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

合集下载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六章)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六章)

《传播学教程》经典笔记:第六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第一节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一)群体的概念日-社会学家-岩原勉群体-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群体的本质特征-目标取向有共同性/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任何一个群体都有组织性群体的分类美-库利-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德-韦伯-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一般群体德-威瑟-组织群体/非组织群体(二)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群体的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连结的桥梁和纽带群体对社会的意义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即部分社会群体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使社会秩序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群体通过社会分工与协作,集中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群体对个人的意义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参加群体的基本动机之一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群体传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岩原勉-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群体凝聚力的核心-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个人参加群体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动机-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命线-群体传播(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产生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特别是“我们”感情群体归属意识,即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群体的传播结构流量-大/小流向-单向/双向法-迪尔凯姆群体意识通过社会化过程为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属于集合意识,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群体规范的功能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群体规范作用-排除偏离性意见,控制群体内意见分歧和争论,保证群?寰霾吆腿禾寤疃?男??BR>维持-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美-凯利、沃卡尔特-群体规范对群体内部和外部的传播活动都起作用外-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一致,则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加强说服效果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相离,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衰减,甚至唤起自卫(三)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群体活动的基本原则-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一、群体传播1.群体(1)群体的概念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成员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特征①具有共同或接近的社会属性或目标取向;②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局部社会”。

(3)群体的分类①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②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③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zation),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4)群体的社会功能①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纽带;②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③形成社会规范,保证社会秩序的连续性。

④完成个人力所不及的社会协作。

(5)群体对个人成员的意义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群体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③群体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6)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这时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之间的合作意愿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2.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

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因此,群体传播是群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2)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的形成①▲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

②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a.群体传播的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PPT课件

考研《传播学概论》思维导图记忆法PPT课件

授课:XXX
1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统一)社会信息 ← 传播 → 特点
开放性 子系统 自我创造
自完 双重偶然性
↓ 特点 ← 系统性 → 类型
传播障碍
↓ 结构 功能
↓ 制度 渠道
传播隔阂
↓ 无意误解 有意曲解
人内 人际 群体 组织 大众(5个特点)
马克思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传播观)
结构特点 ↑
定义 ↑
定义 ← 组织 → 组织传播 → 功能
上行 纵向 下行 横向
2021/3/25
组织内传播
组织外传播
正式渠道
非正式渠道

特点
形式 授课作:用XXX
信息输入活动 公关宣传 信息输出活动 广告宣传
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7
第七章 大众传播
媒介 → “便士报”特点;电视特性
↑ 定义 ← 大众传播 → 社会影响
2021/3/25
授课:XXX
5
第五章 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外部环境
定义←
人内传播
→ 特点
社会实践反映 积极能力(创造性思维成果
↓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基础)

米德“主我与客我” 布鲁默“自我互动” 米德“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一种形式)
交流渠道,协作纽带 传承工具,发展途径
功能←
人际传播
→ 动机
渠道、方法
特点
↓ 意义丰富、复杂 双、互、反
定义 非制度化
获取信息
社会协作关系→ 自我认知,相互认知
精神心理需求

库利“镜中我”
2021/3/25
授课:XXX

第六讲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资料

第六讲  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资料
二、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
(一)集合行为
1.定义: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Page ▪ 5Biblioteka 传播学教程三、组织传播
Page ▪ 3
传播学教程
(四)群体规范及作用
1.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2.群体规范的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来保证群体的合作; (3)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服务。 3.作用 (1)排除偏离性的意见,以保证群体活动的效率; (2)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加强说服效果; (3)唤起“自卫”行为,以保护群体利益。
Page ▪ 6
传播学教程
(二)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 (1)下行传播 (2)上行传播 (3)横向传播 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1)传播形式:
a 组织内的人际传播 b 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 (2)特点:
a 交流的信息广泛 b 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c 本意交流与感情交流。 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书面媒体 会议 电话 组织内公共媒体 计算机通信系统
(五)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 生的压力。
2.信息压力,指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 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Page ▪ 4
传播学教程
3.趋同心理:指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 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传播学概论(最新精简版)PPT课件

传播学概论(最新精简版)PPT课件

⑤反馈的弱化
强化
28
2.大众传播的功能
⑴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 能》)
①监测环境
②社会协调 ③传承遗产(文化)
⑵传播学者赖特
①大众传播的协调、解释和规定作用
②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③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29
⑶传播学者施拉姆
①政治功能(环境监视social radar、社会协调、 遗产传承)
34
(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提出 “拟态环境”观点:
所谓“拟态环境”,也即我们所说的 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 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 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 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5
《纸牌屋》、《绝命毒师》的所颂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道德观念 也都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受众所接受。
②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等) ③经济功能(开创经济行为)
⑷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③负面的“麻醉作用(沉迷媒介信息,行动能力
取消)
30
3.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四分之一的时间用在这些
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98%的美国家
24
威尔伯·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
1.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
创立了传播学。
2.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创立了最早的传播研究机构,
创建了第一个被称作“传播学”的学术单位,撰写了第一
部传播学课程的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
3.撰写了30多部传播学论著,开创了传播学新的研究领域, 诸如国际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以及研究电视对于儿童的效 果。

第六章 群体传播、ppt课件

第六章  群体传播、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
• 群体的分类:
• 小群体:规模小,更非正式,无需领导 • 组织群体与非组织群体 •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 • 讨论群体(discussion group)
精选PPT课件
3
• 库利(Cooley)所谓的初级群体
• By primary groups I mean those characterized by
或提出者;督促行动者,智囊人物,分析决策者等。
• 2)关系维持型.关注成员感受,推动成员间情感互动.如积极听从者,娱
乐幽默者,调解人,守门人善于妥协的中间派,公关联络者。
• 3)消极对抗型.阻碍群体实现目标或维持良好气氛。攻击指责者,拒绝
阻挠者,竞争对抗者,冷嘲热讽者,涣散分裂者,惟我独尊者。
精选PPT课件
置感到满意,对自己充当角色更有信心。群体中出现热情。
• Group Action。群体活动全面展开,领导有效力,成员积极参与,成
员相互合作,共同决策,创造更浓的民主气氛。
精选PPT课件
11
• 群体中的领导行为与领导者(leadership and
leaders) • 领导的产生 • 领导的风格 • 领导技巧
• 群体的基本特点
• 以一定数量的个体为其成员的系统整体
• 成员间具有某种共同联系,共同的人际要求,社会需求,或共同活动
目标;
• 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形式和交流网络;
• 具有自己的群体心理,群体规范,价值和群体制裁体制;
• 群体的存在,以群体成员间直接或间接的交流为前提。
• 集群(crowd),大众(mass),公众(public)
性。
精选PPT课件
8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传播学概论 教学PPT课件
• 美国的凯利、沃卡尔特1952年实验证明,群体规范对群体内部和外部的传播活动都起作用。
• 对外部传播活动的作用: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一致,则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加强说服 效果;群体规范与说服观点相离,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衰减,甚至唤起 “自卫”行为。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三)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暧昧性 ✓流言通常是围绕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发生的。 ✓来自正规渠道的现有证据的信息(如大众传播报道、权威部门信息发布)不足、状况
•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他在《模仿的法则》(1890)一书中认为, 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分为 有意识模仿和无意识模仿。
• 群体模仿:更多的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 匿名性:集合行为使人淹没在人群中,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
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 集合行为中有着特殊的传播机制,其特殊性表现为—与人类正常的、有理性的传播行
为相比,更具有非理性。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主要有: 第一种: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的特点:信息本身的传播,伴随情绪或感情的传播。 • 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 群体暗示:更接近催眠暗示,表现为一味地盲信和盲从。参加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
• 群体规范的作用:(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 的自我同一性;(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作用:排除偏离性意见,控制群体内意见分歧和争论,保证群体 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PPT课件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PPT课件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未来的研究应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 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人际关系是影响群体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包括个体之间的信任、互动和交流等。
信息内容是影响群体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括信息的真实性、价值性和针对性等 。
03 组织传播概述
组织传播定义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以及 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
它涵盖了组织内部正式的信息传递、 非正式的人际互动以及组织与外部利 益相关者的沟通。
动和反馈。
组织传播的影响因素
组织结构
组织的层级、部门设置和沟通 渠道等结构因素对组织传播有
直接影响。
文化因素
组织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和行 为规范等文化因素对组织传播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邮件、 即时通讯工具等对组织传播的效 率和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外部环境
组织的外部环境如政策法规、 市场竞争等也会对组织传播产
03
目的差异
群体传播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满足群体成员的共同需求,协调成员之间的
关系,而组织传播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推动组织的运
作和发展。
05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实 际应用
群体传播应用场景
社交媒体平台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群体传播, 如微信、微博等,实现信息的快 速传播和互动。
社区论坛
在线社区论坛是群体传播的重要场 所,用户可以在论坛上发布信息、 交流观点、形成群体共识。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形式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研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新媒体 环境下的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勒庞与他的《乌合之众》
1.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 勒庞
勒庞( 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 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 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翻译 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 有广泛影响。
勒庞认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 特征,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他指出,个 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淹没了,群 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 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三)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1、群体压力 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 所产生的压力。 2、群体压力产生的原因 (1)信息压力 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 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 (2)趋同心理 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 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两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A自动移动光效果实验 谢里夫 B线段实验 阿什 3、制约群体压力的因素 中坚人物
2.群体的一般特征 (1)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所有刺激因素都 对群体有支配作用——并且它的反应会不停地 发生变化; ——群体不会深思熟虑; ——种族的影响。
(2)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 ——群体受暗示的左右; ——它把头脑中产生的幻觉当做现实; ——这些幻觉对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人都是 一样的——群体中有教养的人和无知的人 没有区别。
(四)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collective behavior) 非常态 的群体传播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2、集合行为的形式 (1)骚动 (2)传闻 A信息快速增殖 B信息通常出现奇异的回流现象 C通常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D社会动荡不安
3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3000多公 顷的香蕉林患“癌”(巴拿马病),且每年以 20%的速度扩大感染面积,全国的主要香蕉 产地也都发现该病 影响:3月下旬开始,海南的香蕉正是成熟 季节,而前来收购香蕉的经销商越来越少, 从每公斤3元左右,跌到了每斤0.1-0.2元, 仍无人问津 后果:“香蕉有毒论”导致了国内各大城市 的经销商“谈蕉色变”。海南全省香蕉种植 面积65万亩,每公斤香蕉降2元的话,海南 蕉农每天损失1700万元
B、个人信息来源和安全感的提供者 C、群体是个体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 6、群体的消极影响
(二)群体传播 1、定义 指组织以外的一般群体的传播活动。 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2、特点 A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B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C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 D“舆论领袖” 具有引导作用
二)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 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2、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 标的形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3、作用 (1)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制约作用 (2)影响来自群体外部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 童子军实验 4、群体规范的维持 成员归属感 群体内奖惩机制
(3)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 ——群体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 ——它们的感情总是走极端。
(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 ——群体面对强权卑躬屈膝; ——一时的革命本能不妨碍他们极端 保守; ——对变化和进步的本能敌视。
(5)群体的道德 ——群体的道德可以比个人高尚或低劣; ——群体很少被利益的考虑所左右; ——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
4.群体研究 静态:规模、结构、规范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离职率 群体结构 动态:群体压力、群体决策、群体内人际 关系、群体凝聚力
5、群体的社会功能 和意义 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结的桥梁和纽带。 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 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个人力量 对个人的意义 A、群体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
蕉贱伤农
蕉贱伤农
3、集合行为发生的三个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 态传播机制活跃化
4、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A群体暗示是指通过间接的示意而非直接的说服来使人 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说服技巧。 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暗示, 集合行为的参加者 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 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 信和盲从。 B群体感染是指某种观点、情绪或行为在群体暗示机制 的作用下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的过程。 经过这种群体感染过程,一种情绪、一种观点会迅速支 配整个人群,并迅速引发整个人群的激烈行动。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 群体传播
(一)群体 1、概念
群体指的是由共同的利益、观念、目标、关心等 因素相互联结,存在着相互影响作用关系的个 人的社会集合体。
2、特征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具有“我们”意识的主体共同性
3、分类 库利: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 韦伯:团体和一般群体 威瑟: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 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临时群体
(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模仿是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J· G· 塔尔德《模仿的 法则 》 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多为无理智的、条件反射性的 模仿。 A无意识模仿:个人在不自觉状态下对他人行为 的反射性仿效 B有意识模仿:基于一定动机或目的的自觉仿效 C匿名性 在集合行为中人们处于互不知道姓名和身份、没 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中
(三)群体传播的内在机制 一)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1、群体意识 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包括群体归属、群体感情、关于群体目 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2、群体传播结构 信息的流量与流向
——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面 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率高,群体意 识中的合意基础好。 ——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都 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 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