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2

合集下载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第一节   走进生物实验室

、20×的镜头,表示镜头的放大倍数分别为10倍和20倍。在观察中,
接近眼睛的是目镜,接近观察材料的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大,反之越小;而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越大。(2)反光镜:是 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 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 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么?
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作用
是放大物像,而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就是目镜和物镜。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2.显微镜的光学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物镜、目镜:合称为显微镜镜头,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可以 放大观察材料的物像。镜头的放大倍数刻在镜头上,比如标有10×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表达交流
请你将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写出来,并在全班展示中研讨、交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用心整理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
习收获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3.显微镜的调节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准焦螺旋:调节焦距。大的叫粗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上方,升 降镜筒较快,用于低倍镜对焦;小的叫细准焦螺旋,位于镜臂的下 方,它的移动范围较粗准焦螺旋小,升降镜筒较慢,可以细调焦距 。(2)遮光器:上有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需要强光时,选用 大光圈;需要弱光时,选用小光圈。(3)转换器:圆盘状,可以转动, 上面有三个圆孔,安装不同的物镜。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4.显微镜的支持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镜座:起稳定和支持镜身的作用。(2)镜柱:支持镜座以上的 部分。(3)镜臂:连接镜筒与镜柱,是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放 置玻片标本的地方。其中央具有通光孔,上有压片夹。(5)镜筒: 上装目镜,下接转换器,光线可以通过。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5篇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5篇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初一新生的第一节生物实验课,应该在实验室中进行。

进入实验室之后,教师应该告诉学生生物实验室是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同学们的安全,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正确使用一些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帮助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实验课开一个好头。

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学生实验室守则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实验室守则,使学生知道在实验室中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二、识别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一些实验器具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实验器具的结构和作用以及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重点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道德结构和作用。

(二)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媒体多媒体、大屏幕、电视机课时建议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在小学时,就有许多同学非常喜欢生物,升入中学以后同学们不但可以在教师里学习生物学知识,并且还有机会到实验室里学习了,同学们是不是异常的兴奋呢?学生:是或不是教师: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实验室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知道或不知道教师: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吗?学生:知道或不知道教师:那是不是,向你们所说的那样呢?让我们去生物实验室去看一看吧!新课教学一、学生实验室守则教师:同学们,请你们按在班上的位置坐好,什么都不要动,大家看一看生物实验室和大家想象中的一样吗?学生:一样或不一样教师:那么,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下学生实验守则。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1.1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冀教版(五篇模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上册《1.1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2 冀教版第一单元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3.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4.描述采集与制作植物标本的基本方法。

5.描述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6.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技能性目标1.使用显微镜。

2.尝试观察和测量的基本方法。

3.尝试制作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

4.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实验常用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显微镜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组织教学:一、引言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绿荫丛丛的树林,美丽芬芳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令人畏惧的猛兽……面对大千世界,你一定产生或许许多多的疑问:鲜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会在水中游?用心爱心专心 1观察和实验时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现在让我们拿起观察、实验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探究生命的奥秘,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团。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板书)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二、讲授新课1.熟悉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了解实验室规则。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走进生物实验室课时1课时所属教材目录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教材分析生物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生命现象,探索生命活动规律。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中学后第一次走进实验室,因此在本书以至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都占有重要位置。

认真组织并上好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常用实验器具的名称和作用,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将逐步接触到,本节课做一般了解即可。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生物实验中最常用到的观察仪器,所以关于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主要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分析初一新生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于实验室常有一种神秘感,他们没有受过在实验室内学习的规范教育,进入实验室后,很有可能不知道遵守实验室规则,不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操作、观察和思考。

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同学们的安全,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和正确使用一些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实验课开一个好头。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2.说明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1.熟悉实验室环境,掌握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谈话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以后同学们不但可以在教室里学习生物学知识,并且还有机会到实验室里学习了。

在同学们心目中实验室充满了神秘,那么生物实验室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在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秘实验室,了解实验室吧!听取发表见解⑴能做实验⑵能观察生物等等激发兴趣学生实验守则1.讲授: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2)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2)学会生物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实验原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安全第一的意识;(3)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爱护公共财物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1)显微镜、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常见仪器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2)实验室的安全设施和实验操作规范。

2. 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1)如何正确取材、制片、观察;(2)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2)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实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生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演示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培养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生物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相关知识;(2)熟悉生物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3)准备实验材料和器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2)穿戴好实验服,准备好实验用具;(3)保持安静、认真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实验室的图片,引导学生对生物实验室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并进行实验操作示范。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案 (7)

1.1 走进生物实验室 教案 (7)

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第二节学会观察一、学习目标:1、识别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说出实验室规则。

2、识别本校生物实验室器具,结合各种器具辨认并说明其用途。

3、使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

应做到规范操作显微镜,并且能与放大镜观察结果进行比较。

4、激发学习生物学兴趣,逐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别显微镜各主要部件,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月季花、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三、学习过程与指导:生物科学在向你招手:生物科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与我们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21世纪将是生物科学的世纪。

除了书中介绍的生物科学,你一定知道一些相关知识或与我们联系紧密的生物现象,你能告诉大家吗?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我们将借助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

(一)首先我们要遵守实验室守则,除了课本第3页规则外,补充以下规则,同学们必须熟记并遵守。

1、未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在实验室做实验,做自己设计的实验也要经过教师的同意。

2、没有经过教师的允许,不要摸、尝、闻某种化学药品,因为许多化学药品是有毒的。

3、不准在实验室吃东西或喝饮料。

4、取化学药品时,注意不能倒在外面,用过的药品不要随意倒放,以免污染环境,不要把取出的药品再放回原来的瓶中。

5、实验完毕后,把实验台整理干净,所有物品放回原处,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把手洗干净。

(二)认识课本第3页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并熟悉这些器具各有什么用途补充:镊子:夹取玻片及实验用品等。

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应配套使用。

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1、使用酒精灯前,先要检查灯芯不可太大或太小,可用镊子调整。

2、使用前,还要检查灯里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但也不宜少于1/4,否则灯里容易充满酒精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点燃酒精时可能引起爆炸。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2)学习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巧,如显微镜的使用、生物标本的制作等;(3)掌握实验安全知识和实验室规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培养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4. 实验安全知识和实验室规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调节和操作,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显微镜的使用练习,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实验材料和设备;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服、实验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实验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实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示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显微镜的使用练习,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实验心得。

七、课堂练习:1. 填写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流程表格;2. 描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 简述生物标本的制作和观察过程。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科学教材第六册“生物”单元,具体为第三章“走进生物实验室”。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方法,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操作方法,知道实验室在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如显微镜的使用、植物标本的制作等。

3. 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2. 重点:实验室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植物标本、实验室用具(如试管、镊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植物标本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实验室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在生物研究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实验室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分组实践操作。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练习: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观察并描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六、板书设计实验室基本操作方法1. 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2. 植物标本的制作:取材、制片、染色、干燥、装片、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切片,描述你所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结构。

2. 答案: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标本的制作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验室安全方面还需加强教育。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实验室,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室生活,进一步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2. 重点:实验室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识别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器具;
2.说明显微镜主要部件的结构及作用。

技能性目标
尝试使用显微镜。

情感性目标
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实验常用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酒精灯、培养皿、载玻片和盖玻片等)、显微镜。

学生:搜集有关显微镜发展史、显微镜用途以及电子显微镜的资料。

组织教学
一、引言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五彩缤纷、充满神秘色彩的家园,绿荫丛丛的树林,美丽芬芳的鲜花,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令人畏惧的猛兽……面对大千世界,你一定产生或许许多多的疑问:鲜花为什么有各种颜色?一粒种子为什么能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为什么能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会在水中游?
观察和实验时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现在让我们拿起观察、实验这把“钥匙”,开启生物科学之门,探究生命的奥秘,解开心中的一个个疑团。

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板书)
在小学自然课上,同学们就非常喜欢学习与生物有关的知识,升入中学后我们就要在生物实验室中学习了,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兴奋,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实验室里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熟悉本校生物实验室的设施,了解实验室规则。

(引言)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探索生命活动规律。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许多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很多科学实验的方法。

俗话说:固有国法,家有家规。

实验室也有其使用规则。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实验室的规则。

①学生到实验室上实验,课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

②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擅自在实验室做实验。

③进实验室后,要保持良好的秩序,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听取教室的讲解,检查实验仪器、器材、药品等是否齐全。

④未经老师允许不得摸、尝、闻化学药品,因为许多药品有毒。

⑤不准在实验室吃东西和饮料。

⑥取化学药品时,注意不能倒在外面,用过的药品不能随意倒放,应放在废物瓶中,以免污染环境。

剩余的药品不要放回到原来的瓶中。

⑦实验中,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如出现异常或者意外事故要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向教师报告。

⑧实验完毕后,要把实验台整理干净,所有物品放回原处。

值日生做值日。

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答案)
遵守实验室规则不仅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正确操作引发的意外事故和不必要的伤害。

那么我们怎样遵守“实验室规则”?(学生回答)
小结:实验室是我们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我们进行生物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注意安全。

2.认识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了解器具的用途。

①镊子:夹取物品。

②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③烧杯:盛放或配制溶液。

④解剖针:解剖
⑤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应与滴瓶配套使用)
⑥三脚架和石棉网:加热,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⑦放大镜:放大物体,放大倍数较小。

⑧培养皿:培养微生物。

⑨酒精灯:用于加热。

里面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量的三分之二,不少于四分之一。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酒精灯盖盖灭。

⑩载玻片和盖玻片:制作装片。

(引)这些实验器具我们会逐步接触并熟悉它们。

下面我们介绍一种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显微镜。

显微镜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一般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结构。

(板书)
练习:下面哪种情况应该用显微镜观察:( A )
A.观察动物细胞B.装配直流电机模型
C.观察蔗糖溶于水现象D.观察家鸽的体型
一般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40~1500倍之间。

观察的材料要求薄且透明。

(板书)
练习:树叶、铅笔盒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吗?答:不可以,显微镜只能观察薄且透明的物体。

3.认识显微镜的各主要部件,了解它们的作用。

(引)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显微镜的结构。

①镜头:分为目镜: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长度越短。

物镜:有不同的放大倍数,倍数越大,长度越长。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板书)
练习: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10×、40×两个物镜。

最低放大倍数:50倍,最大的放大倍数:600倍。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体数量越少,体积越大,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物体数量越多,体积越小,范围越广,视野越亮。

(板书)
②镜筒:连接在镜臂上。

镜筒上端装接目镜,下接转换器。

③转换器:安放和转换物镜镜头。

④遮光器:上有光圈,可调节亮度。

⑤载物台:安放玻片标本。

⑥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⑦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⑧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调节光的强肉。

分为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

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

练习: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口腔上皮细胞,再观察颜色深的黑藻叶片细胞,反光镜应如何使用: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⑨镜臂:拿显微镜时手握的地方
⑩镜柱:连在镜座上的短柱,上连镜臂,在镜座与镜臂之间有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倾斜,镜柱上还安有反光镜。

⑪镜座:稳定显微镜。

⑫粗准焦螺旋:能将标本快速移近或离开物镜,或得初步放大物象。

(顺时针转动,镜筒下降,反之镜筒上升)
⑬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小结:显微镜是常用的实验仪器,在日常的工作中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使用显微镜?(科研、医院、检验检疫等)
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达数万倍以上,分辨本领要远大于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又可以分为投射显微镜和扫描显微镜。

板书
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
1.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

2.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滴管、滴瓶、酒精灯等
3.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
① 目镜:倍数越大,长度越短
镜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越大,长度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物体数量越少,体积越大,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物体数量越多,体积越小,范围越广,视野越亮。

②遮光器:上有光圈,可调节亮度。

③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上来,调节光的强肉。

分为平面镜:光线较强时使用。

凹面镜:光线较弱时使用。

④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⑤通光孔:使光线通过。

⑥ 粗准焦螺旋:能将标本快速移近或离开物镜,获得初步放大物象。

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