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_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结构(复习题2)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青岛理工大学工程结构(复习题2)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4. .提高受弯构件截面刚度最有效的方法是( C )。
A.提高混凝土等级 B.提高截面配筋率 C.提高截面高度 D.提高钢筋级别
5、对于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砖砌体,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为( A
)。
A.稍潮湿的基土:MUl5 砖 M5 水泥砂浆 B.很潮湿的基土:MUl0 砖 M5 混合砂浆
C.稍潮湿的基土:MUl0 砖 M2.5 水泥砂浆 D.很潮湿的基土:MUl0 砖 M5 水泥砂浆
共2页
第1页
试题要求:1、试题后标注本题得分;2、试卷应附有评卷用标准答案,并有每题每步得分标准;3、试卷必须装订,拆散无效;4、试卷必 须打印或用碳素笔楷书,以便誉印;5、考试前到指定地点领取试卷;6、各题之间应适当给学生留下答题的空间。
青岛理工大学成教学院试卷纸
共 2页
第 2页
A.疲劳破坏 B.裂缝宽度 C.构件挠度 D.最小配筋率
二.简答题
1、 砌体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优缺点?
砌体:用砂浆把块体连接而成的整体称为砌体;优点:就地取材、价格低廉;耐火性好,耐久性好;隔热保温好。缺点:承载力低、自重
大、抗震性能差
钢结构:钢材制作的结构;优点:承载力高,自重小,抗震性能高,施工速度快;缺点:造价高、耐久耐火差
教师试做时间 出题单位 考试成绩期望值
出题教师 使用班级 印刷份数
取题时间 考试日期 规定完成时间
审核 教研室主任 交教学部印刷日期
学号;
姓名:
班级:
..........................................................密.......................................................封...........................................................线..........................................................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课后练习题含答案1. 计算下列各钢管的截面积:钢管1外径=14cm,壁厚=0.5cm一般式:$A = \\pi (D^2 - d^2) / 4$其中,D为管外径,d为管壁厚。

代入数据,得到:$A = \\pi (14^2 - (14 - 0.5 \\times 2)^2) / 4 = 175.54(cm^2)$所以,钢管1的截面积为175.54 cm2。

钢管2外径=16cm,壁厚=0.6cm代入数据,得到:$A = \\pi (16^2 - (16 - 0.6 \\times 2)^2) / 4 = 226.08(cm^2)$所以,钢管2的截面积为226.08 cm2。

钢管3外径=18cm,壁厚=0.7cm代入数据,得到:$A = \\pi (18^2 - (18 - 0.7 \\times 2)^2) / 4 = 283.23(cm^2)$所以,钢管3的截面积为283.23 cm2。

2. 水泵的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泵的进口应通根管;•泵的出口应有柱塞阀;•泵的进口和出口应设止回阀;•泵的进口和出口应有扩散器和收流器;•泵房内应设置适当数量的消音器。

3. 如何保证消火栓使用数量?在给水管网的高层建筑顶层和公共厨房、废水排放管道的末端,设置消火栓,并保证消火栓畅通,责令用户定期检查、维修消火栓。

4. 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排水系统应坚固可靠,不得有漏水现象;•排水口应设截水器,并采用杏仁型防护罩;•排水系统应独立,不得与其他管道混接;•排水口应达到法规要求。

5. 给水系统的流量计算公式是什么?给水系统的流量计算公式为:Q=0.011WH0.5其中,Q为流量,W为单位时间内公寓、办公室等建筑物的用水量,H为建筑物的平均水头压力。

(单位:m3/ℎ)。

工程结构第五章习题解

工程结构第五章习题解
5
பைடு நூலகம்
查附录表D-1得γs=0.776,ξ=0.45,则 As=M/(γsh0fy)=180×106/(0.776×465×360) =1386㎜2 由附录表A-1选用3 25, AS=1473㎜2 钢筋间距(250-3×25-2×25)/2=62.5>25㎜, 且>d=25㎜ 满足要求。
6
(3)混凝土为C40级,纵筋为HRB335 基本数据: 由P76表5.1.7:C40砼 fc=19.1N/㎜2, ft=1.71N/㎜2,α1=1.0;由P71表5.1.1:HRB335钢筋 fy=300N/㎜2。 初步估计纵向受拉钢筋为单层布置,由P97知 as=a+10=25㎜+10㎜=35㎜, h0=h-as=500㎜-35㎜=465㎜ 计算配筋 由表5.2.1查得 αsb=0.399 αs=M/(α1fcbh02)=180×106/(1.0×19.1×250 ×4652) =0.174< αsb=0.384 符合第一适用条件。
第五章习题解
教材:建筑结构原理及设计 作者:林宗凡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习题(P211—212)
5-1 已知矩形截面梁,b=250mm,h=500mm,(取h0=465mm),梁承 受的弯矩值M=180kN.m。按下列条件计算梁的纵向受拉钢筋 面积AS。并分析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强度对受弯构件纵向受拉 钢筋面积的影响。 (1)混凝土为C20级,纵筋为HRB335; (2)混凝土为C20级,纵筋为HRB400; (3)混凝土为C40级,纵筋为HRB335.
5-7 已知梁截面尺寸b×h=200mm×500mm,受拉纵筋为3 16钢 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问该截面能承受多大的弯矩Mu?
2
5-1 【解】 (1)混凝土为C20级,纵筋为HRB335 基本数据: 由P76表5.1.7:C20砼 fc=9.6N/㎜2, ft=1.10N/㎜2,α1=1.0;由P71表5.1.1:HRB335 钢筋 fy=300N/㎜2。 初步估计纵向受拉钢筋为单层布置,由P97知 as=a+10=25㎜+10㎜=35㎜, h0=h-as=500㎜-35㎜=465㎜ 计算配筋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

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习题及答案)

《工程结构可靠性理论与应用》习题4.1某地区年最大风压实测值见教材表3-3。

(1)用K-S检验法对年最大风压分布进行假设检验,证明该地区年最大风压可用极值I型来拟合,并写出相应的分布函数;(2)试求该地区设计基准期T= 50年的最大风压的统计特征(统计参数和分布函数) 解:(1)列出年最大风压实测值表,见表1。

表1某地年最大标准风压(kgf/m 2)实测值(25年)(2)对荷载进行统计分析,依据该地区25年实测最大风压力绘制计统计频率分布直方图,为偏态,所以初步判断年最大风压力服从极值I型分布,试用极值I型分布拟合。

已知极值I型分布函数r - x-^T\ R(x)=exp -exp -IL a」.l(3)参数估计1 1子样平均数:X (X1 X2 • X25)= (11.14 • 13.81 川10.12) =19.9325 25子样标准差:11「 2 2 2 一〔(11.14-19.99)2(13.81 -19.99)2III (10.12-19.99)2〕 =8.62 24在M(X),二(X),未知情况下,分别用上述估计值M?(x) = 19.93、;:?(X) = 8.62来近似代替,计算未知参数a,u的估计值。

M (x) = 0.5772a - J二(x) = 1.2826ac ;?(X) 8.62 1a? —---------------- ■-------------1.2826一1.2826 0.151垐二M?(X)-0.5772a =19.93 -0.5772 16.080.15于是可以得到该地区年最大风压可以用F i(x)二exp'-exp〔-0.15(x-16.08)b来拟合。

(4)假设检验假设H):该地区年最大风压服从极值I型分布,即其分布函数为F| (x)二exp \ - exp 丨-0.15(x -16.08)卜1其中a ,.二-16.08。

0.152)将X的经验分布函数F n(x)(统计量)与假设的X的分布函数F(x)进行比较,使用max F n(X)- F(X)二maX D n(x),其中D n(x)=F n(x)-F(x),来度量抽-x . x :统计量D n 二得的子样与要检验的假设之间的差异,数量大就表示差异大。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掌握地震动的基本特性,结构地震响应特性,反应谱,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隔震减震的基本原理等。

掌握排架结构简化为单质点体系时,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例题3.1)钢筋混凝土框架简化成多质点体系时,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该框架在多遇地震下的层间地震剪力,以及内力图。

(例题3.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例题3.7)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振幅、频谱和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

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0、724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 室外地面以下500mm 处 。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Ⅲ类场地 (中软土) 。

工程结构第2阶段练习题 2020年 江南大学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

工程结构第2阶段练习题 2020年  江南大学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工程结构》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30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砌体结构中,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与下列何项无关()。

(2 分)A. 稳定性;B. 承载力大小;C. 开洞及洞口大小;D. 是否承重墙。

2. 关于砖砌平拱过梁的破坏形态,下列何项叙述不正确? ()。

(2 分)A. 过梁跨中截面受弯承载力不足而破坏;B. 过梁支座附近斜截面受剪承载力不足而破坏;C. 过梁支座边沿水平灰缝发生破坏;D. 支座局部受压破坏。

3. 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主要取决于()。

(2 分)A. 砌块抗拉强度;B. 砂浆的抗拉强度;C. 灰缝的厚度;D. 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4.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有()。

(2 分)A. 上部荷载的影响;B. 梁端压力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和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C. 局部承压面积;D. 以上均考虑。

5. 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2 分)A. 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B. 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C. 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D. 屋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的间距。

6. 网状配筋砖砌体的钢筋网应设置在()。

(2 分)A. 砌体的竖直灰缝中;B. 砌体的水平灰缝中;C. 砌体的四周边;D. 砌体的顶部和底部。

7. 关于局部受压的说法何种正确:()。

(2 分)A.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B.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非局部受压面积提供的侧压力和力的扩散的综合影响;C. 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1 25=""> ;D. 对空心砖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1 0=""> 。

建筑结构练习题(附答案)

建筑结构练习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1分)1、《混凝土规范》规定以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指标。

【代码】10113016【答案】:立方强度2、测定混凝土立方强度标准试块的尺寸是。

【代码】10112027【答案】: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划分的,共分为级。

【代码】10122037【答案】:立方强度 14个等级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用的钢筋可分为两类: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称它们为和。

【代码】10222017【答案】:软钢硬钢5、钢筋按其外形可分为、两大类。

【代码】10222028【答案】:光面钢筋变形钢筋6、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表示符号分别为。

【代码】10213037【答案】7、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是由、、组成的。

它们当中最大。

【代码】10243046【答案】:化学胶着力摩擦力机械咬合力机械咬合力8、钢筋冷加工的方法有、、三种。

【代码】10231056【答案】:冷拉冷拔冷轧9、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通常取相当于于残余应变为时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点,称为。

【代码】10222066ε条件屈服强度【答案】:%=2.010、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之间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是因为、、。

【答案】: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接近混凝土能裹住钢筋【代码】1023207511、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采用强度作为钢筋强度的标准值。

【代码】10312017【答案】:屈服强度12、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普通混凝土构件过早,充分利用。

【代码】11222016【答案】出现裂缝高强度材料13、当材料强度等级和构件截面尺寸相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和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

【代码】10322026【答案】相同14、钢筋砼柱发生小偏压破坏的条件是。

【代码】11012016【答案】偏心距较小,或偏心距较大,但受拉钢筋配置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采用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 B)(A) 平均强度值(B) 在一定保证率下的强度值(C) 乘以安全系数K后的标准强度值(D) 除以安全系数K后的标准强度值2.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极限应变,应该( B )(A) 采用高强混凝土(B) 采用高强钢筋(C) 采用螺旋箍筋(D) 加大构件截面尺寸3. 旨在充分利用受力主筋的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梁在承受荷载之后,裂缝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A(A) 正确 (B) 错误4. 原设计配有2φ16Ⅱ级主钢筋、满足强度、挠度和裂缝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现根据等强度原则改为3φ16Ⅰ级主钢筋,钢筋代换后C(A) 仅需验算裂缝宽度(B) 仅需验算挠度,不必验算裂缝宽度(C) 二者都不必验算(D) 替换选项 D 的容...5. 混凝土的棱柱体强度小于立方体强度。

A(A) 正确 (B) 错误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比( A )(A) 允许出现的概率高些(B) 允许出现的概率小些(C) 出现概率相同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中,荷载效应应取标准值。

A(A) 正确(B) 错误8.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都会引起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重分布。

A(A) 正确(B) 错误9. 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的强度比ξ应( C)。

(A) 不受限制(B) <0.5(C) 在0.6~1.7之间(D) >2.010.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边缘混凝土达到极限抗拉强度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B(A) 正确(B) 错误11. 实验表明,混凝土棱柱体最大抗压强度时的极限应变在0.0033左右。

A(A) 正确(B) 错误12. 混凝土包住钢筋后,钢筋因有良好的保护层而不致锈蚀,所以净保护层逾厚逾好。

B(A) 正确(B) 错误13.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发生受拉破坏的条件是:(B)(A)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C) 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过多(D) 偏心距较小且受拉一侧钢筋略少14. 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其破坏性质是,(A)(A) 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脆性破坏(B) 这三种破坏形态都属于延性破坏(C) 斜压破坏和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剪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D) 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斜拉破坏属于延性破坏15.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发生受拉破坏的条件是偏心矩较大,而且受拉一侧的钢筋偏少 A(A) 正确(B) 错误16. 纵向钢筋的配筋率越大,梁的抗剪承载力也越大,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梁的抗剪承载力与纵向钢筋配筋率大致成线性关系。

B(A) 正确(B) 错误17. 在轴向压力和剪力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剪强度随轴向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B(A) 正确(B) 错误18. x≤hf的翼缘宽为bf、高为hf的T形截面梁,因其正截面抗弯强度相当于宽度为bf的矩形截面,所以配筋率按ρ=As/bfho计算。

B(A) 正确(B) 错误19. 研究可靠度问题时,常假定材料强度等参变量服从正态分布或对数起码态分布,亦即假定其频率直方图可用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加以拟合。

A(A) 正确(B) 错误20. 规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 B(A) 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B) 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增大(C) 随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增大(D) 随混凝土与钢筋等级的提高而减小1.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分析时,第1阶段结束时,梁截面( )混凝土开裂。

A.受拉区 B.受压区C.中和轴处 D.剪力最大处2.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分析时,第( )阶段结束时拉区混凝土开裂。

A.Ⅰ B.ⅢC.Ⅲ D.Ⅳ3.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分析时,第(2 )阶段是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

A.ⅠB.2C.Ⅲ D.Ⅳ4.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分析时,第( 3 )阶段是承载能力计算的依据。

A.Ⅰ B.ⅢC.Ⅲ D.Ⅳ5.适筋梁的破坏始自( B )。

A.受压钢筋 B.受拉钢筋C.受压区混凝土 D.受拉区混凝土6.超筋梁的配筋率( B )界限配筋率。

A.小于 B.大于C.等于 D.不能确定7.少筋梁的配筋率( A )最小配筋率。

A.小于 B.大于C.等于 D.不能确定8.以下( B )属于延性破坏。

A.少筋梁 B.适筋梁C.超筋梁 D.超筋梁和少筋梁9.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 A )。

A.腹筋 B.腰筋C.吊筋 D.纵筋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标准值取值的依据是(D)A.最大应变对于的应力B.极限抗拉强度C. 0.9倍极限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2.我国规采用(A)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轴心抗压强度C.轴心抗拉强度 D.劈拉强度3. 建筑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称为结构的(B)A.安全性 B.适用性C.耐久性 D.可靠性4.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A)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B.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过大振动C.挠度超过允许值 D.裂缝超过了允许值5.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一定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的关系是(C)。

A.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B.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C.当配筋率在某一围时,配筋率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6.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的意义是(C)。

A.防止出现超筋破坏B.防止出现少筋破坏C.保证受压钢筋达到规定的抗压设计强度D.保证受拉钢筋达到规定的抗拉设计强度7.在截面设计时,满足下列条件(D)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

A.α 1 f c b ' f h ' f ≥ f y A s B.M≤ α 1 f c b ' f h ' f (h o 一0.5h ' f )C.α 1 f c b ' f h ' f < f y A s D.M> α 1 f c b ' f h ' f (h o 一0.5h ' f )8.当剪跨比适中,且腹筋配置量适当时,常发生( B)。

A.适筋破坏 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 D.斜拉破坏9.在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则应采取的措施是(A)。

A.加大截面尺寸 B.增加箍筋用量C.配置弯起钢筋 D.增大纵筋配筋率10.条件相同的无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

A.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B.剪压破坏的承载力> 斜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C.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D.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斜压破坏的承载力一、选择题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B)。

A.相同 B.提高许多 C.有所提高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A)。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相同,3.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荷载下(A)。

A.通常是带裂缝工作的;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截面;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力丧尽。

1.我国规采用( A )强度作为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代表值。

A.立方体抗压 B.轴心抗压 C.轴心抗拉 D.劈拉2.结构的( D )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A.安全性 B.适用性 C.耐久性 D.可靠性3.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破坏,则称为( B )。

A.少筋梁 B.适筋梁 C.平衡配筋梁 D.超筋梁4.在截面设计时,满足下列条件( D )则为第二类T 形梁。

A.α 1 f c b ' f h ' f ≥ f y A s B.M≤ α 1 f c b ' f h ' f (h o 一0.5h ' f )C.α 1 f c b ' f h ' f < f y A s D.M> α 1 f c b ' f h ' f (h o 一0.5h ' f )5.承受以集中荷载为主的简支梁,当剪跨比为( B )时,无腹筋梁发生剪压破坏。

A.入<1 B.1≤入≤3 C.入>3 7.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当截面破坏时( B )。

A.受压钢筋是否能达到钢筋的抗压屈服强度B.受拉钢筋是否船达到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C.受压混凝土是否被压碎D.受拉混凝土是否破坏8.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C )有关。

A.混凝土强度 B.配筋率 C.长细比 D.荷载9.可变荷载中作用时间占设计基准期总持续时间超过50%的荷载值,称为( D )。

A. 长期荷载效应组合 B.标准荷载C. 短期荷载效应组合 D.可变荷载准永久值10.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破坏的( C )。

A.第Ⅰ阶段末的应力状态B.第Ⅱ阶段末的应力状态C.第Ⅲ阶段末的截面应力状态受弯构件有三种不同的斜截面破坏形态: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

防止出现斜压破坏:最小截面尺寸的限制。

防止出现斜拉破坏:最小配箍率的限制。

剪压破坏通过抗剪承载力计算来控制1.受弯构件适筋梁从开始加荷至破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各个阶段是哪种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答:适筋受弯构件正截面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荷载较小,梁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随着荷载增加,弯矩加大,拉区边缘纤维混凝土表现出一定塑性性质。

第Ⅱ阶段弯矩超过开裂弯矩Mcrsh,梁出现裂缝,裂缝截面的混凝土退出工作,拉力由纵向受拉钢筋承担,随着弯矩的增加,受压区混凝土也表现出塑性性质,当梁处于第Ⅱ阶段末Ⅱa时,受拉钢筋开始屈服。

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梁的刚度迅速下降,挠度急剧增大,中和轴不断上升,受压区高度不断减小。

受拉钢筋应力不再增加,经过一个塑性转动构成,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构件丧失承载力。

第Ⅰ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

第Ⅱ阶段可作为构件在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的依据。

第Ⅲ阶段末的极限状态可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