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1、迎接和安置术后回室的病人:与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做好床边交接。

搬动病人时动作轻稳,注意保护头部及各引流管和输液管道。

检查静脉输液、导尿管及其它引流管道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各导管。

注意保暖,但避免贴身放置热水袋,以免烫伤。

必要时,遵医嘱予以吸氧。

2、安置病人合适体位:根据麻醉方式安置病人的卧位。

全身麻醉病人,尚未清醒时应平卧,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易于流出,避免物吸入气管;清醒后,可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

硬脊膜外腔麻醉病人一般取平卧位 6 小时,随后可采用低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3、病情观察和记录①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

手术当日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监测 6~8 小时或至生命体征平稳,并及时记录。

有条件者可使用床旁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

特殊病人遵医嘱执行。

1 / 4体温手术当日每 4 小时测量一次,次日每 8 小时一次, 3 天后体温恢复正常者每日测量一次。

由于手术创伤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 0. 5~1 摄氏度,一般不超过 38 摄氏度,称为外科手术热,于术后1~2天可恢复正常。

②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必要时记录 24 小时液体出入水量。

③加强巡视和观察:注意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子宫收缩状态、有无切口出血或伤口渗血,阴道流血是否正常。

若病人出现脉搏变快、弱,脉压变小,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每小时尿量小于 50毫升等休克早期表现,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同处理。

4、心理护理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与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护理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观察宫缩、阴道出血量与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乳房形态与有无初乳。

保持各种管路通畅,调整输液速度。

分别于产后30分钟、1小时、1个半小时、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与阴道出血量。

于术后2小时加测生命体征1次,如有异常应与时报告医生。

2、若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4小时观察产妇双腿活动情况,遵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需避免糖、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品,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适当给半流质饮食,排气后进普通饮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术后3天内每日会阴护理2次。

拔出尿管后协助离床活动,督促自行排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位,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三早”。

二、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护理问题1]疼痛与腹部切口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与程度。

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按切口两侧,并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切口张力,如为横切口,轻按切口,以减轻切口处振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产妇正确翻身、下床的方法。

5、提供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护理问题2]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与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少量多餐进半流食,促进肠蠕动。

4、轻揉按摩腹部,每晚用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右。

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

剖宫产护理常规范文剖宫产是一种通过手术切开腹部,然后切开子宫,将胎儿取出的分娩方式。

因为剖宫产是一种手术,所以产后护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母亲和新生儿的安全和恢复。

以下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规护理程序:1.术后立即护理:-因为剖宫产是手术,所以产妇通常会经历麻醉后恢复室。

在恢复室,护士会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并观察产妇有无异常出血或疼痛。

2.负压引流装置护理:-在手术中,通常会安装负压引流装置,以帮助排除产妇体内的血液和液体。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引流瓶的颜色和输出量,并记录下来。

3.监测子宫收缩情况:-产妇的子宫需要逐渐恢复至原来的大小,并开始收缩。

护士会检查子宫是否有异常出血,并观察产妇的腹部有无明显隆起,以评估子宫收缩的情况。

4.疼痛管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可能会感到疼痛。

护士会与产妇合作,评估疼痛程度,并鼓励产妇按时服用疼痛药物。

如果疼痛无法控制,护士会与医生协商,找到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案。

5.观察产妇排尿情况:-产妇通常在术后6-8小时内开始排尿。

护士会观察产妇是否有尿意或尿的困难,并记录排尿时间和量。

如果产妇无法排尿,可能需要插入导尿管进行引流。

6.外伤伤口护理:-产妇在手术中切开了腹部和子宫,所以手术伤口需要进行护理。

护士会定期更换伤口的敷料,并观察是否有感染或渗液。

7.体位改变:-产妇通常需要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过度。

然而,护士会定期帮助产妇翻身,以预防血栓形成和促进肺部通气。

8.早期活动和康复:-根据医生的指示,产妇可能需要在手术后的第二天开始进行早期活动,如站立、行走和抱孩子。

护士会指导和协助产妇进行这些活动,并确保产妇的安全和舒适。

9.乳房护理和哺乳:-产妇剖宫产术后,可以尽早开始进行哺乳。

护士会教导产妇正确的喂养姿势,并观察乳房是否有充血或乳腺炎的迹象。

如果产妇无法哺乳,护士会提供相关帮助或建议。

10.家庭关怀和教育:-剖宫产术后,产妇和家庭需要接受相关的护理和孕产妇教育。

剖宫产护理常规

剖宫产护理常规

剖宫产护理常规[术前]1、告知孕妇手术时间及注意事项,作好心理护理。

2、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备皮,配血,普鲁卡因及药物过敏试验)。

3、按常规测体温,嘱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

4、遵医嘱上尿管,取下假牙、发卡、首饰、手表等交家属或护士长保管。

5、送孕妇入手术室前复听胎心,检查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是否完善,胎心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

6、送孕妇进手术室后,更换床单、被套,铺好麻醉床,备好术后用物。

[术后]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空气新鲜,防止对流风。

2、产妇回室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详细查阅病历,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做好分级护理。

同时观察子宫收缩、阴道流血、腹部切口情况,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量、颜色及性质,根据医嘱时间保留尿管,记录24小时尿量。

观察静脉输液情况,调节输液速度。

4、硬膜外麻醉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排气或排便后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糖类、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肠功能恢复后予正常饮食。

5、遵医嘱给补液、预防感染、术后镇痛药。

6、保持床单位整洁干净,勤换内衣裤,每日口腔护理、会阴擦洗两次。

7、鼓励早期活动,术后当日鼓励病人勤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位,鼓励病人早离床活动。

8、注意保暖及密切观察母婴情况,入室后即刻补做皮肤接触30分钟,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帮助早吸吮、早开奶。

9、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鼓励按需哺乳,要求产后24小时内至少让新生儿吸吮8-10次。

10、产后实行母婴同室,每日集中婴儿护理及医疗操作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11、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吃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对个别暂不能采用吸吮方式进行喂养的新生儿,也禁止采用奶瓶和奶嘴,应用小杯或小匙喂母乳。

12、教会产妇正确的挤奶姿势,避免乳头皲裂、奶胀。

13、出院前,做好新生儿护理及产褥期护理等知识宣教,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效果评估,告知母乳喂养热线电话,将产妇交给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护理文件的书写。

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一、剖宫产术前护理措施1. 心理护理(1)术前与产妇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2)鼓励产妇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3)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告知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

2. 术前准备(1)术前1天,为产妇进行沐浴、洗头、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

(2)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避免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和窒息。

(3)术前取下假牙、饰品等,更换手术衣,留置尿管。

(4)术前告知产妇手术当天所需物品,如夫妻双方身份证、产妇计血裤、腹带、婴儿衣服、纸尿裤等。

(5)手术前夜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 术前检查(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等。

(2)了解产妇的过敏史、药物反应等,以便术中应对突发情况。

(3)评估产妇的全身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1)术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避免头部受压。

(2)6小时后可逐渐抬高床头,采取舒适半卧位。

2. 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防止呕吐。

(2)6小时后可饮少量温水,若无不适,可逐步增加饮食。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如米汤、烂粥、面条等。

(4)肛门排气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3.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换药。

(2)避免伤口沾水,淋浴时选择擦浴。

(3)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排尿护理(1)术后6小时内,护士协助产妇排尿。

(2)术后6小时后,鼓励产妇自主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3)若出现排尿困难,可采取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

5. 恶露观察(1)密切观察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冲洗1-2次。

(3)若恶露异常,如颜色鲜红、量多、有异味等,应及时就医。

6. 肠道功能恢复(1)术后6小时内,产妇宜喝萝卜汤等有排气功效的食物。

(2)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牛奶、甜食、豆制品等。

(3)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腹胀。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

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任务,它涉及到母亲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关于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一些重要内容。

一、术后常规护理1.术后监测:在手术后的24-48小时内,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

同时,也需要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的状况,包括是否有出血、感染等迹象。

2.疼痛管理:手术后,病人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

医生通常会给予一些止痛药来缓解疼痛,但需要根据病人的需要和疼痛的程度来调整剂量。

3.饮食与排便:手术后,母亲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在排便方面,有些母亲可能在手术后会出现便秘,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二、术后新生儿护理1.清理与检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立即进行清理,包括口腔和鼻腔的清理。

之后,医生会检查新生儿的整体状况,包括皮肤颜色、反应等。

2.早期哺乳:尽管新生儿在刚出生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饥饿感,但建议母亲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哺乳。

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哺乳习惯,并促进母乳的产生。

3.新生儿观察:在新生儿返回病房后,应继续观察其生命体征和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三、术后心理护理1.情绪支持:在手术后,许多母亲可能会感到焦虑、不安或情绪低落。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她们情绪上的支持,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2.疼痛管理: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外,母亲还可能因为情绪压力而感到疼痛。

医护人员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方法,例如放松技巧、深呼吸等来帮助母亲缓解情绪压力。

3.家庭互动:让家庭成员参与照顾新生儿和母亲的决策,这有助于减轻母亲的焦虑感,并增强她与家人的连结。

四、术后康复护理1.活动与休息:手术后,母亲应尽早进行活动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过度活动可能会对伤口造成压力并导致疼痛。

因此,应根据母亲的感受来平衡活动与休息。

2.伤口护理:手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特殊的护理。

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以防感染,并建议母亲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剖宫产术后常规及护理措施

剖宫产术后常规及护理措施

摘要:剖宫产作为一种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的手术方式,在产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术后护理对于产妇身体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剖宫产术后的常规及护理措施,以帮助产妇尽快康复。

一、剖宫产术后常规1. 术后6小时:产妇应去枕平卧,以减轻头部压力,避免头痛。

同时,护士需每隔半小时按压子宫底,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2. 术后8小时: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宫腔内淤血排出,预防血栓性疾病。

3. 术后禁食:因麻醉影响,产妇需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

4. 术后拔尿管:术后第二天可拔除尿管,产妇需自行排尿,避免尿道感染。

5. 术后伤口护理:术后第一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出血。

每间隔2-3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变化。

6. 术后饮食:术后通气后,可逐渐恢复饮食。

第一餐可吃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7. 术后心理护理:产妇见到宝宝后,内心激动又担心。

护士需及时安抚产妇情绪,讲解术后护理常识,让产妇保持愉快顺畅的心情。

二、剖宫产术后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术后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如米汤、稀饭等。

(2)术后第二天,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等。

(3)术后第三天,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2. 伤口护理:(1)术后第一天进行伤口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出血。

(2)每间隔2-3天进行伤口换药,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干燥,预防切口感染。

(3)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3. 恶露观察:(1)剖宫产后恶露4-6周后消失,若6周后恶露不断,且量多,应及时就医。

(2)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会阴部。

4. 子宫收缩护理:(1)术后适当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大量出血。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 心理护理:(1)产妇见到宝宝后,内心激动又担心。

护士需及时安抚产妇情绪,讲解术后护理常识。

剖宫产术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护理常规

剖宫产术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观察要点】
1.观察子宫下段有无压痛及病理缩复环。

2.了解胎儿状况,胎心、羊水性状。

3.了解产妇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术前做好麻醉用药及抗生素皮试。

2.做好手术野的准备工作,协助做术前化验检查。

3.备齐新生儿用物,并备好缩宫素。

【健康指导】
1.做好术前心理疏导,消除恐惧心理,缓解顾虑。

2.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急症产妇立即禁食禁水。

3.指导产妇更衣,取下义齿及首饰。

(二)术后护理
【观察要点】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恶露的量、色及气味。

2.保持伤口敷料干燥,观察有无渗出。

3.观察各类导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及性状。

4.观察产妇乳房条件及泌乳情况。

【护理措施】
1.根据麻醉方式按麻醉患者护理常规护理。

2.术后测血压,每半小时1次,共6次或直至血压平稳;术后3天内测体温、脉搏,每日3~4次。

3.若产妇伤口疼痛,必要时根据医嘱应用镇痛剂。

【健康指导】
1.指导产妇术后6小时床上活动、翻身,24小时下床活动。

2.鼓励产妇克服伤口痛,坚持哺乳。

3.禁食6小时后,进无奶流食,排气后进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促泌乳的软食。

4.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已达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

一、护理
1、剖宫产术后产妇,回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观察宫缩、阴道出血量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乳房形态及有无初
乳。

保持各种管路通畅,调整输液速度。

分别于产后30分钟、1
小时、1个半小时、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

于术后
2小时加测生命体征1次,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若为腰硬联合麻醉的产妇,术后4小时观察产妇双腿活动情
况,遵医嘱去枕平卧6小时。

3、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但需避免糖、牛奶、豆浆等产气类食
品,根据腹胀情况,手术24小时后可适当给半流质饮食,排气
后进普通饮食。

4、遵医嘱保留尿管,术后3天内每日会阴护理2次。

拔出尿管
后协助离床活动,督促自行排尿,注意尿量。

5、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当天鼓励翻身,次日半卧位或坐
位,拔除尿管后鼓励产妇离床活动,学会自我护理。

6、产妇回室后,护士即刻协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三早”。

二、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1]
疼痛与腹部切口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疼痛的原因及程度。

2、协助产妇取舒适体位,术后6小时可取半卧位。

3、教会产妇有效咳嗽的方法,咳嗽时如为纵切口,轻按切口两
侧,并向中心聚拢腹壁,以减轻切口张力,如为横切口,轻按切
口,以减轻切口处振动。

4、护理操作应轻柔、集中,尽量减少移动产妇,指导产妇正确
翻身、下床的方法。

5、提供切实可行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

6、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护理问题2]
舒适改变——腹胀与术中麻醉、肠蠕动减弱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产妇腹胀原因及程度。

2、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

3、排气前免糖、产气食品,以防产气过多,可少量多餐进半流
食,促进肠蠕动。

4、轻揉按摩腹部,每晚用温热水足浴15分钟左右。

5、遵医嘱用药或肛管排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