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概念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概念题专项练习1. 有理数的定义1. 将下列数按有理数和无理数分类:3,√2,-5,0.625,-π。
2. 判断下列数是否是有理数:-8.5,0.45,-3/4,1/3,0.3(连续三个3),√5。
2. 有理数的比较1. 比较下列有理数的大小并填空:-2/3,1/4,-5/6,0.5,7/8。
- -2/3 ___ 1/4 ___ -5/6 ___ 0.5 ___ 7/8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列数:-9,-3/4,-1.2,1/2,0,-13/5。
3. 有理数的运算1. 求下列有理数的和:- 3/4 + 2/5- -5/6 + 1/32. 求下列有理数的差:- 4.6 - 2.3- -5/6 - 1/33. 求下列有理数的积:- 2/3 × 3/4- -2.5 × 0.84. 求下列有理数的商:- 2/3 ÷ 1/4- -4 ÷ 2.54. 有理数的绝对值1. 计算下列有理数的绝对值:- |-3|- |5/6|- |-0.5|2. 分别用绝对值计算下列式子的值:- |3| + |-2|- |-1/3| - |2/3|5. 综合运用1. 小明的财产是5万元,小红的财产是小明财产的2倍。
请用有理数表示小明和小红的财产,并计算两人财产总和。
2. 一个进步了20%的数是9,求这个数的原始值。
3. 若甲数与乙数之和为25,且甲数是乙数的2倍,求甲、乙两个数各自是多少?---以上是关于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概念题的专项练习。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自编章测卷

一、 知识点归纳1.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判断方法:能用分数表示的数都是有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正整数 整 数 0 负整数 有理数正分数分 数负分数 例:下列哪些是有理数:-1,+3.60,65,0,π,311-,5.13…,5632.1 ,-17%,0.2222 ;并分别按要求填入下列空格内: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正有理数集合:{ …} 练习: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3,-5.0,21+,-0.09,0,-70,3.36,78- 正分数( )负分数( )负整数( )整数( )正有理数( )2.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例:1的倒数是_______,-1的倒数是_______,32的倒数是________,-32的倒数是________。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意义: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例: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练习:(1)用“>”、、“<”或“=”填空: ①-21( )-31②-(-3)( )︱-3︱ ③ 0( )-(+5) (2)数轴上距原点距离是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3)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3,32-,0,1,+4.5,-1.5,311,4. 相反数:数值相反的两个数,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之和为0)相反数的实际意义: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如:向左走5米记为-5,向右走5米记为+5。
练习:(1)已知一个数的相反数是-2.5的倒数的绝对值,则这个数是( )(2)小蚂蚁从原点O 出发在一直线上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 ) -40,+50,-43,+65,-29,+ 17①小蚂蚁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O ? ②小蚂蚁离开出发点O 最远是多少?③在爬行过程中,如果每爬行10mm 奖励一粒芝麻,则小蚂蚁一共得到多少粒芝麻?5. 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有理数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知识点)

2020-20212021-2022学年度 秋季 七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有理数一、 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10是一个( )A .自然数B .负整数C .正数D .非负数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数都是整数B .正整数都是自然数C .0是自然数D .分数都是自然数 3.在32,120,-2, 0,-3.14,-123,-723中,负分数(小数)的个数是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4.对于0. 618,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整数,不是小数B .不是小数,是有理数C .是正数,也是小数D .是小数,不是有理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这样的有理数,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B .有这样一种数,它既是正数,也是负数C .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有理数是整数D .非负有理数是正有理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B .整数又是自然数C .O 是最小的有理数D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7.观察下列数:-10,-7,-4,________,5,则按规律横线上所缺的两个数应是( ) A.-1,2 B.-1,3 C .-2,2 D.-2,3 8.下列判断错误的个数有( )(1)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零是最小的整数;(3)若a 是有理数,则-a 是负有理数; (4)数字前面不带负号的数就是正数; A .0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数O 是非正数; ②数0是非负数; ③数0是整数; ④数O 是偶数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关于“O ”,有很多说法,请你判断:O 是最小的 ( ) A .自然数 B .整数 C .有理数 D .非正有理数 二、填空题11._______和_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12.甲地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是零下50C ,乙地一月份的日平均气温是零上120C ,分别用有理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13.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最小的非负数是_______,最大的非正数是2020-2021_________ ※14.观察上面的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_____个图形共有120个。
(必考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数学考试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以85分为标准,老师将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记为+9、-4、+11、-7、0,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高的应是( ) A .94分 B .85分 C .98分 D .96分D解析:D 【分析】根据85分为标准,以及记录的数字,求出五名学生的实际成绩,即可做出判断.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859=94,854=81,8511=96,857=78,850=85+-+-- 即五名学生的实际成绩分别为:94;81;96;78;85, 则这五名同学的实际成绩最高的应是96分.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的识别,有理数的加减的应用,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运算正确的有( )①()15150--=;②11111122344⎛⎫÷-+= ⎪⎝⎭; ③2112439⎛⎫-= ⎪⎝⎭; ④()30.10.0001-=-;⑤22433-=-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解析:A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和乘方的运算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151530--=-,故①错误;11111511211223412121255⎛⎫÷-+=÷=⨯= ⎪⎝⎭,故②错误; 2217492339⎛⎫⎛⎫-=-=⎪ ⎪⎝⎭⎝⎭,故③错误;()30.10.001-=-,故④错误;22433-=-,故⑤正确;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乘方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3.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2)(3)236-⨯-=⨯= B .()144282⎛⎫÷-=⨯-=- ⎪⎝⎭C .363(6)3--=-++=D .()()2399--=--= C解析:C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2)(3)236-⨯-=⨯=,故A 选项正确;()144282⎛⎫÷-=⨯-=- ⎪⎝⎭,故B 选项正确; 363(6)9--=-+-=-,故C 选项错误;()()2399--=--=,故D 选项正确;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运算,重点是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4.在-1,2,-3,4,这四个数中,任意三数之积的最大值是( ) A .6 B .12C .8D .24B解析:B 【分析】三个数乘积最大时一定为正数,二2和4的积为8,因此一定要根据-1和-3相乘,积为3,然后和4相乘,此时三数积最大. 【详解】∵乘积最大时一定为正数 ∴-1,-3,4的乘积最大为1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两个负数相乘积为正数,先将两个负数化为正数是本题的关键.5.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A .|a|>|b|B .|ac|=acC .b <dD .c+d >0B解析:B 【分析】先弄清a,b,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可以解得. 【详解】从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 <b <0,d >c >1;A、|a|>|b|,故选项正确;B、a、c异号,则|ac|=-ac,故选项错误;C、b<d,故选项正确;D、d>c>1,则c+d>0,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题关键点:记住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6.在数轴上距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A.4 B.-4 C.4或-4 D.2或-2C解析:C【解析】解: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点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分别是4和-4,故选C.7.在日历纵列上圈出了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其中正确的一个是()A.28 B.34 C.45 D.75C解析:C【分析】日历纵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下边的数总比上边上的数大7,设中间的数是a,则上边的数是a- 7,下边的数是a+ 7,则三个数的和是3a,因而一定是3的倍数,且3数之和一定大于等于24,一定小于等于72,据此即可判断.【详解】日历纵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下边的数总比上边的数大7,设中间的数是a,则上边的数是a - 7,下边的数是a+ 7,则三个数的和是3a,因而一定是3的倍数,当第一个数为1,则另两个数为8,15,则它们的和为24,当第一个数为17,则另两个数为24,31,则它们的和为72,所以符合题意的三数之和一定在24到72之间,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45,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和有理数的计算,正确理解图表,得到日历纵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以及它的取值范围是关键.-一定是负数;②||a一定是正数;③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8.下列说法:①a④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l;⑤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A解析:A【分析】根据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对①进行判断即可;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对②与④进行判断即可;根据倒数的意义对③进行判断即可;根据平方的意义对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不一定是负数,故该说法错误;①a②||a一定是非负数,故该说法错误;③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1,故该说法正确;④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故该说法错误;⑤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或1,故该说法错误.综上所述,共1个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 9.下列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1123<B.1123->-C.1123->-D.1123-->-+ B解析:B【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逐项判断即得答案.【详解】解:A、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B、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正确,符合题意;C、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D、因为1122--=-,1133-+=-,1123-<-,所以1123--<-+,故本选项大小比较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的绝对值,属于基础题型,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正确的是()A.5465-<-B.()()2121--<+- C.1210823-->D.227733⎛⎫--=--⎪⎝⎭A解析:A【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1)∵5465>,∴5465-<-,故选项A 符合题意; (2)∵-(-21)=21,+(-21)=-21,21>-21,∴()()2121--+->,故选项B 错误; (3)∵11210=108223---<,故选项C 错误; (4)∵227=-733--,227=733⎛⎫-- ⎪⎝⎭,∴227733⎛⎫---- ⎪⎝⎭<; 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A .312⎛⎫ ⎪⎝⎭米B .512⎛⎫ ⎪⎝⎭米 C .612⎛⎫ ⎪⎝⎭米 D .1212⎛⎫ ⎪⎝⎭米C 解析:C 【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题意可知: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那么依此类推得到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 【详解】 ∵1-12=12, ∴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 依此类推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其中解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主要步骤.12.已知实数m 、n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0B .n <0C .mn <0D .m -n >0C解析:C 【解析】从数轴可知m 小于0,n 大于0,从而很容易判断四个选项的正误.解:由已知可得n大于m,并从数轴知m小于0,n大于0,所以mn小于0,则A,B,D 均错误.故选C.13.某市11月4日至7日天气预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表:日期11月4日11月5日11月6日11月7日最高气温(℃)1912209最低气温(℃)43-45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A.11月4日B.11月5日C.11月6日D.11月7日C 解析:C【分析】运用减法算出每一天的温差,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1月4日的温差为19415-=(℃);11月5日的温差为12(3)15--=(℃);11月6日的温差为20416-=(℃);11月7日的温差为19514-=(℃).所以温差最大的一天是11月6日.故选C.【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减法运用.根据题意列出减法算式是关键.14.计算-2的结果是()A.0 B.-2 C.-4 D.4A解析:A【详解】解:因为|-2|-2=2-2=0,故选A.考点:绝对值、有理数的减法15.计算(-2)2018+(-2)2019等于( )A.-24037B.-2 C.-22018D.22018C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奇次方的性质化简各数得出答案.【详解】解:(-2)2018+(-2)2019=(-2)2018+(-2)2018·(-2)=(-2)2018·(1-2)=-2201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偶次方的性质,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若a、b、c、d、e都是大于1、且是不全相等的五个整数,它们的乘积abcde=,则它们的和a b c d e2000++++的最小值为__.【分析】先把abcde=2000化为abcde=2000=24×53的形式再根据整数abcde都大于1得到使a+b+c+d+e尽可能小时各未知数的取值求出最小值即可【详解】解:abcde=2000=解析:【分析】先把abcde=2000化为abcde=2000=24×53的形式,再根据整数a,b,c,d,e都大于1,得到使a+b+c+d+e尽可能小时各未知数的取值,求出最小值即可.【详解】解:abcde=2000=24×53,为使a+b+c+d+e尽可能小,显然应取a=23,b=2,c=d=e=5或a=22,b=22,c=d=e=5,前者S=8+2+15=25,后者S=4+4+15=23,故最小值S=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质因数分解,能把原式化为abcde=2000=24×53的形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数轴上,如果点 A所表示的数是3-,已知到点A 的距离等于 4 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为负数,则这个数是_______.-7【分析】根据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3可以得到到点A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再根据负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点A所表示的数是-3到点A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解析:-7【分析】根据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3,可以得到到点A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再根据负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点A所表示的数是-3,到点A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为负数,∴这个数是-3-4=-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知道到一个点的距离等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两个.3.若230x y ++-= ,则x y -的值为________.【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xy 的值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 解析:5-【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x 、y 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230x y ++-=20,30x y +=-=解得 2x =-, 3y =, ∴235-=--=-x y , 故答案为: 5.-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非负性.4.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请你确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有______.01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 由题意得:-1<a <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012故答案为012解析:0,1,2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 【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 , 由题意得:-1<a <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 0,1,2. 故答案为0,1,2. 【点睛】考查了数轴,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理解整数的概念. 5.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 ________.-1【解析】由数轴得点A 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3+2=﹣1故答案为-1解析:-1【解析】由数轴得,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3+2=﹣1,故答案为-1.6.若两个不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则两数之商为____.-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 (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解析:-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除法法则,根据题意设出这两个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7.填空:(1)____的平方等于9;(2)(-2)3=____;(3)-14+1=____;(4)23×212⎛⎫⎪⎝⎭=____.3或-3-802【分析】根据乘方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32=9(-3)2=9所以3或-3的平方等于9;(2)(-2)3=-2×2×2=-8;(3)-14+1=-1+1=0;(4)23×=8解析:3或-3 -8 0 2【分析】根据乘方的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1)32=9,(-3)2=9,所以3或-3的平方等于9;(2)(-2)3=-2×2×2=-8;(3)-14+1=-1+1=0;(4)23×212⎛⎫⎪⎝⎭=8×14=2.故答案为:3或-3;-8;0;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乘方运算,熟记法则和乘方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运用加法运算律填空:(1)[(-1)+2]+(-4)=___=___;(2)117+(-44)+(-17)+14=____=____.(-1)+(-4)+2-3117+(-17)+(-44)+14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析:[(-1)+(-4)]+2 -3 [117+(-17)]+[(-44)+14] 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详解】(1)同号相加较为简单,故:[(-1)+2]+(-4)=[(-1)+(-4)]+2=-3(2)117和(-17)可通过抵消凑整,(-44)和14也可通过抵消凑整,故:117+(-44)+(-17)+14=[117+(-17)]+[(-44)+14]=7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的简算,解题关键是灵活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进行简算.9.若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a b+,b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3a b ,a的形式,则4a b-的值________.15【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可得b≠0进而推得a+b=0再求出=-3解得b=-3a=3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的形式∴∴=∴∴==∴==解析:15【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可得b≠0,进而推得a+b=0,再求出3ab=-3,解得b=-3.a=3,然后代入4a b-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a b+、b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3ab、a的形式∴0b≠,∴a b+=0,∴3a3b=-,∴b=3-,a=3,∴4a b-=123+=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及其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根据题意推得b≠0、 a+b=0、3a b=-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在-1,2,-3,0,5这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除,其中商最小是________.-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解析:-5【分析】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所以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详解】∵-3<-1<0<2<5,所给的五个数中,最大的数是5,绝对值最小的负数是-1,∴任取两个相除,其中商最小的是:5÷(-1)=-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和有理数除法法则.11.一个数的25是165-,则这个数是______.−8【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求这个数用除法【详解】()÷=−8故答案为−8【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解题关键在于这个数看成单位1解析:−8【分析】把这个数看成单位“1”,它的25对应的数量是165-,求这个数用除法 【详解】 (165-)÷25=−8. 故答案为−8.【点睛】 此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解题关键在于这个数看成单位“1”1.计算:(1)()()()923126--⨯-+÷-(2)()2235112342⎛⎫-+--÷- ⎪⎝⎭.解析:(1)1;(2)-1.【分析】(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即可求解;(2)先算乘方,后算除法,最后算加减即可求解.【详解】(1)()()()923126--⨯-+÷-=962--=1;(2)()2235112342⎛⎫-+--÷- ⎪⎝⎭ =11891632-+-÷ =1893216-+-⨯ =892-+-=-1.【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计算(1)(-1)2019+0.25×(-2)3+4÷23 (2)21233()12323-÷+-⨯+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931212323-÷+⨯-⨯+ =-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3.计算:(1)231+-+;(2)()3202111024⎡⎤-⨯+-÷⎣⎦. 解析:(1)6;(2)12-【分析】 (1)先化简绝对值,再算加法即可求解;(2)先算乘方,再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乘除即可.【详解】(1)原式=2+3+1=6;(2)原式=1(108)4-⨯-÷=124-⨯÷=1124-⨯⨯=12-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计算: (1)5721()()129336--÷- (2)22115()(3)(12)23-+÷-⨯---⨯ 解析:(1)37;(2)50.【分析】(1)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详解】(1)原式=572()(36)152824371293--⨯-=-++=. (2)原式=15(3)(3)(14)2145650-+⨯-⨯---⨯=-++=.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正负数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带答案

数学七年级上(人教版)基础知识点及习题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正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数。
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1,+5,+0.01,+13,一般情况下正数前正号省略不写。
负数:负数是小于零的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号,书写负数是负号不可以省略。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可以理解为“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所以不属于两方的任意一方。
注:①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例如零上5摄氏度记作“+5”,那么“-5”表示为零下5摄氏度;向正东方向走10米记作“+10”,那么“-10”表示为向正西方向走10米。
②0不只是表示没有,还有其它的意义,例如0摄氏度温度为0的时候,而不是没有温度。
练习1.给下列各数分类,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1,-2.5,0,-3.8,3.6,+150,+5.32.如果支出10元记作-10元,那么+10元的意义是。
3.如果海拔500米(海拔:高出海平面的高度)记作+500米,那么-500米的意义是。
4.三层楼记作+3层,地下2层记作。
5.初一二班第一周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92,瑶瑶的成绩为98记为+6分,远远数学的成绩记为-3,那么远远的数学成绩为分。
6.每年的防汛期间,各地的防汛指挥部要密切关注水位的变化以应对洪涝灾害,下面是某地七月中一周的水位变化其中有水位上升天,水位下降天。
7.瑶瑶的妈妈记录了最近十天减肥的体重变化,+0.1kg、-0.2kg、-0.05kg、-0.1kg、0kg、+0.05kg、-0.01kg、-0.2kg、+0.02kg、-0.5kg其中达到减肥得到目的天数天。
8.下图是某同学微信的收支情况,按图中表示。
其中“+”、“-”分别表示的含义、。
9.小明的妈妈在2020年测量小明的升高为158cm,2021年记录为+5,2022年至今记录为+8,小明比2020年长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中答对得分答错扣分最低分是0分B.0是非自然数B.0°c表示没有温度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是正数B.任一自然数前边加上负号就是负数C.负数的前边一定有负号D.b既是正数也是负数12.一盒罐头的净含量为(450±50)g,则下面合格的产品是()A.420gB.380gC.550gD.580g13.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示互为相反意义的是()A.升高3米与下降-3米B.收入增加a元与收入减少a元C.快跑50米与慢跑50米D.上午1时30分与下午1时30分14.甲比乙年龄大-3岁,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大3岁B.甲比乙小3岁C.乙比甲小3岁D.乙比甲小-3岁15.下列对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0是自然数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C.0是偶数D.0是最小的数16.小刚同学制定了新学期的学习计划,每天规定学习一小时,超过一小时记为“+”不足记为“-”如果小刚每日从20:00开始学习,11:00要准时休息。
第1章有理数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点讲解及练习课件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解:原式 4 1 2
2
(2) 2.5 2 1 ;
3
解:原式 2.5 2 1
3
35 6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例2】计算:
(3) 30 6 ;
解:原式 30 6
5
能整除,可用有理数除法的法则2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 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4
1 5
3.8
3 5
3.7
0.4 2.4 0.2 3.8 0.6 3.7
0.4 2.4 0.2 3.8 0.6 3.7
2 4 4.3 2 4.3 4
6.3 4
6.3 4
2.3
【巩固】
3. 计算:
(7) 5.13 4.62 8.57 2.3;
; 2 2 的倒数是
3 8
.
3
2 2. 化简: 2 3
3
; 12 -4 ; 6
3
7
6 7
; 0 0 85
;
1 1. 3. 已知 a,b,c,d 是非零有理数,若 a 1 , b 1 ,则 a 6 ;
b2 c3 c
【巩固】
4. 计算:
(1) 2.25 4 ;
5
解(:1)
2.25
2. 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3. 有理数的除法 法则1: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例2】计算:
(1) 4 1 ;
解:原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知识点+易错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有理数知识点+易错题有理数习知识点复习1、有理数的定义: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按照符号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照定义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整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叫数轴。
4、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缺一不可。
5、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总比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大。
6、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7、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如下:-2的绝对值是2,记作________;3的绝对值是3,记作__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__。
8、相反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________。
9、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________号,如2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_。
10、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__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________相等时,和为________;绝对值不等时,取__________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数与0相加,________。
1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________;加法结合律:(a+b)+c=________。
1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_______,异号_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上册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及练习题第一章有理数【知识梳理】1.数轴: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
2.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反之亦然;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倒数:若两个数的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4.绝对值: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5.科学记数法:,其中。
6.实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法则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7.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都可以进行,但开方运算不一定能行,如负数不能开偶次方。
实数的运算基础是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一切运算性质和运算律都适用于实数运算。
正确的确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和灵活的使用运算律是掌握好实数运算的关键。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 1B 2C 3D 42.a,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把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A -b<-a<a<bB -a<-b<a<bC -b<a<-a<bD -b<b <-a<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0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②相反数大于本身的数是负数③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④两个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A ①②B ①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7-2×5=-9×5=-45C 3÷D -(-3)2=-95.若a+b<0,ab<0,则 ( )A a>0,b>0B a<0,b<0C a,b两数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D a,b两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 (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A 0.8kgB 0.6kgC 0.5kgD 0.4kg7.一根1m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第二次截去剩下的,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A ()5mB [1-()5]mC ()5mD [1-()5]m8.若ab≠0,则的取值不可能是()A 0B 1C 2D -2二、填空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知识点提要
1.1正数和负数
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书叫做负数,其余叫做正数。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1.2有理数
1.2.1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达。
注意事项:⑴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数轴,单位长度不能改变。
一般地,设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1.2.3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在任意一个数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
1.2.4绝对值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⑴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⑵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⑵绝对值不相等的饿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⑶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b=a+(-b)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4.1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1.4.2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b≠0)
a÷b=a·
b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运算。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
1.5有理数的乘方
1.5.1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在a n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