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实训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TCP/IP网络的配置方法

学会使用网络命令检测网络配置

学会启用和禁用系统服务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新增了Linux服务器,在但还没有配置TCP/IP网络参数,请设置好各项TCP/IP参数,并连通网络。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系统下TCP/IP网络设置、网络检测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 设置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

查看网络接口eth0的配置信息

为此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并启动此网络接口。利用ifconfig命令查看系统中已经启动的网络接口。仔细观察看到的现象。记录启动的网络接口.

子项目2,设置网关和主机名

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

设置默认路由。并再次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确定设置成功

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并以自己姓名的缩写重新设置主机名。再次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确认修改成功

修改文件。让主机名永久生效

子项目3 网络设置监测

Ping网关的IP地址。监测网络是否连通

用netstat命令显示系统核心路由表

用netstat 命令查看系统开启的TCP端口

子项目4 设置域名解析

编辑/etc/hosts文件,加入要进行静态域名解析的主机的IP地址和域名

Host文件优先于dns服务器。可以查看、etc/host.conf文件

用ping命令检测上面设置好的网关的域名。测试静态域名解析是否成功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加入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动态域名解析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设置域名解析顺序为:host,bind。

用nslookup命令查询一个网络地址对应的IP地址。测试域名解析的设置。

子项目5 启动和停止守护进程

用sevice 命令查看守护进程sshd的状态

如果显示sshd处于停用状态,可以试着用ssh命令来连接本地系统,看看是否真的无法登录

然后用service命令启动sshd ,再用ssh命令连接本地系统。看看sshd服务是否真的已经启动

用ntsysv 命令设置sshd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用service命令停止sshd守护进程

五.实训思考题

1.当无法连接远程主机的时候,例如,用telnet命令无法连接到远程主机https://www.360docs.net/doc/1f14513387.html,.此时应该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分别检测系统中的那些位置?

2.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有什么区别?分别在哪些文件里面进行设置?系统如何决定用哪种方式对一个域名进行解析?

3.利用ifconfig和route命令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和利用netcofig以及编辑/etc/syscofig/network-scripts/if-eth0文件配置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有什么不同?

六、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目的

实训内容

实训步骤

实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回答实训思考题

实训心得体会

建议与意见

.

三层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三层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层交换机生成树协议 篇一:网络工程技术生成树协议 1. 生成树stp的计算推导 (1) 手工计算推导出下图中的根交换机、根端口、指 定端口和阻塞端口 (假设每条链路带宽均为100mbps),最后 在packettracer6.0 模拟器上进行验证,通过抓包路径跟踪 的方法演示当主链路出现故障后的收敛过程和结果。 (2) 若使收敛时间更快速,可以采用哪种该进协议, 该方法的优势是什么? 优势: a、stp没有明确区分端口状态与端口角色,收敛时主要 依赖于端口状态的切换。Rstp比较明确的区分了端口状态与端口角色,且其收敛时更多的是依赖于端口角色的切换。 b、stp端口状态的切换必须被动的等待时间的超时。而 Rstp 端口状态的切换却是一种主动的协商。 c、stp中的非根网桥只能被动的中继bpdu。而Rstp中的非根网桥对bpdu的中继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1、为根端口和指定端口设置了快速切换用的替换端口(alternateport) 和备

份端口(backupport) 两种角色,在根 端口/指定端口失效的情况下,替换端口/备份端口就会无 时延地进入转发状态,而无需等待两倍的转发时延(Forwarddelay)时间。 2、在只连接了两个交换端口的点对点链路中,指定端口只需与下游网桥进行一次握手就可以无时延地进入转发 状态。如果是连接了三个以上网桥的共享链路,下游网桥是不会响应上游指定端口发出的握手请求的,只能等待两倍Forwarddelay 时间进入转发状态。 3、将直接与终端相连而不是与其他网桥相连的端口定义为边缘端口(edgeport)。边缘端口可以直接进入转发状态,不需要任何延时。由于网桥无法知道端口是否直接与终端相连,因此需要人工配置。 (3) 交换机端口的颜色灯和闪烁频率,分别代表哪些含义?若要求交换机的端口直接接用户的pc机而不参与stp 运算,应如何进行设置? 颜色灯: 绿色灯表示可以发出 而黄色灯表示阻塞,不能发出闪烁频率:灯光闪烁说明有数据在传输,闪的快就说明比较频繁,也就是连续在端口上酉己置spanning-treeportfast 或

实验1TCPIP属性设置(参考答案)

实验一TCP/IP属性设置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学习局域网接入Internet时的TCP/IP属性的设置; 2. 掌握ping、ipconfig等命令的使用; 3. 熟悉使用相关命令测试和验证TCP/IP配置的正确性及网络的连通性。 【二】实验要求 1. 设备要求:计算机2台以上(装有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装有网卡已联网); 2. 分组要求:2人一组,合作完成。 【三】实验预备知识 1.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 (1)IP地址 IP地址(IP Address)就是给每个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的一个32bit二进制地址,为了方便人们的使用,IP地址经常被写成十进制的形式,中间使用符号“.”分开不同的字节,IP地址它就像一个人可以合法的在社会上办理银行卡、移动电话等社会活动所需要一个身份证号标识一样。 所有的IP地址都由国际组织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负责统一分配,目前全世界共有三个这样的网络信息中心:InterNIC(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ENIC(负责欧洲地区)、APNIC(负责亚太地区),我国申请IP地址要通过APNIC,APNIC的总部设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申请时要考虑申请哪一类的IP地址,然后向国内的代理机构提出。 (2)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3)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Default Gateway)是一个可直接到达的IP 路由器的IP 地址,配置默认网关可以在IP 路由表中创建一个默认路径,一台主机可以有多个网关。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它就好像一所学校有一个大门,我们进出学校必须经过这个大门,这个大门就是我们出入的默认关口。现在主机使用的网关,一般指的是默认网关。一台主机的默认网关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指定的,必须正确地指定,否则一台主机就会将数据包发给不是网关的主机,从而无法与其他网络的主机通信。 (4)DNS服务器 DNS服务器(Domain Name System或者Domain Name Service) 是域名系统或者域名服务,域名系统为Internet上的主机分配域名地址和IP地址。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域名服务是运行域名系统的Internet工具。执行域名服务的服务器称之为DNS服务器,通过DNS服务器来应答域名服务的查询。TCP/IP属性设置中填入的是DNS服务器的IP地址。 2. Ping命令 Ping命令是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命令,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按照缺省设置,Windows上运行的Ping命令发送4个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回送请求,每个32字节数据,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

三层交换机端口IP地址配置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三层交换机有2种方式可以配置交换机端口的lP地址,一是直接在物理端口上设置.二是通过逻辑VLAN端口间接设置。为了分析这2种配置方法在交换机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哪些差别.在详细分析了三层交换机端口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搭建测试环境,主要从端口初始化和三层路由收敛过程分析了2种方式的不同。通过分析发现,在交换机物理端口上直接配置IP地址,可以节省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收敛所需的时间,并且不需要规划额外的VLAN。为日后的运行维护工作带来了方便。 三层变换机能够快速地完成VIAN间的数据转发,从而避免了使用路由器会造成的三层转发瓶颈,目前已经在企业内部、学校和住宅小区的局域网得到大量使用。在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lP地址时,通常有2种方法:一是直接在物理端口上设置lP地址,二是通过逻辑VLAN端口间接地设置IP地址。 作者所在单位日前购得一批三层交换机,最初只立持第2种配置方法但在厂家随后升级的软件版本中可以支持以上2种配置方法。为了比较这2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然后比较了这2种方法的操作命争和端口初始化时间.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 1、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利用第三层协议中的信息来加强笫二层交换功能的机制(见图1) 从硬件的实现上看,目前笫二层交换机的接口模块都是通过高速背扳/总线交换数据的。在第三层交换机中,与路由器有关的第三层路由硬件模块也插接在高速背板/总线上,这种方式使得路由模块可以与需要路由的其他模块高速地进行数据交换,从而突破了外接路由器接口速率的限制。 假设有2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的过程为:若发送站点1在开始发送时,已知目的站点2的IP地址,但不知遒它在局域网上发送所需要的MAC地址,则需要采用地址解析(ARP)来确定站点2的MAC地址。站点1把自己的IP地址与站点2的IP地址比较,采用其软件配置的子网掩码提取出网络地址来确定站点2是否与自己在同一子网内。若站点2与站点1在同一子网内,那么站点1广播一个ARP请求,站点2返回其MAC地址,站点1得到站点2的MAC地址后将这一地址缓存起来,并用此MAC地址封包转发数据,第二层交换模块查找MAC地址表确定将数据包发向目的端口。若2个站点不在同子网

实验二--配置TCPIP协议

实验二配置TCP/IP协议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地点数计学院实验中心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实验成绩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掌握TCP/IP协议的安装及配置方法; 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实验环境 多台装有Windows 2008 Server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安装TCP/IP协议 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右键调出属性面板—>添加—>协议—>选择 TCP/IP协议—>开始安装 2、设置TCP/IP协议 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选择TCP/IP协议—>属性 设置IP地址:机器号+10 设置子网掩码:设置默认网关:设置DNS服务器:、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 (1)Ping Ping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 常用的命令。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 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联通。 如果执行Ping不成功,则可以预测故障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线故障,网络适配器 配置不正确,IP地址不正确。如果执行Ping成功而网络仍无法使用,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 网络系统的软件配置方面,Ping成功只能保证本机与目标主机间存在一条连通的物理路径。 命令格式: 参数含义: -t不停地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直到用户按ctrl+c结束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 -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具体次数由count来指定; -l size 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 ①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 PING127.0.0.1 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如果此测试不能通过,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②PING 本机IP 这个命令被送到我们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我们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③ PING 局域网内其他IP 这个命令应该离开我们的计算机,经过网卡及网络电缆到达其他计算机,再返回。收到回送应答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分割时,将IP地址的网络部分与主机部分分开的代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④PING 网关IP 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作出应答。 ⑤PING LOCALHOST LOCALHOST是一个操作系统的网络保留名,它是的别名,每台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地址。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中存在问题。 (2)ipconfig 使用ipconfig /all 查看配置。 发现和解决TCP/IP 网络问题时,先检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上的TCP/IP 配置。可以使用ipconfig 命令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注意:对于Windows 95 和Windows 98 的客户机,请使用winipcfg 命令而不是ipconfig 命令。使用带/all 选项的ipconfig 命令时,将给出所有接口的详细配置报告,包括任何已配置的串行端口。使用ipconfig /all,可以将命令输出重定向到某个文件,并将输出粘贴到其他文档中。也可以用该输出确认网络上每台计算机的TCP/IP 配置,或者进一步

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实训项目8 tcp、ip网络接口的配置 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TCP/IP网络的配置方法 学会使用网络命令检测网络配置 学会启用和禁用系统服务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新增了Linux服务器,在但还没有配置TCP/IP网络参数,请设置好各项TCP/IP参数,并连通网络。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系统下TCP/IP网络设置、网络检测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 设置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 查看网络接口eth0的配置信息 为此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并启动此网络接口。利用ifconfig命令查看系统中已经启动的网络接口。仔细观察看到的现象。记录启动的网络接口. 子项目2,设置网关和主机名 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 设置默认路由。并再次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确定设置成功 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并以自己姓名的缩写重新设置主机名。再次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确认修改成功 修改文件。让主机名永久生效 子项目3 网络设置监测 Ping网关的IP地址。监测网络是否连通 用netstat命令显示系统核心路由表 用netstat 命令查看系统开启的TCP端口 子项目4 设置域名解析 编辑/etc/hosts文件,加入要进行静态域名解析的主机的IP地址和域名 Host文件优先于dns服务器。可以查看、etc/host.conf文件 用ping命令检测上面设置好的网关的域名。测试静态域名解析是否成功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加入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动态域名解析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设置域名解析顺序为:host,bind。 用nslookup命令查询一个网络地址对应的IP地址。测试域名解析的设置。 子项目5 启动和停止守护进程 用sevice 命令查看守护进程sshd的状态 如果显示sshd处于停用状态,可以试着用ssh命令来连接本地系统,看看是否真的无法登录 然后用service命令启动sshd ,再用ssh命令连接本地系统。看看sshd服务是否真的已经启动 用ntsysv 命令设置sshd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用service命令停止sshd守护进程 五.实训思考题 1.当无法连接远程主机的时候,例如,用telnet命令无法连接到远程主机https://www.360docs.net/doc/1f14513387.html,.此时应该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分别检测系统中的那些位置? 2.静态域名解析和动态域名解析有什么区别?分别在哪些文件里面进行设置?系统如何决定用哪种方式对一个域名进行解析? 3.利用ifconfig和route命令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和利用netcofig以及编辑/etc/syscofig/network-scripts/if-eth0文件配置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信息有什么不同? 六、实训报告要求 实训目的 实训内容 实训步骤 实训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回答实训思考题 实训心得体会 建议与意见 .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名称】 三层交换机端口配置 【实验目的】 配置开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路由作用。 【背景描述】 为了隔离广播域而划分了VLAN,但不同的VLAN之间需要通信,本实验将实现这一功能。即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能跨交换机通信,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也能互相通信。 【技术原理】 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三层的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基于“一次路由,多次交换”的特性,在局域网环境中转发性能远远高于路由器。而且三层交换机同时具备二层的功能,能和二层交换机进行很好的数据转发。三层交换机的以太网接口要比一般的路由器多很多,更加适合多个局域网段之间的互联。 三层交换机本身默认开启了路由功能,可利用IP Routing命令进行控制。 【实验设备】 S3350(一台),PC机(两台)。 【实验拓扑】

注意:先连线,在进行配置,注意连接线缆的接口编号。S3350为三层交换机。 【实验步骤】 步骤一 开启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Switch>enable //进程特权模式 Switch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Switch (config)#hostname s3350-24 S3350-24 (config)#ip routing //开启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步骤二 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3350-24>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S3350-24#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S3350-241 (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 //进入fa0/2端口 S3350-24 (config-if)#no switchport //开启端口的三层路由功能 S3350-24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254 255.255.255.0 //配置ip地址S3350-24 (config-if)#no shutdown //启用端口,使其转发数据

TCP端口设置

TCP端口(静态端口) TCP 0= Reserved TCP 1=TCP Port Service Multiplexer TCP 2=Death TCP 5=Remote Job Entry,yoyo TCP 7=Echo TCP 11=Skun TCP 12=Bomber TCP 16=Skun TCP 17=Skun TCP 18=消息传输协议,skun TCP 19=Skun TCP 20=FTP Data,Amanda TCP 21=文件传输,Back Construction,Blade Runner,Doly Trojan,Fore,FTP trojan,Invisible FTP,Larva, WebEx,WinCrash TCP 22=远程登录协议 TCP 23=远程登录(Telnet),Tiny Telnet Server (= TTS) TCP 25=电子邮件(SMTP),Ajan,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ppy 99,Kuang2,ProMail trojan,Shtrilitz,Stealth,Tapiras,Terminator,WinPC,WinSpy,Haebu Coceda TCP 27=Assasin TCP 28=Amanda TCP 29=MSG ICP TCP 30=Agent 40421 TCP 31=Agent 31,Hackers Paradise,Masters Paradise,Agent 40421 TCP 37=Time,ADM worm TCP 39=SubSARI TCP 41=DeepThroat,Foreplay TCP 42=Host Name Server TCP 43=WHOIS TCP 44=Arctic TCP 48=DRAT TCP 49=主机登录协议 TCP 50=DRAT TCP 51=IMP Logical Address Maintenance,Fuck Lamers Backdoor TCP 52=MuSka52,Skun

3三层交换机、路由端口配置

Sw-a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 fa0/24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0.1.1.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hostname sw-a sw-a(config)#router sw-a(config)#router rip sw-a(config-router)#version 2 sw-a(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sw-a(config-router)#net 10.1.1.0 sw-a(config-router)#net 192.168.10.0 sw-a(config-router)#net 192.168.20.0 sw-a(config-router)#net 192.168.30.0 sw-a(config-router)#exi sw-a(config)#ip router sw-a(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0.1.1.1 sw-a(config)#end sw-a#show ip route sw-b Switch>enable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0/24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ip add 20.2.2.2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config)#hostname sw-b sw-b(config)#route rip sw-b(config-router)#version 2 sw-b(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 sw-b(config-router)#network 20.2.2.0 sw-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sw-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sw-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0 sw-b(config-router)#exi sw-b(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20.2.2.1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定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A、指定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B、指定计算机的主机名 C、指定代理服务器 D、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 正确答案 A 答案分析 [分析]使用静态IP地址时,请指定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域名服务器地址。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是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网络间信息传输的协议簇。TCP/IP协议不仅指TCP和IP,还指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组成的协议簇。由于TCP和IP是TCP/IP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协议,因此被称为TCP/IP 协议。

TCP/IP传输协议,即传输控制/网络协议,又称网络通信协议。它是网络应用中最基本的通信协议。TCP/IP传输协议规定了Internet各部分之间通信的标准和方法。另外,TCP/IP传输协议是为了保证网络数据和信息的及时、完整的传输。严格来说,TCP/IP是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2] TCP/IP是Internet上最基本的协议。应用层的主要协议有Telnet、FTP、SMTP等,用于根据不同的传输层从传输层接收数据或向传输层传输数据。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是UDP和TCP,它们是用户平台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内部数据,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IP和IGMP主要负责网络中数据包的传输,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CMP。网络接入层又称网络接口层或数据链路层,主要包括ARP和RARP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链路管理错误检测,有效处理与不同信息相关的详细信息通信媒介。

H3C交换机Trunk端口配置

组网需求: 1.SwitchA与SwitchB用trunk互连,相同VLAN的PC之间可以互访,不同VLAN的PC之间禁止互访; 2.PC1与PC2之间在不同VLAN,通过设置上层三层交换机SwitchB的VLAN 接口10的IP地址为10.1.1.254/24,VLAN接口20的IP地址为20.1.1.254/24可以实现VLAN间的互访。 组网图: 1.VLAN内互访,VLAN间禁访 2.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互访 配置步骤: 实现VLAN内互访VLAN间禁访配置过程 SwitchA相关配置: 1.创建(进入)VLAN10,将E0/1加入到VLAN10 [SwitchA]vlan 10 [SwitchA-vlan10]port Ethernet 0/1 2.创建(进入)VLAN20,将E0/2加入到VLAN20 [SwitchA]vlan 20

[SwitchA-vlan20]port Ethernet 0/2 3.将端口G1/1配置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Switch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 [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SwitchB相关配置: 1.创建(进入)VLAN10,将E0/10加入到VLAN10 [SwitchB]vlan 10 [SwitchB-vlan10]port Ethernet 0/10 2.创建(进入)VLAN20,将E0/20加入到VLAN20 [SwitchB]vlan 20 [SwitchB-vlan20]port Ethernet 0/20 3.将端口G1/1配置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SwitchB]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 [SwitchB-GigabitEthernet1/1]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B-GigabitEthernet1/1]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互访的配置 SwitchA相关配置: 1.创建(进入)VLAN10,将E0/1加入到VLAN10 [SwitchA]vlan 10 [SwitchA-vlan10]port Ethernet 0/1 2.创建(进入)VLAN20,将E0/2加入到VLAN20 [SwitchA]vlan 20 [SwitchA-vlan20]port Ethernet 0/2 3.将端口G1/1配置为Trunk端口,并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SwitchA]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1 [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GigabitEthernet1/1]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SwitchB相关配置: 1.创建VLAN10 [SwitchB]vlan 10 2.设置VLAN10的虚接口地址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配置tcpip参数的操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操作系统上端口号1024以下是系统保留的,从1024-65535是用户使用的。由于每个TCP连接都要占一个端口号,所以我们最多可以有60000多个并发连接。我想有这种错误思路朋友不在少数吧?(其中我过去就一直这么认为) 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如何标识一个TCP连接:系统用一个4四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 连接:{local ip, local port,remoteip,remoteport}。好吧,我们拿出《UNIX网络编程:卷一》第四章中对accept的讲解来看看概念性的东西,第二个参数cliaddr代表了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而我们作为服务端实际只使用了bind时这一个端口,说明端口号65535并不是并发量的限制。 server最大tcp连接数:server通常固定在某个本地端口上监听,等待client的连接请求。不考虑地址重用(unix的SO_REUSEADDR 选项)的情况下,即使server端有多个ip,本地监听端口也是独占的,因此server端tcp连接4元组中只有remoteip(也就是client ip)和remoteport(客户端port)是可变的,因此最大tcp连接为客户端ip数×客户端port数,对IPV4,不考虑ip地址分类等因素,最大tcp连接数约为2的32次方(ip数)×2的16次方(port数),

也就是server端单机最大tcp连接数约为2的48次方。 要写网络程序就必须用Socket,这是程序员都知道的。而且,面试的时候,我们也会问对方会不会Socket编程?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说,Socket编程基本就是listen,accept以及send,write等几个基本的操作。是的,就跟常见的文件操作一样,只要写过就一定知道。 对于网络编程,我们也言必称TCP/IP,似乎其它网络协议已经不存在了。对于TCP/IP,我们还知道TCP和UDP,前者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和可靠性,后者则允许数据丢失。最后,我们还知道,在建立连接前,必须知道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号。除此,普通的程序员就不会知道太多了,很多时候这些知识已经够用了。最多,写服务程序的时候,会使用多线程来处理并发访问。 我们还知道如下几个事实: 1。一个指定的端口号不能被多个程序共用。比如,如果IIS占用了80端口,那么Apache就不能也用80端口了。

三层交换机端口配置

三层交换机端口配置 实验名称:三层交换机端口配置。 实验目的:配置开启三层交换机的三层功能,实现路由作用。背景描述:公司现有1台三层交换机,要求你进行测试,该交换机的三层功能是否工作正常。 技术原理:三层交换机是在二层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三层的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机基于“一次路由,多次交 换”的特性,在局域网环境中转发性能远远高于 路由器。而且三层交换机同时具备二层的功能, 能够和二层交换机进行很好的数据转发。三层交 换机的以太接口要比一般的路由器多很多,更加 适合多个局域网段之间的互联。 三层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在默认情况下都属于二 层端口,不具路由功能。不能给物理端口直接配 置IP地址。但可以开启物理端口的三层路由功 能。 实现功能:开启三层交换机物理端口的路由功能。 实验设备:S3560(1台)、PC机(1台)、直连线(1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步骤1:开启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 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A(config)#hostname S3550 S3550(config)#ip routing 步骤2: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3550#configure terminal S3550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5 S3550 (config-if)#no switchport S3550 (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5.1 255.255.255.0 S3550 (config-if)#no shutdown S3550 (config-if)#end 步骤3:验证、测试配置。 S3550# show ip interface S3550# show interface f0/5 Ping 192.168.5.1 F0/5 S3550 PC1 SwitchA 192.168.5.1/24 192.168.5.2/24

配置TCPIP协议(精华版)

实验一配置TCP/IP协议 一、 1、了解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TCP/IP协议的安装及配置方法。 3、掌握常用的TCP/IP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二、实验步骤:(实验环境:win7) 1.安装TCP/IP协议,如图1.1。 ······ 图1-1 安装TCP/IP协议2.设置TCP/IP协议,如图1.2。

图1.2 设置TCP/IP协议 3.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使用。 ①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ping 127.0.0.1(本地回环地址),如图1.3.1 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的IP软件,如果此测试不能通过,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图1.3.1 测试本机TCP/IP协议安装配置是否成功 ②ping本机IP,如图1.3.2。 这个命令被送到我们计算机所配置的IP地址,我们的计算机始终都应该对该Ping命令作出应答,如果没有,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出现此问题时,局域网用户请断开网络电缆,然后重新发

送该命令。如果网线断开后本命令正确,则表示另一台计算机可能配置了相同的IP地址。 图1.3.2 ping本机IP 同理,也可以ping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以及网关。 ③发现和解决TCP/IP 网络问题时,先检查出现问题的计算机上的TCP/IP 配置。可以使用ipconfig 命令获得主机配置信息,包括IP 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如图1.3.3。 图1.3.3 主机配置信息 ④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例如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统计目前总共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利用命令参数,命令可以显示所有协议的使用状态,这些协议包括TCP协议、UDP协议以及IP协议等,另外还可以选择特定的协议并查看其具体信息,还能显示所有主机的端口号以及当前主机的详细路由信息,如图1.3.4。 命令格式: netstat [-r] [-s] [-n] [-a] 参数含义: -r 显示本机路由表的内容; -s 显示每个协议的使用状态(包括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

TCPIP网络常用服务

TCP/IP网络中的常用服务 内容摘要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有关IP地址分配、名称解析的一些问题,由于关系到TCP/IP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否正常的通信,所以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个管理员重视的。在TCP/IP网络中,提供了DHCP、DNS、NetBIOS Name Server等标准网络服务用来完成这些任务。学习完这一章,你将对这三个服务有如下了解: DHCP、DNS、WINS的基本功能 DHCP、DNS、WINS的基本配置 考点提示 在70-210的考试中,只会涉及到有关这三个服务的基本内容,所以大家在准备时,只要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方式即可。 DHCP、DNS、WINS的功能 DHCP客户端的设置 WINS客户端的设置 DNS客户端的设置 5.1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5.1.1 DHCP的基本概念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是一种用于简化主机IP配置管理的TCP/IP 标准。DHCP 标准为DHCP 服务器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动态管理TCP/IP参数的分配。我们先来看一下“手工配置”和“自动配置”的特点: 手工配置TCP/IP 在你的网络中用人工的方式配置TCP/IP 时,你必须在每一个客户计算机上输入一个IP地址。这就意味着用户可能输入错误的或者非法的IP地址,而没有使用来自网络管理员的合法的IP地址。用了错误的IP地址可能导致网络问题,而对于这类问题,追踪根源非常困难。 自动配置TCP/IP 利用DHCP自动配置TCP/IP,意味着用户不再需要从管理员那里获得IP地址。而是由DHCP服务器为DHCP客户机自动提供所有必要的配置。DHCP还可以自动更新客户机配置信息,以反映网络结构的变化。 由此可见,使用DHCP服务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好处: ? 安全可靠的配置

交换机端口配置(DOC)

交换机端口配置 交换机端口链路类型介绍 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共有三种链路类型:Access、Trunk和Hybrid。 1.Access类型的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2.Trunk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的端口; 3.Hybrid类型的端口可以属于多个VLAN,可以接收和发送多个VLAN的报文,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连接,也可以用于连接用户的计算机。 其中,Hybrid端口和Trunk端口的相同之处在于两种链路类型的端口都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打标签;不同之处在于Hybrid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而Trunk端口只允许缺省VLAN的报文发送时不打标签。 三种类型的端口可以共存在一台以太网交换机上,但Trunk端口和Hybrid端口之间不能直接切换,只能先设为Access端口,再设置为其他类型端口。例如:Trunk端口不能直接被设置为Hybrid端口,只能先设为Access端口,再设置为Hybrid端口。 各类型端口使用注意事项 配置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并利用Trunk端口或Hybrid端口发送多个VLAN 报文时一定要注意:本端端口和对端端口的缺省VLAN ID(端口的PVID)要保持一致。 当在交换机上使用isolate-user-vlan来进行二层端口隔离时,参与此配置的端口的链路类型会自动变成Hybrid类型。 Hybrid端口的应用比较灵活,主要为满足一些特殊应用需求。此类需求多为在无法下发访问控制规则的交换机上,利用Hybrid端口收发报文时的处理机制,来完成对同一网段的PC机之间的二层访问控制。

实验二 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

实验一Windows网络配置和TCP/IP协议配置及诊断 1 实验目的 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winipcf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 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nslooku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2 实验内容 一、Windows的网络配置 1、进入网络配置 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依次选择“设置”和“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对话框。双击“网络”图标就直接进入“网络”对话框。在对话框中,一般包括“配置”、“标识”和“访问控制”在内的三个标签选项,当用户计算机尚未配置任何网络组件时,则仅显示“配置”一个标签选项。其中,“配置”标签用于添加和删除各种网络组件及配置已有网络组件的各种属性;“标识”标签选项用于赋予或修改用户计算机的名称包括计算机名、工作组和计算机说明等描述特性;“访问控制”标签选项用于设定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网络的配置工作就是在“配置”标签里完成的。配置标签里列出了已安装了的网络组件清单。这些组件可分成以下四类:客户端、适配卡、通信协议和服务。其中,“客户端”是网络客户机软件,它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访问网络中其他服务器提供的共享资源;“适配卡”即网络接口卡;“协议”指网络通信协议;“服务”组件使用户的计算机可以扮演服务器的角色,可以向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提供共享资源。 2、添加客户组件并设定属性 在“配置”标签中单击“添加”按钮,选择“客户”组件类型,然后单击“确定”,或双击“客户”组件类型即可进入如图1-2所示的“选定网络客户”对话框。对话框的左边是网络厂商,右边是由厂商提供的网络客户组件,选择所需按确定即可。 在网络组件列表中单击相应的客户组件,单击“属性”命令按钮,即可激活相应的“网络客户特性”对话框,该对话框有两个活页卡片可选择:“高级”和“通用”,可根据需要选择或输入设定的内容。

项目3 TCPIP网络接口配置

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实训项目3 TCP/IP网络接口配置 一、实训目的 ●掌握Linux下TCP/IP网络的设置方法。 ●学会使用命令检测网络配置。 ●学会启用和禁用系统服务。 二、项目背景 某企业新增了Linux服务器,在但还没有配置TCP/IP网络参数,请设置好各项TCP/IP参数,并连通网络。 三、实训内容 练习Linux系统下TCP/IP网络设置,网络检测方法。 四、实训步骤 子项目1. 设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 ●查看网络接口eth0的配置信息。 ●为此网络接口设置IP地址、广播地址、子网掩码、并启动此网络接口。利用ifconfig命令查看系统中已经启动的网络接口。仔细观察所看到的现象,记录启动的网络接口。

子项目2. 设置网关和主机名 ●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 ●设置默认路由。并再次显示系统的路由设置,确认设置成功。 ●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并以自己姓名缩写重新设置主机名。再次显示当前的主机名设置,确认修改成功。 子项目3. 网络设置检测 ●ping网关的IP地址,检测网络是否连通。 ●用netstat命令显示系统核心路由表。 ●用netstat命令查看系统开启的TCP端口。 子项目4. 设置域名解析 ●编辑/etc/hosts文件,加入要进行静态域名解析的主机的IP地址和域名。 ●用ping命令检测上面设置好的网关的域名,测试静态域名解析是否成功。 ●编辑/etc/resolv.conf文件,加入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动态域名解析。 ●编辑/etc/host.conf文件,设置域名解析顺序为:hosts,bind。 ●用nslookup命令查询一个网址对应的IP地址,测试域名解析的设置。 子项目5. 启动和停止守护进程 ●用service命令查看守护进程sshd的状态。

华为三层交换机如何让VLAN间不能互通配置

华为三层交换机如何让V L A N间不能互通配置 『配置环境参数』 1. 交换机E0/1和E0/2属于vlan10 2. 交换机E0/3属于vlan20 3. 交换机E0/4和E0/5属于vlan30 4. 交换机E0/23连接Server1 5. 交换机E0/24连接Server2 6. Server1和Server2分属于vlan40和vlan50 7. PC和Server都在同一网段 8. E0/10连接BAS设备,属于vlan60 『组网需求』 1. 利用二层交换机端口的hybrid属性灵活实现vlan之间的灵活互访; 2. Vlan10、vlan20和vlan30的PC均可以访问Server 1; 3. vlan 10、20以及vlan30的4端口的PC可以访问Server 2; 4. vlan 10中的2端口的PC可以访问vlan 30的PC; 5. vlan 20的PC可以访问vlan 30的5端口的PC; 6. vlan10的PC访问外网需要将vlan信息送到BAS,而vlan20和vlan30则不需要。 2 数据配置步骤 『端口hybrid属性配置流程』 hybrid 属性是一种混杂模式,实现了在一个untagged端口允许报文以tagged形式送出交换机。同时可以利用hybrid属性定义分属于不同的vlan的端口之间的互访,这是access和trunk端口所不能实现的。在一台交换机上不允许trunk端口和hybrid端口同时存在。 1. 先创建业务需要的vlan [SwitchA]vlan 10 [SwitchA]vlan 20 [SwitchA]vlan 30 [SwitchA]vlan 40 [SwitchA]vlan 50 2. 每个端口,都配置为 hybrid状态 [SwitchA]interface Ethernet 0/1 [SwitchA-Ethernet0/1]port link-type hybrid 3. 设置端口的pvid等于该端口所属的vlan [Switch-Ethernet0/1]port hybrid pvid vlan 10 4. 将希望可以互通的端口的pvid vlan,设置为untagged vlan,这样从该端口发出的广播帧就可以到达本端口 [Switch-Ethernet0/1]port hybrid vlan 10 40 50 60 untagged 实际上,这种配置是通过 hybrid 端口的 pvid 来唯一的表示一个端口,接收端口通过是否将 vlan 设置为 untagged vlan,来控制是否与 pvid vlan 为该 vlan 的端口互通。 5. 以下各端口类似: [Switch-Ethernet0/1]int e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