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三篇)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三篇)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实验室是科研、教学等实验性工作的重要场所,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则是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的范本:一、实验室入场与出场规定:1. 实验室入场前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制服、实验室鞋、安全眼镜、手套等。

2. 进入实验室前,应注意清洁双手,确保手部无任何残留物质。

3. 出场时,应遵循实验室等级区域规定的身体清洁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定:1. 使用前必须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2. 严禁非相关人员进行未经许可的仪器设备操作。

3.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正确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式。

4.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仪器设备,妥善保管,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三、实验室化学品的管理规定:1. 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应按照相应标准分类、存放,并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

2. 进行化学实验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3. 使用化学品过程中,严禁将未经处理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应按照规定进行正确处理。

4. 实验室内的化学品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整理,并妥善存放。

四、实验室火灾与急救规定:1.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必要情况下可使用电炉、燃气炉等设备进行操作。

2. 在实验室内使用易燃物质时,应注意避免与火源接触,并确保充分通风。

3. 实验室内如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措施扑灭火源,并及时报警,确保自身安全。

4. 实验室内如出现人员伤病,应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

五、实验室环境与卫生规定:1. 实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2. 使用过的实验器材应及时清洗干净,并归位妥善保管。

3. 实验室内应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质量。

4. 实验室内的地面、墙壁等应保持干净整洁,防止滑倒或碰撞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六、实验室安全培训与演练规定:1. 实验室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

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范文

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范文

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范文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及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实验室安全操作及卫生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卫生。

第一、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名工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手套、口罩、安全眼镜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减少受伤和感染的风险。

2.学习和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知识在进行实验之前,每名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实验室安全操作培训,并且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知识。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实验室安全操作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实验室是一个高度复杂和敏感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必须保持整洁和有序。

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清理实验台面、清理垃圾、清除废弃物等。

只有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中的意外和事故发生。

4.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实验设备和试剂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并且遵循使用规范。

在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之前,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手册,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注意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实验室内通常会设置一些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实验室的特殊环境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工作人员必须注意这些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只有加强对实验室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的重视,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中的意外和事故发生。

第二、实验室卫生制度1.定期清洁实验室实验室是一个高度精细和特殊的工作环境,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室必须保持干净和卫生。

所以每天下班之前,工作人员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橱柜、清洁试剂瓶、清洁实验台面等。

只有保持实验室的卫生和清洁,才能有效地避免实验中的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的污染。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二篇)

化学分析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实验室准备工作1. 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干净,桌面上不得放置杂物,以免影响实验操作。

2. 实验室应配备充足的安全设备,包括紧急冲淋器、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可用性。

3. 所有试剂和试品应储存在指定的柜子或架子上,严禁私自调换位置或乱放。

二、实验操作指导1. 入实验室前应穿戴好实验服、实验鞋,并佩戴好防护眼镜和口罩。

2. 操作前应先对试剂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使用。

3. 操作时严禁用手直接接触试剂,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进行操作。

4. 使用强酸或强碱时,应戴上酸碱防护手套,并在操作台上铺上耐酸碱垫布。

5. 使用易燃、易爆的试剂时,应远离火源,并注意静电防护。

6. 涉及有毒或有害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或排风柜中进行。

7. 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台面、工具和容器,并将废液倒入指定的废液收集容器中。

三、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警觉,避免分散注意力,以防意外发生。

2. 酸碱反应产生的废气应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切勿吸入。

3.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试剂颜色变化、异味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导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

4. 实验操作完毕后,应关闭气源、断开电源,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5. 长时间操作实验时,应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避免过度疲劳。

四、应急措施1. 实验室应配备急救箱和急救设施,并有专人负责急救工作。

2. 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并通知有关人员。

3.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照消防预案进行疏散和灭火。

五、实验室管理1.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的安全性能。

2. 每位实验人员完成实验后,应及时整理好实验台面,并清理周围环境。

3.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4. 实验室应组织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实验室安全检查1.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中学实验室安全规则范本

中学实验室安全规则范本

中学实验室安全规则范本1. 穿戴适当的实验服装:进入实验室时,每位同学都应穿戴适合的实验服装,包括实验服、实验鞋、防护眼镜等。

衣物应整洁、无松散的部分,不可穿戴过长的裙子或裤子,以免触碰到实验器材而引起安全事故。

2. 提前准备并遵守实验流程: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同学们应仔细阅读并熟悉实验的流程和操作指南。

了解实验步骤和要求,不可贸然开展实验或者进行未经老师指导的操作。

3. 所有实验前必须经过老师的指导或批准: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活动前,必须经过老师的指导或批准。

不得滥用实验室设备,并且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引和规定。

4.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小心谨慎:在使用实验器材时,要小心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

严禁私自使用、调试或拆卸实验设备,以免引发安全风险和意外。

5. 密闭实验要注意通风:在进行需要密闭环境下的实验时,如进行化学实验或有害气体实验,必须注意室内的通风情况。

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流通,防止有害物质积聚和对健康的危害。

6. 防止实验品溅出: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如有可能产生溅出物,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实验眼镜等,防止液体或化学品溅到身体或眼睛。

7. 注意实验废弃物处理:实验结束后,所有不再使用的实验废弃物都要经过正确的处理。

具体操作要遵循学校或实验室相关的废弃物处理规定,以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8. 灭火器和急救箱位置熟知:每位同学都应熟知实验室内灭火器和急救箱的具体位置,并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当发生火灾或紧急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9. 实验室内保持整洁:实验室是一个需要保持整洁的场所。

使用完实验器材后,要及时将其归位并清理干净。

实验结束后,要将废弃物和实验品归类整理,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10. 定期检查实验设备和器材:实验室设备和器材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状态良好。

如有设备故障或损坏,应及时报告老师或实验室管理员,不得擅自使用或修复。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5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5篇)

化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1. 实验室进出规则- 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穿戴适当的实验室服装,包括实验室白大褂、实验室鞋和眼部保护装置。

- 实验室内严禁穿着短裙、短裤、拖鞋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 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戴上头发帽,将长发扎起来,以防止发生火灾和化学品的污染。

- 禁止在实验室内吃东西。

- 实验室外禁止奔跑和嬉闹,禁止晃动实验室玻璃器皿和实验工具。

2. 实验室通风规则- 实验室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以确保实验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健康。

- 实验室通风设备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正常运作。

- 实验室内禁止堆积过多的废弃物和实验废料,以免阻碍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 实验室内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或刺激性气体和化学品时,必须确保有足够的通风,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实验室储存规则- 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和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储存,并遵守相关储存规则。

- 实验室内的易燃、易爆、有毒和刺激性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门的密封容器中,并标有相应的警示标志。

- 实验室内禁止储存过期的化学品和已损坏的容器。

- 实验室内的储存区必须保持清洁整齐,避免阻塞通道和紧急出口。

4. 实验室废物处理规则-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液、废溶剂、废固体和废气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正确处理。

- 废液和废溶剂必须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并标明其成分和危险性。

- 废固体必须分类储存,并尽快送往指定的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 废气必须通过通风设备排放出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室内通过自然散发的方式处理。

5. 实验操作规则- 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并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 禁止进行超出实验室承载能力的实验。

若需要进行大型或危险实验,必须提前报备,并获得实验室主管的许可。

- 实验室内禁止单独进行实验,特别是在实验室没有其他人员或安全监督的情况下。

- 实验操作必须小心谨慎,遵循实验步骤,严禁盲目猜测或尝试。

-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损坏的实验器材和设备,如果发现损坏,必须及时上报并更换。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4篇)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4篇)

试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范文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一、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措施1. 事故预防1.1 实验室内参与者应经过相关的培训,并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定。

1.2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了解和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1.3 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和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符合安全标准。

2. 安全防护2.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急救箱、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以应对紧急情况和事故发生。

2.2 实验室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语,提醒参与者注意安全。

2.3 参与者在进入实验室前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实验鞋、防护手套等。

3. 危险品管理3.1 实验室应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和储存,并与危险品相关的实验应有详细的操作指南,参与者应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3.2 危险品储存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避免混储和混用。

3.3 危险品的使用和处置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范,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4. 防火防爆措施4.1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严禁在实验室内使用明火。

4.2 实验室内使用易燃和易爆物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如设置防爆柜或遵循相关操作规范。

4.3 实验室内应配备消防器材,如消防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等,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5. 废品管理5.1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品应分类存放和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2 有害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应进行专门储存,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置。

5.3 废品处理过程中应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和危害。

二、个人安全操作规定1. 个人防护措施1.1 进入实验室前应穿戴好实验服、帽子、眼镜和手套,确保皮肤和眼睛不受到伤害。

1.2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部的安全,不接触裸露的电线、热物体、酸碱物质等。

1.3 手套破损或受到严重的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2. 实验台面和操作区域的安全2.1 每次操作前应检查实验台面的干净度和整洁度,确保操作区域无杂物。

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范本

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范本

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规程范本1. 实验室基本要求1.1 实验室应设有明确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1.2 实验室应设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培训和宣传教育。

1.3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如消防设备、安全警报系统和紧急救援设备等。

1.4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2. 实验室进出管理2.1 实验室应设有进出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佩戴有效证件,否则禁止进入实验室。

2.2 实验室门口应设有警示标识,明确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2.3 实验室禁止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有毒等危险物品进入,必要时要进行安全检查。

3.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3.1 实验室危险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分区存放,明确标识化学品的名称、危险性和存储位置。

3.2 实验室应有相关应急处置方案和人员培训,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理。

3.3 实验室应定期清点危险品,并检查其密封性,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报告。

4. 实验室电器设备管理4.1 实验室电器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2 实验室电器设备应设置接地保护装置,并定期检查其接地性。

4.3 实验室电源线路应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并进行定期测试。

4.4 实验室电器设备应定期检查电缆的损坏情况,并及时更换和修复。

5. 实验室火灾安全管理5.1 实验室应设有火灾报警系统和消防设备,如灭火器、灭火器箱和消防栓等。

5.2 实验室应配备专门的消防人员,并进行消防演习和培训。

5.3 实验室禁止在实验台上放置易燃物品,严禁在实验台上吸烟。

5.4 实验室应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使用情况,并进行维护和补充。

6. 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6.1 实验室应设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洗眼器、安全淋浴器和呼吸防护器等。

6.2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面罩和防护服等。

6.3 实验室应定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范本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范本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范本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内容之一。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设备的完好性,实验室安全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以下是一份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的范本,希望能对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中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1. 实验室入口处的标识:实验室入口处必须设置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实验室名称、实验室安全规定、适宜进入的人员范围等。

2. 个人防护装备: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鞋、防护眼镜、手套等。

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可能还需要佩戴防护口罩、耳塞等。

3. 常规检查: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应当经过常规检查,请确保携带的物品符合现行安全规定,并且没有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

4. 紧急救护设施: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齐全的紧急救护设施,包括急救箱、洗眼器、紧急淋浴设备等。

同时,实验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位置。

5. 实验室通风设备:实验室必须安装良好的通风设备,以确保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化学品的储存和标识:化学品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储存和标识,包括分类、名称、CAS号、危险性等。

不同性质的化学品需分开存放,并与其他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7. 实验废液的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按照规定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下水道中。

特定性质的废液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或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8. 实验室电气设备: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必须按照规定合理布线,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避免发生漏电、电器短路等事故。

9. 火灾防护措施:实验室必须配备合适数量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和使用情况。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如有必要,应使用特殊的消防设备。

10. 紧急疏散逃生通道:确保实验室内的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11.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务必遵守实验操作规范,严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和资质范围的实验;注意实验反应的剧烈程度、试剂的性质、实验仪器的操作要领等;实验人员对实验设备、材料、环境的变化都应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5503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正式样本实验室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每次做完实验,都要及时的分析实验数据,以便总结上次实验的经验与体会,为下一次实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切勿等全部实验做完再来分析,此时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造成人力与财力、时间的浪费,盲目地做实验是不足取的。

1 实验安全常识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灼伤、割伤、触电等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

1.1 安全用电常识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

物理化学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1)防止触电①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电器。

②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

③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

④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

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⑤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⑥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使用高压电源应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⑦如有人触电,应迅速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抢救。

(2)防止引起火灾①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②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③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

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

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④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①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②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4)电器仪表的安全使用①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

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②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

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③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

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④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进行检查。

1.2 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1)防毒①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②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③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

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④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⑤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⑥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

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2)防爆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当两者比例达到爆炸极限时,受到热源(如电火花)的诱发,就会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发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3)防火1)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乙醇、苯等非常容易燃烧,大量使用时室内不能有明火、电火花或静电放电。

实验室内不可存放过多这类药品,用后还要及时回收处理,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聚集引起火灾。

2)有些物质如磷、金属钠、钾、电石及金属氢化物等,在空气中易氧化自燃。

还有一些金属如铁、锌、铝等粉末,比表面大也易在空气中氧化自燃。

这些物质要隔绝空气保存,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

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a)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4)防灼伤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冰醋酸等都会腐蚀皮肤,特别要防止溅入眼内。

液氧、液氮等低温也会严重灼伤皮肤,使用时要小心。

万一灼伤应及时治疗。

1.3 汞的安全使用和汞的纯化汞中毒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中毒多为高汞盐(如HgCl2入口所致,0.1g~0.3g即可致死)。

吸入汞蒸气会引起慢性中毒,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便秘、贫血、骨骼和关节疼、精神衰弱等。

汞蒸气的最大安全浓度为0.1mg?m-3,而20度时汞的饱和蒸气压为0.0012mmHg,超过安全浓度100倍。

所以使用汞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用汞操作规定。

(1)安全用汞操作规定1)不要让汞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盛汞的容器应在汞面上加盖一层水。

2)装汞的仪器下面一律放置浅瓷盘,防止汞滴散落到桌面上和地面上。

3)一切转移汞的操作,也应在浅瓷盘内进行(盘内装水)。

4)实验前要检查装汞的仪器是否放置稳固。

橡皮管或塑料管连接处要缚牢。

5)储汞的容器要用厚壁玻璃器皿或瓷器。

用烧杯暂时盛汞,不可多装以防破裂。

6)若有汞掉落在桌上或地面上,先用吸汞管尽可能将汞珠收集起来,然后用硫磺盖在汞溅落的地方,并摩擦使之生成HgS。

也可用KMnO4溶液使其氧化。

7)擦过汞或汞齐的滤纸或布必须放在有水的瓷缸内。

8)盛汞器皿和有汞的仪器应远离热源,严禁把有汞仪器放进烘箱。

9)使用汞的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纯化汞应有专用的实验室。

10)手上若有伤口,切勿接触汞。

(2)汞的纯化汞中的两类杂质:一类是外部沾污,如盐类或悬浮脏物。

可用多次水洗及用滤纸刺一小孔过滤除去。

另一类是汞与其它金属形成的合金,例如极谱实验中,金属离子在汞阴极上还原成金属并与汞形成合金。

这种杂质可选用下面几种方法纯化:1)易氧化的金属(如Na,Zn等)可用硝酸溶液氧化除去。

把汞倒入装有毛细管或包有多层绸布的漏斗,汞分散成细小汞滴洒落在10%HNO3中,自上而下与溶液充分接触,金属被氧化成离子溶于溶液中,而纯化的汞聚集在底部。

一次酸洗如不够纯净,可酸洗数次。

2)蒸馏汞中溶有重金属(如Cu、Pb等),可用蒸汞器蒸馏提纯。

蒸馏应在严密的通风橱内进行3)电解提纯汞在稀H2SO4溶液中阳极电解可有效地除去轻金属。

电解电压5V~6V,电流0.2A左右,此时轻金属溶解在溶液中,当轻金属快溶解完时,汞才开始溶解,此时溶液变混浊,汞面有白色HgSO4析出。

这时降低电流继续电解片刻即可结束。

将电解液分离掉,汞在洗汞器中用蒸馏水多次冲洗。

1.4 高压钢瓶的使用及注意事项(1)气体钢瓶的颜色标记(2)气体钢瓶的使用1)在钢瓶上装上配套的减压阀。

检查减压阀是否关紧,方法是逆时针旋转调压手柄至螺杆松动为止。

2)打开钢瓶总阀门,此时高压表显示出瓶内贮气总压力。

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

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

(3)注意事项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

可燃性气瓶应与氧气瓶分开存放。

2)搬运钢瓶要小心轻放,钢瓶帽要旋上。

3)使用时应装减压阀和压力表。

可燃性气瓶(如H2、C2H2)气门螺丝为反丝;不燃性或助燃性气瓶(如N2、O2)为正丝。

各种压力表一般不可混用。

4)不要让油或易燃有机物沾染气瓶上(特别是气瓶出口和压力表上)。

5)开启总阀门时,不要将头或身体正对总阀门,防止万一阀门或压力表冲出伤人。

6)不可把气瓶内气体用光,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

7)使用中的气瓶每三年应检查一次,装腐蚀性气体的钢瓶每两年检查一次,不合格的气瓶不可继续使用。

8)氢气瓶应放在远离实验室的专用小屋内,用紫铜管引入实验室,并安装防止回火的装置。

1.5 X射线的防护X射线被人体组织吸收后,对人体键康是有害的。

一般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用的软X射线(波长较长、穿透能力较低)比医院透视用的硬X射线(波长较短、穿透能力较强)对人体组织伤害更大。

轻的造成局部组织灼伤,如果长时期接触,重的可造成白血球下降,毛发脱落,发生严重的射线病。

但若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上述危害是可以防止的.最基本的一条是防止身体各部(特别是头部)受到X射线照射,尤其是受到X射线的直接照射。

因此要注意X光管窗口附近用铅皮(厚度在一毫米以上)挡好,使X射线尽量限制在一个局部小范围内,不让它散射到整个房间,在进行操作(尤其是对光)时,应戴上防护用具(特别是铅玻璃眼镜)。

操作人员站的位置应避免直接照射。

操作完,用铅屏把人与X光机隔开;暂时不工作时,应关好窗口,非必要时,人员应尽量离开X光实验室。

室内应保持良好通风,以减少由于高电压和X射线电离作用产生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2 实验危险2.1 溶剂处理方面的潜在危险(1)溶剂无水处理前一定要预处理对于低沸点的溶剂,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干燥剂预先干燥,然后再加入钠丝进行回流,并且加热不能过快过高。

因为,一旦溶剂里面的含水量过大,那么生成氢气很剧烈的话,溶剂极易冲出体系,然后遇见明火或正在加热的电阻丝,发生爆炸。

这一点是有先例的,当时的惨状是,爆炸的冲击波从三楼冲到顶楼,把通风装置炸的粉碎,包括对面实验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对于醚类溶剂,如果生产时间较长,或者久置不用的话,一定不要震动,同时要加入还原剂,除掉生成的过氧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