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毕业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题目: XXX煤矿开采设计说明书专业:采矿工程本科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所做只考虑甘肃靖远煤业集团XXXX煤矿一号煤层。

该井田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资源储量2.1亿吨,可采储量1。

21亿吨,设计生产能力150万t/a,服务年限57a。

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为高瓦斯矿井.矿井采用双斜井开拓。

初期开凿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综合机械放顶煤采煤。

分区域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综合机械化放顶采煤法服务年限生产能力通风设计类型:模拟型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exploitation design of 1coal seam of Dashuitou coal mine inGansu Province 。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mine is complexity. The workable mine reserves is 216Mt and the designed mine capbility is1.2Mt/a , so the mime serveice life is 72years. The mine gas emission is higher,so it is highly gassy mine well。

Mine with double shaft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digging in inclined,deputy shafts and return air shaft。

By using single longwall mining to back typ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Points area,drew the ventilation type .Keywords:Mechanized caving mining method serveice life production capacity ventilationPaper type:Simulation type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教学时间最长(14~16周),参与教师最多,学生独立学习量最大,教育任务最重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个人原创)目录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 (4)1、矿区概述 (4)2、井田地质特征 (5)3、煤层埋藏特征 (5)4、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性 (7)5、水文地质 (7)第二章井田境界与储量 (8)1、井田边界 (8)2、地质储量的计算 (8)3、可采储量的计算 (9)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 (10)1、矿井工作制度 (10)2、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0)第四章井田开拓 (11)21、井筒位置、形式及数目 (11)2、开采水平布置 (12)3、盘区尺寸及开采顺序 (13)4、矿井开拓方式 (14)第五章采煤方法 (15)1、采煤方法的选择 (15)2、采煤机械选型与配置 (15)3、工作面长度及年推进度 (17)4、回采工艺 (20)第六章井下运输 (25)1、运输系统和方式 (25)2、运输设备的选择 (25)第七章矿井提升 (31)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35)1、通风系统 (35)2、风量计算 (36)33、通风阻力计算及扇风机 (39)4、预防特殊灾害措施及避灾路线 (42)第九章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第一章矿区概况基地质特征1、矿区概述成庄矿井是山西沁水煤田的一个井田,位于晋东南地区,距晋城市中心20公里。

太焦铁路由矿区东部通过,向南可与京广、陇海等相接,各乡村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附:交通位置示意图地方大宗材料(砖、瓦、石、石灰)矿区及其附近县乡均由生产,运距较近。

钢材、木材和部分水泥、沙等材料由铁路运至晋城,再由公路转运矿井。

总之,主要建筑材料容易解决,对矿井建设比较有利。

矿井水源,电力充足。

42、井田地质特征本区受新华夏构造太行山隆起断裂带,晋东南山之形构造影响。

总观全井田构造形态主要为北北东逐渐转为向东向,倾向西北的单斜构造。

地质倾角3-15度,一般在10度以内。

总观全区构造简单(附:地质综合柱状图)3、煤层埋藏特征●煤质井田内均为中等变质的无烟煤,以亮煤、镜煤为主,层理或裂隙发育,燃点于耐热强度均很高。

采矿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精品

采矿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 精品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1.1矿区井田地理概况 (2)1.1.1矿区地理、交通及地形 (2)1.1.2矿区气候及地震强度 (3)1.2矿井地质特征 (3)1.2.1矿井地质构造 (3)1.2.2断层发育特征及控制情况 (7)1.2.3岩浆岩的分布及其影响 (8)1.3煤层及煤质 (9)1.3.1煤层 (9)1.3.2煤质 (12)1.4矿井水文地质 (15)1.5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 (16)1.5.1瓦斯 (16)1.5.2煤尘 (16)1.5.3煤的自燃 (17)1.6地温与地压 (18)1.6.1地温 (18)1.6.2地压 (19)1.7地质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 (19)2井田开拓 (20)2.1井田境界及储量 (20)2.1.1井田境界 (20)2.1.2储量 (20)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2.2.1矿井工作制度: (21)2.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2.3井田开拓 (23)2.3.1开拓方式的选择 (23)2.3.2井位及工业广场位置选择 (23)2.3.3水平划分 (25)2.3.4采区划分 (26)2.3.5井筒 (28)2.3.6井底车场 (30)2.4采区设计 (32)2.4.1采区布置 (32)2.4.2采区特征及煤层赋存 (32)2.4.3采区上山布置 (33)2.4.4区段划分、车场形式 (35)2.4.5工作面命名及回采 (36)2.4.6采区生产系统 (37)3矿井通风设计 (38)3.1通风系统的确定 (38)3.1.1通风系统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38)3.1.2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的影响因素 (39)3.1.3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39)3.1.4采区通风系统的选择及确定 (40)3.1.5工作面风流路线及风流控制 (41)3.2矿井风量的计算及分配 (41)3.2.1矿井需风量计算 (42)3.2.2矿井需风量的分配 (48)3.3通风阻力计算 (49)3.3.1风速校核 (49)3.3.2两个时期的选择 (49)3.3.3矿井通风容易与困难时期的最大阻力 (49)3.4通风设备的选型设计 (51)3.4.1选择主要通风机 (51)3.4.2选择主要电动机 (63)4安全措施 (65)4.1防灭火措施 (65)4.1.1井下外因火灾事故的预防 (65)4.1.2井下内因火灾事故预防 (65)4.1.3地面火灾的预防 (66)4.1.4预防火灾扩大的措施 (67)4.2防尘措施 (68)4.3瓦斯防治 (70)4.3.1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 (70)4.3.2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71)4.3.3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72)4.3.4掘进突出安全防护措施 (72)4.3.5组织措拖与岗位责任制 (75)4.4防水措施 (75)4.5降温措施 (76)4.5.1通风降温 (76)4.5.2减少热源 (76)4.5.3选择适宜的开采顺序 (76)4.6提升、运输及供电安全 (77)4.6.1提升 (77)4.6.2运输 (77)4.6.3供电 (77)4.6.4矿井生产、安全监控 (78)4.7矿山救护 (78)5专题 (79)5.1自燃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79)5.1.1煤层自燃的因素与特征 (79)5.1.2煤层的自燃阶段及征兆 (79)5.1.3矿井火灾的危害 (79)5.2煤层自然发火的有关研究 (81)5.3三相泡沫防火技术 (83)5.3.1三相泡沫的研制 (83)5.3.2三相泡沫的防灭火机理 (83)5.3.3三相泡沫的发泡机理 (84)5.3.4三相泡沫的防灭火特征 (84)5.3.5采空区注三相泡沫有关的技术参数 (84)5.3.6三相泡沫防灭火的应用 (85)参考文献 (89)致谢 (90)摘要矿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与其他工业不同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地下作业,工作环境艰苦,自然条件复杂,因此通风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矿山是危险性较高的特种行业,矿山事故频发且后果严重。

为了保障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优化矿山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矿山的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提高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该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矿山安全现状分析:通过对矿山事故的统计数据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矿山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矿山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根据国内外矿山安全管理的经验,结合本矿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

(3)矿山安全设施优化设计:通过对矿山现有的安全设施的检测和分析,提出相关改进和优化方案,以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矿山应急救援方案设计:设计矿山应急救援方案,包括事故应变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以提高在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

(5)矿山安全宣传教育设计:通过制定相关的安全宣传教育方法和活动,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实地调研:通过对目标矿山的实地调研,了解具体情况,并获取相关数据。

(2)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矿山安全管理和优化设计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

(3)数据分析:对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和建议。

(4)模拟实验:通过进行矿山安全相关设施的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改进和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预期成果与影响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并提出一系列的矿山安全设施优化方案和应急救援方案。

通过实施这些设计方案,将能够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且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矿山安全管理与优化设计是一项重要的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分析矿山的安全现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优化方案以及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矿山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并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采矿毕业设计模板(定稿)

采矿毕业设计模板(定稿)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姓名:(三号楷体加粗) 学号:学院:班级: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一年六月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1届毕业设计前言(标题为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一行)(正文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空两个字符)前言是对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和总结。

根据前言可以大致了解矿井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届设计在取消中英摘要、关键词、致谢的基础上,强化对前言的要求。

如下意见供参考:1、设计过程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的关系、设计的起止时间、主要收获等2、主要开采条件主采煤层、煤质、瓦斯、矿井涌水量、煤的自燃、煤尘爆炸性等的简要叙述3、主要设计特点(1)井田开拓方式。

井筒数目、形式、水平划分、大巷位置、大巷数目、井底车场形式等(2)准备方式。

采区数目、首采(盘)区的布置、上(下)山数目、采区车场形式(3)采煤方法。

确定的采煤方法、采场主要支护设备、采掘比等指标(4)矿井通风。

矿井总风量、负压、工作面配风量、主要通风机选型结果等。

4、主要问题与建议目录(三级目录,要求自动生成)(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一行)1 引言(或绪论)(作为正文第1章,小4号宋体,1.5倍行距,下同)12 ××××××(正文第2章) Y 2.1××××××(正文第2章第1条) Y 2.2××××××(正文第2章第2条) Y 2.X ××××××(正文第2章第X条) Y3 ×××××(正文第3章) Y ………………………………………(略)X ×××××(正文第X章) Y 致谢 Y参考文献 Y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一级大纲级别,字体小三,段前段后空一行,居中布置,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1.1 矿区概况(二级大纲级别,字体四号黑体,段前段后空0.5行,左对齐布置,1.5倍行距)(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1.1.1 ××××(三级大纲级别,字体小四宋体,段前段后空0.5行,左对齐布置,1.5倍行距)(已设置好格式,同学可以用格式刷)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单倍行距;2.下面各页的格式请以此页为标准复制。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文旨在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和目标,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成功完成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要求学生在真实工程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机会。

本文将提供一些建议,如选题、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等,以帮助学生完成一份优秀的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导言采矿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探索和开采地下或地表的矿物资源。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完成学业前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展示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目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毕业设计的目标包括:1.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与实际问题相关。

2.进行文献综述,全面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发展。

3.进行实地调研,收集实际数据和信息。

4.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5.撰写毕业设计报告,清晰地描述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6.展示毕业设计成果,并回答评委的问题以证明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步骤1. 选题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

学生可以参考实际工程项目或领域研究的需求来确定课题。

同时,考虑到个人兴趣和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选择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课题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影响力。

2. 文献综述在进行实地调研之前,学生应该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技术发展。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方法,避免重复前人研究,同时也能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3. 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地调研,学生可以收集实际的数据和信息,并对工程项目或问题进行分析。

实地调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程项目或问题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4. 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引言采矿工程是矿山开采和矿石处理的一门学科。

毕业设计是矿山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介绍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选题与背景选题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合理选题对于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专业知识,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的矿山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选题的背景部分应介绍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说明为什么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目标是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研究意义是指该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工程实践的贡献。

例如,研究目标可以是优化某一种采矿方法的参数,研究意义可以是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方法是指用于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在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中,研究方法通常包括数据采集、实验设计、模拟计算、数据分析等。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选题的特点和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逐步实施。

本部分应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技术路线。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如果毕业设计的选题需要进行实验研究,那么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学生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方法,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数据分析部分应根据研究方法的选择,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应支持毕业设计的研究目标和结论。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是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对于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学生还应提出改进的建议。

结果与讨论的内容应详尽、准确,结论言之有据。

结论结论是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应概括地回答研究目标是否实现,并对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意义进行阐述。

结论还可以包括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毕业设计的结论应简洁明了,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回采工艺流程设计
凿岩
根据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和采场 条件,选择合适的凿岩设备和凿 岩方式,如浅孔凿岩、中深孔凿
岩等。
爆破
根据矿岩性质、炸药性能及采场条 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爆破方案和 安全措施,确保爆破效果和作业安 全。
装运
采用合适的装载设备和运输方式, 将矿石从采场运至选矿厂或堆场, 同时处理采空区和废石。
矿区内发育有多条断层和褶皱 ,其中主要的断层有F1、F2、 F3等,主要的褶皱有M1、M2 等。
矿区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岩 和岩,岩石普遍受到不同程度 的变质作用。
矿体形态与分布规律
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 出,与围岩的产状基本一致。
矿体的厚度变化较大,最厚处可达米 ,最薄处仅为米左右。
矿体的走向为°,倾向为°,倾角为°。
02
CATALOGUE
矿区地质概况及资源储量
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矿区位于省市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 经°′″-°′″,北纬°′″-°′″。
矿区交通便利,有公路、铁路和水路 等多种交通方式可达。其中,最近的 公路距离为公里,铁路距离为公里, 水路距离为公里。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
矿区处于构造带的部位,主要 受到方向和方向构造应力的影 响。
通风系统智能化程度不够
当前通风系统主要依赖人工调 节,未来可以引入智能化技术 ,实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排水系统应对极端天气能 力不足
设计的排水系统在应对极端天 气条件时可能存在不足,需要 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智能化采矿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技术的发展,未来采矿 工程将更加智能化,包 括智能选矿、智能采矿 装备、智能生产管理等 。建议加强相关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关门山铁矿开拓开采方案设计(160万t/a)东升庙硫锌矿开拓开采方案设计(85万t/a)姓名:******学号:2002063102专业:采矿工程班级:矿2002-(1)班指导教师:……………AbstractThis graduat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wo topics : one is open mining for Guan men shan iron mine, the other is underground mining for Dong sheng temple sulphur zinc.1. Guan men shan iron mine opencast working. The output is 1600 thousand tons per year, service year is 79.4 years .At first , I confirmed the slope safety angle, opencast ambit and the quantity of waste and mine. In this design, project can been as follows: road exploitation, excavator and self-uninstall auto. At last, this design has introduced these things as follows: open parameters, entrench, throughput, balanced proportion of shuck and exploitation and load technique, blast engineering, waste dump etc.2. Dong sheng Temple sulphur zinc underground mining. The output is 850 thousand tons per year, service year is 10.5years . development style is by gallery —blind incline shaft development ,mining way is shallow hole remaining ore, pulling style to ventilate. This design include well scope, reserves and well design. This design depicted the mine exploitation process(ventilation, drain, and power supply).Key words : open mining; bench; development; underground mining.摘要本毕业设计包括两部分:关门山铁矿露天开拓开采和东升庙硫锌矿地下开拓开采。

1.关门山铁矿露天开拓开采:此矿的设计年产量是160万吨,开采年限年为79.4年。

设计包括露天矿合理帮坡角确定,圈定露天开采境界,确定采场内有用矿物量和废石量。

结合矿山发展和实际,选用公路运输,单斗电铲—汽车工艺,工作帮移动坑线开拓系统。

另外,对开采参数与程序,掘沟,生产能力,均衡剥采比,爆破工程,采装工艺,排土,矿山工程进度计划等都做了简洁而清晰的叙述。

2.东升庙硫锌矿地下开采:此矿的设计产量是85万吨,开采年限10.5年。

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抽出式通风。

设计中还包括井田境界及储量、井筒、开采水平的设计等。

关键词:露天开采台阶开拓地下开采目录第一篇露天开采第一章地质部分 (1)1.1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 (1)1.1.1 矿石地质特征 (1)1.1.2 水文地质概况 (1)第二章露天开采境界 (2)2.1 露天开采境界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2)2.2 确定境界所需的技术经济指标 (2)2.2.1 经济合理合理剥采比的选定 (2)2.2.2 露天矿的最小底宽 (2)2.2.3 最终边坡角 (3)2.3 最终开采深度的确定 (4)2.3.1 露天矿开采深度的初步确定 (4)2.3.2 露天矿底部标高的调整 (7)2.4 露天开采境界的参数 (8)2.4.1 露天矿的底部周界 (8)2.4.2 露天采场的构成要素 (8)2.4.3 境界内的矿岩量及开采年限 (8)第三章矿床开拓运输 (10)3.1 开拓方式的选择 (10)3.1.1 开拓方法选择的原则: (10)3.1.2 影响本矿开拓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10)3.1.3 开拓方案的选择 (10)3.2 运输线路的技术条件 (12)3.2.1 线路技术要求 (12)3.2.2 运输设备选型和汽车台数计算 (12)3.2.3 计算限制区间通过能力 (15)3.3 运输线路布置方式 (16)第四章掘沟及新水平准备 (18)4.1 掘沟工程 (18)4.1.1 沟道的类型,断面形状及其规格 (18)4.1.2 掘沟方法选择 (20)4.1.3 计算掘沟工程量和掘沟速度 (20)4.2 新水平准备工作 (22)4.2.1 确定新水平准备工程量和各项工程所需时间。

(22)4.2.2 各项工程所需的时间 (23)4.2.3 计算最大可能的矿山工程延深速度 (23)第五章露天矿生产能力及采掘进度计划 (24)5.1 矿山生产能力的验算 (24)5.1.1 按可能有的采矿工作面数目验算生产能力 (24)5.1.2 按矿山工程延深速度验算生产能力 (25)5.1.3 根据年服务年限论证生产能力的经济合理性 (25)5.2 均衡生产剥采比的确定 (26)5.2.1 均衡生产剥采比的原则 (26)5.3 采掘进度计划的编制 (26)5.3.1 编制采掘进度计划的依据资料 (26)5.3.2 采掘进度计划 (26)5.4 矿山工作计划 (27)5.5 矿山全年、昼夜及班岩产量计算 (27)第六章矿岩采剥工程 (28)6.1 概述 (28)6.2 穿孔工作 (28)6.2.1 穿孔设备的选择 (28)6.2.2 设备生产能力的确定 (28)6.2.3 设备数量的计算 (28)6.2.4 二次破碎方法和所需的设备数量 (30)6.3 爆破工作 (31)6.3.1 爆破方法的选择 (31)6.3.2 爆破方法及爆破器材 (31)6.3.3 爆破参数的确定 (32)6.4 装车工作 (34)6.4.1 采装设备的选择 (34)6.4.2 采装工作面参数及工作平盘的配线方式 (34)6.4.3 挖掘机生产能力的确定 (36)第七章排土工作 (38)7.1 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及排土容积的计算 (38)7.1.2 排土场的容积 (38)7.2 排土方法的选择及堆置要素的确定 (38)7.2.1 选择排土场方法 (38)7.2.2 排土工序 (39)7.2.3 确定排土场参数 (39)7.3 排土线生产能力 (40)第八章经济部分 (42)8.1 劳动定员和劳动生产率 (42)8.2 基本建设投资 (43)8.2.1 建设工程费 (43)8.2.2 设备购置费用 (43)8.2.3 生产技术建筑费 (43)8.2.4 职工生活福利设施投资费用 (43)8.2.5 其他费用 (43)第九章露天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4)参考文献 (45)第十章矿区概况及矿区特征 (48)10.1 矿区概况 (48)10.2 区域地质 (49)10.2.1 大地构造环境。

(49)10.2.2 地层 (49)10.2.3 构造 (50)10.2.5 变质岩 (50)10.3 矿区地质 (51)10.3.1 地层 (51)10.3.2 构造 (52)10.3.3 岩浆岩 (52)10.3.4 变质岩及围岩蚀变 (53)10.4 工程地质 (54)10.4.1 工程地质岩组 (54)10.4.2 结构面特征 (54)10.5 水文地质 (54)10.6 矿床特征及矿石质量 (55)第十一章矿区范围及储量和服务年限 (57)11.1 矿区范围 (57)11.2 储量计算 (57)11.2.1 工业指标确定及依据 (57)11.2.2 储量的确定 (58)11.3 矿井的年生产能力及其服务年限 (59)11.3.1 矿井的年生产能力: (59)11.3.2 矿井回采率: (59)11.3.3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 (59)第十二章矿床开拓 (61)12.1 矿区划分及年产量 (61)12.1.2 矿区中阶段的开采顺序以及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 (61)12.2阶段高度的确定以及阶段的划分 (61)12.2.1 阶段高度的确定 (61)12.2.2 阶段的划分 (62)12.3 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 (62)12.3.1 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62)12.3.2 影响开拓方案井巷类型选择的主要因素: (63)12.3.3 方案初选 (63)12.3.4 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65)12.4井筒断面设计 (66)12.4.1 主平硐断面设计 (66)12.4.2 提升斜井断面设计 (71)12.4.3阶段运输巷道断面的确定 (72)12.4.4 穿脉的断面确定 (72)12.4.5 井底车场的选择 (72)12.4.6 主要开拓巷道坐标位置 (73)12.4.7 矿山生产系统概述 (73)第十三章采矿方法设计 (75)13.1 采矿方法的选择 (75)13.2 采矿方法设计 (76)13.2.1 矿块布置及结构参数 (76)13.2.2 采准切割布置 (76)13.2.4 回采工作 (77)13.2.5 回采顺序 (79)13.2.6 地压管理 (79)13.2.7 回采循环作业表和劳动组织表 (79)13.2.8 机电设备表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80)第十四章矿井建设工期及开采计划 (82)14.1 基建进度计划的编制 (82)14.2 采掘进度计划 (82)14.2.1 编制采掘进度计划地原则 (82)14.2.2 采掘进度计划表 (83)第十五章矿井通风 (84)15.1 概述 (84)15.1.1 通分系统选择原则 (84)15.1.2 通风系统的几项具体规定 (84)15.2 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选择 (84)15.2.1 矿井通风方式 (84)15.2.2 矿井总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85)15.2.3 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87)15.3 扇风机选型 (87)15.3.1 主扇的选择 (87)15.3.2 电动机的选择 (88)15.3.3 局扇的选择 (89)第十六章矿井排水 (90)16.1 概述 (90)16.2 矿井排水方式及系统 (90)第十七章矿井提升与运输 (91)17.1 运输系统及运输设备简述 (91)17.1.1 斜井提升计算 (91)17.1.2 小时提升量 (91)17.1.3 一次提升矿车数 (92)17.1.4 钢丝绳选择计算 (93)17.1.5 提升机及游轮选择 (94)17.2 平硐运输设备的选择 (95)17.2.1 计算电机车牵引矿车数: (96)17.2.2 架线式电机车台数计算 (97)17.3 其他设备的选择 (99)第十八章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00)参考文献 (101)第一篇露天开采篇关门山矿开拓开采设计(160万吨/年)第一章地质部分1.1 区域及矿区地质概况矿层出露的地层以鞍山为主,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属单斜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