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2巧妙的结构名师教学设计3冀教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2巧妙的结构名师教学设计3冀教版

最新资料推荐2、巧妙的结构一、教材分析;在认识房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房屋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围绕以上两点,设计三个活动。

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并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确定多种标准,对建筑物分类;并能探究力与结构的关系;能分析出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巧妙的自然的结构。

2、多角度地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3、举例说明建筑物的类型,并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4、分析出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的相似之处,能大胆进行仿生设计。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学生预习提纲: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2、建筑物的结构与力的关系。

3、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三)小组合作探究1、交流自学感受:内容是8页、11 页,表达交流题目,及科学在线(仿生建筑)。

2、探究:内容是9页分类卡,10 页、11页讨论题目。

3、汇报交流:重点内容是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探究的 5 个项目。

4、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要及时表扬。

(四)教师解惑1、提出问题:征集2、点拨a. 建筑物的结构:(1)整体结构不同,体形不同。

如圆柱体、球体等。

(2)屋顶结构不同、形状不同。

如平顶、圆顶等。

(3)墙体结构不同、形状不同。

如实心、空心、框架等。

b. 建筑结构与力的关系:(1)拱形——分散压力。

(2)空心材料——减轻压力(节省材料)(3)屋顶墙体做的三脚架——增加稳定性。

实验项目1—5 题的辅导,根据需要安排。

c. 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在探究过程中,巡回指导。

(五)练习设计1、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熟悉的建筑物进行分类。

2、你们家住的窑洞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要建成那样的?3、高压线铁塔的每一格为什么都焊接成三角形的?4、现在很多建筑材料为什么做成空心的?(六)课堂小结1、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学生相互叙述。

2、强调本课要点,加深理解。

最新资料推荐。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一. 教材分析《1.2 巧妙的结构》这一节内容位于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结构对于物体性能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结构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结构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的结构及其特点,学会分析生活中的结构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各种不同的结构及其特点。

2.难点:分析生活中的结构实例,理解结构对于物体性能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各种生活中的结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结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了解结构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身边的结构实例,并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关于结构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科学阅读的方法,对建筑物的结构有比较正确的认识;2、能提出对古建筑物长期存在原因的猜想;3、能从结构角度分析并推理出增强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观察各种自然事物的巧妙结构,体会其中之美,进而产生更深入探究的愿望。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自然事物和建筑物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自然结构的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产生兴趣并大胆设计。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图片)、设计方案表、学生实验用品等。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同学们,在我们河北的赵县有座非常著名建筑,谁知道是什么?学生踊跃回答(教师适时地将“赵州桥”的图片出示在大屏幕上。

)教师谈话:是的,关于赵州桥你都了解什么呀?预设: 赵州桥是拱形桥;赵州桥上除了有一个大拱,两边还有各两个小拱;整个桥没有一个桥墩;传说是鲁班建造的,其实是隋朝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它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了……教师:对,赵州桥是现存全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存在证明我国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赵州桥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而长久的保存下来呢?世界上还有许多建筑和赵州桥一样靠其独特的结构,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而保存至今。

大家看,这些建筑你们认识吗?(出示:长城、泰姬陵、金字塔、雅典神庙、悉尼歌剧院、埃菲尔铁塔等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师生共同说出建筑物的名称和结构)2、教师:这些建筑物都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了,说明它们都很稳固。

能经受住常年的风吹,水冲、地震、雷击等力的作用而都没有使它倒塌。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想,使这些建筑长久稳固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定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大家分析的挺有道理,这些建筑物所特有得结构可能就是它们长久保存下来的原因吧。

3、教师谈话:在课堂上我们无法实现对建筑物物本身进行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将具有典型结构的物体用于本节课的研究。

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2巧妙的结构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3)

新冀教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下册2巧妙的结构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3)

巧妙的结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为什么那么稳固呢?与力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2: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1.出示赵州桥、埃菲尔铁塔等有特色的建筑的图片。

提问: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什么?
A.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B.楼板、立柱为什么做成空心的?
C.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角形的?
2.设计研究方案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问题研究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小结。

5.讲述:在第10页的几个实验项目中同学们可任意选择一个实验进行研究(一个小组合作一个项目)。

步骤:
(1)根据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
(2)将实验材料组装成实验模型;
(3)改变实验条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进行定量、定性实验研究。

6.分组展示研究结果。

7.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1.讲述:我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大家看看书上第11页的几幅图片,看看这些生物的结构与建筑物有哪些相似之处?
2.学生描述图中及自己发现的各种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
3.阅读科学在线
思考:想一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仿生建筑?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第二课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思想:在学生认识了房屋的产生、外形和功能、结构与层次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房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探究建筑物中力与结构的关系。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培养学生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3.能从选材或结构的角度分析出增加建筑物承受力的道理。

4.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各种巧妙自然的结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同类事物的不同特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建筑结构有哪些基本类型。

2.能举例说明建筑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分析出各种建筑结构与哪些自然结构有相似之处。

2.能对仿生建筑感兴趣并大胆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定性或定量地探究力与结构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各种建筑的图片。

课时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2.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1.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第二课巧妙的结构赵州桥:拱形结构。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

《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建筑物的风格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常见建筑物的结构”、“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等三项活动。

活动1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建筑物的形状与结构,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活动2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能力。

“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是拓展活动,作用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更多的结构,分析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界包括生命世界中某些结构的奇美,并进一步联想到建筑物的结构与自然事物的相似之处。

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开展自主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设计出多种分类标准,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2、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自己对研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方面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结构的建筑物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3、指导观察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1)提出活动的任务:通过观察课本中的图片或自己收集到的建筑物的图片,观察它们是什么形状和结构的。

(2)学生分组观察建筑物的图片,并利用绘图的形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3)将自己搜集的建筑物图片与小组的同学交换,并进一步观察。

4、进行全班交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各组典型的建筑物图片,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

5、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

并将分类的结果用概念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活动2: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1、出示拱形桥、空心立柱、埃菲尔铁塔的课件,提问: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提出自己要研究的问题。

2、小组汇报要研究的问题,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师生共同归纳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2 巧妙的结构》冀教版一. 教材分析《1.2 巧妙的结构》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不同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物体的不同功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体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物体的结构特点。

2.掌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例。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能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不同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或实物。

2.准备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自行车、桥梁、房屋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功能。

可以采用图片或实物的方式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分析其结构特点和功能,并进行展示。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或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进行一些小组竞赛活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2巧妙的结构》word教案 (4)3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六下册《2巧妙的结构》word教案 (4)3

巧妙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导课
1.讲述: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简单,有的复杂,这些不同的结构与建筑物的功能有什么关系呢?
2.板书课题:巧妙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1.讲述:上节课布置了查找关于建筑物结构的资料的作业,现在全班分组讨论,观察我们周围的建筑物有哪些形状和结构。

2.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发言。

4.全班一起讨论第八页的几幅图,各属于何种结构。

5.讲述:书上的第九页总结了三种不同的建筑结构,大家还能找出更多与之对应的建筑吗?
6.分组讨论并填图。

7.汇报讨论结果。

8.讲述:想一想你还能制定哪些分类标准,举手回答。

9.汇报结果并将第九页的建筑物结构分类卡填好。

板书设计:
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辉的职业,如果教得好就能桃李满天下,在老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学生来看望,名声也是极大的……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还是很
有难度,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

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巧妙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力:能比较、区别几种常见建筑物的结构,并根据结构对它们进行分类;能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能大胆想象进行仿生建筑设计。

2、知识:认识几种常见建筑物的结构;认识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仿生建筑中领悟到细细观察各种生物,他们的特点、技能都将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教学重点:
设计实验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建筑结构的的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记录表;直尺、塑料棒、橡皮筋。

学生:搜集有关建筑形状和结构的资料;每组白卡纸若干张、象棋若干枚、记录表一份。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老师:课件出示有关建筑物结构的图片。

观察图片中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想办法将观察到的形状和结构形象的记录下来。

学生:将教师所示图片尽快的记录在一张白纸上。

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比一比谁的观察仔细,谁的描述形象。

老师: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你们能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填写“建筑物结构分类卡”;
汇报:我们是按照**标准进行分类的,属于这一类的建筑物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老师: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提问。

老师:板书问题,提出要求。

你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书上P10的实验项目中选择项目进行研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再实验。

学生:实验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实验结果。

老师:怎样使自己实验的物体既稳固而且承受力大?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出示各种物体的结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
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结构?
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仿生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