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功能食品实验指导

功能食品评价原理与方法实验报告要求:一、要有封皮1课程名称,2姓名,3班级二、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三、目录,项目如下:1.小鼠的捉持、给药、灌胃方法2.小鼠的麻醉、取血、处死方法3.小鼠的解剖实验4.急毒实验(LD50)5.抗疲劳作用实验6.抗肝损伤实验四、按照项目名称内容写报告五、原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学处理,给出结论六、按照学号排序七、备注:抗疲劳作用实验用的保健品为氨基酸复合液,抗肝损伤实验(清舒宁胶囊)请按照实际药品内容写报告,与后面给的东方红豆的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克劳可(东方红豆)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实验步骤基本一致实验1、鼠的抓取方法(一)小鼠一般不会咬人,但取用时动作也要轻缓。
先用右手抓住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等粗糙表面,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头颈部皮肤。
然后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用左手的无名指及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前肢可用中指固定,即可作注射或其他实验操作。
(如图1-1小鼠抓取方法)实验2、小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使用注射器和吸取药液时的注意事项:1、注射器必须洗净,针头要尖锐、通气,大小合适。
一般小鼠皮下、腹腔、肌肉注射用5.5-6号针头,静脉注射用4.5号或5号针头,口服灌胃用16号针头;大鼠所用的针头均大1号,灌胃用静脉切开针;家兔与大鼠所用针头可相同。
2、将针头的口用手指堵住,轻轻抽拉针栓,检查针头与针筒是否有漏气现象。
3、先计算需用药量,再吸取药液。
4、注射前需排除气泡,调整药液至准确的用量。
5、注射器一般应平拿,否则需用手指轻扶针栓,以防滑落打碎或进入空气。
2-1排除空气方法注射针在消毒前注意检查:1、针管与基部连接处,用手拉拔,不应有松动现象。
2、针的刃口,用手指接触,不应有毛刺。
3、注射针经使用后,发现针头严重弯曲,应捡出不宜继续使用。
4、注射针套在注射器的接头上,经过90度旋转紧紧套上。
当压缩注射器内液体时,应不漏水。
功能食品实验课程设计

功能食品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原理;2. 掌握常见功能食品成分的分析方法;3. 了解功能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作用及合理搭配。
技能目标:1. 学会设计简单的功能食品实验方案,并能进行实验操作;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功能食品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食品与健康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功能食品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化学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健康饮食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功能食品概念与分类:介绍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原理,结合课本第五章第三节内容,让学生了解功能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
2. 常见功能食品成分分析:分析课本中提到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等常见功能食品成分,讲解其生理功能及摄入建议。
3. 功能食品实验设计:参考课本第七章实验案例,制定适合学生的功能食品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材料及注意事项。
4. 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并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5. 实验结果分析与应用:结合课本知识,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功能食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功能食品概念与分类,介绍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原理;第二课时:常见功能食品成分分析,分析课本中提到的功能食品成分;第三课时:功能食品实验设计,讲解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第四课时: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数据;第五课时:实验结果分析与应用,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功能食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食品试验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二、实验目的1. 了解食品中总酸度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2. 掌握酸碱滴定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酸碱滴定仪进行实验操作。
4. 培养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酸和未离解的酸。
食品中的总酸度可以反映食品的酸味程度,是评价食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总酸度,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根据消耗的碱液体积计算总酸度。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碱滴定仪、电子天平、移液管、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漏斗、滤纸等。
2. 试剂:1000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待测食品样品、蒸馏水等。
五、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称取 1.0000g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此溶液为0.1mol/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
2. 标准溶液标定:准确移取25.0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3. 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5.0000g待测食品样品,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溶解,过滤。
4. 样品测定:准确移取25.00mL样品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5. 计算总酸度:根据标准溶液标定和样品测定的结果,计算样品中总酸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溶液标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1,根据公式C1V1 = C2V2,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2. 样品测定: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2,根据公式C2V2 = C3V3,计算样品中总酸度。
设计食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
2. 了解不同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差异。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亚硝酸盐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具有发色、防腐、抗微生物等作用。
然而,过量摄入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该方法基于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在弱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通过分光光度法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试剂: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对氨基苯磺酸、盐酸萘乙二胺、盐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水等。
2. 实验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烧杯、玻璃棒等。
3. 实验样品:猪肉、牛肉、鸡肉、羊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1)取一系列容量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用无水乙醇定容至刻度。
(2)向每个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充分混合。
(3)室温下放置15分钟,待显色反应完成。
(4)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定吸光度。
(5)以亚硝酸钠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取适量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一定体积。
(2)取部分溶液,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充分混合。
(3)室温下放置15分钟,待显色反应完成。
(4)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0 nm处测定吸光度。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为:y = 0.0136x + 0.0165,相关系数R² = 0.9986。
2.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显示,猪肉、牛肉、鸡肉、羊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3.2 mg/kg、2.8 mg/kg、1.6 mg/kg、2.0 mg/kg、1.2 mg/kg、1.5 mg/kg、0.8 mg/kg、0.5 mg/kg。
食品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食品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不同食品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
实验原理:食品含水量是指食品中水分的含量,是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理化指标。
加热处理是常见的食品加工过程,其中,较高温度会使食品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引起食品的含水量变化。
实验材料:1. 不同种类的食品(如面包、土豆等)2. 精密天平3. 实验容器(如硅胶坩埚)4. 热源(如电炉或煤气灶)5. 实验室温度计实验步骤:1. 将实验容器称重,并记录容器的质量。
2. 取适量的食品样品(如面包或土豆),并称重记录食品样品的质量。
3. 将食品样品放入实验容器中,然后再次称重记录容器与食品的总质量(称为初质量)。
4. 打开热源,在适当温度下进行加热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热源的温度应根据不同的食品样品进行调整,以保证适当的加热速度和加热时间。
5. 每隔一段时间,取出实验容器并称重记录总质量。
重复此步骤,直到食品样品质量不再显著变化为止(即达到恒质量)。
6. 计算每次称重的食品总质量与初质量的差值,即可得到每次称重过程中的食品质量损失量。
7. 根据质量损失量与初质量的比值,计算出每次称重过程中的食品含水量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绘制成含水量变化曲线图,可以观察到食品含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的食品在加热处理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原因可能与食品的成分、结构以及加热温度等因素有关。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提供有关食品在加热处理过程中含水量变化规律的参考数据。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食品在加热处理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规律可能存在差异。
实验所得数据和分析结果可能对食品加工工艺的优化和食品贮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实验也展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探究食品含水量变化的实验设计。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

保健食品各功能需要做的动物及人体试验(一)只要求动物实验的项目有:1. 增强免疫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测定判定:四项指标中任两项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不认可增强单项免疫力功能。
2. 改善睡眠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戊巴比妥纳睡眠时间实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戊巴比妥钠(或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判定:3项实验中任2项阳性,且直接睡眠作用。
注意事项:对动物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时,也要同样注意进行30天灌胃。
3. 缓解体力疲劳检验方法主要指标:血乳酸血清尿素肝糖原/肌糖原动物负重游泳实验判定:负重游泳实验结果阳性,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血清尿素、肝糖/肌糖原3项生化指标中任2项指标阳性。
注意事项:(1)对同批受试样品进行违禁药物的检测。
(2)在负重游泳实验时,酒类样品测试当天可以不灌胃。
4. 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判定:三项试验中任二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每批实验动物的体重尽量保持一致。
5.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检验方法主要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细胞DNA含量或骨髓有核细胞数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实验血/组织中SOD活性实验血清溶血素含量实验判定:以上5项实验中任3选项进行实验,3项实验中任何2项实验结果阳性。
注意事项:选用小鼠,受试样品于照射前给予14~30天,照射后仍然给予受试物,必要时可延至45天。
6. 增加骨密度功能检验方法根据受试样品作用的原理不同,分为方案一(补钙为主的受试物)和方案二(不含钙或不以补钙为主的受试物)两种。
主要指标:体重骨钙含量骨密度判定:(方案一)骨钙含量/骨密度显著高于低钙对照组且不低于相应剂量的碳酸钙对照组,钙的吸收率不低于碳酸钙对照组。
(方案二)①不含钙的产品:骨钙含量/骨密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增加,其它指标(体重除外)不显著低于卵巢切除+溶剂组。
功能食品课程设计

功能食品课程设计简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和美食。
功能食品作为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的一种食品,在当今食品市场中也备受关注。
功能食品是指添加了具有特定功能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植物粗纤维等)的食品,它不仅满足人的营养需求,还能达到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本课程设计将介绍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效,并将提供一个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制作健康营养的功能食品。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主要的功能食品成分和功效;•学会制作多种不同功能的健康食品;•提高健康饮食及食品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功能食品概述1.1 定义和分类1.1.1 功能食品的定义1.1.2 功能食品的分类1.2 功能成分的类型1.2.1 药用成分1.2.2 营养成分1.2.3 功能性成分1.3 功能食品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功能食品的功效2.1 抗氧化功效2.2 改善免疫系统2.3 降低胆固醇2.4 增强肠道健康第三章:功能食品的制作3.1 功能饮品的制作3.1.1 益生菌饮料3.1.2 矿物质水3.2 功能点心的制作3.2.1 高纤维小米饼3.2.2 豆浆饼3.3 减肥食品的制作3.3.1 红豆薏米粥3.3.2 燕麦核桃月饼第四章:食品安全4.1 功能食品的安全4.2 功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第五章:实验5.1 实验一:营养饮品的制作5.1.1 材料准备5.1.2 步骤5.1.3 结果展示5.2 实验二:高纤维小米饼的制作5.2.1 材料准备5.2.2 步骤5.2.3 结果展示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功能食品的定义、分类和功效,并将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健康功能食品。
通过实践课程的参与,学生能够掌握实验过程中的技能和经验,并增加对健康饮食和食品安全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这个课程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功能食品的制作,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满足健康需求。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二 天然功能性成分的分离提取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了解功能性成分的制备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工艺及技术。 工艺及技术。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中,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中, 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 下,样品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 类 物 质 。 根 据 消 耗 1mL 0.318g/100mL 的 高 锰 酸 钾 相 当 于 5.82mg茶多酚的换算关系,可计算出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的换算关系,可计算出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的换算关系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四、实验步骤
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辨认:仔细观察每一种原料, 1、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辨认:仔细观察每一种原料,指出 哪些原料属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 哪些不属于功能性食 哪些原料属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 品原辅材料。 品原辅材料。 2、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认识和品质评价:仔细观察那些属 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认识和品质评价: 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 色泽、气味和硬度, 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 、 色泽 、 气味和硬度 , 画图加以区别;并结合日常常识, 画图加以区别 ; 并结合日常常识 , 指出每一种功能性食品 原辅材料品质的优劣及判断依据。 原辅材料品质的优劣及判断依据。 3、指出每一种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功能 因子,并说明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因子,并说明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三 功能性食品的设计与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材料
饮用水、 蔗糖、 葡萄糖、 柠檬酸、 氯化钠、 氯化钾、 饮用水 、 蔗糖 、 葡萄糖 、 柠檬酸 、 氯化钠 、 氯化钾 、 维生素C 维生素B 维生素B 食用色素、柠檬香精、 维生素 C、维生素 B1 、维生素B2 、食用色素、 柠檬香精、 苯 甲酸钠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一 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来源、种类及其功能因子。 了解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来源、种类及其功能因子。 2、掌握采用感官鉴别的方法能够粗略地判断功能性食品原辅 材料真伪和品质的优劣。 材料真伪和品质的优劣。
二、实验原理
依靠视觉、嗅觉、味觉、 依靠视觉 、 嗅觉 、味觉 、触觉等感官及工具来鉴定功能 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和硬度, 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和硬度,以评价其 原辅材料质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及真伪。 原辅材料质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及真伪。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电子天平、杀菌锅、均质机、焙烤箱、捣碎机、过滤机、 电子天平、杀菌锅、均质机、焙烤箱、捣碎机、过滤机、 灌装压盖机
四、实验步骤
1、设计一种功能性食品,包括产品的配方、加工工艺及操作 设计一种功能性食品,包括产品的配方、 要点、包装及贮藏。 要点、包装及贮藏。 2、对该功能性食品进行评价,给出相关检测分析方法,并说 对该功能性食品进行评价,给出相关检测分析方法, 明其主要功能、特点和合适的消费人群。 明其主要功能、特点和合适的消费人群。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材料: 材料:
香菇、枸杞、生姜、白果、黄瓜、马铃薯、大豆、 香菇、枸杞、生姜、白果、黄瓜、马铃薯、大豆、洋 葱、苹果、鸡蛋。 苹果、鸡蛋。
2、设备: 设备:
电子天平;瓷盘各6 电子天平;瓷盘各6个;镊子6把;刀具6把。 镊子6 刀具6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 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 , 由于热量 消耗过多,而易引起低血糖现象; 消耗过多,而易引起低血糖现象;另外由于大量排汗而易使 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心 率紊乱以及肌肉抽搐现象。功能性运动饮料主要是为了运 率紊乱以及肌肉抽搐现象 。 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补充能量、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等 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补充能量、 水分 、 而设计的。 而设计的。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四、实验步骤
2、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200mL 蒸馏水放在250ml锥形瓶中 加入0 mL蒸馏水放在 250ml 锥形瓶中, 取 200mL 蒸馏水放在 250ml 锥形瓶中 , 加入 0.1 % 靛红 溶液5mL, 再加入供试液10mL, 振匀, 用已标定的KMnO4 溶 溶液 5mL, 再加入供试液 10mL , 振匀 , 用已标定的KMnO4 10mL KMnO 液边摇动边滴定,滴定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1 /s为宜 为宜, 液边摇动边滴定,滴定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以1滴/s为宜, 接近滴定终点时再慢滴。 接近滴定终点时再慢滴 。 滴定溶液由深蓝色转变为亮黄色 为止,记下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A 为避免视觉误差, 为止,记下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A值。为避免视觉误差, 应重复两次, 滴定取其平均值,然后用蒸馏水代替试液, 应重复两次 , 滴定取其平均值 , 然后用蒸馏水代替试液 , 做靛红空白滴定,所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B值。 做靛红空白滴定,所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为B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三 功能性食品的设计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功能性食品设计的原理、 原则及注意事项, 并学会 掌握功能性食品设计的原理 、 原则及注意事项, 对功能性食品进行评价与分析。 对功能性食品进行评价与分析。
二、实验原理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要求、特点、 根据功能性食品的要求 、 特点 、 开发的原则和相关注意 事项,并结合食品加工原理与工艺, 事项 , 并结合食品加工原理与工艺 , 自行设计一种功能性食 品的配方与加工工艺,并对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 品的配方与加工工艺,并对主要功能成分进行分析。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二 天然功能性成分的分离提取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
一、实验目的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了解功能性成分的制备 掌握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方法, 工艺及技术。 工艺及技术。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中, 茶叶中茶多酚易溶于热水中, 在用靛红作指示剂的情况 下,样品液中能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物质基本上都属于茶多酚 类 物 质 。 根 据 消 耗 1mL 0.318g/100mL 的 高 锰 酸 钾 相 当 于 5.82mg茶多酚的换算关系,可计算出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的换算关系,可计算出茶多酚的含量。 茶多酚的换算关系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六、思考题
1、茶多酚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2、茶多酚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茶多酚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七、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注意高锰酸钾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 注意高锰酸钾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 2、注意滴定时的操作和读数。 注意滴定时的操作和读数。 3、注意观察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 注意观察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四、实验步骤
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辨认:仔细观察每一种原料, 1、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辨认:仔细观察每一种原料,指出 哪些原料属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 哪些不属于功能性食 哪些原料属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 品原辅材料。 品原辅材料。 2、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认识和品质评价:仔细观察那些属 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认识和品质评价: 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 色泽、气味和硬度, 于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的外观形态 、 色泽 、 气味和硬度 , 画图加以区别;并结合日常常识, 画图加以区别 ; 并结合日常常识 , 指出每一种功能性食品 原辅材料品质的优劣及判断依据。 原辅材料品质的优劣及判断依据。 3、指出每一种功能性食品原辅材料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功能 因子,并说明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因子,并说明其各自的生理功能。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2、实验设备
电子天平、过滤机、 电子天平、过滤机、灌装压盖机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四、实验步骤
1、实验第一组和第二组设计出一种低渗运动饮料的配方和工 艺流程,该饮料主要用于长时间而较剧烈的运动, 艺流程 , 该饮料主要用于长时间而较剧烈的运动 , 如马拉 松长跑。 松长跑。 2、实验第三组和第四组设计出一种等渗运动饮料的配方和工 艺流程,该饮料主要用于较长时间而不太剧烈的运动, 艺流程 , 该饮料主要用于较长时间而不太剧烈的运动 , 如 旅游。 旅游。 3、实验第五组和第六组设计出一种高渗运动饮料配方和工艺 流程,该饮料主要是提供糖份和相关的营养物质, 流程 , 该饮料主要是提供糖份和相关的营养物质 , 多用于 运动前的准备期和运动后的恢复期。 运动前的准备期和运动后的恢复期。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五、实验结果计算
茶多酚提取率(%)= 茶多酚提取率(%)=
( A − B ) × w × 0.00582 × 100 V 0.318 × m × T
式中:A──样品液消耗的KMnO mL; 式中:A──样品液消耗的KMnO4量,mL; 样品液消耗的 B──空白液消耗的KMnO mL; B──空白液消耗的KMnO4量,mL; 空白液消耗的 浓度,%; ω──KMnO4浓度,%; m──样品质量, m──样品质量,g; 样品质量 V──吸取样品液量,mL; V──吸取样品液量,mL; 吸取样品液量 T──提取样品液量,mL。 T──提取样品液量,mL。 提取样品液量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六、思考题
1、茶多酚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有哪些? 2、茶多酚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茶多酚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七、注意事项
1、注意高锰酸钾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 注意高锰酸钾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 2、注意滴定时的操作和读数。 注意滴定时的操作和读数。 3、注意观察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 注意观察滴定终点时颜色的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实验四 功能性运动饮料的调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功能性食品配方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功能性运动饮料的调配原理及具体生产工艺。 掌握功能性运动饮料的调配原理及具体生产工艺。 3、学会对功能性食品的产品特点及功能成分进行分析。 学会对功能性食品的产品特点及功能成分进行分析。
试剂: 3、试剂:
0.1%靛红溶液、0.63%草酸溶液、0.127%高锰酸钾溶液 靛红溶液、 63%草酸溶液、 127%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主讲: 主讲:罗登林
功能食品设计实验
四、实验步骤
1、茶多酚的提取
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5 放在50mL锥形瓶中 50mL 锥形瓶中, 准确称取茶叶磨碎样品 5g , 放在 50mL 锥形瓶中 , 加入 蒸馏水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min,然后过滤,洗涤,滤 30min 蒸馏水50mL,在沸水浴中浸提30min,然后过滤,洗涤, 50mL 液倒入200mL容量瓶中 冷却至室温, 液倒入2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 200mL容量瓶中, 200mL,摇匀,即为茶多酚粗提液。 200mL,摇匀,即为茶多酚粗提液。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