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奥运祥云图案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九大镇院之宝四神云气图学术命名:四神云气图出土地点:河南商丘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所属年代:西期早期器物规格: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出土时间:1987年“文物概览”《四神云气图》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米长巨神仙思想的壮丽史诗。
四神云气图的出土,告诉我们:中国神仙世界关于莲花的“联想”,比佛家更为大气磅礴;中国神仙世界里的莲花,与释迦牟尼一步一莲的传说相比,一则落到了实处,二则更大胆、更浪漫。
在四神云气图中,青龙从胫到脚到尾,身上处处生莲,朱雀胫、尾生莲,白虎两耳生两莲。
在四神云气图中,莲花升仙寓意之烈,堪比云气——花朵与云朵,共同成为升仙媒介。
灵芝虽然参与了升仙活动,但在四神云气图中,它只是个“点缀”,少得很。
也许在西汉神仙家的眼里,其显要性,是不可与莲花、云气同日而语的。
灵芝在立壁壁画中,出现较多;到了升天的时候,似乎就不怎么顶用了。
“发现故事”芒砀山从西北奔来,到了永城市西北三十多公里的柿园村只剩下低矮的余坡,当地人称为保安山,月,一入眼帘。
只见墓顶上有一幅生动传神的壁画。
壁画中间的显要位置是一条龙,除了青龙,壁画上还画了白虎、朱雀、怪兽等图案,四神兽与灵芝、云纹等共同组成一个大气磅礴、灵动飞扬的画面。
在中国,关于四神的说法久已有之。
《三辅黄图》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东汉张衡着《灵宪》亦云:“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这些文献记载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天之四灵及其方位的认识水平。
我们平时所知道的四神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武应当是一个蛇绕龟的形象,可是,这幅壁画上的四神之中,青龙、白虎、朱雀都有,却唯独不见玄武,而是有一只鸭嘴怪兽取而代之,那么,这只怪兽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只见怪兽,不见玄武呢?有人认为,法,白虎、期墓种四灵组合,如南阳唐河针织厂汉画像石墓、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等。
6-8岁《“峭壁上的人文史书”敦煌九色鹿》—美术课件

步骤四:将剪好的云朵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 依次用胶棒粘贴在背景纸上
绘画教程
步骤五:通过同样的方法 粘贴出大大小小的云朵和山峦
绘画教程
步骤六:用蓝色、绿色的油画棒 侧面刮擦的方法刮出复古的色彩
绘画教程
步骤七:除了用油画棒刮擦色彩 还可以用水粉喷溅的方法 为背景喷洒出细细密密的点营造氛围
绘画教程
步骤八:最后将剪下来的九色鹿 粘贴固定在画面合适的位置
敦煌壁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敦煌壁画种类丰富,意蕴深厚,壁画中人物、图案、故事繁多不同的壁画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也反 应出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在今天的绘画中,我们所画的就是出自于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
课程引导
画面中我们该怎样进行创作呢?
我们在绘画中将用流畅的线条,体现九色鹿的造型和神态 还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敦煌壁画,提取山、水、祥云等艺术元素进行表现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孩春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选
择
在
夏
我们,还在路上……
“峭壁上的人文史书”敦煌九色鹿
九色鹿
一、适合年龄
6-8岁
三、教具准备:
素描纸、黑色卡纸、记号笔、油画棒
二、教学重难点
C O N T E N T S 1.了解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欣赏敦煌壁画并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祥云纹

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祥云纹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代表,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传统装饰云纹统称为“祥云纹”,祥云纹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的重要代表,包含了深厚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美学价值。
祥云纹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其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人们对幸福、吉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生命的美好境界祥云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图形。
北京奥运会一系列标志设计的选材上广泛运用了具有中国传统装饰韵味的祥云纹作为设计元素,引起人们对祥云纹的极大兴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祥云”火炬的图案设计,“祥云”火炬代表中国文化精髓的卷轴形式构成了奥运火炬的完美造型,让外国友人对中国传统装饰的独特艺术美感惊叹不已。
“祥云”火炬不仅传达了人文意蕴,且将中国传统纹样与高科技造就的火炬完美的融合,诊释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这也同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的理念之一“文化与和谐”不谋而合。
“和谐”一词很好的淦释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追求天人和谐、身心与人际和谐的思想,诊释了和谐的发展理念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祥云纹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传统装饰图案,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旋纹,原始旋纹是古人对于云这种旖旎壮美的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崇拜,随着朝代更迭,人们的审美取向不断的发生变化,祥云纹在造型上不断地被改造,包含在其中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与简洁生动的线条在改造中不断被强化,成为代表中华文明的文化符号。
至今,设计师仍然对祥云这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纹样进行深入地发掘、变化和改造,使之在保持原有传统寓意的同时,更好地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理念。
同时,这也要求设计师在对传统纹样的传承、挖掘与不断创新中建立起更为深入、更为广阔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结构祥云纹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里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传达着中国“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和中国哲学的气论思想祥云纹具有5000年的历史,其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已被人们认同接受,选用祥云纹来表现中国元素、中国味再贴切不过,运用祥云纹来表达某种情感、意味、特别象征和思想再合适不过,在对祥云纹进行深入挖掘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再运用现代设计视觉语言进行整合,具有更多可能的意谓:首先,祥云纹具有构成现代标志的基本元素,其次,祥云纹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寓意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寓意敦煌壁画中曼妙的飞天究竟是什么来历?这需要回到印度的语境中,去寻觅那些在古⽼的神话中诞⽣,数千年来留下了⽆数奇异美妙故事的“阿波斯罗丝”——天⼥。
■从汉语中的“飞”和“天”来理解飞天,是对飞天形象的误解飞天⽆疑是敦煌壁画的标志和象征,不过,飞天形象并不仅仅属于敦煌,⽐如,云冈⽯窟的飞天雕像也⾮常有名;进⼀步,飞天形象也不仅仅属于中国佛教艺术,在印度、中亚、东南亚以及⽇本,飞天形象也都极其迷⼈:但凡有佛教艺术的地⽅,飞天形象必然会出现。
飞天形象是如何产⽣、如何演变的?这是⼀个⾔⼈⼈殊的问题。
学界多从印度古代⽂化中的乾闼婆、紧那罗甚⾄是⾦翅鸟等神话形象上追溯飞天的渊源,最常见的说法是将飞天与乾闼婆相关联,认为飞天是“伎乐天”,即“⾹⾳之神”或“⾳乐之神”。
乾闼婆在印度神话中是天国乐师,善于演奏乐器,这与飞天形象有密切的联系,但思考⼀下,便会发现乾闼婆并不是飞天形象意义的根本所在,因为飞天形象的要义显然在于歌舞,⽽⾮演奏。
“飞天”之“飞”的意义固然在于飞翔,但这只是汉语⾔表达中字⾯的意思,因为佛教中所有的天神都会飞翔,真正使飞天区别于其他天神的显著特征并不在于飞翔,⽽在于歌舞或飞舞;再者,“天”的意义也不在于“(天)神”,因为⽆论乾闼婆还是紧那罗,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神,⽽是半⼈半神、类似于精灵⼀类的存在。
⼈们常常从“飞”和“天”的⾓度来理解飞天,实际上是对飞天形象的误解,因为“飞天”的意义并不是在天空中飞⾏的神,⽽是天庭的舞⼥,即天⼥或仙⼥。
■天⼥本是淫荡的⽔性精灵,被因陀罗带到天庭娱乐众神早在距今三千多年之前的《梨俱吠陀》中,天⼥的說法便出現了。
天⼥,⾳譯為“阿波斯羅絲”。
從字⾯意義上說,“阿波”的意思是“⽔”、“⽔滴”,“斯羅絲”的意思是“湖”或“池塘”,“阿波斯羅絲”的意思便是“⽔滴”或“湖泊之⽔”。
因此,印度古代神話傳說中下凡的天⼥常常在湖泊中沐浴。
從神話⽣成的⾓度看,學界多認為,“阿波斯羅絲”的意思是“⽔⽣”、“濕⽣”、“露⽣”、“霧⽣”或“雲⽣”,她們不僅是“⽔仙”,更是與露⽔、霧氣、雲霧或雲⾬相關相連的精靈。
敦煌经典元素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案例分析

敦煌经典元素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的案例分析作者:张岚来源:《新课程》2023年第23期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课程需要更好地结合传统文化的地域特点,以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本文以“画说敦煌”为例,明确如何将敦煌经典元素融入初中美术课堂,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文化素养。
一、案例要点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敦煌壁画经典元素。
敦煌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而闻名。
为了更好地将敦煌经典元素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我们引入一个名为“画说敦煌”的项目,有助于学生学习美术技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还能引导他们通过绘画表达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一)项目目标了解敦煌艺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敦煌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個重要驿站,因此,敦煌艺术受到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
项目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敦煌艺术的历史渊源,包括其起源、发展和演变。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图案、纹样设计等。
这些技能是美术创作的基础,通过项目的绘画实践,学生能够逐渐提高绘画及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通过艺术作品表达学生对敦煌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通过绘画,学生可以传达他们对敦煌历史、寓意和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们对这一独特文化的个人感受。
(二)项目任务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敦煌壁画作品进行研究。
分组是项目的第一步,学生需要协作选择一个敦煌壁画作品或壁画经典元素,这有助于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和决策技巧。
学生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了解所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寓意,这对深入理解艺术作品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进行研究,以确保他们的绘画作品可以传达出正确的信息。
学生学习敦煌壁画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构图、图案、纹样设计等。
为了创作出高质量的绘画作品,学生需要掌握绘画技巧。
教师的示范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艺。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001 中国书法002 篆刻印章003 中国结004 秦砖汉瓦005 兵马俑006 京戏脸谱、皮影、武术007 桃花扇008 景泰蓝009 玉雕010 中国漆器011 红灯笼(宫灯、纱灯)、012 木版水印、钟鼎文、汉代竹简、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汉代竹简上的隶书013 茶、中药014 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015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016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017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018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019 彩陶、紫砂壶、腊染、中国瓷器020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021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022 石狮023 飞天、太级024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025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026 大熊猫、鲤鱼027 芭蕉扇028 风箱029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030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031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032 泥人面塑、锄头033 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034 华表、牌坊、长城035 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036 筷子037 数字8,4038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039 汉字040 金元宝、如意041 烛台、罗盘、八卦、司南042 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042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043 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044 饼、油条、豆浆、小笼、茶、中药045 毛泽东、人民币、古钱。
【解读】敦煌的飞天

【解读】敦煌的飞天飞天是佛教造型艺术。
由于它的题材、表现⽅式具有很⾼的艺术情趣,所以世代相传,为⼈们所喜爱,以⾄超出佛教的意义,⽽成为⼀种祥瑞的象征。
⾃佛教传⼊敦煌,开凿敦煌⽯窟起,飞天就是画师们着⼒创作的形象,成为佛国天宫中的最活跃的精灵,其创作与敦煌⽯窟的开凿相始相终。
先来复习⼏个知识点1.飞天来⾃何⽅?“飞天”⼀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
书中记载:“有⾦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垂⾦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天,在佛教概念中,不仅指天国、天宫,还是对神的尊称,如吉祥天、三⼗三天等。
因此,汉译佛经,⽤“飞天”两字很贴切。
它专指天宫中的供养天⼈和礼佛、乐舞的天⼈。
飞天的形象来⾃印度神话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
乾闼婆是诸天伎⼈,随逐诸天,为诸天作乐;紧那罗为天乐神,为天上能歌善舞者。
与乾闼婆形影不离,是恩爱的夫妻。
作为古印度神话中能歌善舞的天⼈,乾闼婆和紧那罗也被吸收进佛教系统。
随着佛教艺术审美和创作的需要,他们的职能逐渐混为⼀体,形象也不断演化,最终合为⼀体,成为体态俏丽,持乐歌舞,翱翔天空的飞天。
2.为什么庄严肃穆的佛国世界有飞天漫天飞舞?宗教有⼀系列严格的教义,并通过制定诸多戒律、仪礼来规范信众的⾏为,具有庄严、神圣的特质。
为了展现佛国世界的美好,佛经中极⼒渲染佛国世界的庄严神圣,但佛经往往晦涩难懂,于是在中国出现了由佛经改编成的讲唱⽂学的 “变⽂”和由佛经绘成画作的“经变”(下⽂会多次提及)。
佛经中虽提及飞天,但并未对其形象有⽣动具体的描述,这给古代画师们的创作留下了⼴阔空间。
画师们⼤胆地加⼊了⾃⼰的想象,让飞天拥有了仕⼥们姣好的⾯容,曼妙的⾝姿。
借⾐裙和飘带显⽰空间和飞舞,画⾯更具天宫仙境的神秘之感,使艺术境界得到升华。
此外,按佛经所⽰,飞天的职能有三:⼀是礼拜供奉;⼆为散花施⾹;三为歌舞伎乐。
这三项职能本来毫⽆情节可⾔,但为了显⽰对佛的崇敬与供养,古代匠师发挥想象⼒和创造⼒,加⼊许多现实世界中的因素,将这个毫⽆情节可⾔的题材表现得琳漓尽致,并逐渐形成完善的程序。
敦煌壁画中的绝美飞天,看完只想去敦煌

敦煌壁画中的绝美飞天,看完只想去敦煌谈到敦煌,不能不提飞天。
飞天,虽然不是敦煌独有的艺术形象,但却是敦煌最美的艺术形象。
婀娜多姿的飞天已经成为敦煌壁画中典型的形象。
飞天是佛教传说中的天人,常常在佛说法时飞舞在空中,奏出美妙的音乐,洒下美丽的鲜花。
飞天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中音乐舞蹈之神。
意译为天歌神、天乐神,由于她周身散发香气,所以又叫香音神。
敦煌最早的飞天,即第249窟西魏时代的飞天,就是富有阳刚之气的男飞天,其双臂、双腿奋力大张,跳向空中,身披的长巾高高扬起表现了舞姿的雄健。
中国几乎没有裸体画,但敦煌早期有裸体飞天。
后来飞天逐渐地演变为女性,变为中国女性,又变为中国的漂亮的、轻盈的、舞蹈的女性。
目前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为漂亮的女性,但是第303窟隋代的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已经是漂亮的女性。
她的头饰及长裙飘拂上扬,似乎是刚从天宫徐徐下降而来。
臂部上翘,双腿屈膝,与唐代舞俑“S”形、“三道弯”的舞姿非常相似。
盛唐时期的飞天更是优美女性的典范,第172窟的飞天,她发髻高耸,身材窈窕,伸左腿,曲右腿,面朝说法会,背向天空。
右手刚刚把花撒掉,左手又高高举起一朵鲜花,准备撒向空中。
飘逸的长裙和流动的浮云,更衬托出她轻盈美丽的身影,她飞翔的姿态极其优美,身体修长,而衣裙飘带随风舒展,勾画出一个横空飘游的飘逸形象。
第39窟的飞天,我们能看到飞天身上的衣饰花纹繁复,质地华美。
随着她飞舞的身体,衣服和飘带轻盈而舒展地围绕在身旁,表现出一种极度的优雅的旋律美,天空中的流云和作为底色的花朵,天空中的流云和作为底色的花朵,也无不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神奇意境。
盛唐的飞天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文化的鼎盛。
总之敦煌飞天是中国人物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介于似与不似之间,介于现实与理想之间,是动人的艺术形象。
她使佛教说法的场面,在暗淡中有了色彩,在严肃中有了活泼,在静止中有了运动,在无声中有了音乐。
初唐吹笛飞天第329窟飞天吹奏横笛,曲身向下飞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敦煌壁画中的奥运祥云图案
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的创作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祥云图案在中国渊源久远,历时千年,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
地处西北戈壁的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缩影,内容丰富的壁画遗存成为了祥云图案千年历史的见证。
祥云作为华夏文明的一种抽象符号,在建筑、雕塑、器皿、家具、图画中都被广泛使用。
在“祥云”这一称谓中,“云”是对自然界客观存在物的指称,而“祥”则是一种主观审美倾向的表达。
祥云是心物合一的产物,是对“心中之云”的表达,体现着中国人诉诸于云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艺术形态上,云纹以涡形曲线为基本构成元素,按一定结构模式和组合方式构成抽象化、程式化的装饰纹样。
其形态或如云朵舒卷缭绕,或如云气弥漫飘逸,或如云霞五彩斑斓,在翻腾盘曲、飞扬流动间,既妙合云象的空间形态特征,又深得其脱俗飘逸的风情神韵。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历时千余年的精美壁画,云纹是敦煌壁画中出现数量最多的图案形象。
无论是在飞天佛教画还是建筑装饰画中,丰富的云纹点缀都折射出中国古代艺术家对
“云”的文化兴趣、审美热情及艺术创造力。
飞天是佛国中专施花香和音乐的神灵。
莫高窟中的飞天多达6000余身,是敦煌佛教壁画中典型的艺术形象之一。
敦煌飞天在祥云的映衬下臂挽飘带、凌空翱翔的姿态是中国艺术家的伟大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佛教壁画分经变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和佛教史迹故事画等。
祥云图案出现较多的是经变画和佛传故事画,如第148窟东壁盛唐的《药师经变》,第397窟西壁龛顶北侧的《乘象入胎》与龛顶南侧的《夜半逾城》,第323窟南壁《昙延法师入朝图》等都有祥云托于脚
下或浮于头上。
祥云仿佛是连接人世与佛国世界的纽带,于庄重中透出洒脱,于写意中透出幻化。
在中国传统神话题材壁画中,多用云纹来表现羽化飞升的神仙。
第249窟、第285窟等的顶部,于中心画方井,四面画祥云代表仙界,下部画山林、野兽代表大地,形成了具有整体感的宇宙空间画面。
祥云在这里宛然成了人间与仙界的分界线,在它那卷聚如菊的祥云纹中,寄托着人们对极乐世界的向往。
祥云图案在敦煌建筑装饰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藻井、台基、勾栏、柱坊等处,每每有祥云图案点缀其间。
例如第
272窟十六国时期的天宫伎乐澡井、第329窟初唐飞天莲花藻井及第245窟西夏团龙藻井中,都装饰有层叠连续的云纹图案。
特别是第245窟的团龙澡井,游龙飞舞,云霞萦绕。
此图置于窟顶,使人自然联想到天际的高远、绚丽与神秘。
图中的云纹与水纹、宝相花相互辉映,一鳞苍龙游走其间,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祥云在这里成为中华民族将生命融入自然、追求飞扬飘逸的生动写照。
祥云图案在敦煌壁画创作中体现出了虔诚的宗教美和
强大的艺术张力,被赋予了永恒的生命。
寓意祥和美满的祥云现身于奥运火炬,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这支源于“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理念的祥云火炬,通过万名火炬手的手手相传,让世界再一次认识了伟大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