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ppt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文言文断句》 课件 (24张PPT)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见(受)……于…… 固定句式:况……乎,奈……何,何以……为,
得无(无乃)……乎,如(若)……何
• 人称: 第一人称:吾、我 、予、自、余、予··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仆 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阁下、·· •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阁下 • 指示代词:其__、__彼_、__此__、_是__、__之_、__斯_。
• 无定指代词:___莫______________ 。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17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 光映书而
读之。
8
知识成分的是动词,断句时,可以先找
语句中的动词,确定作谓语的动词,然后根据谓语前
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人以药淬之
文言文断句技巧
1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 句的方法,正确断句。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 步提高解题及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2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 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 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 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 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得无(无乃)……乎,如(若)……何
• 人称: 第一人称:吾、我 、予、自、余、予·· 谦称:寡人、臣、妾、朕、孤、仆 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阁下、·· • 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阁下 • 指示代词:其__、__彼_、__此__、_是__、__之_、__斯_。
• 无定指代词:___莫______________ 。
例4: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17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 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 光映书而
读之。
8
知识成分的是动词,断句时,可以先找
语句中的动词,确定作谓语的动词,然后根据谓语前
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来断定语句的停顿。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人以药淬之
文言文断句技巧
1
学习目标
1.继续培养文言语感,探究断 句的方法,正确断句。
2 .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 步提高解题及阅读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2
什么叫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 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 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 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 读。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 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 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 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 不 朽 矣。
• 参考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 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 矣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三)利用对话词断句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 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 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 “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 参考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 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 矣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三)利用对话词断句 •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 • “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 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2020高考复习之
文言断句 ——快速做准断句题
• 一、利用词语,结合语法或者对话标志断句
• (一)抓名词和代词,找出主语或宾语断句。
•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者宾语,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 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 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 (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 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 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开;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 后面也可能断开。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文言断句复习课件(40张ppt)
•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 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 “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
《文言文断句技巧》课堂课件PPT(28张)-优秀课件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 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 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 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 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 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 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主旨】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是发展变 化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努力 掌握事物的规律。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 4.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常用排比、对偶、顶真、 反复等修辞方法,且句式整齐。 前 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 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兵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 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 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 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 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 则事寡败矣。
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 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 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 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 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 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 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主旨】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是发展变 化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努力 掌握事物的规律。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 4.借助修辞和对应句式定句读
文言文常用排比、对偶、顶真、 反复等修辞方法,且句式整齐。 前 后呼应,形式对应,内容关联(或 对比,或并列,或总分)。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兵法》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
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 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 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 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堂课件PPT (28张)-精品课件ppt(完美版)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 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 之善者也
文言文断句 课件(28张PPT)

• 特殊词语:“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 人”,“有时”,其前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1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 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8
(1)抓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环滁皆山也。 如太行王屋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抓对称句。利用对称句式上下句常用相同的 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0
常见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
• 第一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在下(蓝色字体为谦称)
• 第二人称代词: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 下、陛下、足下、卿(蓝色字体为尊称、敬 称或爱称)
•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 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 面一般要断开。
2024年可用课件
11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
(“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 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8
(1)抓固定结构。如:“……者……也”“不 亦……乎”“何……之有”“孰与…… 乎”“为……所……”“受……于……”等,根据 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环滁皆山也。 如太行王屋何?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抓对称句。利用对称句式上下句常用相同的 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断句。
2024年可用课件
10
常见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做主语其前断句,做宾语其后断句
• 第一人称代词:
•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 妾、在下(蓝色字体为谦称)
• 第二人称代词: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 下、陛下、足下、卿(蓝色字体为尊称、敬 称或爱称)
• 第三人称代词:之、其、彼
2.【句尾语气词】“者、也、矣、兮、焉、耳、 而已”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或判断句尾;“耶、 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 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 面一般要断开。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03 常见断句难点分析
难点一:虚词断句
虚词断句的重要性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如“而”、“则”等 ,它们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句 子的转折、并列或因果等关 系,因此对虚词的正确理解 和断句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断 句技巧
常见的虚词如“而”、“则 ”、“虽”等,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 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和断句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断句,即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
断句的重要性
2
法结构,将长句或复杂句划分成短句或简单句的
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过程。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步骤。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因误解句子结构
而产生的错误理解。
3
断句的技巧
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理解
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
识别虚词用法
1 虚词用法的识别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往往能揭示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因此,掌握虚词的用 法是断句的关键。
高分断句策略分享
理解文言文断句原则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如上下文关系、语法结构 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 解读文言文的含义。
掌握高频词汇断句技 巧
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高频 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 行断句,提高阅读效率。
运用修辞手法辅助断 句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 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 设问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断 句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虚词断句的实践与应 用
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和实 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虚 词的用法和断句技巧,从而 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学习 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21张PPT)

2.找动词/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是活 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确定作 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 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一般来讲,找 到谓语就找到了一独立的小句子,是为“一谓一句”断 句法。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 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 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 传〉后》)
3.找对话(引文)定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 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云”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 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注意: 转述别人话语有时不断开。如: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第一步划出人名,根据人物与动词关系确定主语,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 志性词“曰”,就不难做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 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 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 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课件(32张PPT)

链接真 题
• 9、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 个自然段断句。(4分)【08年广东高考题】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 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标准答: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 河/(此处可断可不断)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 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
总结归纳二:看虚词
虚词断句标点歌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 矣、耳后边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标点位置不能乱。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 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提示:找特征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 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 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 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 的有“谁”“孰”“何”;“何”也问 事。问事的还有“奚”“胡 “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 有“此”“是”“斯”“兹”“夫”等, 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 还常作指示代词。
其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 …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领会大意。
因此断句前先要大体读懂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 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 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来帮助断句。
总结归纳一: 找名词、代词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 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 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 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 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 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 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 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 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牛刀小试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 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 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 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韩非 子》)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句中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 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一个 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
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 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 者也则事寡败矣。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
句读
正确判断文言句读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老头儿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 人不得干预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1、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 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2、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 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 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 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 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 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 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 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牛刀小试
•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 “女还, 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 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 特与婴 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 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 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韩非 子》)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句中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 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一个 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
2.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 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 者也则事寡败矣。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
句读
正确判断文言句读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老头儿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 人不得干预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文言断句的方法(共32张PPT)
1、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 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2、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9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 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 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 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 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4
☆当堂断句练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 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 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⑵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 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 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 句提供了方便。 例8: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 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 /要项伯
11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 献之历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 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 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 其右足
33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 / / /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 / / / 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 / / 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 /
/
35
(2012浙江)19.用“/”给文中画波浪 线的部分断句。(3分)
/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 / / 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 / / / 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 人者
[yuè]
12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
/ / /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 // / / 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 / / /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 / / / 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
13
/
/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 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 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而(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 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 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 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
(2012重庆)(2)用斜线(/)给下面的 文言文断句。(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 / / 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 / / / 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 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 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些固定结 构,如:
……者……也 何……之有 为……所…… 无乃……乎 安……哉
不亦……乎 孰与……乎 受……于…… 得无……乎 其……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堂断句练习: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 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 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 人君闻此/可以悚惧/布衣闻此/可以改容。
⑶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 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 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 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 之∕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外连 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 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 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18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邑 /必 者 焉/ 学 也/ 圣 /犹 不 可
19
四、借助固定的词组和句子结构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 以”“以为”“何所”“孰若”“至 于”“足以”“得无”“无乃”“何 以”“于是”“然则”等。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 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来帮助断句。
5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 介宾短语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 常作主语、宾语。主语前与 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 语一般在句末。
人要蕴蓄才德,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古圣先贤的言、行 才能成其大。从圣贤伟大的事迹,以观其利用之道;藉 圣贤不朽的言论,以求其立言之意。默识古圣先贤的言 行而实得之,并融会贯通,以蓄成其善德。”
1、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 / 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旁人言 / / / 之益死之速耳汝临去但屡顾 / / / 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 / / 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 / / 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 / / 遂舍之
/ /
/
14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 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 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 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刘勰在《文心雕龙· 章句》中说过: “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 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 常科。”
15
句首常见词 :夫、惟、盖、凡、请、其、岂、 盍、故、是故、是以、且夫、若夫、苟、纵、 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继而、纵 使、然则 ……
22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 较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1、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 来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 方便。
23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 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左右皆呼万岁。 汝 心 之 固 /固 不 可 彻 /曾 不 若 孀 妻 弱 子 /虽 我 之 死 /有 子 存 焉 /子 又 生 孙 /孙 又 生 子/ 子 又 有 子 /子 又 有 孙 /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
☆当堂断句练习: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 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 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老而无妻曰鳏 / 老而无夫曰 寡 / 老而 无子曰 独 / 幼而无父曰孤 / 此四者 / 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
文 言 文 断 句 的 常 见 方 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最简单、最有效:语感断句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 介宾短语断句。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 话的动词断句。 三、借助虚词断句。 四、借助句式断句。 五、借助修辞断句。
句末常见词:乎、耳、哉、也、矣、欤、 焉、耶、而已 ……
句中停顿常见词:之、而、则、者、且……
独立成句的叹词:嗟夫 呜呼……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8
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 / /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 / 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 / / 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 / / 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
/
39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 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 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 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
幼子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3
析
考
点
断句题是某些省考查文言文的传统
例9: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谓失其本 心
☆当堂断句练习: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 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 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 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 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 文的基本功,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 此题型。
6
吾 欲 发 兵 / 使 公 及 桓 楚 将 /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 梁 曰 / 桓 楚 亡 /人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
(《项羽本纪》)
7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高 帝 曰/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 乎/ 平公曰/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