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期末复习专项训练】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第2套》(17篇,共5套)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总复习【专项训练】——课外阅读归类专项训练第2套(17篇,共5套)学校:班级:条码区姓名:第5篇:蚂蚁和蜜蜂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蜜蜂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连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小蜜蜂,嗡嗡嗡,飞到东,飞到西……”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也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蜜蜂,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啦!”“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沉思以后说:“是啊,人们为什么只夸奖我们而不称赞你们呢?我想,那是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上为了他人……”蚂蚁听了,口服心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仿写词语。
气呼呼(ABB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嗡嗡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2.把“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人们为什么只夸奖蜜蜂而不称赞蚂蚁,是不是太偏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篇:画眉和啄木鸟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训练五篇.doc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训练五篇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 . 阅读永不凋谢的玫瑰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这时,来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拦住那小女孩。
正在花房附近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是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女孩害羞地说□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
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1】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给第五自然段横线处补充内容。
【3】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同学们“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惊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 阅读丹丹学羊叫丹丹会学小羊叫:“咩(miē)——咩” 逗得小朋友们咯(ɡē)咯直笑。
珍珍说:“丹丹学得真像!”蓉蓉说:“真有趣!丹丹,再学一下。
”丹丹高兴地说:“好,你们喜欢听,我就学!”上课了,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学习:有的看书,有的写字,有的做算术题。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品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①妈妈,我确实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假如他们想在放学往常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袭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时,花小孩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联系上下文明白第③段中“放假了”的意思。
(2)对第④段中加点的“冲”字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A.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花小孩别守纪律、胡乱开放的情景B. 运用拟人手法表现花小孩急切渴望出来玩耍的心情(3)文段的①②段和③④段分不写了啥内容?(填序号)①②段:________ ③④段:________A.下雨了,花小孩们放假了,他们冲出了学校。
B.花小孩们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做功课。
(4)环绕着“关了门做功课”想一想,花小孩们在学校里做了哪些功课?【答案】(1)花儿纷纷开放。
(2)B(3)B;A(4)学习怎么样长得壮,怎么样开花,怎么样结果……【解析】【分析】(1)词语明白的考查。
仔细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明白词义。
(2)体味划线词语,了解用词之美---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讲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结合具体语境及选项举行分析推断。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继续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再结合选项举行推断。
(4)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普通要注意书写的内容与课文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花儿纷纷开放。
(2)B(3)B、A(4)学习怎么样长得壮,怎么样开花,怎么样结果……【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明白,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明白词义。
(2)体味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此题要紧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2024年浙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整个夏天,可怜的拇指姑娘形单影只住在这个巨大的树林里。
她用草叶为自己编了一张小床,把它挂在一片大牛蒡(bànɡ)叶底下,好使得雨不致淋到她身上。
她从花里取出蜜来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每天早晨凝结在叶子上的露珠。
夏天和秋天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冬天——那又冷又长的冬天——来了。
那些为她唱着甜蜜的歌的鸟儿现在都飞走了。
树和花凋零了。
那片大的牛蒡叶——她一直是在它下面住着的——也卷起来了,只剩下一根枯黄的梗子。
她感到十分寒冷。
因为她的衣服都破了,而她的身体又是那么弱不禁风——可怜的拇指姑娘啊!她一定会冻死的。
雪也开始下降,每朵雪花落到她身上,就好像一个人把满铲子的雪块打到我们身上一样,因为我们高大,而她不过只有一寸长。
她只好把自己裹在一片干枯的叶子里,可是这并不温暖——她冻得发抖。
在她现在来到的这个树林的附近,有一块很大的麦田;不过田里的麦子早已经收割了。
冻结的地上只留下一些光赤的麦茬(chá)儿。
对她来说,在它们中间走过去,简直等于穿过一片广大的森林。
啊!她冻得发抖,抖得多厉害啊!最后她来到了一只田鼠的门口。
这就是一棵麦茬下面的一个小洞。
田鼠住在那里面,又温暖,又舒服。
她藏有整整一房间的麦子,她还有一间漂亮的厨房和一个饭厅。
可怜的拇指姑娘站在门口,像一个讨饭的穷苦女孩子。
她请求田鼠施舍一颗大麦粒给她,因为她已经两天没有吃过一丁点儿东西了。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形单影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弱不禁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取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拇指姑娘用草叶编了一张床,而____________相当于她的房子。
拇指姑娘把______作为食物,她的饮料是________。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10篇】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画眉,全身羽毛金褐色,颈部和背部有暗褐色条纹,腹部白花花一片,眼睛四周画了一条白色眉线,依依可人。
翠鸟,碧绿的羽毛,点缀(zhuì)着蓝色和金色,羽毛的颜色特别美丽。
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__队形__次序都有一定规矩__大雁打头__幼雁居中__老雁压阵__头雁在前紧拍翅膀,使气流上升,为的是让幼雁靠气流滑翔,飞起来省力。
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1)作者抓住了鸟儿羽毛的________来写出画眉和翠鸟的美丽。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________ 队形________ 次序都有一定规矩________ 大雁打头________ 幼雁居中________ 老雁压阵________ (3)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鸟。
(4)请仿照“白花花”一词,再写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5)“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朗读这句话要用的语气是()A. 欢快B. 赞美(6)“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呢?【答案】(1)颜色(2),;、;:;,;,;。
(3)画眉;翠鸟;大雁(4)红艳艳;金灿灿(5)B(6)这样写的好处是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从1、2自然段可知作者抓住了鸟儿羽毛的颜色来写出画眉和翠鸟的美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综合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去年的树(节选)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小姑娘。
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__火柴已经用光了__可是__火柴点燃的火__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给文中第3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小女孩回答说______火柴已经用光了______ 可是______ 火柴点燃的火______ 还在这盏灯里亮着______(2)理解文中两处“看”字的意思。
①第一次“看”,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好朋友时,鸟儿仿佛在说:“______。
”②第二次“看”,是在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______!”(3)你喜欢故事中的鸟儿和树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我想对鸟儿说:“______。
”我想对树说:“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民族团结故事多新疆和硕县苏哈特乡,居住着900多户人家,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汶(wèn)列彦是全县民族团结的先进个人,担任乡中心学校的校长,作为这个民汉合校的当家人,她为了学校各民族师生可是费了心。
维吾尔族女生董秀兰中考时填错了志愿,虽然分很高,可是通知书没有来。
汶列彦就带着董秀兰母女几次去库尔勒,找招生办,跑巴州师范,最后董秀兰如愿上了师范学校。
小学部有两名回族学生马勇、马强不慎被火药烧伤,脸部、胸部溃(kuì)烂面积达三分之一以上,可贫穷的家庭只能让他们躺在家里,为了孩子的生命,汶校长向全校师生发出号召,为回族学生捐款。
仅两个小时,捐款就达2200元,接过饱含全校500多名各族师生深情的捐款,兄弟俩的母亲流下了热泪。
如今的苏哈特乡,各民族群众之间形成了团结互助、关心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风气。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题课外阅读(一)掩饰过失的猫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掉了。
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
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用“______”画出这篇短文的中心句。
2.“话没说完,就沉没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属于短文中猫掩饰过失的事情是()。
(多项选择) A.捕捉老鼠B.河边捉鱼C.掉进泥坑D.掉进池塘里E.掉进河里F.被主人打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要勇于承认错误,不要掩饰过失。
B.要像小猫一样掩饰过失。
参考答案:1.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2.还没有说完,猫就被淹死了 3.ABCE 4.A课外阅读(二)针瞧不起线针紧张地缝(fèng féng)完一件衣服后,把腰杆儿挺得直直的,显出十分骄傲的样子。
她眼睛朝(cháo zhāo)天对线说:“线妹妹啊,你得好好感谢我,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线安静地坐在桌子上,没有回答。
针休息了一会儿,又以极其傲慢的姿态在一件衣片上走上穿下。
她认为回头看一下也是多余的,反正线会紧紧地跟着她。
她缝完了这件衣服,又骄傲地挺直腰杆儿,正想把自己夸耀一番时,突然看到线站在一旁,裁好了的衣片还是衣片,只不过是在衣片上多了她的一些足迹罢了。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题1. 课内阅读。
我正要níng shì他们时,zhòu rán 一惊,睁开眼,云jǐn 也已皱蹙_______(zúcù),凌乱,仿佛有谁zhì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dǒu rán 起立,将整篇的影_______(yǐng yěng)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_______(jījǐ)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_______(mí ní)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_______(pāo pōu)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_______(尝常)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根据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2)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3)“昏沉的夜”指的是什么?(4)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2. 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③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
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1)按原文填空。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波浪线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B.轻柔舒缓C.高昂激越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翠鸟》(节选)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一、《孔雀舞》傣族小姑娘喊凤,养了两只小孔雀。
小孔雀脖子又细又长,蓝绿蓝绿的绒毛,真可爱。
小孔雀慢慢地长大,越来越美丽了。
喊凤带它们到小河边饮水、洗澡,到竹林里捉虫,到草滩上吃嫩草,做游戏。
孔雀喜欢跳舞,动作优美。
喊凤跟着学,还唱着好听的歌:“孔雀啊,孔雀,你的羽毛像金子一样闪亮,你住在太阳的家乡......”喊凤7岁了,要到民族小学读书了。
两只小孔雀咬住她的筒裙,不让她走。
喊凤说:“听话,我去读书了。
我学会识字,学会算术,就来教你们。
”两只小孔雀还是紧紧地跟在喊凤身后。
喊凤的妈妈只好把它们轰开。
喊凤来到学校,老师问她:会不会数数?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喊凤只会数数,不会写名字。
她怕老师不发给她新书,忙说:“我会跳孔雀舞!”“真的?”老师摸摸喊凤的辫子,微笑着说,“跳一个看看!”喊凤提起裙边,扬起手臂,唱着歌,轻快地跳了起来。
就像一只小孔雀在溪边觅食、饮水、洗澡、开屏呢!不知怎的,两只小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科科科”地叫着,也跑来了。
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
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拍起手来。
喊凤领到新课本,带着两只小孔雀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1.本文描写的主人公名字叫(),她是一位()小姑娘。
2.“小孔雀脖子又细又长,蓝绿蓝绿的绒毛,真可爱。
”在这一句话中,作者写出了小孔雀的()和()两个地方。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喊凤带着孔雀到小河边()、(),到竹林里(),到草滩上()、()。
(2)喊凤要上的学校名字叫()。
(3)民族小学在一棵()旁边,周围都是()。
4.“两只小孔雀听到了喊凤的歌声,“科科科”地叫着,也跑了。
它们亮开美丽的屏扇,在喊凤身边旋转,鸣叫。
”(1)从这一句话中,你能判断出这两只小孔雀是雌性还是雄性。
()(2)你是从()一词判断出来的。
二、《落满霞光的竹林》泉水清亮,没有小依香的眼睛亮;芒果甜蜜,没有小依香笑起来甜蜜。
这个傣家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鹊做了窝,关不住的笑啊,飞上眉梢,溢出嘴角。
可是最近几天,不知她碰上什么事情,眼睛蒙上了薄薄的雾,笑声也失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了。
是作业不认真,被老师批评了?才不呢。
是跟同学闹意见,心里结了疙瘩?也不是。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依香给自己的嘴巴上了锁,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别想猜着。
这天放了学,依香先把书包放回家,花花的小筒裙一闪一闪,人就消失在寨子南边的凤尾竹林里。
依香像小秧鸡儿一样钻进竹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面。
前面有什么呢?有一块高大的界碑,据说是周恩来爷爷当年跟缅甸总理亲切握手之后埋下的。
界碑的这边是中国,那边是缅甸。
这时候,从界碑这边的草丛里,咕噜一声,飞起一只红脸芦花大母鸡。
它收拢翅膀站在界碑上,警惕地望望四周,然后才拍拍翅膀,跑回缅甸境内的等罕寨去。
这只大母鸡太沉得住气了,它的尾翎消失之后,依香才听它在一个缅甸大婶的篱院里“咯哆----咯哆”地叫起来。
依香把什么都看清楚了。
她从界碑旁边站起来,手里捧着一个热乎乎的大鸡蛋。
望着界碑那边的炊烟、楼角,她的眼睛又像泉水一样清亮,笑容双像芒果一样甜蜜了。
第二天清早,当霞光在凤尾竹林织下万缕金丝,高大的界碑辉映着耀眼的晨光时,缅甸大婶在篱院门口捡到了一个用芭蕉叶裹着的包包。
她打开一看,是8个洁白如玉的大鸡蛋。
她纳闷地拿起鸡蛋,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缅甸大婶:您家的芦花鸡跑到我们这边下了蛋,一共8个,给您送来,请收下。
此致敬礼!中国红领巾5月30日1.请用一个词概括句子的意思或心情。
(1)这个傣族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鹊做了窝,关不住的小啊,飞上眉梢,溢出嘴角。
()(2)她的眼睛蒙上了薄薄的雾,笑声也失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了。
()(3)依香给自己的嘴巴上了锁,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别想猜着。
()2.请把这封信按照书信的格式补充完整(把空填对)。
()您家的芦花鸡跑到我们这边下了蛋,一共8个,给您送来,请收下。
()()()()三、《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那年,齐白石在当时的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一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感到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你需要理解并回答的问题是: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a 面对,面临b 靠近,挨近c 到来,来临d 照着,根据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a 梅花艳丽俊秀。
b 公鸡画得生动别致。
c 想临摹《梅鸡图》。
d 《梅鸡图》太有味道。
3、这画太有味道了。
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a 酸甜苦辣等味b 香、臭等味c 画的意境d 意思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a 齐白石是大画家,怎么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 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 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 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在文中用“”画出具体描写《梅鸡图》的语句。
四、《勤奋好学的王冕》王冕( miǎn)是元代的画家和诗人,他的家乡在今天浙江的诸暨(jì)。
王冕在七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叫他去放牛。
路过一个学堂,琅琅的读书声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悄悄地跑过去,躲在窗外听学生们读书,并把听到的内容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天黑了,王冕这才想起来该回家了,可一看,牛却不知哪里去了。
王冕提心吊(diào)胆回到家里,父亲一看儿子丢了牛,暴跳如雷,拿起棍子就打。
可过了几天,王冕禁不住学堂的诱惑,又偷偷地溜了进去,把放牛的事又给忘了,看到儿子这么迷恋读书,心地善良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痴 (chī)迷到这种地步,就随他去吧。
”这以后,王冕就来到一个庙里安下身来。
每天夜里,他都偷偷地溜进佛殿,坐在佛像的膝 (xī)盖上,在昏暗的长明灯下,一直读到天亮,佛殿王供奉着许多泥塑 (sù)的佛像,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的狰 (zhēng)狞 (níng)可怕,可王冕对这一切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仍然专心致志的读书。
后来,安阳有一个叫韩姓的学者,听到王冕专心读书的事,感到非常惊奇,便收他为学生。
几年以后,王冕终于成为一个博 (bó)学多才的人。
阅读练习:1、找出下面两个词在文中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琅琅:①金石等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②响亮的读书声。
()(2)诱惑:①吸引,招引()②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做坏事()2、王冕夜里独自坐在佛像膝盖上读书,为什么不害怕许多面目狰狞的塑像?正确的答案是()。
A、王冕知道那些像是泥塑的,认为不值得害怕。
B、昏暗的灯光下,王冕看不见那些面目狰狞的塑像。
C、王冕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读书之中,对其他的东西熟视无睹。
3、文章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王冕勤奋好学的?4、王冕勤奋好学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五、《》清爽的秋天来了,天高云淡,秋风习习。
树林里,枯黄的杨树和鲜红的枫树叶落下来,好像是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
虽然寒霜降临,可松树爷爷还穿着它那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果园里,柿子树上的叶子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却挂在枝上,像一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的灯笼。
红彤彤的苹果把树枝压弯了。
秋天,果实累累,景色迷人,我喜欢秋天。
1.给短文加上一个适当的标题。
2.我也会写文中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绿”:()()“红”:()()3.在横线上填合适的词语。
的秋天的落叶的松树的天空的苹果的菊花4.短文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六、《秋天的月季花》我家阳台上有一盆美丽的月季花,我和妈妈常常给它浇水、施肥,我很爱她,经常看着她出神。
她的茎是墨绿色的,又细又直,好像是花中的司令,显示自己的威武。
她的叶子是翠绿色的,叶边呈齿轮形,好像是一把把锯尺。
早晨,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脉滴了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
花儿开得很漂亮,有的是花骨朵含苞欲放,像那娇羞的新娘,你越想看看她的美丽,可她越是遮着面不让你看;有的展开了两三片娇娇滴滴,刚刚露出了可爱的小脸蛋;还有的全都展开了,粉红的花瓣衬托着黄色的花蕊,显得格外醒目。
秋风吹来,她轻盈起舞,真是婀娜多姿!当你走进我家时,你就会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花香引来了许多小蝴蝶,它们绕着花翩翩起舞。
这时又飞来了几只小蜜蜂,它们的嗡嗡的唱歌,仿佛在为花儿和蝴蝶伴奏,真是有趣极了。
我喜欢月季花,因为她给秋天增添了一份美丽。
人们常说,春天美丽,可我要说,秋天也同样绚丽多彩。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常常—(经常)好像—(仿佛)特别—(格外)2.读短文填空。
A.月季花茎的颜色是(),样子是(),叶子的颜色是(),样子是()。
B.花儿开得很茂盛,有的();有的();还有的()。
C.因为,所以我喜欢月季花。
3.这篇文章把月季花写得多美呀!你知道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月季花的?七、《》人看见蝙蝠能在夜间飞行,就发明了雷达。
看见鸟儿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发明了飞机。
海豚(tún)是游泳能手,潜水艇就是照它的模样造的。
鸽子的眼睛能分(辩、辨)飞来的是敌人还是朋友,人造的监控器也能监(视、试)飞机和导弹。
狗鼻子最好使,人就造出了电子鼻,能检(查、察)出地下煤气管道是不是漏气。
(1)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2)划去括号中错误的字。
(3)用“√”选择下面带点字在词语中的正确读音。
模(mó mú)样飞行(xíng háng)导弹(dàn tán)(4)这段共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5)短文中写了哪几项有趣的发明?请写出来。
八、《鲁班造锯》鲁班是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也是一位十分伟大的发明家。
传说现在木工所用的锯子就是鲁班(发现发明)的。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
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
手被茅草滑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发明)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
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
他想: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