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电子课件第五章
电工学(第五版)电子通用课件

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流 超前电压90度,具有容抗。
线性交流电路的分析
阻抗的串联和并联
线性交流电路中,阻抗的串联和并联遵循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 律。
功率的计算
在交流电路中,功率的计算需要考虑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的重要概念,影响电路的性能。
线性电路中,多个电源共同作 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 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于该支 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
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 电压源和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 ,其中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网 络的开路电压,电阻等于该网 络所有独立源置零后的等效电 阻。
电路的分析方法
支路电流法
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 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 和回路电压方程,求解未知量
正弦交流电是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 化的电压和电流。
通常用相量图和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 流电。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振幅、频率和相位是描述正弦交流电 的三要素。
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 压和电流同相位,遵循欧姆定律
。
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 超前电流90度,具有感抗。
逻辑门电路
介绍基本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 、或门、非门等,以及它们的逻 辑功能和符号。
05
安全用电常识
触电及其预防
触电定义
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通过电流流过 人体而造成伤害的事故。
触电原因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违章作业、设备损坏、误触 带电体、静电感应等。
预防措施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私拉 乱接电线,不用要铜丝、铁丝等代替保险丝等。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光华主编第1~6章章节详细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周期性信号的波形如图题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0121112(ms)图题1.1.4解: 周期T=10ms 频率f=1/T=100Hz占空比q=t w /T ×100%=1ms/10ms ×100%=10%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误差不大于2-4:(1)43(2)127(3)(4)解:1. 转换为二进制数:(1)将十进制数43转换为二进制数,采用“短除法”,其过程如下:2 43 ………………………余1……b 02 21 ………………………余1……b 12 1 ………………………余1……b 52 2 ………………………余0……b 42 5 ………………………余1……b 32 10 ………………………余0……b 2高位低位从高位到低位写出二进制数,可得(43)D =(101011)B(2)将十进制数127转换为二进制数,除可用“短除法”外,还可用“拆分比较法”较为简单: 因为27=128,因此(127)D =128-1=27-1=(1000 0000)B -1=(111 1111)B(3)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254)D =256-2=28-2=(1 0000 0000)B -2=(1111 1110)B 小数部分()D =()B()D=(1111 )B(4)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2)D=(10)B小数部分()D=()B演算过程如下:0.718×2=1.436……1……b-1 0.436×2=0.872……0……b-2 0.872×2=1.744……1……b-3 0.744×2=1.488……1……b-4 0.488×2=0.976……0……b-5 0.976×2=1.952……1……b-6高位低位要求转换误差小于2-4,只要保留小数点后4位即可,这里算到6位是为了方便转换为8进制数。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康华光05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故障排除方法
检查输入信号
确保输入信号在合适的范 围内,避免过大或过小。
稳定电源
采取措施稳定电源,减少 电源波动对电路的影响。
调整偏置电压
根据需要调整偏置电压, 确保场效应管工作在合适 的点。
更换元件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元件, 应及时更换。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电路的各项参数,确保其工作正常 。
电压放大器
由电压放大器组成,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电 压放大。
输出级
负责将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负载。
电流放大器
由电流放大器组成,负责将输入信号进行电 流放大。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压放大作用
利用场效应管的电压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 的电压进行放大。
电流放大作用
利用场效应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 的电流进行放大。
电子技术基础(第五 版)康华光05场效应 管放大电路
目 录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概述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概述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定义与特点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利用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电流的特性 ,将微弱的信号电压放大成较强的输 出电流或电压的电路。
特点
输入阻抗高、噪声低、稳定性好、易 于集成。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
在场效应管的栅极施加电压,控制源 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实现信号的放 大。
放大倍数
场效应管放大倍数取决于其内部结构 与参数,可通过外部电路调整。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光课件

3.2.2 PN结的形成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3.2.2 PN结的形成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在一块本征半导体两侧通过扩散不同的杂质,分 别形成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此时将在N型半 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结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过程:
因浓度差
多子的扩散运动 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end
3.2 PN结的形成及特性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3.2.2 PN结的形成 3.2.3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2.4 PN结的反向击穿 3.2.5 PN结的电容效应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3.2.1 载流子的漂移与扩散
漂移运动: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3.3.1 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
在PN结上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管。 二极管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两大类。
(1) 点接触型二极管
PN结面积小,结电 容小,用于检波和变 频等高频电路。
二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a)点接触型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μA)
IS: 反向饱和电流
【可参见教材P6电4子图技术3基.2础.模4拟】部分第五版康华
光课件
3. PN结V-I特性的表达式
u
i IS(e UT1)
i/mA - +
❖ 当加正向电压时:
u为正值,表达 式等效成 :
+-
u
i IS e U T
指数 关系
IF ❖ 当加反向电压时:
i=-IS UBR
- - - - - + + + 多+子+电子
模电第五版完整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在一个手工工人家庭,21岁时 当上了戴维的助手。法拉第所研究的课题广泛多样,按编 年顺序排列,有如下各方面:铁合金研究(1818-1824); 氯和碳的化合物(1820);电磁转动(1821);气体液化 (1823,1845);光学玻璃(1825-1831);苯的发明 (1825);电磁感应现象(1831);不同来源的电的同一 性(1832);电化学分解(1832年起);静电学,电介质 (1835年起);气体放电(1835年);光、电和磁(1845 年起);抗磁性(1845年起);“射线振动思想”(1846 年起);重力和电(1849年起);时间和磁性(1857年起) 1821年他研究了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作用,作出了一 项重大发现:磁作用的方向是与产生磁作用的电流的方向 垂直的。法拉第还制成了一种电动机,证明了导线在恒定 磁场内的转动。 法拉第坚信,电与磁的关系必须被推广,如果电流能 产生磁场,磁场也一定能产生电流。法拉第为此冥思苦想 了十年。他做了许多次实验结果都失败了。直到1831年年 底,他才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他发明最原始的发电机。奠
CTGU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1
CTGU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2
1.1 课程慨述 1.2 电子学发展史 1.3 信号的传输与电子系统 1.4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1.5 学习方法与要求
3
1.1 课程慨述
电子学是一项迷人 的领域,发展速度日 新月异,未来的机遇 一如既往,建议投身 其中,从头做起。
13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 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 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电子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恰好能够充分说明电子 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性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 子元件是电子管,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几万次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采 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 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课件(全部)

end
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2.2 理想运算放大器
2.3 基本线性运放电路
2.4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 路的其他应用
§引 言
➢在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基础上,把整个电路中元器 件制作在一块硅基片上,构成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称为集成电路。简单来说,集成电路是把元器件和 连接导线全部制作在一小块硅片上而成的电路。
• 电容利用PN结结电容,一般不超过几十pF。需要大 电容时,通常在集成电路外部连接。不能制电感,级 与级之间用直接耦合;
• 二极管用三极管的发射结代。比如由NPN型三极管 短路其中一个PN结构成。
运算放大器外形图
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组成单元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电压增益,高输入电阻和 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60μV,+12V)
Avo=2×105
解:取a点(+60μV,+12V), b点(60μV,-12V),连接a、b两点得ab线 段,其斜率Avo=2×105, ∣vP-vN∣<60 μV时,电路工作在线性区; ∣vPvN∣>60 μV,则运放进入非线性区。 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如图所示。
(-60μV,-12V)
输入输出回路没有公共端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1. 输入电阻
Ri
vt it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 输出电阻
vt
R o
vs 0,RL
it
注意:输入、输出电阻为交流电阻
1.5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 增益
反映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康光华主编第1~6章章节详细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1.4 一周期性信号的波形如图题1.1.4所示,试计算:(1)周期;(2)频率;(3)占空比012(ms)图题1.1.4解: 周期T=10ms 频率f=1/T=100Hz 占空比q=t w /T ×100%=1ms/10ms ×100%=10%1.2.2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要求误差不大于2-4: (1)43 (2)127 (3)254.25 (4)2.718 解:1. 转换为二进制数:(1)将十进制数43转换为二进制数,采用“短除法”,其过程如下:2 43 ………………………余1……b 02 21 ………………………余1……b 12 1 ………………………余1……b 52 2 ………………………余0……b 42 5 ………………………余1……b 32 10 ………………………余0……b20高位低位从高位到低位写出二进制数,可得(43)D =(101011)B(2)将十进制数127转换为二进制数,除可用“短除法”外,还可用“拆分比较法”较为简单: 因为27=128,因此(127)D =128-1=27-1=(1000 0000)B -1=(111 1111)B(3)将十进制数254.25转换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254)D =256-2=28-2=(1 0000 0000)B -2=(1111 1110)B 小数部分(0.25)D =(0.01)B (254.25)D =(1111 1110.01)B(4)将十进制数2.718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2)D =(10)B小数部分(0.718)D =(0.1011)B 演算过程如下:0.718×2=1.436……1……b-1 0.436×2=0.872……0……b-2 0.872×2=1.744……1……b-3 0.744×2=1.488……1……b-4 0.488×2=0.976……0……b-5 0.976×2=1.952……1……b-6高位低位要求转换误差小于2-4,只要保留小数点后4位即可,这里算到6位是为了方便转换为8进制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教学课件

与(AND)
或(OR)
非(NOT)
以A=1表示开关A合上,A=0表示开关A断开; 以Y=1表示灯亮,Y=0表示灯不亮; 三种电路的因果关系不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与
❖ 条件同时具备,结果发生 ❖ Y=A AND B = A&B=A·B=AB
AB Y 0 00 0 10 1 00 1 1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或
❖ 条件之一具备,结果发生 ❖ Y= A OR B = A+B
AB 00 01 10 11
Y 0 1 1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非
❖ 条件不具备,结果发生
❖ YANOT A
A
Y
0
1
1
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几种常用的复合逻辑运算
公式(17)的证明(真值表法):
ABC BC 000 0 001 0 010 0 011 1 100 0 101 0 110 0 111 1
A+BC 0 0 0 1 1 1 1 1
A+B A+C (A+B)(A+C)
0
0
0
0
1
0
1
00
1
1
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ACBCADBCD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 教学课件
2.5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 2.5.1 逻辑函数 ❖ Y=F(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
C1
V1
V2
V6
E2
R3
V3
V7 Y
V4
输入
中间 输出
级TTL”与非”门级的典型电级路
R1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TTL与非门逻辑功能分析
• 输入端至少有一个为低 电平
V1 管 、 V5 导 通 , 这 时
Uc1 = UA + Ube1 = 1V, V2、V4截止, UY≈UCC
开关A
灯Y
1
0
逻辑函数式
YA
逻 辑 符 号
精品课件
非逻辑关系
1
A
Y
非门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2、三极管“非”门电 路
非门电路:实现非逻辑关系的电路
(1)A为0时
Y为“1”
10 A
(2)A为1时
Y为“0”
+UCC +5V
RC
RB1
Y 10
V
RB2 -5V -UBB
三极管非门电路
非门的逻辑功能:“有0出1,有1出0”
辑
符
YA BAB 号
精品课件
功能表
AB
Y
断断 灭
断合 灭
合断
灭
合合 亮
A
&
Y
B
与门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2、二极管“与”门电路
与门电路:实现与逻辑关系的电路
“0”表示低电位(<0。35V); “1”表示高电位(>2。4V)。
(1)A、B均为0时
10 A
输出为“0” 10 B
(2)A为0,B为1时
§5-1 分立元件门电路
一、“与”门电路 二、“或”门电路 三、“非”门电路 四、复合逻辑门电路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1。理解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2。掌握与门、或门、非门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 能,熟悉其图形符号。 3。掌握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复合逻辑门 的逻辑功能,熟悉其图形符号,会写逻辑表达式 和真值表。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一、“与”门电路
1。 与逻辑关系 当决定一事件的所有条件都具备时,事件才发生的逻 辑关系。
电源
开关A 开关B
灯Y
与逻辑关系
精品课件
功能表
AB
Y
断断
灭
断合 灭
合断
灭
合合 亮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与逻辑的表示方法:
真值表
AB
Y
00
0
01
0
10
0
11
1
逻
逻辑函数式
(4)A为1,B为1时
输出为“1”
01 A 01 B
V1 Y 01
V2
R
UCC
-5V
二极管“或”门电路
或门的精品逻课辑件功能:“全0出0,有1出1”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三、“非”门电路
1、“非”逻辑关系 真值表
Hale Waihona Puke 只要条件具备,事件便不会发生;条件不具备, 事件一定发生的逻辑关系。
R
A
Y
0
1
电源
A B Y1 Y2
00
11
01
10
10
10
11
00
Y3 的真值表 A B Y3
00 0 01 1 10 1
11 0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1”和“0”没有数值大小的概念,仅表 示事物相互对立的两种状态。
精品课件
返回章目录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5-2 集成门电路
内容概述
集 成 逻 按器件类型分 辑 门
双极型集成逻辑门
MOS集成逻辑门
PMOS NMOS CMOS
本节内容 集成门电路的基本结构、精品工课件作原理。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1。了解TTL、CMOS门电路的特点,掌握其逻辑 功能,并能根据逻辑功能写出相应的逻辑符号、 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 2。了解CMOS传输门和模拟开关电路,掌握其 逻辑符号。 3。了解常用的国际和国外逻辑符号及其对应关 系。
输出低电平
A B
V5
R1
R2
C1 V1 V6
C2 V2
E2 R3
+UCC R4
V3
V7 Y
V4
TTL”与非”门的典型电路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TTL与非门逻辑功能小结
• 输入端全为高电平,输 出为低电平
• 输入至少有一个为低电 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四、复合逻辑门电路
1、 “与非”门
A
&
Y1 AB
B
Y1
逻辑功能:有0出1,全1出0
2、“ 或非”门
A
≥1
Y2 A B B
Y2
逻辑功能:有1出0,全0出1
3、“异或” 门
__ __
Y3ABABAB
A
逻辑功能:相同出0,
不同出1 B
=1
Y3
精品课件
Y1、Y2 的真值表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一、TTL与非门电路 输入级由多发射极晶体管V1、二 极管V5、V6和基极电组R1组成, 它实现了输入变量A、B的与运 算
R1
中间级是放大级,由V2、R2和
R3组成,V2的集电极C2和发射
极E2可以分别提供两个相位相反
的电压信号
+UC
R2
R4 C
R1 V1
A B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5-1 分立元件门电路 §5-2 集成门电路 §5-3 逻辑代数基础 §5-4 组合逻辑电路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前面学习的是模拟电子电路,它的工作信号是模拟信号,这种信号在时间 上和数量上都是连续的。
从本章开始学习数字电子电路,它的工作信号是数字信号,这种信号在 时间上和数量上都是离散的。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比较
工作信号
模拟电子电路 模拟信号(连续的)
数字电子电路 数字信号(离散的)
三极管工作状态
放大状态
饱和或截止状态
分析工具 研究的主要问题 基本单元电路 主要电路功能
图解法、等效电路法
放大性能
放大器 放大作用
精品课件
逻辑代数 逻辑功能 逻辑门、触发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0。 A 33。V B 6V
V5
输出高电平
R1
R2
C1 V1 V6
C2 V2
E2 R3
TTL”与非”门的典型电路
+UCC R4
V3
V7 Y
V4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TTL与非门逻辑功能分析
• 输入端全为高电平 V1、V5、V6管截止 ,这
时Uc1 ≈ Ucc V2、V4饱和 导通, UY≈0
真值表
开关A
AB
Y
00
0
01
1
10
1
11
1
逻辑函数式
YAB
电源
开关B
灯Y
逻
或逻辑关系
辑
符 号
A B
≥1
Y
精品课件
或门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2、二极管“或”门电路
或门电路:实现或逻辑关系的电路
(1)A、B均为0时 输出为“0”
(2)A为0,B为1时 输出为“1”
(3)A为1,B为0时 输出为“1”
UCC +5V
R
V1
Y 01 V2
输出为“0” (3)A为1,B为0时
二极管“与”门电路
输出为“0” (4)A为1,B为1时
与门的逻辑功能:“全1出1,有0出0”
输出为“1”
精品课件
第五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二、 “ 或”门电路
1、“或”逻辑关系:决定一事件结果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
上具备时,事件就会发生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