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诊断实验评价
浅谈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意义

浅谈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肌钙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我科选用VIDAS分析仪,采用ELFA(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法)技术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肝素锂)中的心肌特异肌钙蛋白I的含量。
结果:对37例检测超过正常参考值分析,30例为心内科疾病患者,另外7例,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5例肾功能不全患者。
结论:肌钙蛋白(TNIU)检测作为心脏标志物在临床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有着不可比拟的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因此很多首诊患者即表现出TNIU轻度升高,我们临床医生也不容忽视。
标签:免疫荧光;心肌肌钙蛋白;敏感性;特异性;功能亢进肌钙蛋白为江桥节郎(1965)发现的,肌钙蛋白由肌钙蛋白I、T、C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1]。
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小时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肌钙蛋白I能在血液中保持很长时间6-10天[2]。
肌钙蛋白I具有高度心肌特异性和灵敏度,所以肌钙蛋白I 已成为目前最理想的心肌梗死标志物。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对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共检测209份标本,标本采集:普通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3-5ml。
试剂来源:由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配套试剂条。
检测方法:采用ELFA(酶联荧光分析)技术定量检测2 结果其中检测值在0-0.16ug/l有172份,0.16-1.00ug/l有18份,大于1.00ug/l有19份.大于0.16ug/l心内科30份,剩下7份来自内分泌和肾病内科。
见下表3 讨论通过对我院37例阳性标本的分析,值得我们注意的是,TNI升高虽然是心肌损伤的标志,但并不能揭示损伤的原因[3]。
因为除急性心肌梗死外,有许多潜在的疾病也可引起TNI释放,如急性肺栓塞、心力衰竭、心肌炎、终末期肾病等:1.由于TNI具有心脏特异性,而且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所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初期,TNI检测对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灵敏度极高[4]。
三种敏感的心机肌钙蛋白检测方法分析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三种敏感的心机肌钙蛋白检测方法分析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敏感的心肌钙蛋白(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s-cTn)是临床上常用的心肌损伤指标,可以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等心脏疾病。
目前,有三种常用的s-cTn检测方法:第一代高灵敏度(high-sensitivity,hs)s-cTnT检测方法、第二代hs-s-cTnT检测方法和第四代hs-s-cTnI检测方法。
本文将对这三种方法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
第一代hs-s-cTnT检测方法是最早被开发的一种方法,通过检测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的cTnT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该方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很早的时间内检测到心肌损伤的迹象,但其灵敏度较低,可能导致错误阳性结果。
此外,由于该方法的门槛较高,因此使得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受到一定的局限。
第二代hs-s-cTnT检测方法相较于第一代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检测到心肌损伤的迹象,提高了对AMI的早期诊断。
然而,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错误阳性率,并且其检测的门槛仍然相对较高,使其在部分患者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第四代hs-s-cTnI检测方法是目前最新开发的一种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该方法通过检测心肌细胞损伤后释放的cTnI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
相较于前两种方法,第四代hs-s-cTnI方法的门槛更低,可以更准确地诊断AMI,并且其可操作性更强。
此外,该方法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如心肌损伤的程度和预后风险。
然而,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错误阳性率,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治疗或诊断。
综上所述,不同的s-cTn检测方法在性能和临床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四代hs-s-cTnI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诊断AMI,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然而,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诊断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

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
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troponin,hs-cTn)是一种心肌肌钙蛋白,它是心肌细胞中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通常是指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以确定血液中hs-cTn的正常范围。
目前,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心肌损伤程度和心肌细胞死亡数量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是在心肌细胞受损后,血液中hs-cTn的浓度会逐渐升高。
当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时,hs-cTn的浓度会显著升高,这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标志物,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高敏肌钙蛋白的标准也因不同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越高,hs-cTn的正常范围就越小。
此外,不同的实验室和医院也可能有不同的hs-cTn的正常范围标准。
因此,在进行高敏肌钙蛋白的检测和分析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第1页/ 共1页。
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诊断实验评价

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诊断实验评价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实验评价。
方法:收集整理2016-01~2016-12期间,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经门诊或急诊诊疗可疑心肌损伤全部患者1251例,从中筛选出全部入院治疗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51例,年龄21岁~87岁。
133例患者出院诊断构成:“心肌梗死”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梗”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例,“心律失常”9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衰”1例,“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2例,“心肌桥”3例,“高血压”3例,“X综合征”1例,“高血脂症”2例,“心衰”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冠心病待查”1例。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时间:发病6小时内,随诊随检。
结果:以临床出院诊断为标准,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敏感度88.52%、特异度68.06%和准确度77.44%,阳性预测值70.13%、阴性预测值87.50%,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17。
结论: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作为预测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在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方面可以满足本院临床诊疗预警。
阴性预测值提示试验灵敏性较高,阴性似然比提示该试验作为排除诊断项目较好。
关键词:VIDAS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梗死据2015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1]报道,心血管病死亡成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且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50万。
心肌损伤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成为心肌梗死防治的重点。
《201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强调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但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存在各临床实验室使用检测仪器方法不统一,检测试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3]。
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与临床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年第6卷第60期2019Vol.6No.60157心肌肌钙蛋白I 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与临床研究刘 瑶(京东中美医院,河北 廊坊 065201)【摘要】目的 观察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患者中实施心肌肌钙蛋白I 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经诊断为AMI 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心肌肌钙蛋白I 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两组cTnI 、hs-CRP 水平。
结果 经过相关检验观察组cTnI 、hs-CRP 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AMI 患者中实施心肌肌钙蛋白I 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诊断方法效果较好,值得今后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心肌肌钙蛋白I【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0.157.02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指在急性冠状动脉基础上出现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常表现为持续且剧烈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甚至造成死亡。
而及时发现、治疗疾病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以及改善预后的关键。
典型AMI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不难,但对于早期缺乏主要临床特征或症状不明显,无显著特异性心电图改变的患者则较难进行确诊。
近期有研究发现,cTnI 、hs-CRP 水平在AMI 患者发病中具有特异性变化[1]。
因此,本文为进一步探究文章实施心肌肌钙蛋白I 结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ADVIA Centaur超敏肌钙蛋白Ⅰ测试法的性能分析及临床应用评价

结果 , 见表 1 。 表1 AD A C na r n— ta 内、 间检测不精密度 VI e tu IUl 批 T r 批
算 每 EC 值 。以质量浓 度为横 坐标 ,V为纵坐标做 图 , tV C 求
1 。使 用 SE E S超 敏 T I 剂 盒 ( 号 :0 5 /5 在 次 IM N n试 批 1 045 )
2 0
1 0 0
\
、
~
。
。~
一 一 一 一
D~
n
一
4
一 一
8 0 2
昌 。 o 昌 曷 暑 占 0 。 。 0
质 量浓 度 ( gL i/) x
度。分别 计算其均值 ( 、 )标准差()C s 、V。
1 临床应用评 估 . 5
1 统计学分析 . 6
对 A 组患者入 院即刻 T IU t 检 测 MI n— la r
结果进行 R C曲线分析 , O 评估检测结果对 A 的诊断特性 。 MI 使用 S S 6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 析。计 P S1. 0 算 C 检 出 阳性 率及 R C曲线 下面积 ( U ) V、 O A C 。应 用 四格 表
取 C 1%f"n— la 量浓 度 值 , V= 0 l T IU t 质 - , J r 即为该 方 法 的功 能灵
敏度 。
2 临床 应用 评估 . 3急诊胸 痛 人 院患 1 0 , 终确 诊 2例 最
A 1 (4 , 入 院 即刻检 测值 进 行 R C曲 线分 析 。 MI 例 3 %) 对 4 O R C曲线 下面积 为 09 6 确定 诊断界 值为 0 3 gL 此界 O . , 5 . 6t / , 4 x 值对 于 A 诊 断 的灵 敏度 为 9 .%, 异度为 8 .%。在第 MI 02 特 73 9 百分 位正 常值处 的灵 敏度 为 10 特异度 为 6 %, 图 9 0 %, 3 见
VIDAS定量检测降钙素原的性能评价

胆红 素( 0 . 5 7 4 mmo l / I ) 对 检 测 结 果 的 影 响 度 均 小 于 厂 家 给 定 的 批 内批 变 异 率 ( %) ; 5 0例 健 康 者 血 清 标 本 进 行
P C T 正 常参 考 值 验 证 , 均 符 合 原 试 剂 说 明 书提 供 的 参 考 之 。结 论 VI DA S定 量 检 测 P C T 的准确度 、 精 密度 、 线 性 均较好 , 无携 带污染率, 检 测 简便 易行 , 自动 化 程 度 高 , 尤其 适 用 急症 检 测 。
s i o n , 2 0 0 3, 4 3 ( 2 ): 1 4 3 — 1 5 0 .
p H 值 于 是 逐 渐 下 降 。De k k e r s等 报 道 如 果 保 存 期 间 血 小 板 p H 值低 于 6 . 2以 下 , 则血 小板 体 内恢 复率 会受 很大 影 响 , 直 接 影 响血 小 板输 注 效 果 。本 研 究 表 明 单 采 血 小 板 体 外 保 存 至
检验医学与临床 2 0 1 3年 第 1 O卷 增 刊 Ⅱ
L a b Me l a C l i n, 2 0 1 3 , Vo 1 . 1 0 S u p p l 1 I
・
27 ・
的C O:多 , 相 应 的 血 小 板 保 存 环 境 中 HC O 。 浓 度低 , 表 现 为 p H 值上升 , 这与我们的实验结果 C Oz 分 压 在 初 期 降 低 是 一 致 的。血小板保存 1 d后 , 透出 C 0 与 代 谢 产 生 C O 的 速 率 逐 渐 接近 , 有 氧代谢 慢慢 转 为无氧 代谢 , 乳 酸逐渐 产 生 , 血 小 板
p l a t e l e t c o n c e n t r a t e s p r o d u c e d b y COB E S p e c t r a a n d t r i —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_技术专栏_检验视界网手机版

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_技术专栏_检验视界网手机版展开全文作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宋凌燕, 吴炯, 郭玮, 潘柏申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AMI时准确的早期诊断对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1, 2]。
2000年和2007年的对AMI重新定义的文件[2, 3]中都提出心肌肌钙蛋白(cTn)临床判断值应取表面健康人群参考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同时要求这一点的检测不精密度应达到≤ 10%, 以变异系数(CV%)表示], 如果同时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或心电图改变, 则提示AMI发生。
cTn检测已取代“ 心肌酶” 成为AMI的实验室诊断基础。
随着临床应用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Tn检测方法不断更新, 如今已迎来高敏感方法检测的时代。
一、高敏感方法检测cTn(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hs-cTn)的分析性能一直以来, 绝大多数cTn检测方法的技术性能并未能达到AMI诊断的要求, 即不能在表面健康人群中检测到cTn(当然也就难以真正确认参考范围上限的第99百分位值), 而且检测不精密度要求(即第99百分位值的CV≤ 10%)更是难以达到。
专家们因而认为“ 检测到cTn即表明可能存在心肌损伤、坏死” [3]并建议将能达到CV≤ 10%的最小检测值作为临床判断值用于AMI的诊断。
近年来, Abbott、Beckman-Coulter、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Roche、Siemens和Singulex Diagnostics等公司相继推出了hs-cTn的检测系统(试剂)。
然而hs-cTn的定义并未十分明确。
曾有人把CV≤ 10%的最小检测值很接近第99百分位值的cTn检测方法称为hs-cTn, 也有部分专家认为能在部分或全部表面健康人群中检测到cTn、同时第99百分位值的检测不精密度(CV)≤ 10%才是hs-cT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诊断实验评价
发表时间:2017-08-25T15:23:20.23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作者:纪冰纪波曹伟张佳韩威
[导读] 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实验评价。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030001
2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030001
3.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03000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诊断实验评价。
方法:收集整理2016-01~2016-12期间,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经门诊或急诊诊疗可疑心肌损伤全部患者1251例,从中筛选出全部入院治疗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51例,年龄21岁~87岁。
133例患者出院诊断构成:“心肌梗死”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梗”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例,“心律失常”9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衰”1例,“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2例,“心肌桥”3例,“高血压”3例,“X综合征”1例,“高血脂症”2例,“心衰”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冠心病待查”1例。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时间:发病6小时内,随诊随检。
结果:以临床出院诊断为标准,回顾性分析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敏感度88.52%、特异度68.06%和准确度77.44%,阳性预测值70.13%、阴性预测值87.50%,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17。
结论: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作为预测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在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方面可以满足本院临床诊疗预警。
阴性预测值提示试验灵敏性较高,阴性似然比提示该试验作为排除诊断项目较好。
关键词:VIDAS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梗死
据2015年公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1]报道,心血管病死亡成为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且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估计全国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心肌梗死患者250万。
心肌损伤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成为心肌梗死防治的重点。
《2015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强调心肌肌钙蛋白(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但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存在各临床实验室使用检测仪器方法不统一,检测试剂标准不统一的问题[3]。
各实验室使用设备和试剂检测结果的参数评估,有赖于各实验室进行验证分析。
本研究着重于回顾性分析运用VIDAS检测方法在我院临床诊断中指标的效能指标,为VIDAS 法检测hs-cTnI在临床使用中提供本土化的实验评价数据。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试剂:法国梅里埃VIDAS酶免疫荧光检测仪及配套试剂。
1.2检测方法:VIDAS酶免疫荧光检测法。
1.3标本采集时间: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随时采集样本,不须空腹,立即送检。
1.4标本要求:全血无抗凝样本分离得到血清用于检测。
相对离心力1000×g,离心时间15min。
1.5检测要求: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试剂合格,质控合格,标本随时检测。
1.6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
1.7研究对象:整理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6.01~2016.12门诊或急诊可疑心肌损伤(1251例)后入本院治疗的全部病例13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51例,年龄21岁~87岁。
病例中出院诊断构成:“心肌梗死”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梗”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例,“心律失常”9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衰”1例,“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2例,“心肌桥”3例,“高血压”3例,“X综合征”1例,“高血脂症”2例,“心衰”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冠心病待查”1例。
1.8统计学处理:EXCEL2010。
2结果
1.2.2.1数据整理
2.2结果
从表1计算得出: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在诊断“心肌梗死”病例中敏感度88.52%(54/61),特异度68.06%(49/72),准确度77.44%(103/133),阳性预测值70.13%(54/77),阴性预测值87.50%(49/56),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17。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并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临床征象。
根据目前指南,在有证据表明存在与临床心肌缺血症状一致的心肌坏死时,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4]。
对于疑似AMI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及早诊断和及时临床干预能在最大程度上挽救濒危心肌,对预防心脏事件、抢救患者生命、及时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进行血运重建、以及预后康复和提高生存率有重要价值[5][6][7][8]。
心肌肌钙蛋白作为心肌标志物,在众多权威性机构的定义或指南中[2][9],均强调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
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方法和试剂标准难于统一,检测标准化的困难即因检测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不同[10],此问题没有引起各临床实验室的足够重视。
各实验室应按照实验室相关要求和行业标准相关内容[11] [12]进行实验室验证,建立各自的评估参数。
在验证试验中存在验证与厂家声明不相符的,应当参考NCCLS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相关指南[13]建立有效的参考范围以及危机值等。
本研究运用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
临床诊断实验敏感度88.52%,特异度68.06%,准确度77.44%。
进行再分析,阳性预测值70.13%,阴性预测值87.50%。
阴性预测值提示项目敏感性较好,与实验敏感度结果提示相一致。
但预测值指标本身会受到患病率的影响,为克服此不足,再配合观察阳性似然比2.77,阴性似然比0.17。
似然比的意义:当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试验结果为阳性时,诊断心肌梗死患病的可能性为不患病可能性的2.77倍,而当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试验结果为阴性时,判定心肌梗死患病的可能性仅为不患病的17/100,也就是提示VIDAS法检测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检测作为排除诊断试验比作为诊断试验会更好一些。
此诊断评价实验结论与有关文献中疾病诊断评价要求[2][4]相一致。
能够作为本院临床诊疗预警的诊断实验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205):617-622.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2015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393.
[3] 贾克刚.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7):485-488.
[4] 张能,张丹,张煜,等.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动态变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211):25-30.
[5] 赵聪,何青.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新型标志物的应用进展[J].中国全科工程师杂志,2016,15(9):725-730.
[6] 胡士玉,顾修玲,张燕,等. 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344-345.
[7] 孟晓虹.不同检测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3):391-393.
[8] 吴晓燕,张光宇,任江华,等.不同时间段检测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7):812-813.
[9]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世界心脏联盟(WHF).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S].2007:10.
[10] 王恺隽,康金锁,陈曦.高敏肌钙蛋白的应用价值及要点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892-896.
[11] ISOl5189: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S].
[12] WS/T 492-2016 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12.
[13]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How to Define and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S].Wayne,PA:C28-A2,CLSI,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