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论文

合集下载

[总结范文]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总结范文]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总结范文]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阅读精选(1):南昌起义的好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和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阅读精选(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好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建立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阅读精选(3):因为南昌起义的发生,从此8月1日成了中国的建军节。

所以这场战役对中国的好处十分重要。

虽然结局是失败的,但是八一南昌起义还是为中国创造了重要的好处。

八一南昌起义给中国带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也为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八一南昌起义的简介八一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1日,地点位于中国的江西南昌,是一场因为中国国民党的反共政策而使中国共产党与之发生的武装反抗事件。

八一南昌起义被简单地称为八一齐义或者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的经过南昌起义在周恩来、贺龙等人的领导下于8月1日2时开始,中国共产党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发起进攻,经过一天的英勇进攻,在当天下午聂荣臻、周士第率领驻马回岭的团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共前委在起义成功之后揭露了蒋介石和汪精卫的罪行,他们表达了会衷心于孙中山,会拥护他的“三大政策”。

除此之外,他们表示坚决会反对帝国主义。

中国国民党革命军委会在8月1日的上午成立,这场会议任命了一些委员,将一些部队改编。

南昌起义发展到这步的时候在南京市聚集了万人,一齐踊跃参军。

南昌起义后中共前委按照原先的计划指挥南下,起义军只经过短暂的休息就继续南下了。

南下的途中起义军还不断地击退着进攻。

经过了一段艰辛的过程朱德最后率领了两支队伍在参加完湘南起义后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和了。

八一南昌起义的好处虽然八一南昌起义因为敌人过于强大、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等原因失败了,但是它还是一场对中国好处深远的战役,它的发生使中国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军事武装力量。

南昌起义,论文

南昌起义,论文

南昌起义,让中国走上了布尔什维克道路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那一晚天空中电闪雷鸣,还夹着滂沱的雨滴,整晚没有人入睡。

那一晚在中国江西南昌,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了。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同样是那样一个天气,天空依旧是那样的沉闷。

走进南昌起义纪念馆,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当年他们为了实现共和浴血奋战,为了实现共和奋勇冲杀的那一幕幕都生动的展现在眼前,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壮人心魂。

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

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

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

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

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

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

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

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与思考

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与思考

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与思考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暴力政治运动。

虽然起义的时间跨度极短,但是其精神意义却深远影响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和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1、没有解决党内矛盾南昌起义之前,中国共产党内部存在着许多矛盾和争论,特别是对待反动派的态度问题。

起义前夕,党内对于发动起义是否明智存在着争议,而起义后对于党的发展方向、党内纪律等问题的不断争执,也曾对于党的发展产生过干扰。

因此,党内矛盾的处理应该成为党内重要的课题,要想让革命获得成功,党内必须凝聚共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

2、缺乏足够的准备在南昌起义中,党的领导层明显缺乏对于起义的充分准备,无法掌握足够的兵力和兵器装备,也缺乏良好的战略部署。

因此,党领导层在进行革命运动时,必须要有充分的策划和充足的准备,适时组织起义,提前部署革命行动,确保革命的胜利。

3、战斗力不足在南昌起义中,红军的整体战斗力表现不佳。

起义当天,红军集结不足300人,且无法通过有效的协作配合,导致起义失败。

因此,党的领导层必须认识到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格外注重红军的训练和素质的提高,加强武器库的创新和建设,以确保未来更大范围内的革命运动。

4、领导层缺乏对局势的准确把握在南昌起义时,党的领导层对于局势的准确把握存在偏差。

领导层缺乏对敌情的清晰了解,对城市、农村的阶级力量分布缺乏准确的认识,在战术部署上缺乏灵活性,没有对部署进行修正,使其失去了行动自由。

因此,党的领导层在进行革命活动时,必须要具备准确的思维和战略眼光,敏锐的把握局势,灵活地调整战斗部署。

5、缺乏宣传工作南昌起义缺乏广泛宣传,那些聆听共产主义召唤的人们没有足够的了解,也无法对革命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是起义失败的另外一个原因。

因此,党的领导层必须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加强宣传经费的调配,组建宣传力量,落实各地的宣传任务。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2000字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2000字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2000字南昌起义是中国抗英法斗争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于1927年10月10日发动。

作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进步意识和斗争精神,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保卫国家安全、反对外来侵略、促进民族进步和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

在南昌起义90周年之际,我以《南昌起义心得体会2000字》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以此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不惜采取推翻民众统治的手段和反人性的政策,残害受其压迫的百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阶级在英法等外国势力的压迫下日渐贫弱,屡受外来威胁,党和工人阶级几乎处于绝境。

1927年6月,中共南下发起抗英反法斗争,但是起步艰难,几经波折,反对派起色不佳。

南昌起义的成功,使中国革命史迎来了一个扭转的时刻。

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动了南昌起义,以武装的力量反抗国民党政权,声势浩大,势头迅猛,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在几天的激战中,国民党政权的武装力量被彻底摧毁,党羽独得胜利,成功地夺取了南昌起义的胜利。

南昌起义,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一次斗争,历史上有很多比它更大义、更动人的斗争,但是,它是这中间最为重要的一次。

它成功了,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抗英反法斗争正式开始,这是中国革命道路上全新的开始。

它使中国革命变得有路可走,使中国人民获得了坚定的自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南昌起义既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抗外侵略的力量,又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历史进步意识。

它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抗、有序的抗争,在最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胜利。

在抗英反法斗争中,它是乐观主义和积极斗争精神的典范,它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进步意识和斗争精神。

南昌起义既是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点,又是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

它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和力量,带来了阶段性的胜利,为接下来的革命备足了力量和资源。

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最佳实践。

南昌起义故事500字

南昌起义故事500字

南昌起义故事500字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南昌起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广州、长沙等地相继发生了类似事件,到7月15日,原来被认为是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也在武汉“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数以万计的共产党人惨遭屠杀。

为挽救革命,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并组成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这时,集结在南昌附近的部队,有中国共产党工作较强、影响较大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第4军第25师、第11军第24师、第3军军官教育团等共两万多人。

8月1日凌晨,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领导下,各部队同时行动,迅速消灭了南昌城内反动武装,起义获得成功。

起义后,组成了以国民党左派人士为主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番号,由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1军,叶挺兼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贺龙兼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

接照预订计划,起义军于8月3日至7日撤出南昌,设想南下广东,控制海口,取得外援,再次北伐。

起义军避开国民党重兵集结的吉安、赣州大道,而走赣闽交界处的小路,直趋广东东江汕头,途中在江西瑞金、会昌等地击破国民党军截击,发生激烈战斗。

起义军克服天气酷热,伤病日增,补给缺乏等困难,于9月19日到达广东北部的大埔县三河坝,决定由朱德率第11军第25师在此留守,其余继续南下。

24日,起义军占领汕头,但大批国民党军也赶来围攻。

起义军这时己不到一万人,与敌军苦战几昼夜,最后在揭阳汤坑大部损失,少部转入海陆丰地区,周恩来等经香港转往上海。

第11军第25师和第20军余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江西、湖南、广东边界地区,隐蔽整顿,与当地农民运动结合,于1 928年2月发动湘南暴动,4月又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6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

南昌起义的经过及意义_15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

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

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

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

标题人民武装第一枪——南昌起义姓名陈业锐所在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班级土木工程1302班学号 0133124517任课教师傅锁根日期2014年6月3日得分南昌起义及其历史意义摘要: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它指的是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

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关键词:南昌起义、历史意义背景: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宁汉分裂”。

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南京之间。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一方面解聘共产国际中国代表鲍罗廷的顾问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驱逐共产党人。

一、南昌起义简述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等多地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

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南昌起义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伟大起义,对于中国革命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加南昌起义的共产党员们不畏生死,坚定的革命信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下面是一篇南昌起义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行动。

我想,这次起义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坚定的信念和铁一般的纪律。

信念是革命者的精神支持。

南昌起义的共产党员们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坚信唯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唯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现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信念,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坚信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勇往直前。

纪律是团结的纽带。

南昌起义的成功得益于共产党员们的严明纪律。

他们服从指挥,始终保持队伍的团结和纪律。

纪律不仅是战胜敌人的利器,也是组织的保障。

我明白,作为一名现代青年,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纪律,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保持团结和纪律,只有通过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实现各自的目标。

此外,南昌起义也告诉我,革命是一场复杂而艰难的斗争。

起义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

南昌起义的发动者既要掌握军事技能,又要有政治觉悟,整个行动需要统一的计划和紧密的组织。

我认为,在任何一个革命或者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和坚持,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和挑战。

总的来说,南昌起义的精神对于现代青年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始终保持团结和纪律,同时也要明白革命或者改革是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

只有秉持着这些精神,我们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起义,让中国走上了布尔什维克道路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那一晚天空中电闪雷鸣,还夹着滂沱的雨滴,整晚没有人入睡。

那一晚在中国江西南昌,第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南昌起义爆发了。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九十二年后的今天,同样是那样一个天气,天空依旧是那样的沉闷。

走进南昌起义纪念馆,看着那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当年他们为了实现共和浴血奋战,为了实现共和奋勇冲杀的那一幕幕都生动的展现在眼前,那样的惊心动魄,那样的壮人心魂。

1924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

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正式师北伐。

北伐军在出师不到一年时间就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北伐战争的高潮。

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血泊之中。

紧接着,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惨遭失败。

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愤起抗争。

国民党著名左派人士邓寅达愤然发表宣言,辞去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

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武装斗争的
极端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7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改组摒弃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的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7月中旬,周恩来同志在军事部,宣布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指示他们前往九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开展工作,为起义作好准备。

7月19日,国民党下令在军中清党,加快了我党在国民党军中组织武装起义的进程。

中央又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指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

当时前敌委员会委员还有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人。

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

1927年7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

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由庐山赶到九江。

在九江甘棠湖的一条小船上与叶挺、贺龙商定:二人不去庐山开会,率领部队分别于25日和26日乘火车开赴南昌。

7月27日,周恩来来到南昌,当晚住在朱德同志的寓所--花园角2号,与朱德同志共商起义大计。

7月30日,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来到南昌,前委立即召开会议,会中张国焘指出起义应积极拉拢张发奎,得到张之同意,否则不可动,前委一致反对张国焘的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经过二天一夜的激烈争论,起义的时间决定于1927年8月1日凌晨4点,后由于军中出现叛徒,起义提前2个小时为凌晨2点举行。

8月1日凌晨2点,起义部队二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指挥下,向敌人驻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全城内外响起了一片激烈的枪声。

战斗进行了四个多小时,起义军完全控制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三千多人,缴获机枪八百多挺、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七十多万发。

战斗打的最激烈的是进攻敌军总指挥部。

敌军的精锐部队驻扎在这里,并且早已得到叛徒告密,事先做好了准备。

战斗打响后,起义军奋不顾身英勇作战,贺龙、刘伯承、周逸群等也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

起义军很快占领了敌人的军政首脑机关。

在攻打敌军总指挥部的同时,起义军分别攻占了贡院、松柏巷天主堂、匡庐中学、新营房等地,并且攻占了敌人在佑民寺的弹药库。

城外三个四合院式的营房,是当时南昌敌军的主要驻地有:江西省政府、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贡院、松柏巷天主堂等地,共有敌军六千左右。

起义军以打野外、移防等名义驻扎于敌军驻地附近,甚至与敌军只有一墙之隔。

起义打响后,起义军以迅速占领敌军驻地,取得了起义战斗的胜利。

南昌起义结束了,但它却带给了我们革命的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

这也意味着是共产党党领导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及革命知识分子,在与资产阶级反动派彻底决裂之后,单独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任务,并且唾弃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坚决地用武装的革命去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开端。

从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便打开了新的一页。

这个起义的胜利和失败,是同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相关联的,这是
当时全国革命的高潮和低潮的整个形势的反映。

在南昌起义以前和以后,划分了中国革命战争历史的两个不同的阶段。

后来,在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勇敢地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方向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当时还很年轻,却已直接参加和领导了中国的大革命。

由于他们还没有经验,特别是武装斗争的经验,所以这个失败是难免的。

最后起义军撤出了南昌,转战与井冈山会师。

但是南昌起义点燃了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火种,也迅速燃遍了全国,点燃了各地革命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抬起头看看,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放弃,革命先烈们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时,奋勇杀敌、舍生忘死的场景至今依稀还在脑中萦绕未绝。

周恩来同志说过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许我们并没有他那么伟大,但是八一精神却可以永远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纲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