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采摘园规划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采摘园规划方案

采摘园规划方案

采摘园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健康意识增强,采摘园成为了现代城市生活中备受欢迎的休闲活动。

采摘园提供了一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使人们能够亲自品尝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享受到户外活动的乐趣。

因此,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建设采摘园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针对采摘园规划的方案,以确保娱乐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保。

二、规划原则1. 种植物品选择:优先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水果和蔬菜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路网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和路径,确保游客能够便捷地到达各种采摘区域,并考虑适当的观景点和休息区域。

3. 保护水源:在规划过程中要考虑保护市区周边的水源,确保不对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4. 生态保护:规划过程中要保护和增强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土地破坏和化学农药使用,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

5. 安全措施:规划采摘园时要考虑游客的安全,如设置防护栏、提供安全顾问等。

三、采摘园布局1. 入口区域:设置宽敞明亮的入口区域,包括停车场、接待中心和指引牌,方便游客进入采摘园。

2. 采摘区域:按照不同的水果和蔬菜进行区域划分,确保种植的多样性和连续性,提供给游客不同的采摘体验。

3. 防晒设施:在采摘区域设立一定的遮阳设施,在炎热的夏季为游客提供舒适的采摘环境。

4. 休息区域:在合适的地点设置休息区域,为游客提供用餐和休息的场所。

5. 儿童活动区域:设置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提供儿童游戏设施,满足家庭游客的需求。

四、配套设施1. 厕所:根据采摘园面积和客流量设置多个洗手间和卫生间,保证游客的基本需求。

2. 餐饮设施:设立食堂或餐饮区域,供游客在采摘过程中轻松就餐。

3. 售卖区域:设立售卖区域,销售采摘园内的水果和蔬菜,让游客可以方便地购买到新鲜的农产品。

4. 教育区域:设置农业科普区域,向游客介绍农业知识和种植技巧,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

五、安全与管理1. 安全顾问:聘请安全顾问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在采摘过程中的安全。

富民观光采摘园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建议书

富民观光采摘园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建议书

目录一、自然环境调查 (1)1、降水 (1)2、地形 (1)3、土壤 (1)4、气候 (1)5、地质 (1)6、生物 (2)7、水系 (2)二、社会环境调查 (2)1、人口分析 (2)2、历史沿革 (2)3、城乡建设 (2)4、民俗文化 (2)5、风景名胜 (3)6、社会经济 (4)三、富民城镇规划现状 (4)1、富民县工业区布局 (4)2、富民县近期城镇发展规划 (4)3、富民县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 (5)四、进入方案 (5)1:主题 (5)2:方案介绍 (5)3、方案提出原因 (6)4、设计原则 (6)5、方案宗旨 (6)6、设计概念 (6)7、采摘园市场调查分析 (6)8、方案所在地地点分析 (11)10、周边环境对本案影响 (13)一、自然环境调查1、降水2006年5月13日雨量通报2006年5月13日开始,富民县受静止锋及西南暧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富民县出现中至大雨的天气过程,2006年5月13日降雨量为1.2毫米,2006年5月14日早8时的降雨量为26.0毫米。

各乡镇降雨量为:大营:29.1 散旦:19.5 东村:20.8 款庄:14.0 赤鹫:18.6 罗免:25.7 气象局:27.2二○○六年六月八日八时至九日八时降水情况二00六年六月二十五日零八时发布近三天降水分布2、地形富民县境呈不规则的梯形状,地势大致由南向北倾斜,南高北低,山峦起伏。

境内山脉属三台山余脉和拱王山余脉,多为南北走向,最高海拔2817米(县城西部老青山的金铜盆山峰),最低海拔1455米(东村乡沙坪村)。

望海山由南向北延伸,把县境分为东西两部。

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东部为龙泉河流域,西部为螳螂川流域。

3、土壤土地资源全县有耕地面积11.46万亩,其中水田5.2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6%,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可达18.27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可达22.27万亩。

县内土壤由棕壤、红壤、紫色土、水稻土4类土壤组成,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7%、68.9%、15.5%、4.8%,分7个亚属15个土属25个土种,为开发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发展多元化的立体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小型乡村采摘园规划方案

小型乡村采摘园规划方案

小型乡村采摘园规划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乡村采摘园作为一种结合农业观光和休闲娱乐的旅游项目,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一个小型乡村采摘园的规划方案,旨在为乡村采摘园的开发者提供一个可行的指南。

定位本乡村采摘园位于山水如画的乡村风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农业产业。

我们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城市中的白领、家庭以及学生群体,他们渴望体验自然的美丽与纯粹,感受农耕的乐趣。

基础设施规划1. 门票中心门票中心是游客进入采摘园的第一站,应设置在入口处。

中心内设有售票处、导览图和相关宣传资料,以及服饰、遮阳伞等出租服务。

门票中心的设计应简洁明快,为游客提供便利。

2. 4G覆盖网络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通讯需求,整个采摘园区应覆盖4G网络,方便游客随时分享美食和美景,并提供在线导航功能。

3. 停车场为了解决游客的停车问题,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宽敞的停车场。

停车场应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并提供安全的停车环境。

4. 休闲广场乡村采摘园不仅仅是一个采摘的地方,还应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休闲广场可以布置成草坪、花坛等景观元素,游客可以在这里放松身心,进行亲子互动等活动。

5. 采摘区采摘区是乡村采摘园的核心区域,应有丰富的农作物供游客采摘。

在采摘区,可以设置各种水果、蔬菜、香草等农作物,供游客根据季节自主选择采摘。

6. 休息区休息区应设在采摘区附近,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该区域应设置休息亭、长凳等设施,供游客休息、品尝采摘的水果或蔬菜,或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

7. 餐饮区餐饮区应设在休闲广场附近,以提供旅游者丰富的餐饮选择。

餐饮区可以包括餐厅、小吃摊位、供应烧烤或烤鱼的露天场所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8. 儿童乐园儿童乐园是吸引家庭游客的重要元素,我们应设置一些儿童游乐设施和亲子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与成长。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水源保护乡村采摘园应采取科学的灌溉方式,合理调控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观光采摘园规划

观光采摘园规划

种植意向图一
种植意向图二
药草素果区
3 10
6 5 4
7
8
32
9
1 门廊
2 城市道路
3 休憩草亭
4 次出入口 5 蓄水池 6 交通节点 7 素菜园 8 活动区 9 美国红枫林 10 草药花园
1
药草素果意向图一
药草素果意向图二
谢谢
餐饮自摘意向图
娱乐休闲区
3 5
4
1
6
2
4
9
8
10
7
11 12
1 景观广场 2 特色景观树 3 儿童活动区 4 休闲娱乐服务区 5 果园种植区 6 亲水木屋 7 丛林木屋 8 会所 9 活动广场 10 荷塘 11 交通节点 12 景观节点
木屋意向图
活动意向图
生态养殖区
9 8
6 7 5
4 1
2 3
生态循环系统
总平面图
用地红线范围
9
总平面图标注
14
9
10
11
12 13
8
7
17
16
18
15 15
19
15 21
20
2 4
3
1
5 2
6
10 23
15
22
24
26
1 主入口 2 停车场 3 引水渠景观 4 普通办公区 5 仓储生活区 6 高管办公区 7 休憩节点 8 休憩节点 9 儿童游乐区 10 种植区 11 休闲娱乐区 12 荷塘 13 度假木屋
现代社会, 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 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 吃农家 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 观光休闲农业, 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 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 进入90年代,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

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

采摘园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为了满足市民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同时提供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等服务,我们决定在市郊规划建设一座采摘园。

二、项目规划。

1. 选址,采摘园选址于市郊风景秀丽、交通便利的地方,占地面积约100亩。

2. 建设内容,采摘园主要包括水果采摘区、蔬菜采摘区、观光休闲区、农产品销售区、餐饮服务区等。

3. 设施建设,采摘园将建设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儿童游乐区、观光步道等基础设施,确保游客的舒适体验。

三、建设方案。

1. 植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水果和蔬菜种植,确保有丰富的采摘品种供游客选择。

2. 种植管理,采取有机栽培技术,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保证所采摘的农产品绿色、健康。

3. 观光设计,在果园内设置观光步道,引导游客游览果园,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增加农业知识的科普教育。

4. 服务设施,在采摘园内设置休息区、卫生间、餐饮服务区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

5.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游客在采摘园内的安全。

四、运营管理。

1. 营销策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通过社交媒体、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

2. 价格制定,合理制定采摘价格,同时提供会员卡、团体优惠等活动,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

3. 管理维护,建立健全的园区管理制度,加强对园区设施和农作物的日常维护,保持园区的整洁和秩序。

五、环保措施。

1. 垃圾处理,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点,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

2. 节水节能,采用滴灌技术,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生态保护,保护果园周边的自然环境,禁止捕捉野生动物和破坏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六、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通过农产品销售和门票收入,实现采摘园的盈利,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2. 社会效益,提供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的场所,满足市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观光采摘果园建设

观光采摘果园建设

旅游资源不可忽视
我国双休日制度及明年开始实行的清明、五一、端午、 十一、中秋、元旦、春节等假期的增多(中短期假有 利采摘发展),城市居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休闲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假日的增 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专家估计到2010 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 际旅游外汇收入达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 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 10500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 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 达8%,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三、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原则
1、规划布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原则 规划过程中要考虑果园的整体布局,即在进行
园林和旅游的规划后,使其与周边的结合以及 自身的整体性更趋于完整、合理。从果园内部 讲,各个功能采摘区尽管有着各自的特点,但 并不能看作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个体。从 旅游观光角度来讲,旅游观光采摘园的规划布 局既要是一种开放式的及具有相对的开放空间, 又要充分考虑果园与周边环境有良好的衔接, 与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相融合 。
经济效益:旅游观光采摘果园增加了门票收入、采摘果增值以及 其他相关收入,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果园要高出数倍。
北京案例: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北京市全市开放果园总面积 近22.69万亩,比去年扩大了一倍。观光采摘人次超过300万,采 摘收入近9000万元,亩效益比起正常栽培的园子要高出数倍。 到2002年,北京市开放观光采摘果园533个,面积28.7万亩,接 待游人335.5万人次,采摘果品2098万公斤,采摘收入9730.4万 元;仅怀柔、顺义、海淀通过观光采摘促销果品157万公斤,收 入667.6万元;现在的一些观光果园平均收益为7000—8000元/ 亩,其中最好的旅游观光果园已经达到3万/亩。北京果树业的 发展目标是将现有果园的70-80%发展成旅游观光果园。

采摘园实施方案

采摘园实施方案

采摘园实施方案一、引言采摘园是农业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采摘各种水果和蔬菜。

为了提供给游客一个完美的采摘体验,我们制定了这份采摘园实施方案,以确保采摘园的顺利运营和游客的满意度提升。

二、目标1. 提供给游客一个愉快的采摘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农业的魅力。

2. 提供高质量的水果和蔬菜,满足游客的需求。

3. 增加采摘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

三、策划和设计1. 场地选择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作为采摘园,要求场地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种植水果和蔬菜的土壤条件。

同时,要考虑到场地的便捷性和游客的安全。

2. 种植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季节变化,制定合理的种植规划。

确保种植的水果和蔬菜种类多样化,并根据季节变化更新种植计划。

3. 配套设施为了提供给游客更好的体验,需要建立一系列配套设施,包括休息区、厕所、停车场等。

同时,还要设置导览牌和指示牌,方便游客的导航。

4. 采摘规则制定一套合理的采摘规则,告知游客采摘的时间、方式和数量限制。

同时,设置采摘巡视员,监督游客的采摘行为,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5. 活动策划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采摘比赛、农业知识讲座等,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游玩时间。

6. 安全措施制定安全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要求游客佩戴防护帽、手套等必要的安全装备,并设置警示标志,提示游客注意安全。

四、人员安排1. 管理团队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采摘园的日常管理和运营。

包括园长、种植专家、采摘巡视员等。

2. 服务员工雇佣一定数量的服务员工,负责接待游客、解答问题等工作。

3. 游客引导员雇佣一定数量的游客引导员,帮助游客导览和解释相关信息。

五、宣传和推广1.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积极的宣传,介绍采摘园的特色和优势。

2. 网络推广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介绍采摘园的信息和服务,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

3. 合作推广与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相关机构进行合作推广,互惠互利。

特色采摘园规划方案

特色采摘园规划方案
4.种植管理:选择优质种苗,实施标准化种植管理,确保产品品质。
5.人员培训:对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6.营销推广:实施营销计划,开展市场推广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六、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通过采摘园的运营,预计将带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良好的投资回报。
2.社会效益:提升地方形象,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项目实施
1.项目申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项目申报手续。
2.建设筹备: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购相关设备,招聘工作人员。
3.人员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4.营销策划:制定详细的营销策划方案,确保园区顺利开业。
5.逐步推进:分阶段实施项目,确保园区稳健发展。
六、项目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通过采摘园的运营,预计可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
2.功能区规划
-采摘区:划分为不同主题的采摘区,种植多样化的水果、蔬菜等。
-休闲体验区:设置亲子活动、农事体验、教育科普等功能区。
-服务设施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休息区等配套设施。
-生态景观区:打造优美的自然景观,提供休闲散步的场所。
3.作物规划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的作物种类,确保产品质量。
-注重品种多样性,满足不同季节的采摘需求。
-引入特色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
4.管理与服务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提供专业的采摘指导、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配送等服务。
-建立游客反馈机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高游客满意度。
5.营销推广
-制定全面的营销策略,包括线上线下宣传、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光采摘园
----景观概念方案设计
目录 1、案例参考 2、项目背景 3、发展前景 4、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5、项目规划原则 6、生态循环系统 7、总平面图 8、总平面图标注 9、功能分区图 10、交通分析图 11、景观入口区 12、入口标识意向图 13、生态建筑意向图 14、四合院意向图 15、种植体验区 16、种植廊架意向图 17、餐饮自摘意向图 18、娱乐休闲区 19、木屋意向图 20、活动意向图 21、生态养殖区 22、生态养殖意向图一 23、生态养殖意向图二 24、种植区 25、种植意向图一 26、种植意向图二 27、药草素果区 28、药草素果意向图一 29、药草素果意向图二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生态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使生态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生态 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同时为充分展现当地特有的风貌,生 态园接待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将充分考虑当地元素。 2、兼顾景观生态性与娱乐性 在对生态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养殖区与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果树中间种农作物等措施,既 丰富了植物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生态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中, 增强农耕、名俗体验。 4、服务设施规划具有现代性 在办公区、服务接待区、展示区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的规划上将采用现代化的材质和设计方案,特别是观光者关心 的卫生和洗手池的布置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农家风格。
案例参考
目录
太生硬,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味和美感
太生硬,缺趣味和美感
太生硬,缺趣味和美感
这是我们所要的功能与美的完美结合
项目背景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旅游业的广度,为旅游活动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 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 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业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 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 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 节奏的加快已经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再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 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 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 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主要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 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这里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素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 、垂钓、采果等,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到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 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4
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 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除吃穿以外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 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 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市场。
项目规划原则
一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生态园的规划将从整体布局着手,特别注重观光区和服务区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从生态园内部讲,整个功能区 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一个个无机的、分散的结构,而是种开放式的有机结合体,同时生态园本身将与周边环境相 互衔接、相互融合。 二生态性原则 生态园自身的生产生活将更为注重生态方面的要求,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会对农场本身和 周边乡村产生不良影响。 三经济性原则 生态园将充分发挥高科技公司的优势,强调用最少的人工和资金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强调有效利用有限的土 地资源,同时,生态园本身除了发展生态农业产品以外,还将开展采摘观光等,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求得生态园自身良 性循环,因此在生态园规划中将充分考虑经济生产的内容。 四参与性原则 亲身直接参与与体验、自娱自乐成为当前的旅游时尚。生态园在观光项目的设置上将充分考虑体现参与感、体验感, 结合生态园本身空间广阔、地貌丰富等特点,吸引城市观光者广泛参与到生态园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层面地体验 农场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氛围。 五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生态园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生态园会明确资源特色,选 准突破口,使生态园具有鲜明的市场特色。 六多样性原则 鉴于人们在当今的休闲娱乐中将充分展现个性,生态园在进行观光规划中安排观光线路、方式、时间和消费水平上, 将综合考虑多种方案,组织多样的休闲项目和线路供观光者选择。 七适宜性原则 土地能力是指土地的生产潜力,它是一定土地所固有的,对生态园的土地利用作出决定,是其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生态观光园区土地评价的基础是土地利用和地块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针对生态园内各个不同土地类型地块的各种利用 作出适宜性评价,以达到土地的最合理化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八近期和远期规划建设性原则 生态园的规划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建设,为做到布局合理,就必须做到统筹规划,有计划地分期实施,逐步建 设,为保证其健康发展,一要搞好规划,按规划组织实施,二要根据投入的资金合理分配,进行分期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