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海拔耕地面积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籍田中学地理组高正春一.四川省地形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地形复杂多样。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
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
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
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
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
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
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
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
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
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四川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2008年10月8日目录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1田坎系数测算概述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是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尤其是农村土地调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测算出耕地调查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面积(扣除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后)的比例,保证耕地面积调查的准确性。
四川省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地块分布破碎,田坎多而曲折,采用中小比例尺(1:10000)调查难以直接调查出田坎数量和面积,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土地利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确定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样方布设方法、样方测量方法和样方数据统计方法等,对于提高四川省耕地调查的精度,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面积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耕地与田土坎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田坎是指耕地中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的地坎。
耕地中宽度≥1.0 m(南方,四川省适用)固定的沟渠、道路分别按沟渠、道路调查统计。
耕地和田土坎是不可分割的,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耕地和田土坎是两个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田坎系数的基本概念四川省耕地中宽度≥1.0 m的田土坎数量多,密度大,在1:10000比例尺图上很难表示出来。
因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规定,地面 2°以上的坡耕地,田土坎不调查,耕地和田土坎在调查图上用耕地图斑表示。
在土地调查统计中,田土坎系数是指耕地图斑中田土坎面积所占耕地图斑面积的比例。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1′~107°45′,北纬31°15′~32°45′。
它地处中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以南,是四川盆地与秦岭山脉的过渡地带。
从地理位置来看,巴中市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靠陕西汉中。
全市总面积12292 平方公里,下辖2 区3 县,分别是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
巴中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北部为深切割中山,中南部为中切割低山和浅切割低山。
境内山脉众多,主要有米仓山、大巴山等,山脉走向呈西北至东南。
这种地形使得巴中的地势起伏较大,最高点为南江县光雾山主峰,海拔约 2507 米;最低点在平昌县的黄梅溪,海拔约2683 米。
巴中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四季分明。
春季气温回升较快,但不稳定,常有“倒春寒”现象;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多暴雨和洪涝灾害;秋季降温迅速,多秋绵雨;冬季寒冷干燥,多雾。
其次,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约 169℃至 174℃,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5℃左右,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7℃左右。
由于地形的影响,山区的气温相对较低,河谷地带气温较高。
再者,降水充沛。
年降水量在 1000 毫米至 1200 毫米之间,降水分布不均,南部多于北部,山区多于河谷。
夏季是降水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 50%以上。
此外,光照适中。
年日照时数约 1200 小时至 1400 小时,受地形和云层影响,光照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巴中的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降水充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但同时,夏季的暴雨和洪涝灾害也给农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此外,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使得巴中的农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山区适合发展林业和特色农业,如茶叶、核桃、中药材等。
在生态环境方面,巴中的气候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

四川省巴中市地理气候概况一.地理概况地形地貌:巴中位于中国西部,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
盆周边远山区,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
雪山屹立,气势雄伟;灵山耸翠,风光独具;石窟胜迹,名冠巴蜀;桃园仙境,诺水风光,使人留连忘返。
巴中幅员1232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2507米,最低208米,其中耕地面积258.8万亩。
巴中市地处川东北大巴山脉米仓山南麓,辖巴州区、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三县一区。
大巴山大巴山属秦岭支脉,延绵数百里,山势雄奇,云海茫茫。
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
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全市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7%。
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
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
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全市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
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
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全市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
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
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
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耕地田坎系数测算方案
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2008年10月8日
四川省第二次土地调查
耕地田调查尤其是农村土地调查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测算出耕地调查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面积(扣除其他线状地物面积后)的比例,保证耕地面积调查的准确性.四川省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地块分布破碎,田坎多而曲折,采用中小比例尺(1:10000)调查难以直接调查出田坎数量和面积,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在土地利用综合区划的基础上,确定耕地田坎系数测算的样方布设方法、样方测量方法和样方数据统计方法等,对于提高四川省耕地调查的精度,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耕地面积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17。47
0.99
5。12
6.86
4。50
Ⅳ川西南山地区
8.14
8。75
1。05
3.15
3。26
1。29
Ⅴ川西北高山、高原区
3。23
3.63
0.81
1.02
1。22
0.58
全省合计
100
100
19.12
40.26
29.03
11。59
(1)川西平原区(Ⅰ)
川西平原水田农业区位于四川东部盆地的西部,介于龙泉山脉以西,龙门山系以东,江油市区以南,乐山市五通桥以北。该地貌以平坝为主,占该区面积的47%;次为山地,占31.2%;丘陵(含台地)最少,只占21.3%。按地貌类型,该区续分为3个亚区(二级区):成都亚区(Ⅰ—A)、绵阳-德阳亚区(Ⅰ—B)、乐山—名山亚区(Ⅰ—C),见表6。
第一章西南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00%
80%
60%
40%
20%
0%
云南
贵州
四川
重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云南 农业
贵州 林业
重庆 牧业
图8 西南三省一市产业结构 牧比例
图9 云南、贵州、重庆的产业结构农林
西南三省一市的总人口约2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2008年末常住 人口分别为2839、8138、4543、3793万,农业人口比例约为50%、63%、67%和 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图10)。
0.09
与全国平均值的比例(%) 48.4
86.0
53.7
96.7
全国人均耕地土地面积以0.093 hm2计(2006年国土资源部)
云南干果和香料经济林木主要有核桃、板栗、银杏、澳洲坚果、花椒和八角
等,种植面积达 56 万 hm2,水果种植面积约 24.2 万 hm2。重庆、四川、贵州的
果树种植面积约为 34.32、43.40 与 13.33 万 hm2。重庆、四川果树以柑橘为主, 四川省柑橘栽培面积 20.7 万 hm2,位居全国第三(2005 年数据)。2008 年,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的蔬菜产量分别为 994.52、3078.3、1156.8、991 万 t (2008 年统计数据)。
陵为主,北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娄山关高1444m;中南部苗岭横亘, 主峰雷公山高2178m;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m; 西部高耸乌蒙山,韭菜坪海拔2900.6m,为贵州境内最高点。而黔东南州的黎平 县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m,为境内最低点。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 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多样。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籍田中学地理组高正春一.四川省地形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地形复杂多样。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
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
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
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
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
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
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
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
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
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第42页/共68页 和暗褐土是四川特有的褐土
褐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 – Bt – BCa – C 或:A – B – BCa – C 或;A – Bt –– C
第43页/共68页
褐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 – Bt – BCa – C
第35页/共68页
黄棕壤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0 – A – Bts - C型
第36页/共68页
黄棕壤、黄褐土亚类
黄棕壤:黄棕壤、暗黄棕壤、黄棕壤性土 黄褐土:黄褐土、黄褐土性土
第37页/共68页
棕壤及其分布
占47% 占40%
• 四川棕壤的面积为 208.97万公顷,占土 壤总面积的4.2%。分 布地域广阔,主要在川 西山地、川西南山地和 盆边山地。
布
顷,占土壤总面积
、
的9.13%,耕种黄
面
壤面积为103.26万
积
公顷,占全省耕地
及
土壤的9.3%,居
特 点
占95.6%
第三位。
是四川盆地的地带性土壤,其大部分作为基带土壤分布在盆边山地的下部, 而盆地底部土壤由于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黄壤较少。
黄壤的母质主要有砂岩、碳酸盐岩和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老冲积),以及 其他岩类的风化物。
第44页/共68页
暗棕壤及其分布
• 暗棕壤的面积为 405.14万公顷,占土 壤总面积的8.2%。
• 绝大部分棕壤为林地, 耕地仅占8.34万公顷。
• 自然植被有落叶阔叶林 (桦木林)、硬叶常绿
第38页/共68页 阔叶林(高山栎林)、
棕壤景观及土壤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成都市全市范围:平均海拔500米,全市幅员123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5万公顷,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6.2℃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7.3℃,年极端最低气温-5.9℃,无霜期297天,年降雨量947毫米,年平均降水量为1124.6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为2:1左右。
年平均日照l,288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浦江县:平均海拔524米,耕地面积为29.12万亩,其中田为23.81万亩,地为5.31万亩、新津县:平均海拔450—500米,耕地面积29.8万亩大邑县:境内最高处为海拔5364米,最低处为475米,全县幅员面积15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4673亩彭州市:平均海拔490米到1073米,幅员14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9万亩都江堰市:平均海拔489.3米,幅员12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45公顷邛崃市:平均海拔493.3米到703米,全市幅员1377.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977公顷崇州市:全市幅员10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311公顷二、自贡市全市范围:平均海拔873米,年平均气温17.5℃-18.0℃,受地形影响,由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均降水1000毫米一1100毫米,主要集中于夏季,占全年降水的53%一60%,冬季仅占3%一5%,全市幅员43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0112公顷荣县:海拔196—901米,耕地89.533万亩,人均耕地1.1亩富顺县:海拔436—597.6米,耕地面积1173.92公顷,其中,田500.25公顷;土673.67公顷。
三、攀枝花全市范围: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式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8.5℃-20.4℃,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为900一1300毫米,具有干湿分明,垂直差异明显,昼夜温差大,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为发展立体农业展示了广阔前景。
全市幅员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公顷。
米易县:全县幅员21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679公顷盐边县:平均海拔高度1132米、全县幅员332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095公顷四、泸州市全市范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34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以上,日照l,290小时,大于10℃积温为5,770℃,光照充足,雨盆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农作物年可三熟,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开展多种经营,具有建立多种类型的农业商品基地的优越条件。
海拔最高1902米,最低203米,平均海拔1052米。
全市幅员122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14万公顷。
泸县:平均海拔757米,幅员面积151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899.7公顷合江县:平均海拔470米,总面积130.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万亩叙永县:平均海拔1270米、全县幅员29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223公顷古蔺县:幅员318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303公顷五、德阳市全市范围:中部,为成都平原东北部,海拔465~750米,面积占全市的30.76%;东南,为盆中丘陵,海拔650-1000米,面积占全市的49.52%,最低处是中江东南端普兴镇妻肠江口,海拔306米。
年平均气温16.6一17.9℃,年降水量882一1024.1毫米,全市幅员59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万公顷。
广汉市:广汉市幅员53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29713公顷什邡市:平均海拔520米,全市幅员面积8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15公顷绵竹市:平均海拔800—1350米,,耕地面积414741亩中江县:全县幅员20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2062公顷罗江县: 全县幅员4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9.3万亩六、绵阳市全市范围: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72天,全市辐员202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7万公顷盐亭县:全县幅员164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3万公顷安县:平均海拔700—800米,耕地面积7118.7公顷梓潼县:平均海拔413—911.米,北川县:耕地面积11563公顷平武县:平均海拔3250米,耕地面积2.73万公顷,江油市:平均海拔503米,耕地面积3.94万公顷七、广元市全市范围: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894.5毫米,全市幅员163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1万公顷旺苍县:全县幅员29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960公顷青川县:耕地面积6989.23公顷剑阁县:全县幅员3204.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1684公顷苍溪县: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八、遂宁市全市范围:全市土地总面积798.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2万公顷,年平均气温17一175℃,年降水量1082.3一1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10232-1571.3小时,均接近常年。
蓬溪县:蓬溪县面积125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39万公顷射洪县:耕地面积3.62万公大英县:平均海拔356米,全县面积7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382公顷九、内江市全市范围:构造剥蚀丘陵遍布内江市中部广阔地带,海拔高度一般为350~450米,相对高度差30~80米,丘陵起伏缓和,多为垄岗状,卓状方山和浑圆形馒头山地貌,是紫色土类分布区,市境最高处在威远县新场境内大堡山,海拔902米,最低处在威远联胜乡双河口,海拔227.6米,内江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凤气候,一月平均气温6℃一8℃,七月平均气温26℃一28℃。
降水量为893~1038毫米,年差138-310毫米,全市幅员53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16万公顷。
威远县:平均海拔460米,全县面积1289.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422公顷资中县:总面积173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8560公顷隆昌县:平均海拔300~400米,全县面积7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325公顷十、乐山市全市范围:境内有眠江、大渡河、青衣江三大主干河流,地貌形态多样,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6.5%、21%和珍5%,海拔高度320一4288米。
幅员20012.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3.5万亩犍为县:海拔高度30一1047米,形似盆状。
全县面积1365.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243.3公顷井研县:全县面积840.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380公顷夹江县:全县幅员748.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362公顷峨眉山市:全市土地面积1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826公顷十一、南充市全市范围: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74.5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6℃,年平均降雨量1045.7毫米,年平均日照1367.3小时,全年无霜期302天。
全市幅员124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05万公顷南部县:全县幅员2311.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146公顷营山县:全县幅员1632.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432.4公顷蓬安县:全县幅员13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5620公顷仪陇县:全县幅员16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281公顷西充县:平均海拔约400米,全县幅员1106.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4709公顷阆中县:平均海拔550,全市幅员188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03公顷十二、眉山市全市范围:眉山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霜雪少见,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雨量1057.5毫米,年日照时数1193.8小时。
全地区幅员71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3万公顷仁寿县:全县幅员2606.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279公顷彭山县:平均海拔500米,全县幅员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72公顷,洪雅县:最高峰小凉水井,海拔3522米;最低点青衣江畔芦溪口,海拔420米。
全县幅员1948.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96公顷丹棱县:全县幅员面积为4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0.97万公顷青神县:海拔在375米至720米之,全县幅员面积38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34公顷十三、宜宾市全市范围:西部为大小凉山余绪,中有市境最高点,海拔2008.7米的屏山县五指山主峰老君山;南部为四川盆地贫舷带,即云贵高原北坡,中有海拔1795.1米的兴文县仙峰山,海拔1777.2米的绮连大雪山等;东北部为华鉴山余脉所在,宜宾城附近之一七星山、龙头山、观斗山分别分布于此区域;东南侧属四川盆地东岭谷区,市境最低点,海拔236.3米的江安县金山寺附近长江河床在此区内;西北侧属盆中方山丘陵区,其大部皆为宜宾县属地。
宜宾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川盆南气候类型,四季热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7.9℃,无霜期347天,全年总降雨量为1169.6毫米.其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全市幅员132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80万公顷宜宾县:耕地面积为104939.09公顷南溪县:海拔254-592米,全县幅员7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143公顷江安县:全县幅员911.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076公顷长宁县:最高海拔1408.5米,最低海拔245.9米,幅员9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7681亩高县:全县幅员13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466公顷珙县:幅员面积1149.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085公顷筠连县:海拔368.5米至1777.2米,全县面积1256.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2万公顷兴文县:北部北低南高,海拔275.6米至1795.1米,南部北高南低,海拔降至501米屏山县:海拔1667—2587米,耕地面积25万亩十四、广安市全市范围:全市幅员63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8万公顷岳池县:平均海拔1450米,全县幅员1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948公顷武胜县:幅员9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2.7万亩邻水县:全县土地面积193488公顷,耕地面积为64444.4公顷华蓥市:耕地面积13086.1公顷十五、达州市全市范围:最高处是宜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亘在万源、宜汉北部。
全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一17.6℃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市幅员165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8万公顷达县:全县幅员27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261公顷宣汉县:平均海拔780米,全县幅员42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万公顷开江县: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48公顷大竹县:平均海拔500—650米,全县有耕地面积8.46万公顷渠县:全县幅员2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7468公顷万源市:最高海拔2412.9米,最低海拔352米,全市幅员40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8万公顷十六、雅安市全市范围: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一月平均气温6.1℃,七月平均气温25.3℃,多年均降水量1774.3毫米,雅安地区幅员153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749公顷荥经县:全县幅员1778.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73公顷汉源县:最高峰马鞍山海拔4021米,最低点为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口处,海拔550米,全县幅员23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926公顷石棉县:海拔最高5795米,最低780米,全县幅员26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56公顷天全县:全县面积23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79.2公顷,芦山县:平均海拔1500米,全县幅员1364.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553公顷宝兴县:海拔由最高的5228米降至750米,全县幅员31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82公顷名山县:全县面积614.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51公顷十七、巴中市全市范围:巴中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低208.3米,最高2507米,巴中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年平均气温16.3℃一17℃,年平均降雨量1100一1200毫米,年平均日照1470一1570小时,无霜期260一2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