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留守儿童的论文

大学生留守儿童的论文

大学生留守儿童的论文大学生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长期存在却鲜为人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大学生留守儿童的现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留守儿童的现状大学生留守儿童是指那些由于父母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而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照顾和陪伴的儿童。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留守儿童。

长期的独自生活让这些儿童面临着心理、教育和健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留守儿童面临的严重困境之一。

缺乏父母陪伴,孤独感和情感上的空虚成为他们的常态。

这种情况易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其次,教育问题是大学生留守儿童的另一个棘手问题。

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注,他们在学业上常常落后于其他同龄人。

而且,由于留守儿童一般在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生活,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他们的学习环境受到限制。

最后,健康问题是大学生留守儿童的重要挑战之一。

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他们生活饮食不规律,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他们患上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例如营养不良和身体发育迟缓等。

二、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现代社会就业机会的不平衡是一个主要原因。

父母为了生计,常常被迫到城市打工,无法与孩子共同生活。

其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造成大学生留守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乡教育差异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了大学生留守儿童在教育上的不公平。

另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很多家庭面临着乡村留守的现象,父母离乡工作,大学生留守儿童日益增多。

同时,家庭观念的改变也是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之一。

追求物质生活使得一些父母更加关注经济发展,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和陪伴。

三、解决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能方案为了解决大学生留守儿童问题,社会各个层面都需要采取行动。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

留守儿童大学生论文

留守儿童大学生论文

留守儿童大学生论文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民工外出务工,导致众多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独自在农村家中生活的儿童。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态度和参与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1.留守儿童问题的背景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人都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意识到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和生活上的困境,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引导,容易导致身心健康问题的发生。

2.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态度大学生普遍对留守儿童问题持关切和同情的态度,认为留守儿童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帮助。

他们强调家庭的重要性,认为父母应该尽量陪伴和照顾孩子,而不是把他们留在农村。

二、大学生的参与度1.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然而,调查发现,尽管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持关注态度,但实际参与度不高。

大部分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持观望态度,认为这是教育和政府部门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而非他们个人的责任。

2.加强大学生的参与度的必要性然而,正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具备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关注并参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更主动地关注和帮助留守儿童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建议1.加强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应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社会实践课程、举办座谈会等方式,让大学生深入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并了解如何参与到相关活动中。

2.鼓励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志愿者活动。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大学生能够与留守儿童建立起情感联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从政策层面,加强对农民工的扶持和保护,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从社会层面,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留守儿童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3篇留守儿童是近年来农村地区特有的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你有何研究呢?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欢迎阅读!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论文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心系特困学生家庭摘要:作为一名教师,在执教35年的教育生涯中,无论是担当科任教师还是班主任,我都坚持走进学生心灵、关爱学生成长的优良传统,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只有心灵的对接,智慧的碰撞,才能创造绚丽多彩的人生。

关键词:走进心灵;关爱学生;留守儿童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集体流转承包,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大批涌入城市,充当着新型劳动大军。

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暴自弃现象尤为突出,困难家庭的孩子自卑心理更是令人担忧,如何让他们消除心灵的阴影,走出逆境,是我执教期间一直坚持以真情打动真心,最终赢得了童心。

一、真情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的灯去年冬天,我担任三年级班主任,有一天放学时下大雪,天色很快就变黑了,班上的李晓丹同学和她弟弟焦急地在学校大门口等奶奶,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不见奶奶的身影,外面寒风凛冽,两个孩子急得默默掉眼泪。

正在这时,我备完课正准备下班,快走到大门口时,看到了他们俩焦急的样子,于是我上前问清了来龙去脉,安慰着他们说:“别急,奶奶今天肯定是有事情耽误了,不行我打车送你们俩回去!”于是我叫来了车子,送姐弟俩回家,十五分钟后,车子开到了山区的一个村庄,左弯右转到了她家门口。

经过一番了解后得知,她奶奶准备骑电瓶三轮车接他们放学,但是下雪路面湿滑,不小心在一个拐弯处翻车了,奶奶右手也骨折了。

两个孩子年龄小,生活也不能自理,父母又都在外地打工,一时也不能回家,照顾两个孩子的问题急坏了奶奶。

为了不因奶奶骨折而耽误他们的学习,于是我以老党员身份主动向学校请求,结对帮扶这两个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3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1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关爱、帮助、责任正文: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

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

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

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

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

教学也是如此。

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一) 管理难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

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

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

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

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

小学德育论文关注留守儿童

小学德育论文关注留守儿童

小学德育论文关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陪伴孩子成长,将孩子留在家乡或他地寄予他人照顾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

他们在心理、情感、学习等方面都面临很多困扰和问题。

小学德育应当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小学德育要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

留守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和焦虑。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主动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只有真正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其次,小学德育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他们一个良好的交流和认同的环境。

同时,教师应该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的困扰和想法。

家长也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系,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

此外,小学德育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容易感到孤单和无助,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绩也可能受到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提供学习辅导和素质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信心。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最后,小学德育还应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品质和社交能力。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充足的陪伴和社交经验。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扩大社交圈子,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小学德育应该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交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陪伴和关怀。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

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论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离家在外工作,而在农村故乡由长辈或其他亲人照顾的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以其特殊的群体身份和教育需求备受重视。

一、留守儿童现状及问题分析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子陪伴,留守儿童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其次,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部分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匮乏,学习环境较差,影响了其学业发展。

同时,由于缺乏家人的监督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走上不良的道路,陷入犯罪等问题之中。

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亟待解决。

二、重视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重视留守儿童教育是确保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果不加以关注和改善,容易加剧城乡教育差距。

此外,重视留守儿童教育还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降低社会治安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应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三、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必须重视和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要提供开放、宽容、有爱的家庭环境,与父母保持心理联系,增强亲子沟通。

另一方面,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四、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条件,需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增加学校和教师资源。

其次,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水平。

此外,还可以引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拓宽留守儿童的学习渠道和机会。

五、加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鼓励留守儿童的父母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加强亲子关系。

关爱留守儿童800字议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800字议论文

关爱留守儿童800字议论文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关爱留守儿童800字议论文,希望您喜欢!关爱留守儿童800字议论文篇1留守儿童的心声我是一名留守儿童,从一年级开始,爸妈就在外地打工,只有过春节才回来一次,平时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昨天是我的生日,爷爷给我买了蛋糕,奶奶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

看着这些丰盛的饭菜和香甜的蛋糕,让大家保证是眼馋肚饱。

可我却感觉少些什么,闷闷不乐。

虽然,前天爸妈给我打电话提前祝我生日快乐,但我还是高兴不起来。

我想:“一句生日快乐能体现那你们对我的祝福吗?你知道吗,我想你们想得是多么执迷。

放学,在茫茫人群中我仿佛看到了你的身影,走近一看又消失了。

我做梦都梦见全家人在一起和睦相处地吃了一顿团圆饭,睁眼一看全是幻觉。

”如果这一切又一切地幻想变成现实那该多好啊!此时此刻,如果你们能坐在我身边,帮我点上生日蜡烛,唱着生日歌,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一边吃蛋糕,一边有说有笑那该多好啊!可是你们冷落了爷爷奶奶,更冷落了我,冷落了这个家……陈正想着,奶奶叫我许愿了,我急忙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真诚的许了愿……随后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吹灭蜡烛,在一缕缕的轻烟中,我仿佛又看到爸妈的笑脸,听到了他们的祝福声。

目前,像我这样的留守儿童何止一个。

我班四十名学生,其中十多名是留守儿童。

在外打工的爸妈们,你们是否想过,虽然你们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挣来大把的钞票,给我们买好吃的,好穿的……但是,这都不能代替我对你们的思念。

你们是否知道,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吗?不是金钱财务,不是优越的物资生活,而是你们的陪伴,关爱,温暖。

当遇到困难时,有你们在身边帮助,让我们跨越万重荆棘,永远不成为迷途的羔羊。

当取得成绩时,与你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每当看到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出入超市、公园的时侯;每当看到家长把孩子送到校门口,和孩子说再见的时候,我们这些留守儿童是多么的羡慕,又是多么的孤独。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在现代社会中,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留在家乡成长。

他们面临着许多困扰和挑战,这给他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影响。

本篇论文将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现状以及对策。

第一节:原因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源于许多原因。

首先,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就业机会的流动性增加,许多父母被迫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收入,而无法带上孩子一同迁往城市。

其次,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的差异也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因素之一。

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和社区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孩子们全面的成长需求。

此外,家庭关系问题、家庭稳定性以及对子女教育的观念不同等因素也会导致父母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

第二节:现状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数千万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不被关注。

他们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落后、行为问题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挑战。

同时,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较低,更容易成为各类侵害和犯罪的受害者。

第三节:对策针对留守儿童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化的对策。

首先,应加强农村和城市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政府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改善乡村教育设施和师资条件,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怀。

学校和社区应设立心理辅导团队,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同时,家长也应增加与孩子的沟通,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环境。

第三,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帮扶。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提供他们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社会关爱和关注。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乎个人利益,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以及加强社会关爱与帮扶,我们可以为这些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留守儿童论文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多一点关爱,少一点伤害
————致我们的留守儿童
对于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大批的农民工进城,使得他们的数量与日俱增。

这些留守儿童要么放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要么放在外公、外婆家或者由其他亲属监护照顾,他们的心灵缺少雨露的滋润,他们的生活失去了的照耀,久而久之,这些儿童就成为了问题学生,不是成绩落后,就是调皮捣蛋。

面对这些即将长成的幼苗,是辛勤培育,还是放任不管答案不言自明,我们必须辛勤培育,他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之栋梁;放任不管,他们只有枯萎而死,或成为农家的灶中薪炭。

可见如何,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因此,关爱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安全保护问题,刻不容缓。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300多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9%至23%。

并且有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有的由隔代亲人监管,由于监护人知识观念、年老体弱、照顾多孙等原因,他们大多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身体不出问题就行,从而采取老一辈重物质轻精神的抚养孩子方式,忽略了对孩子而言更为重要的心理成长。

也有的留守儿童是由父母寄养在亲戚家的,这些临时监护人很多是出于情面接受的留守儿童父母委托,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不比对待自己孩子那么认真入则,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十分冷漠,有的则态度粗暴,留守儿童的小过失就采取谩骂、体罚等不利孩子成长的惩罚手段,这些,都给留守儿童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

除此之外,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情感是空白地带,孩子们是孤独的。

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很多次批改作文,都能让我看到一些留守儿童让人心酸的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希望画好多好多的钱,让爸爸妈妈不再去打工,永远留在我身边。

”“春节快到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次,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到她了。

”在《中国留守儿童日记》里孩子们这样写到:“我真是想
哭,爸爸好不容易才到家,可是才这么一个晚上,他又要走了。

”“我一个人在新房子里睡,过两个星期就不害怕了。

”“我想对妈妈说:你只生了我和弟弟,没有养育我们,你根本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今天开家长会,我也给爷爷讲了,可是我爷爷又老又忙,他没有来。

”这些孩子对爱的渴望无疑给了我们家长心灵上无比巨大的震撼。

亲情的缺失使他们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超越了道德、法律底限。

三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就肩负起农活、家务活的重担,导致学习精力不足,顾得了家里却顾不了学习,成绩就这样下降了,有的甚至产生了厌学、逃学和辍学的心理。

还有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亲不在身边,而其代由监管的亲人们出于溺爱,对孩子一些出格的行为予以放任不管,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偏差,并偏离了健康的发展轨道甚至越轨。

四是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问题。

据报道,部分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的欺负,邻居的冷眼,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有的监护人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觉得只要不闯祸就好,没有进行自我安全保护的相关教育,以致每年暑假都有儿童溺水身亡的事件发生,这些儿童无不让人扼腕叹息。

从上面的简单说明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这已经不是个别问题,它已经演变为社会典型,这是关系到祖国花朵们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古语云:“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所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完成好,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呢
一、政府方面:之所以出现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主要是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生的,所以政府这边应该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国家应适当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村本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尽量留住当地的年轻劳动力,同时也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向本地城镇转移。

政府还应多出台一些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以此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政府部门还需加大力度宣传“留守”的危害性,以多种方式让农村父母认识到“留守”对孩子的不利影响,父母尽可能不让孩子“留守”,也将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二、学校方面: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

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如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的主题活动;洗脸、刷牙、洗脚,作息习惯,就餐方面的指导的挑战活动。

让学生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一直在关注和爱他们,老师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学校还应把一些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从而进行心理训练和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

三、家庭方面:留守儿童比其他的孩子更脆弱,更无助,父母应倾注更多的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尽可能消除孩子内心的不平衡感和孤独感,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农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

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

四、社会方面: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其法定监护人的事,也并非只是政府和学校的事,而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群策群力。

因此,应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来宣传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大力组织开展社会关爱行动。

比如在社会上广募大学生、志愿者、“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行动,在亲情上关爱,在生活上关心,在学习上鼓励帮助留守儿童;呼吁当地村民积极配合各村组织做好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多方争取社会资助,帮助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通过用全社会的爱心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健康的成长。

由此可知,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新难题、新考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且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借此机会,我呼吁大家应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去发现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当然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必须关注重视起来,只有三者合力,用心去关爱他们,用情去感动他们,用爱去温暖他们,给他们多一
点关爱,少一点伤害,才能让他们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幸福的童年。

正如歌曲《爱的奉献》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