过之后,再问该号码,忘了。
一叠钞票,当你数到一半的时候,如果有 人跟你说话,干扰了你数数,你可能记不清 数到多少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