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优秀课件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文章标题: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创造和谐与平衡的自然空间1. 引言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她的设计理念深受人们的追捧和钦佩。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创造和谐、平衡的自然空间为核心,贯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本文将深入探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分析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2. 认识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出生于瑞典,是一位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厚学术造诣的景观设计师。
她毕业于瑞典隆内比大学景观设计专业,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注重挖掘每个项目的独特性,注重结合自然、文化和社会的因素,为人们创造出具有视觉、情感和功能性的宜居空间。
她的作品跨越了国界,赢得了业界和公众的一致好评。
3. 深入理解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首先体现在她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上。
她深知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每一个设计中,都力图与自然和谐共处。
她注重挖掘、保护和凸显自然中的美,通过设计来提升人们对自然的体验和感知,唤起人们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注重人文因素的融入。
她认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化环境,更是关乎人们精神和情感需求的满足。
她善于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和感受,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等因素,赋予设计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另外,凯瑟琳古斯塔夫森还强调景观设计应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她不仅关注设计作品的当下效果,更考虑其在长远时期的影响和作用。
她倡导在设计中采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努力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的个人理解在我看来,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浅析风景园林大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浅析风景园林大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霍达张帆(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本文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学习、求学、作品等进行了一系列简单的分析,得出了古斯塔夫森的两大善用手法:地形与流水,她用自己对景观“边界”的理解,利用地形与流水改变景观的边界甚至延伸至地平线,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
关键词:景观;流水;地形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8)08-0143-011设计师生平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美国当代最伟大的风景园林设计师之一,从业至今,她的作品获奖无数,其落地建成的作品也遍布世界,她的理念更是独树一帜,其设计思想被编书成册,影响着后期一批又一批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1951年,古斯塔夫森生于华盛顿州亚基马县,1969年,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实用艺术一年后她去纽约就读时装工艺,发现自己对于流线有着特殊的感情,之后,她了解到可以发挥她流线特长的景观设计专业。
随后,古斯塔夫森来到凡尔赛学习, 1979年,她获得了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景观设计学位。
1980年,古斯塔夫森在巴黎成立了景观设计事务所,自此,她开始了自己的景观设计之路。
2设计师的理念与手法古斯塔夫森有两个最善用的手法:地形的塑造和流动的水体。
古斯塔夫森认为景观是不应该有边界的,她喜欢打破这种边界,将景观设计的范围延伸至无穷远的地平线处。
在这种情况下,她巧妙地利用土地,加以自己奇妙的设计思想与造景元素,赋予土地全新的意义,创造出磅礴大气的景观。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可以说是在讲述土地,并且将土地上人的活动以叙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最终其设计表现了场地的内容并将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未来发展以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有时还会融入一些浪漫主义的童话或想象色彩[1],这就是古斯塔夫森的作品会被称为“大地艺术”的原因。
早期学习时装工艺的古斯塔夫森对于流线情有独钟,最终她将流线更多地运用在了水中。
芝加哥卢瑞花园优秀课件

24
谢谢观赏!
25
14
15
卢瑞花园继承了之前格兰特公园运用树 篱、周边环境和轴向视线制造“空间”的设 计风格,用树做围栏以及一些轴向景观。这 种表现形式充分突出了公园的特殊位置以及 环境。
16
断面图
17
断面图
18
立面图
19
春季种植图 20
夏、秋季种植图
21
冬季种植图 22
23
扩展阅读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其他作品 法国泰拉松的幻想花园 戴安娜王妃纪念公园 西班牙瓦伦西亚中央公园 诺丁汉旧市场广场 伦敦瑞士村舍公园• 古 斯 塔 夫 森 ( Kathryn Gustafson) 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曾就 读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纽约时装技术学 院,1979年她从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风景园 林学院获得了学位。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打 破了围墙与栅栏的束缚,将风景园林设计的范 围延伸到了天地交接的地平线处。在她心中, 风景园林设计是没有界限的,这与法国风景园 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的地平线理论有异曲同 工之处。她将风景园林设计回归到了园林最 基本的功能:塑造土地。通过发掘土地本身 特有的特征,融入全新的设计元素,将土地 本身与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想象力相结合,创 造出美轮美奂的风景园林。
7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8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主入口
芝加哥的街道呈严格的 几何格网式布局,最突 出的特点是每条街道都 不是正交。铁路网呈交 叉式布局,在格网状的 道路之间穿插而过。互 成角度的道路路像车辆 的辐条一样从芝加哥城 市中心的格兰特公园呈 辐射状散开。卢瑞花园 的园路和其他部分的设 计手法,以及它与格兰 特公园传统的格网式布 局之间的关系,都是受 到了芝加哥强烈大胆的 美国中西部的城市景观 风格的影响。
浅析美国风景园林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浅析美国风景园林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陈婧依,杨轶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风景园林师之一,她善于结合场地本身及其内涵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要素赋予场地可读性,连接场地过去与将来,让使用者与场地和谐相处。
风景园林;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塑造土地;水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 )是有着艺术设计背景的风景园林大师,设计了许多优秀的风景园林作品。
她秉持着“设计源于理念”的原则,发掘场地特质,延续场地的历史和文脉,强调场地的灵魂性与人的交流性,其作品呈现出静谧且优雅的视觉效果[1]。
1设计师背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生于美国华盛顿州,18岁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西雅图分校学习一年艺术,而后转入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学习时装设计,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从事时装设计工作。
不久后,她转入风景园林设计行业,在法国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学习风景园林设计,并成为一名风景园林设计师[2]。
2设计思想2.1“设计源于场地”的理念在古斯塔夫森的各类作品中,“和谐”是她设计所追求的状态,即:土地与人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场地的过去与未来发展的和谐。
她的设计在场地的历史文脉、文化特质以及个人的情感和记忆中达到平衡[3]。
古斯塔夫森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着眼于空间形态最基本的功能,即对地形的塑造。
通过对大地进行艺术性的塑造与整合,塑造出雕塑般的地形,从而体现出场地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历史背景。
古斯塔夫森的设计是极具叙事性的,描述了场地内涵和人的活动[4]。
2.2粘土模型与地形设计古斯塔夫森的设计作品经常被冠以“大地雕塑”的称誉。
她在设计中通过微妙的地形变化组织空间,利用微地形的变化塑造有趣的形体,而她往往会用黏土模型和石膏模型进行模拟,为了达到效果还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制作模块。
[5]在她看来,风景园林绝不仅仅是视觉或者平面化的设计,而是供人亲身体验的三维的空间设计[2]。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优秀课件

风格对比
7
Zaha Hadid
作品特色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求学期间,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 卫艺术感兴趣,包括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她 说: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 重力的,是可以漂浮的。学数学出身的哈迪德认为,建筑设计就 像科学实验一样,你必须抛弃现有的语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 虑问题,试验再试验,所有现有的语言都有他的局限性。
纪念喷泉位于伦敦海德公园 蛇形湖畔左岸,耗资四千七 百万美元的工程,于2004 年7月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距戴安娜王妃逝世刚好七周 年。
19
设计理念
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设计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想通过设 计表达了一个“外达内通”的概念 :既能够向外自由喷射又能够自如 地回收。”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阐释 说,“一方面,可以将水流看作是 一条自由流动的溪流,她不停地冒 着泡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另 一方面,水流又可以从那边到这边 来回流动,充满了感性。”
4
凯瑟琳的主要工作
为市政、机构和企业等设计公园、 花园和社区等空间
荷兰阿姆斯特丹韦斯特加斯法布里克文化公园 伦敦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新加坡东海湾及滨海湾花园 芝加哥卢瑞花园
5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扎哈哈迪德
风格对比
6
Kathryn Gustafson
作品特色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打破了围墙与栅栏的束缚,将风景园林设计的范 围延伸到了天地交接的地平线处。在她心中,风景园林设计是没有 界限的,这与法国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的地平线理论有异曲 同工之处。她将风景园林设计回归到了园林最基本的功能:塑造 土地。通过发掘土地本身特有的特征,融入全新的设计元素,将 土地本身与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想象力相结合,创造出美轮美奂的 风景园林。
英国最经典的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戴安娜王妃纪念泉

英国最经典的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戴安娜王妃纪念泉来源/ 景观邦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1997年8月30日晚戴安娜与男友多迪乘坐一辆奔驰房车在法国巴黎阿尔玛桥隧道中遇上狗仔队追踪失控越过行车线撞向灯柱和石墙8月31日戴安娜和多迪均在车祸中死亡戴安娜虽然不受王室欢迎但却受到百姓的爱戴对世人来说人们失去了一位“慈善天使”在慈善的世界里戴安娜是几乎可以与特蕾莎修女并驾齐名的“天使”她资助筹建了20多个慈善基金会至少参与了150项慈善活动出访过北非、印度、安哥拉、巴基斯坦等贫困地区被联合国授予人道主义奖▲1987年,一个许多人还相信艾滋病可以通过轻微接触就能传染的年代,戴安娜王妃坐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
她告诉了世界艾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热心和关爱。
▲1997年,戴安娜王妃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邀请,访问其设于安哥拉的假肢康复中心。
戴安娜在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非洲安哥拉之旅时,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
探视当地因触雷而导致伤残的平民。
正因为她的影响力,使得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戴安娜王妃就像一个天使为拯救无助、贫困的人游走在世界各地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离世这个年仅36岁的“叛逆王妃”香消玉殒,举世哗然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伦敦海德公园内(海德公园是英国最知名的公园,占地面积360英亩)设计了戴安娜王妃纪念泉↓↓↓戴安娜王妃纪念园关于设计者姓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性别:女出生地:美国华盛顿州就读院校: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纽约时装技术学院、法国凡赛尔国立高等风景园林学院职业:景观园林设计师设计方向:为'市政、机构和企业等设计公园、花园和社区等空间。
'戴安娜纪念喷泉是英国政府为戴安娜建造的第一个永久性纪念设施,地点选在伦敦市中心海德公园的蛇型湖畔,预计造价300万英镑。
该喷泉自2004年修好后,仅2005年便获得超过200万人的拜访,成为当年伦敦最热门的旅游景点。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景观设计师之一,她的作品融合了自然、艺术和科技的元素,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富有情感和灵感的空间。
她的景观设计理念深受人们的追捧和赞誉,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
1. 简介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毕业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曾在欧洲和美国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她创立的古斯塔夫森公司在伦敦、巴塞罗那和西雅图设有办事处,致力于打造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景观设计作品。
她的作品涵盖了城市公园、景观雕塑、自然保护区和私人花园等领域,深受全球各地人们的喜爱。
2. 自然与人文融合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中,自然和人文是密不可分的。
她倡导在设计中融合自然元素,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景观空间。
在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地形、植物和水体等自然要素的充分利用,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神秘。
3. 艺术与科技结合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注重自然的表现,同时也融入了艺术和科技的元素。
她善于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水景、灯光和声音等,为景观作品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气息和感官体验。
这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使人们在景观空间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视听愉悦。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回应。
她的作品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能唤起人们对自然、艺术和科技的思考和感悟。
我深深地被她独特的设计理念所吸引,希望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多多接触和体验她的作品。
总结通过对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理念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能感受到她对自然、艺术和科技的独特诠释。
她的作品在创造美的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相信在未来,她的景观设计理念将继续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Kathryn Gustafson)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其独特的融合自然、艺术和科技的方式,深受人们喜爱和追捧。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水景设计及其可借鉴性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水景设计及其可借鉴性作者:张怡璇来源:《现代园艺·园林版》2017年第02期摘要: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在水景设计方面的理念与手法别具一格。
本文首通过对该设计师设计的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泰拉松幻想花园、Wwstergasfabriek化公园水处理模式的探讨,针对纪念性公园、城市花园与工业遗址改建公园的不同类型,分析其水景处理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总结水处理技巧。
关键词: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水景设计;可借鉴性1研究概况1.1研究背景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出生于美国,后迁居法国,她的设计既体现出美国现代园林的造景特色,也汲取了以勒·诺特尔为代表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带来的灵感。
看似天马行空,却也流露出凯瑟琳作为一名女性设计师独有的柔美、灵动的感觉。
其中,水是她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元素。
1.2研究目的学习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景观设计手法与设计思想,了解其在水景设计方面的独到之处,学习她在面对各种尺度与环境下处理水或设置水景的方法。
1.3研究意义在凯瑟琳·古斯塔夫森的园林作品中,看不到任何惊人的姿态,也没有纷繁炫目的装饰部件;既没有肆行的小品,也没有层叠复杂的空间关系。
她打破了围墙与栅栏的束缚,让园林设计突破了所谓界限的约束。
凯瑟琳一方面继承了法国传统园林中水景的运用方式,另一方面又用现代的眼光与形式,使设计中的水成为了能让人真正深入其中体验的区域。
她在水景处理方面的手法与设计思想都是值得学习并加以运用。
2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2.1项目概况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位于伦敦海德公园内,是公园内一处别致的纪念性景观。
凯瑟琳试图通过纪念喷泉的设计表达一个‘Reaehing out-letting in’,即“外达内通”的概念。
深受英国甚至世界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有着包容、博爱的性格特征,这些特质通过整个设计椭圆形的轮廓与流动的水表现出来,也可以被看作一个园林中的人工岛,提醒人们戴妃在M-thorp小岛的安息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缝隙”
“缝隙”
具体分析
芝加哥千禧公园卢瑞花园
缝隙
“缝隙”是在两个空间的界限。它是由 一块悬浮在浅水上的木板构成。“缝隙 ”的位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这个场 地之下保留的各种历史遗留墙体,创造 了湖泊和陆地之间的边界。这个缝隙代 表了芝加哥的历史,是它在面对沼泽地 景观的挑战时所作出的第一次努力:建 立木质的人行道路。这些结构使得城市 开始了从水上建设街道和建筑的过程。 游人经过“缝隙”以便于从对黑暗空间 的野性迷恋之中转向对于光亮空间的实 际控制之中。
风格对比
8
作品案例
芝加哥千禧公园卢瑞花园 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13
花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
芝加哥千禧公园卢瑞花园 卢瑞花园(Lurie Garden)是芝加哥千禧 公园的一部分,花园占地三英亩。项目位于 弗兰克•盖里合伙人事务所建筑的一个新的 贝壳形状的露天音乐台和伦佐•皮亚诺建筑 事务所建造的芝加哥艺术协会的新增建筑之 间。整个花园建在千禧公园停车场的顶棚之 上。
17
Lurie
荣誉
2008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授予芝加哥千禧公园的卢 瑞(Lurie)花园——“ASLA综合设计杰出奖”
评委会评语:
“景观设计师在城市中心开拓了一片绿洲。这 里植物种类丰富,色彩协调舒适,同时具有多 层次的使用功能,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喜爱。这 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植物园;花园设计 提升了公园的整体品质,无疑是今年ALSA竞赛 中提交的一件具有代表意义的杰出作品。”
通常情况下,对设计师 来讲,用圆环的形式来 表现水景并不是一种好 的方式。而凯瑟琳•古斯 塔夫森利用了极对偶原 理,解决了物理上与概 念上的问题。在由最高 处进入水渠后,水流分 流向两个方向,最终在 最低处汇合。
20
具体分析
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在环状的水景装置中,水的源头位于整个喷泉的最高点,水流从 喷在泉整的个基环础状部喷分泉奔的流最而低出处,,以水大流约分每别秒从1东00西L两的个速方度向从汇蓄集水到池这抽里 到。喷水泉池的底顶部部的,特并殊从肌最理高使处得沿水着面地看形上分去别生从机东勃西勃两。个集方于向此向处下的流水 淌再。由泵抽回到顶端的水源处以继续循环。 东西侧部分:水用流创沿新着的阶石梯材状切的割水技渠术向塑下造翻了腾该流段淌区,域而花褶岗皱岩形水式渠的 的表表面面肌特理征,又使使得阶流梯经呈其现中出的丰水富流的能形够态真。实设地计模者拟将自此然处界的中水流景淌的 称水为流“,台它阶能”让。人阶联梯想状到水山渠泉之或后是为潺一潺个的交小叉溪口,以因供此人被们命从名环为状“筛 物选喷”泉,的随外后侧水进渠入渐其渐内平侧坦。并随出后现水了流又又一进个入交了叉另口一。个交被叉称口作之“后水 摇流滚继”续的前区行域,,水在渠这也里逐改渐变造宽形,的在花水岗渠岩中水的渠五使个得位水置流气经泡过被转加入 弯了处水时中获。得气了泡新随的水动流力而,下在,这水里流五呈个瀑喷布头状改并变伴了随水着流浪的花形,式因并此该 将部新分的被动称力作加“入气其泡中”,。设当计水者流称从这西里侧为的“部涡分动即”将。翻滚进入环状喷 泉底部的水池中之前,设计者在此塑造了一个名为“查德尔”的 精彩水景。
.
14
设计理念
芝加哥千禧公园卢瑞花园
通过将芝加哥的现代和未来用概括 的手段进行表现,以此回应这座城 市和这片场地的悠久历史。关于芝 加哥景观的年代对比因地形的纹理 和植物的生长而得到证明。
15
光亮版块,代表了芝加哥的现代生活和 对于自然的艺术把控能力,提供了对于 未来的期许。逐渐上升的园路和不断降 低的植物带为纵观整个明亮、整洁、克 制的景观提供了一个愉悦的体验机会。
4
凯瑟琳的主要工作
为市政、机构和企业等设计公园、 花园和社区等空间
荷兰阿姆斯特丹韦斯特加斯法布里克文化公园 伦敦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新加坡东海湾及滨海湾花园 芝加哥卢瑞花园
5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扎哈哈迪德
风格对比
6
Kathryn Gustafson
作品特色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打破了围墙与栅栏的束缚,将风景园林设计的范 围延伸到了天地交接的地平线处。在她心中,风景园林设计是没有 界限的,这与法国风景园林大师米歇尔•高哈汝的地平线理论有异曲 同工之处。她将风景园林设计回归到了园林最基本的功能:塑造 土地。通过发掘土地本身特有的特征,融入全新的设计元素,将 土地本身与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想象力相结合,创造出美轮美奂的 风景园林。
风格对比
7
Zaha Hadid
作品特色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求学期间,开始对20年代的苏联前 卫艺术感兴趣,包括维奇的至上主义和康定斯基的构成主义。她 说:过去我认定有无重力的物体存在,而现在我确信建筑就是无 重力的,是可以漂浮的。学数学出身的哈迪德认为,建筑设计就 像科学实验一样,你必须抛弃现有的语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 虑问题,试验再试验,所有现有的语言都有他的局限性。
卢瑞花园
18
喷泉简介
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喷泉是由545块不同形状的花岗岩组成,长度 约210M,轻盈的穿插在现状地形中的卵圆形 的水景装置。它通过地形的高差变化把水流从 南侧的水源处向东西两个方向引导,并最终汇 入北侧低洼处的水池,在水流通过花岗岩水渠 的过程中,通过高差以及水渠机理的变化,展 现出丰富的水景形态。
具体分析
芝加哥千禧公园卢瑞花园
光亮空间&黑暗空间
在齐肩的树篱内,两个内部的空间,用 来种植宿根花卉和乔木。两个空间各有 自己的形式,不过由一个类似躯干的部 分相连。这两个空间,被叫做黑暗空间 和光亮空间,彼此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
黑暗空间,代表了这片场地以及整个城 市的过去,让游客沉浸于这种景观之中 。游客可以在强壮的植物和地壳的膨胀 中体验这种梦幻般的沉醉。
纪念喷泉位于伦敦海德公园 蛇形湖畔左岸,耗资四千七 百万美元的工程,于2004 年7月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距戴安娜王妃逝世刚好七周 年。
19
设计理念
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设计师凯瑟琳•古斯塔夫森想通过设 计表达了一个“外达内通”的概念 :既能够向外自由喷射又能够自如 地回收。”凯瑟琳•古斯塔夫森阐释 说,“一方面,可以将水流看作是 一条自由流动的溪流,她不停地冒 着泡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另 一方面,水流又可以从那边到这边 来回流动,充满了感性。”
Kathryn Gustafson
天地交接的地平线处的风景园林设计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1
目录
一、人物简介 二、风格对比 三、作品案例
1、卢瑞花园 2、戴安娜王妃纪念喷泉
序
Kathryn Gusta2fson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
生平 工作
3
凯瑟琳的生平
凯瑟琳•古斯塔夫森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 ,曾就读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纽约时装 技术学院,1979年她从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 风景园林学院获得了学位。
作为一名国际知名的景观设计师,凯瑟 琳因其独特且具有人文内涵的雕塑景观而享 有盛誉。作为古斯塔夫森&波特事务所的创 始合伙人之一,凯瑟琳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规 划项目愿景的能力。她的粘土建模方法使她 能创造赏心悦目、迷人简洁的地貌景观。这 些强烈的设计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喧嚣提供了 慰藉,也提供一个公共领域统一的多层次的 需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