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知识总结(21张幻灯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知识总结(21张幻灯片)

(2)《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生活中感受创新,了解创新的基本特征,认识创新的价值;
➢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要 看: (1)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中国腾飞新奇迹;
➢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1)生活中感受创新,了解创新的基本特征,认识创新的 价值(空间维度)
创新是什么?
•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 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九年级上册教材
富强与 创新
踏上强国 之路
创新驱动 发展
民主与 法治
追求民主 价值
建设法治 中国
文明与家 园
守望精神 家园
建设美丽 中国
和谐与梦 想
中华一家 亲
中国人 中 国梦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1.价值观释义:富强
➢ 强国富民是自古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 国人民的强烈期盼;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
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2)《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坚强持国人 富民民为是中自➢心古落,以共来实享,发尤科展其成是教果近,代兴推以动来国社中会国战建人设民略。的强,烈增期盼强;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 国家; 2、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道德与法治》九上知识点1.1坚持改革开放1.如何实现飞腾 ?P3(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站起来;(2)1956 年末,确定社会主义制度,确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1978 年,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到达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腾。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什么决断? P4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乡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行,从经济系统改革到全面深入改革,中国人民坚持全神贯注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摇动,推动中国发生了排山倒海的变化。

3.改革开放的作用?(改革开放如何促使经济发展?)(1)我国逐渐确定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全部制经济同等竞争、互相促使的新格局。

P4(2)我国逐渐成立、完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连续健康发展。

P4(3)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民众的创建性。

广大人民民众参加社会劳动、创建社会财产的踊跃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尊敬劳动、尊敬知识、尊敬人材、尊敬创建已成为社会共鸣。

P5(4)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5)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实质要求。

(6)改革开放是决定今世中国命运的要点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兴的要点一招。

P54.中国的腾跃证了然什么道理?(1)40 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P6(2)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建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观,充足显示了中国力量。

(3)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P7(4)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单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5)改革开放是决定今世中国命运的要点决断。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活力源泉。

P8 5.中国腾跃的影响?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单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增添的主要稳固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单元知识总结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单元知识总结

• 误区2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我国已经建成 创新型国家。 • 警示 (1)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了 科技大国。(2)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 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 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我国还不属于创新型国家。我国正在努 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安徽中考)党的十九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我国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
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
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材
料体现了
(A
)
• ①中国共产党致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中国共产党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育的义务;为贫困人口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
民。
• 材料二 2020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推 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1700
所,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条件,贫困 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实现全覆盖”。 • 材料三 安徽日报5月28日报道,日前,我省印发《安徽 省2020年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实施方案》,聚焦剩余8.7万贫困 人口——打好“夏季攻势”,夺取全面胜利。
• 12.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 自己的权益。
易错易混
• 误区1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是要看经济发展的 水平。 • 警示 (1)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条件 之一。(2)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 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 到切实保障。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一、坚持改革开放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的征程;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5、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7、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8、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9、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0、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11、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12、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13、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4、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5、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

二、走向共同富裕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知识归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踏上强国之路》知识归纳1.1坚持改革开放1、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原因。

(1+2+3)(1)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党如何领导改革开放?(1)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过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1+2+3)(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活力,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知识点一、富强与创新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改革开放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走向共同富裕-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推动社会取得长足进步。

-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我国的科技创新现状- 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 建设创新型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1.1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回顾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的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改革开放的作用:(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3)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富起来表现(2)+(3)】(4)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有关结论:(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二、中国腾飞谱新篇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综合国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道法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资料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道法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问题答案1. 怎样正确认识创新?(什么是创新)①生活处处有创新;②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③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④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P15—17)2.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创新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个人)②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社会)(P16)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创新对国家的意义)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引言)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魄,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引言)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⑤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P17-18)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国家通过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评8-19)5.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优势: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知识点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以下实践:
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改革开放的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三、改革开放的作用: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4、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园、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4、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五、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六、改革开放的地位: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走向共同富裕
一、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我国应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的艰巨性(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四、改革的长期性: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五、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标准:
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六、共享发展理念: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党和政府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发展的根本目的:
1、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
一、正确理解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生活处处有创新。

3、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创新的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2、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4、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永无止境
一、实施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科技特点):目前我国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1、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成就):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三、创新力量: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

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

四、创新精神的表现:
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五、如何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
1、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3、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六:创新的目的: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