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
•狂欢 •行动、参与 •构成主义 •内在性
重 建 结 构 趋 势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
指二战以来,对现代主义文学继承发展, 同时又超
越和悖离的席卷欧美的文学现象。它 在70——80年代达
到高潮,主要包括存在主义 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 派、垮掉的一代、 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等。
(二)产生背景
形式上:
后现代 主义 内容上: 剥夺人的主体性
源自 既继承又反叛
现代主义
后现代 主义
批判与解构
感觉人的死板僵化
机械划一的整体性
代表人物
莱斯利· 费德勒 阿瑟· A· 伯格 伊哈布· 哈桑
特 征
•不确定性 •反讽
•零乱性
•非原则化 •无我性、无深度性 •卑琐性,不可表现性
解 结 构 趋 势
•种类混杂
目 录
一、后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 三、批评方法 四、作品解读
时空穿越
精分失忆
虚拟世界
文学流派
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
《第二十二条军规》 《百年孤独》
黑色幽默
魔幻现实主义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于20世 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 后延续至今影响全球的文化思潮。 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 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 性上的快乐主义。
二、戏仿:电影文本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如果 上天能够再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 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将这份爱 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如果记忆也是一罐罐头的话,我希望 它永远都不会过期;如果真的要加上一个 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现代诗歌流派

现代诗歌流派

现代诗歌流派现代诗歌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新潮流,它的出现以及不断演变的流派给传统诗歌带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表现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诗歌流派。

一、象征主义诗歌象征主义诗歌是现代诗歌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

它追求通过符号和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宇宙真理。

这种诗歌形式常常是模糊和多义的,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法国诗人马拉美的《季节》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他通过描写四季的变化,表达了人类内心世界的起伏和沉浮,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奇妙共鸣。

二、表现主义诗歌表现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一种诗歌流派。

这种诗歌形式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审视和批判,注重表达个体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冲突。

表现主义诗歌通常充满了激情、悲愤和反叛的力量。

德国诗人乌特的《尖叫之夜》是表现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他通过形象生动而又夸张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充满压抑和痛苦的世界,展示了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无力和困境。

三、超现实主义诗歌超现实主义诗歌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试图在诗歌中超越日常现实,探索潜意识和想象的世界。

超现实主义诗歌常常采用离奇的形象和语言,打破常规的逻辑和结构。

法国诗人布列东的《自动诗》是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之作。

他将无意识的文字随机组合,用一种毫无逻辑的方式表达意识流和梦境,使读者体验到超越常规思维的奇妙感觉。

四、后现代主义诗歌后现代主义诗歌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流派,它拒绝传统诗歌的规范和限制,试图打破诗歌的边界,并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和媒介。

后现代主义诗歌通常以碎片化、混乱和多样性为特点。

美国诗人艾舍伯里的《太阳四分之三》是后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之作。

他将诗歌与视觉艺术相结合,通过排版和图像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形式和结构,使诗歌成为一种更为多元和开放的媒介。

总结:不同的现代诗歌流派在形式和表达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试图通过诗歌这种媒介去探索个体内心的世界以及社会的现实。

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年表

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年表

70年代代表诗人
江河北岛芒克多多舒婷刘自立严力杨炼梁小斌顾城 20世纪70年代江河,1949-,原名于友泽,朦胧诗人之一:《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 20世纪70年代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 手》… 20世纪70年代芒克,1950-,原名姜世伟,1978年与北岛创办《今天》:《阳光中的向日葵》《芒克诗 选》… 20世纪70年代多多,1951-,出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之一:《行礼∶诗38首》《里程∶多多诗选1973— 1988)… 20世纪70年代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开始发表新诗:《双桅船》… 20世纪70年代刘自立,1952-,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今天》的重要成员:《欢乐颂》… 20世纪70年代严力,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这首诗可能还不错》《黄昏制造者》《严力诗选》… 20世纪70年代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天》的重要成员:《礼魂》《荒魂》《黄》… 20世纪70年代梁小斌,1954-,朦胧诗代表诗人:《少女军鼓队》…
中国现当代诗歌历史年表
记载中国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年表
目录
01
02 20年代代表诗人
03 30年代代表诗人
04 40年代代表诗人
05 50年代代表诗人
06 60年代代表诗人
目录
07 70年代代表诗人
08 80年代代表诗人(上)
09 80年代代表诗人(下)
010 90年代代表诗人(上)
011 90年代代表诗人(下)
40年代代表诗人
王佐良陈敬容杜运燮穆旦罗寄一郑敏唐祈袁可嘉牛汉屠岸 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1916-1995,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巴黎码头边》《1948年圣诞》… 20世纪40年代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 20世纪40年代杜运燮,1915-2002,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诗四十首》《晚稻集》… 20世纪40年代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探险队》《穆旦诗集》 《旗》… 20世纪40年代罗寄一,1920-2003,原名江瑞熙,1943年毕业于法商学院:《诗音乐的抒情诗》《一月一 日》… 20世纪40年代郑敏,1920-,中国现代女诗人:《诗集1942-1947》《寻觅集》《心象》… 20世纪40年代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诗第一册》《唐祈诗选》… 20世纪40年代袁可嘉,1921-,诗人,翻译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语系:《半个世纪的脚印》… 20世纪40年代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彩色的生活》《爱与歌》《温泉0世纪20年代徐志摩,1897-1931,新月派诗人,曾任《新月》主编:《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 虎集》…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曾与梁实秋等成立清华文学社:红烛》《死水》… 20世纪20年代李金发,1900-1976,原名李淑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微雨》《为幸福而歌》… 20世纪20年代穆木天,原名穆敬熙,现代诗人翻译家:《旅心》《流亡者之歌》《新的旅途》… 20世纪20年代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1925年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昨日之歌》《北游及其 他》… 1932年 《现代》:《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诗人发表诗作的重要刊物,施蛰存任主编 1935年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孙作云首次提出现代派概念,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 1936年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三人出版合集《汉园集》,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1937年9月七月派:《七月》(主编胡风)《希望》等杂志及丛书上出现诗人群,代表诗人有艾青等

现代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现代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特点

现代诗歌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现代诗歌是一种传达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观念的文学形式,它经历了多种发展阶段,其中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诗歌流派。

后现代主义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本文将着重分析并讨论现代诗歌中后现代主义的特色。

首先,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常常以模糊和多义性为特点。

在后现代主义诗歌中,诗人通常采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形式,以期创造出意义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样的写作方式使诗歌更具有开放性和多维度的解释空间,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理解背景赋予诗歌不同的含义。

这种多义性使得后现代主义诗歌更具有吸引力和深度,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联想。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诗歌常常以自由和非传统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传统的诗歌形式中,有着严格的押韵和节奏规则,而后现代主义诗歌则更加注重形式的突破和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诗歌可以突破传统的押韵方式,充分发挥语言的自由性和表现力,诗人可以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如断句、换行、使用非常规的修辞手法等,创造出自由而富有创意的诗歌形式。

第三,后现代主义诗歌常常涉及到反传统和怀疑现代性的主题。

后现代主义诗歌由于对现代性的怀疑和对传统观念的排斥,经常通过反叙事和颠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追求自由和个性的渴望。

这种思想倾向反映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诗人通过对语言和结构的破碎性处理,营造出一种不确定性和混乱感,进而质疑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和价值体系。

此外,后现代主义诗歌还强调个体的存在与自我的表达。

在这种诗歌中,诗人关注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强调诗歌作为一种自我表达和自我寻求的方式。

诗歌中的“我”成为了关键词汇,表达出对个体存在和内心体验的尊重和强调。

总之,现代诗歌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诗歌以模糊和多义性、自由和非传统的形式、对传统和现代性的怀疑以及对个体存在的关注为主要特征。

这些特点使得后现代主义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成为了现代诗歌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

有关大雁塔(韩东)
• • • • • •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为了爬上去 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
• 后现代主义:二战之后产生的文艺思潮、 创作方法。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拼 贴化是这一文化的主要特征。 • 后现代主义诗歌:运用并体现这一创作原 则的诗歌创作。(还有后现代主义小说、 电影等) •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第三代诗人的创作
• 第三代诗人:强烈的后现代思潮 • 韩东《有关大雁塔》伊沙《饿死诗人》 • 拒绝宏大叙事,热衷于生活细节的描 述或者微观叙事。 • 拒绝永恒、抽象的概念,只对当下、 日常、瞬间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描述。 • 拒绝历史和文化的约束,只把自己当 作一个自然人。

谢 谢!
• • • • •
3、痛苦 我的命运呵、你哭泣吧!你流血吧 属于自己
• • • • • • • • •
4、民族的悲剧 一次又一次,已经千年 在中国,古老的都城 黑夜围绕着我,泥泞围绕着我 我被判卖,我被斯骗 我被夸耀和隔绝着 与民族的灾难一起,与贫穷、麻木一起 固定在这里 陷入沉思
大雁塔
• 大雁塔:西安市著名 的旅游景点。唐代永 徽三年(公元652年), 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 塔身七层,通高64.5 米。当时叫慈恩塔。 现在古都西安的象征。
• • • •
登慈恩塔
【宋】范智闻 独上慈恩塔,疏怀亦慨然。 异朝多少事,不改旧山川。
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祖籍山 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 始写诗,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 • • • • • • 《大雁塔》 1、位置 2、遥远的童话 3、痛苦 4、民族的悲剧 5、沉思者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

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新诗运动的兴起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氛围开始发生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挑战,人们对于自由、民主、科学等新思想开始有了追求。

在这个背景下,新诗运动迅速崛起。

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如胡适、郭沫若等,他们打破了传统旧诗的束缚,以自由的笔触表现内心世界。

他们用现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新诗运动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起点。

抒情诗与折子诗的盛行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现代诗歌经历了一段抒情诗和折子诗盛行的时期。

这时期的诗人如徐志摩、聂瑞霖等,通过细腻的抒情描写、娴熟的艺术处理,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抒情诗和折子诗的特点是表面简洁,但内涵深沉。

诗人们追求文字的优美、音韵的和谐,将情感与艺术完美结合,使得诗歌作品更具感染力。

现代主义诗歌的冲击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开始兴起。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北岛、海子等。

现代主义诗歌以其特有的语言和形式,挑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寻求新的表现形式。

现代主义诗歌强调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体内心的探索。

诗人们试图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突破固有的诗歌语言和结构,追求更加自由、直接的表达效果。

后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了一个后现代主义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一批年轻的诗人充满创新精神,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观念,以多元化、写作实验性强的方式创作诗歌。

后现代主义诗歌充满了反叛和形式多样性。

诗人们通过语言游戏、碎片化的叙述和意象的拼贴,表达出对现实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质疑和冲击。

当代诗歌的多元化表达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表达方式。

当代诗人广泛运用新的媒介和创作形式,如互联网诗歌、影像诗等,拓展了诗歌的创作领域。

当代诗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个体情感体验等,既有纷繁复杂的表达方式,也有简单直接的抒情之作。

诗人们面对世界,尝试用独特的语言和形式,去诠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结语中国现代诗歌的演变历程充满了变革与创新。

九十年代诗歌

九十年代诗歌

•一、90年代诗歌总体概况1、个人化写作取代了作为运动的新诗潮。

2、80年代的先锋诗歌阵营产生了分化。

诗人到书商坚持民间立场知识分子写作3、民间刊物、诗歌网站兴起。

4、诗歌的社会功能日益减弱,诗歌本身美感被凸现出来。

发展脉络:1990-1995-1999•二、90年代诗歌的几个概念●叙事问题:不否定抒情,主张有感而发,反对过分的、绝对的、空泛的抒情。

其目的是修复与现实的传统性关系。

《不及物/及物》●知识分子写作80年代后期由西川和陈东东提出,针对80年代诗歌的反传统和非崇高化和90年代“泛滥成灾的平民诗歌”和“与正统意识形态关系暧昧的朦胧诗”提出。

一种精神:理想、使命感、责任感西方文化资源●民间立场趋向“复杂”和“综合”•《在硬卧车厢里》(西渡)《父母来看我们的新家》(孙文波)•三、90年代诗歌事件•前期平静如水,后期波涛汹涌•诗人之死•世纪末诗歌论争——“盘峰论剑”•缘起:权力话语之争•两部诗歌选本程光炜《岁月的遗照——90年代诗歌》•杨克《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民间写作群体:于坚、伊沙、沈浩波、杨克、韩东朱文、徐江、周伦佑、沈奇、谢有顺等•知识分子写作群体:西川、王家新、臧棣、孙文波、程光炜、唐晓渡等•过程:两次会议盘峰会议、诗坛英排行榜、龙脉会议•四、90年代的诗歌和诗人•西川海子的挚友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博尔赫斯、庞德等诗人影响较大。

早期诗歌对形而上的内容多有描述(纯诗),后来创作有所转向,趋向于综合和智性。

诗集:《中国的玫瑰》、《隐秘的汇合》、《虚构的家谱》、《大意如此》散文集《让蒙面人说话》翻译米沃什、博尔赫斯作品•《在哈尔盖仰望星空》《一个人老了》。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坛的常青树•早期迷恋“山水写意”的诗歌,后来转入对诗歌语词关系和技巧的探索,艺术创作进入自觉阶段。

其1986-1992年年间创作的诗歌影响甚大。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开始思考在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内,一个人如何继续对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包括对民族历史命运的“承担”,而且开始了更艰难的对精神生活的探索和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85年组织“他们文学社”,曾主编 《他们》1-5期,被认为是“第三代诗歌” 的最主要的代表,形成了对第三代诗群产 生重要影响的他们诗群。
有关大雁塔(韩东)
有关大雁塔 • 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 • 为了爬上去 • 做一次英雄 • 也有的还来做第二次 • 或者更多
那些不得意的人们 那些发福的人们 统统爬上去 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 走进这条大街 转眼不见了 也有有种的往下跳 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 那就真的成了英雄 当代英雄
Hale Waihona Puke • 5、沉思者 • 我被自己所铸造的牢笼禁锢着 • 几千年的历史,沉重地压在肩上 • 沉重得像一块铅,我的灵魂 • 在有毒的寂寞中枯萎灰色的庭院呵 • 寥落、空旷
• 我将托起孩子们 • 高高地、高高地、在太阳上欢笑……
• 韩东: 男,汉族,1961年5月生于南京。8 岁随父母下放苏北农村,1982年毕业于山 东大学哲学系。历任西安陕西财经学院教 师,南京审计学院教师,1992年辞职成为 自由写作者。。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
• 后现代主义:二战之后产生的文艺思潮、 创作方法。反权威、叙述化、零散化、拼 贴化是这一文化的主要特征。
• 后现代主义诗歌:运用并体现这一创作原 则的诗歌创作。(还有后现代主义小说、 电影等)
• 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第三代诗人的创作
• 第三代诗人:强烈的后现代思潮
• 韩东《有关大雁塔》伊沙《饿死诗人》

拒绝宏大叙事,热衷于生活细节的描
述或者微观叙事。

拒绝永恒、抽象的概念,只对当下、
日常、瞬间的心理生理状态进行描述。

拒绝历史和文化的约束,只把自己当
作一个自然人。
大雁塔
• 大雁塔:西安市著名 的旅游景点。唐代永 徽三年(公元652年), 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 塔身七层,通高64.5 米。当时叫慈恩塔。 现在古都西安的象征。
的光辉 • 照耀我的诞生 • 勤劳的手、华贵的牡丹和窈窕的飞檐环绕
着我 • 仪仗、匾额、荣华者的名字环绕着我 • 许许多多庙堂、辉惶的钟声在我耳畔长鸣
• 3、痛苦 • 我的命运呵、你哭泣吧!你流血吧 • 我象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 却不能象一个人那样生活 • 连影子都不属于自己
• 4、民族的悲剧 • 一次又一次,已经千年 • 在中国,古老的都城 • 黑夜围绕着我,泥泞围绕着我 • 我被判卖,我被斯骗 • 我被夸耀和隔绝着 • 与民族的灾难一起,与贫穷、麻木一起 • 固定在这里 • 陷入沉思
大雁塔(杨炼)
• 1.位置 • 我被固定在这里 • 已经千年 • 在中国 • 古老的都城 • 我象一个人那样站立着 • 粗壮的肩膀,昂起的头颅 • 面对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土地 • 我被固定在这里 • 山峰似的一动不动 • 墓碑似的一动不动 • 记寻下民族的痛苦和生命
• 2.遥远的童话 • 我该怎样为无数明媚的记忆欢笑 • 金子的光辉、玉石的光辉、丝绸一样柔软
有关大雁塔 我们又能知道什么 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谢 谢!

登慈恩塔

【宋】范智闻

独上慈恩塔,疏怀亦慨然。

异朝多少事,不改旧山川。
杨炼,1955-,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祖籍山 东,出生于瑞士伯尔尼。6岁时回到北京。 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北京昌平县插队,之后开 始写诗,并成为《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
• 《大雁塔》 • 1、位置 • 2、遥远的童话 • 3、痛苦 • 4、民族的悲剧 • 5、沉思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