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五系列5醇和酚

合集下载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

3、醇和酚-鲁科版选修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特性。

2.掌握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3.能够识别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醇和酚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2.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

三、教学内容3.1 醇的基本概念醇是碳链上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氢氧根离子所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羟基(-OH)官能团。

醇可通过碳链长度、羟基数量以及羟基位置来区分不同种类。

醇含有的羟基数量多少,会影响其溶解性、沸点和熔点等物理性质。

3.2 醇的化学性质醇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含有活泼的羟基官能团中。

羟基上的氧原子可以通过共僵化氢键与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醇可以导致碱金属水合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

醇也可以进行酸催化的裂解,将羟基裂解出来,生成烯烃和水。

3.3 酚的基本概念酚是含有羟基官能团的芳香烃,其分子中只有一个活泼的羟基官能团。

酚的味道苦涩,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麻痹神经末梢。

酚也有药用价值。

3.4 酚的化学性质酚在分子中只含有唯一的羟基官能团,因此其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酚可以被氧化成醛或羧酸,也可以被硝化生成硝基取代的产物。

此外,酚可以进行烷基化、酰基化等反应。

3.5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常见的即是它们作为氢原子供体参与还原反应。

此外,醇和酚也可以用作酰化、烷基化、酯化和脱水等反应的反应物。

其中脱水反应是醇和酚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方法之一。

3.6 醇和酚实验现象醇和酚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很多独特的实验现象。

例如,醇的熔点和沸点随着羟基数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酚则相反。

另外,酚在燃烧时会放出黑烟,而醇燃烧时则不会。

四、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验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现醇和酚的特性。

2.多做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掌握概念。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掌握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了解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试剂;
3. 相关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
- 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通式为ROH;
- 酚是含有苯环上一个或多个羟基的化合物。

2. 醇和酚的命名规则:
- 对于醇:在主链碳素上加上“-ol”,如甲烷变为甲醇;
- 对于酚:在苯环上的编号碳原子后加上“-ol”,如苯酚。

3. 醇和酚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 醇的合成方法包括氢化、水合、格氏反应等;
- 酚的合成方法包括芳香族亲核取代、酚醛缩合等;
- 醇和酚在药物、化妆品、涂料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醇和酚的定义及性质,掌握了它们的命名规则,并了解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六、课后作业:
1. 根据给定的化学式命名下列化合物:
- CH3CH2OH
- C6H5OH
2. 选择一种醇或酚,研究其合成方法及应用,并写一篇小论文。

七、拓展阅读:
1. 《醇和酚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 《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
以上内容仅为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醇和酚》 说课稿

《醇和酚》 说课稿

《醇和酚》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醇和酚》。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醇和酚》是高中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在有机化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烃类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又为后续醛、羧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醇的概念、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醇的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等重要化学反应。

接着,教材引入酚的概念,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差异,阐述了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讲解了酚的酸性和酚与溴水的反应。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烃类的相关知识,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醇和酚这两类有机化合物,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尤其是在理解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不过,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掌握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醇和酚的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

(2)了解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醇和酚的性质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有机化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醇和酚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2)醇的消去反应和氧化反应,酚的酸性和酚与溴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1)醇和酚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醇的消去反应机理和酚与溴水反应的机理。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人教版教学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酚人教版教学PPT课件

H
2CH3CH2OH + O2
Cu

2CH3CHO + 2H2O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失去氢原子或加入 氧原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 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选修五31 醇酚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五31 醇酚 人教版
3、消去反应
CH3CH2OH
4、取代反应
CH3CHCHCH3
— —

CH3
2-甲基-1-丁醇
HO CH3
3-甲基-2-丁醇
2、同分异构:
(1) 碳链异构; (2) 羟基在碳链的位置异构; (3) 官能团异构
(同碳原子的醇和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选修五31 醇酚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五31 醇酚 人教版
1、写出下列醇的名称:

CH3
CH3—CH—CH2—OH
在水中溶解度降低。 (3)密度: 一元醇密度均比水小,多元醇密度均比水大。
高中化学选修五31 醇酚 人教版
3. 醇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五31醇酚人教版
与乙醇相似
(1)与活泼金属反应 (2)氧化反应
①易燃(通式)
2R–OH + 2Na → 2R–ONa + H2↑
2(-OH ) → H2↑
②催化氧化: 与-OH相连的C上必须有H。
(2)能被KMnO4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
CH3CH2OH 氧化 CH3CHO 氧化 CH3COOH
2K2Cr2O7(橙色)
Cr2(SO4)3(绿色)
(4)催化氧化:加热后变黑的铜丝伸入乙醇溶液中重新变为红色

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一课时

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第一课时

1、乙二醇、丙三醇
CH 2-OH CH 2OH
乙二醇(二元醇)
CH 2 -OH CH-OH CH 2 OH
丙三醇(三元醇)
▪ 物理性质:都是粘稠、无色、有甜味的液 体
▪ 应用:乙二醇——汽车防冻液

丙三醇(甘油)——配制化妆品
2、乙醇
▪ 回忆:我们高一的时候学习过乙醇的哪些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 醇酚(第一课时 醇)
中山纪念中学
看书48-49,思考讨论:
▪ 1、醇和酚的区别是什么? ▪ 2、醇是如何分类的? ▪ 3、醇的熔沸点行对于相同碳原子的烃
有什么变化?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1、醇和酚
醇 酚: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
OH)取代而衍生出含羟基化合物。
CH 2OH
乙二醇(二元醇)
CH 2 -OH CH-OH 丙CH三醇2 O(H三元醇)
饱和一元醇通式:
CnH2n+1OH 或 CnH2n+2O
3、醇的沸点变化规律:
羟基数相同的醇碳原子数越多,沸 点越高。
同碳原子数醇,羟基数目越多,沸 点越高。
氢键:
醇的典型代表物: ▪ 1、乙二醇、丙三醇 ▪ 2、乙醇
OH
OH
CH3CH2OH
CH3CHCH3
CH3
OH
乙醇
2—丙醇 苯酚 邻甲基苯酚
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 物称醇。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2、根据醇分子结构中羟基的数目,醇可分为一元醇 、二元醇、三元醇……
C3H C2H C2H OH CH 2-OH
丙醇(一元醇)
应和还原反应?

化学选修5-(人教版)醇-酚

化学选修5-(人教版)醇-酚
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 物称为酚。
2021/2/7
7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组成
回忆1.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 色 : 无色透明 气 味 : 特殊香味
状 态: 液体
沸点: 78℃,易挥发
密 度: 0.78g/ml 比水小
溶解性: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本身良好的有机 溶剂
检验C2H5OH(H2O)无水CuSO4
该反应中一个乙醇分子断裂了O—H键,另一个
断C—O键。 2021/2/7
13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2021/2/7
14
学习目标: 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2021/2/7
15
2.消去反应
HH
HC
C
H
浓H2SO4 1700C
CH2=CH2
+H2O
H OH
该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了C—O键和β碳C-H键。
加氢去氧的成为还原反应
2021/2/7
25
K2Cr2O7 (橙红色)
2021/2/7
乙醇
驾 驶 员 正 在 接 受 酒 精 检 Cr2(SO4)3 查
(绿色)
26
乙醇的化学反应断键位置总结
反 应 断键位置
与金属Na

与氢卤酸 分子间脱水
② ①②
分子内脱水(
除杂C2H5OH(H2O)先加CaO后蒸馏
2021/2/7
8
回忆 2、乙醇的结构
思考:在核磁共振氢谱 图中应有几个峰?

④③


O—H C—O 键的极性较大,易断键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HH
CH3CH2OH —OH

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五《醇酚醇》PPT(70页)

高二上学期化学选修五《醇酚醇》PPT(70页)
③乙醇与HX反应: C2H5OH + HBr △ C2H5Br + H2O
⑶消去反应:
➢断键位置: 脱去—OH和与—OH相邻的碳原子上的1个H
⑷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或Ag △
2CH3CHO+2H2O
⑷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或Ag △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多种特 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 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 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 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7.为何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6.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
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多种特 性。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 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 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 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5.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4.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
因为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在170℃的温度下主 要生成乙烯和水,而在140℃时乙醇将以另一种方式脱 水,即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5.有何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由于无水酒精和浓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 应制得的乙烯中往往混有H2O、CO2、SO2等气体。可 将气体通过10%的NaOH溶液洗气。
让我想一想?
2.乙醇的物理性质:
让我想一想?
•颜 色: 无色透明
•气 味: 特殊香味
•状 态: 液体
•挥发性: 易挥发
•密 度: 比水小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醇和酚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化学选修五学生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能够区分和辨别醇和酚,并能够
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醇和酚的区分、性质及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教学PPT、实验操作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举例引入醇和酚的基本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分别介绍醇和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常见的应用,并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
生对于醇和酚的理解。

3.区分: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醇和酚,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4.练习:进行一些关于醇和酚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5.总结:对醇和酚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醇和酚的区别和应用。

6.作业:布置一定数量的醇和酚的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清楚地了解醇和酚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并且能够熟练地区分醇和酚。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烃的含氧衍生物 — — 醇、酚一、醇的结构与性质1.概念 :醇是烃分子中饱和碳原子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羟基取物 ,饱和一 元醇的分子通式为 C n H 2n+2O(n ≥ 1。

)2.分类 3.物 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分子发生反应的部位及反: 条件 断键位置 反化学方程式 (以乙)Na ① 置换2CH 3CH 2OH +2Na ―→ 2CH 3CH 2ONa +H 2↑ △ HBr ,△ ② 取代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 CuO 2(Cu),△ ①③氧化 2CH 3CH 2OH +O 2――△→2CH 3CHO +2H 2O 浓硫酸 浓硫酸, 170℃ ②④ 消去CH 3CH 2OH ――→170℃ CH2==CH 2↑+ H 2O浓硫酸浓硫酸, 140℃ ①或② 取代2CH 3CH 2OH ――→ 2H 5— O — C 2H 5+H 2O140℃ C 1CH 3COOH( 浓硫酸) ①取代(酯化)浓硫酸△CHCH3CH2OH+CH3COOHH2O3COOC2H5+要点提取醇与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比较规律醇的消去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共同之处是相邻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和—X( 或—OH) ,不同之处是两者反应条件的不同:前者是浓硫酸、加热,后者是强碱的醇溶液。

二、酚的结构与性质1.组成结构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1) 酚“”是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总称,其根本特征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2)酚分子中的苯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稠环,如也属于酚。

(3) 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 如)。

2.物理性质(以苯酚为例)3.化学性质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酚羟基比醇羟基活泼;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氢比苯中的氢活泼。

①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C6H5OH ? C6H5O-+H-+H+,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a.苯酚与钠的反应:2C6H5OH+2Na―→2C6H5ONa+H2↑b.苯酚与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通入CO2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2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③显色反应苯酚跟FeCl3 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苯酚的存在。

题组一醇、酚的辨别(1) 其中属于脂肪醇的有________,属于芳香醇的有________,属于酚类的有________。

(2) 其中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有________。

(3) 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

(4) 列举出⑤所能发生反应的类型________。

答案(1) ①②③⑤④⑤(2) ④⑤(3) ③④(4) 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显色反应2、由羟基分别跟下列基团相互结合所构成的化合物中,属于醇类的是________,属于酚类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CE BD3、分子式为C7H8O 的芳香类有机物存在哪些同分异构体?答案分子式为C7H8O 的芳香类有机物可以有下列几种同分异构体:3这五种结构中,前三种属于酚类,第四种属于芳香醇类,名称是苯甲醇,第五种属于醚类,名称是苯甲醚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类别脂肪醇芳香醇酚实例CH3CH2OH C6H5CH2CH2OH C6H5OH官能团—OH —OH —OH—OH 与芳香烃侧链—OH 与苯环直接相结构特点—OH 与链烃基相连上的碳原子相连连(1) 弱酸性;(1) 与钠反应;(2)取代反应;(3)脱水反应;(4)主要化学性质(2) 取代反应;氧化反应;(5) 酯化反应(3) 显色反应将红热的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生特性遇FeCl3 溶液显紫色成醛或酮)题组二醇、酚的结构特点及性质1、莽草酸是合成治疗禽流感和甲型H1N1 流感药物——达菲的重要原料。

已知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6H10O5B.莽草酸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莽草酸遇FeCl3 溶液显紫色D.1 mol 莽草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最多消耗氢氧化钠 4 mol答案 B解析根据题给结构简式可得出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10O5,A 项错;莽草酸的分子结构中4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项正确;莽草酸分子结构中不含酚羟基,遇FeCl3 溶液不会显紫色, C 项错;莽草酸分子结构中仅含一个羧基,其余为醇羟基,故 1 mol 莽草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最多消耗氢氧化钠 1 mol,D 项错。

2、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乙烯的制备试剂X 试剂YA CH 3CH2Br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H2O KMnO 4 酸性溶液B CH 3CH2Br 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H2O Br2 的CCl4 溶液C C2H5OH 与浓H2SO4 加热至170 ℃NaOH 溶液KMnO 4 酸性溶液D C2H5OH 与浓H2SO4 加热至170 ℃NaOH 溶液Br2 的CCl4 溶液乙醇解析CH3CH2Br+NaOH――→△CH2==CH2↑+NaBr +H2O,由于乙醇具有挥发性,且能与酸性KMnO 4 溶液反应,但不与Br2 的CCl4 溶液反应,故A 项中需除杂,B 项中不需除杂;浓H2SO4CH3CH2OH ――→CH2==CH2↑+H2O,由于浓H2SO4 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产物中170 ℃会含有CO2、SO2 杂质,SO2 具有还原性,会与酸性KMnO 4 溶液和Br2 的CCl4 溶液反应,所以,C、D 选项中必须除杂。

答案 B3、(2013 重·庆理综,5)有机物X 和Y 可作为“分子伞”给药物载体的伞面和中心支撑架(未表示出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排列)。

H2NCH 2CH2CH2NHCH 2CH2CH2CH2NH 2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X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 3 mol H 2OB.1 mol Y 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XC.X 与足量HBr 反应,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35D.Y 和癸烷的分子链均呈锯齿形,但Y 的极性较强解析有机物X 分子中的三个醇羟基均可发生消去反应,故1 mol X 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最多生成 3 mol H 2O,A 正确;1 mol Y 发生类似酯化的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X,B 错误;X 与足量HBr 反应,分子中的三个醇羟基均要被溴原子取代,所得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4H37O2Br 3,C 正确;由于Y 分子中含有两个—NH 2 和一个—NH —,极性比癸烷强,D 正确。

答案 B4、(2014 江·苏,12 改编)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 3 个酚羟基B.去甲肾上腺素遇FeCl3 溶液不显色C.1 mol 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 2 mol Br 2 发生取代反应D.去甲肾上腺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析 A 项,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 2 个酚羟基, 1 个醇羟基,错误; B 项,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紫色,错误; C 项,1 mol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和 3 mol Br 2 发生取代反应(酚羟基邻、对位有 3 个氢原子),错误;D 项,去甲肾上腺素中-NH2可以和盐酸反应,酚羟基能与NaOH 反应,正确。

答案 D5、下列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均为C4H10O。

(1)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__________。

(2)能被氧化成酮的是__________。

(3)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两种产物的是__________。

答案(1)②③(2)①(3) ①解析能被氧化成醛的醇分子中必含有基团“—CH2OH”,②和③符合题意;能被氧化成6酮的醇分子中必含有基团“CHOH ”,①符合题意;若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类型不同,则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产物,①符合题意。

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规律1.醇的消去反应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 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如CH3OH、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醇的催化氧化反应规律醇的催化氧化的反应情况与跟羟基(—OH) 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个数有关。

题组三醇、酚与有机综合推断1、醇和酚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醇和酚的概念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属于醇类的是________。

①CH2===CH—CH2OH ②CH2OH—CH2OH(2)300 多年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

没食子酸的结构简式为:,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7________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B.酚C.油脂D.羧酸(3)尼泊金酯( )是国际上公认的广谱性高效食品防腐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①下列对尼泊金酯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能发生水解反应b.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与浓溴水反应时, 1 mol 尼泊金酯消耗 1 mol Br 2②尼泊金酯与NaOH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羟基与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为酚,注意苯环和环己烷的区别。

(2)蓝黑墨水是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发现的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所以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酚的性质。

(3)尼泊金酯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与浓溴水反应时 1 mol 尼泊金酯消耗 2 mol Br 2。

含有一个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尼泊金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而酚呈酸性,也会与NaOH 反应,所以与NaOH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定条件+2NaOH ――→+CH3OH+H2O 答案(1)①②③④(2)B (3)①c、d ②见解析2、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溶剂和医药中间体。

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8其中E 的化学式为C8H12O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C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