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

记录评定结果:如角度、范围等
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拉伸、保持评定部位稳定等
评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避免疼痛和不适
确保测量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避免受伤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误差和偏差
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评定标准和规范,提高评定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汇报人:XX
感谢观看
远程医疗: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实现远程关节活动度评估和康复指导
跨学科合作:加强与医学、康复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的合作,推动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发展和创新
展望和研究方向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个性化: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评定,提高评定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远程化:通过远程医疗技术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定,方便患者和医生进行交流和诊断
评估方法: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测试等
应用价值: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指导运动训练和康复计划制定
应用领域:康复医学、运动医学、骨科等
03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方法和标准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常用方法
量角器测量法: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角度
直尺测量法:使用直尺测量关节活动长度
关节活动度计测量法:使用关节活动度计测量关节活动角度和长度
关节活动度评定困难:患者疼痛、恐惧、紧张等心理因素影响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不一致:测量者主观判断差异,测量环境影响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无法解释:患者病情复杂,测量结果与实际不符
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无法应用:测量结果与治疗方案不匹配,无法指导治疗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的主要目的
发现关节活动范围障碍的程度 根据整体的临床表现,大致分析可能的原因 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定手段
测量工具
最常用的通用量角器
测量方法
方法
患者处于合适并且舒适的体位
量角器的轴心对准关节轴
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轴线平行 移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轴线平行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具体测量1(肩关节)
肩屈曲
肩后伸
肩关节外展内收
肩关节内外旋
髋关节屈曲
髋关节伸展
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髋关节内旋和外旋
测量结果的记录
• 关节的名称与左右 • 关节僵硬、强直或挛缩的位置 • 主动ROM和被动ROM • 测量时的体位
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的注意事项
•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 节的替代动作。
• 固定好量角器,其轴心应对准关节中心 • 避免在按摩、运动以及其他康复治疗后
立即进行检查 • 同一病人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取相
同位置,两侧对比 • 注意相邻关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代偿。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症
当关节水肿、疼痛, 肌肉痉挛、短缩, 关节囊及周围组织 的炎症及粘连、皮 肤瘢痕等发生时, 影响了关节的运动 功能。
禁忌证
.关肌肉手 术后。
.骨化性肌炎
具体实践测量
上肢
下肢
肩肩关关节节 肘肘关关节节 腕关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
前言
•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是康复评定中的一项 重要内容
• 熟练掌握全身各关节的活动度是评定患 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治疗 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 关节活动度(ROM):指一个关节从起 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动范围。可分为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和被动关节 活动度(PROM)。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是对关节活动的一种专业性的评价,其目的是评估病人的机体健康状况。
一、定义:关节活动度评定,简称活动度评定,是一种检测身体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运动范围大小以及运动性能特性的护理评估方法。
二、评估过程1. 观察病人的行为,发现关节运动和功能改变;2. 触摸按摩或用手进行操作,感受关节能否完整活动;3. 用特定的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4. 通过评估结果,施加适当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5. 对改善情况,进行反复检测;三、优点:1. 关节活动度评估无需特殊的仪器,它可以仅仅靠观察病人的行为和触摸感受到关节的状态;2. 能够对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做出精确的判断,避免过度活动或滞后;3. 在治疗关节的同时,能够给患者更佳的运动表现,达到有效疗效;4. 可以有效地评估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关节活动度评估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病人,可以帮助专业医师获取客观而准确的信息。
四、缺点:1. 活动度评估本身不能及时发现关节的病理变化和变形;2. 活动度评估是一种不可逆的操作,必须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需精心控制力度;3. 需要具有相当专业性的技能才能进行活动度评估,不能由个人进行评估;4. 活动度评估受到病人的年龄、体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估;5. 对某些慢性或恢复期的病人,存在一定的能力偏差,容易误诊。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评估前,应向病人介绍评估的要求的内容和步骤;2. 在实施活动度评估时,评估者应对病人充满耐心与热情,避免因力量太大而给病人造成伤害;3. 对于较脆弱的病人,应慎重增加评估过程中的活动幅度,以免产生过度运动;4. 关节活动度评定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反馈,实时调整活动度评估的难度和评估时间;5. 在结束关节活动度评估后,可以给病人施加适当放松护理,以免病人出现出现活动不良和不适。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肩关节—外展、内收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旋后,使肱骨充分外旋,防止因肱三头肌 紧张限制运动的完成。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身体中线平行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外展:0~180 内收:0~45(使肩关节处于20-45度屈曲位)
肩关节—水平内收、外展
胸腰椎—前屈、后伸
体位:坐位
轴心:身体侧面对准第五腰椎棘突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 移动臂:脊柱连线 前屈:
0~80 后伸: 0~30
腰椎—旋转
体位:坐位
轴心:两臂交点 固定臂:两髂棘连线的平行线 移动臂:两肩峰连线的平行线 0~40
胸腰椎—侧屈
体位:坐位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肩关节 肘关节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颈椎
胸椎与腰椎
前臂
腕关节 手指\拇指
关节
肩关节—屈曲、伸展
体位:仰卧、坐或立位,臂置于体侧,肘伸直,
前臂中立位。 轴心:肩峰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对准股骨的大转子。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对准肱骨外上髁。 屈:0~180 伸:0 ~60
关节的分型
根据运动轴心或自由度多寡分为:
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包括滑车关节——指 间关节;车轴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
双轴关节:两个自由度。包括椭圆关节——桡腕关节;鞍状关节——拇 指腕掌关节。
三轴关节或多轴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转等多方向运动。包括:球 窝关节——肩关节;杵臼关节——髋关节;平面关节——肩锁关节;
治疗师所获得的手感即抵触感。 生理性运动终末感:正常关节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关节活动度评定

•
后,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 拇指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 第一掌骨纵轴。
• 移动臂: 拇指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 拇指近节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 0-50°。
拇指掌侧外展、掌侧内收
• 体位: 腕关节呈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 第一掌骨的腕掌关节。
• 固定臂: 食指(桡骨的延长线)。
动;伸展是向后方运动。 • 参考值: 屈曲0º-180º,伸展0º-
60º。
2. 外展、内收
• 体位: 坐位、立位、仰卧位。外展 ROM时肩关节无屈曲、伸展,前臂旋 后,掌心向前。内收ROM时肩关节屈 曲20º-45º,前臂旋前,掌心向后, 内收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 中心: 肩峰。 • 固定臂: 与躯干纵轴平行。(内收) • 移动臂: 与肱骨纵轴平行。 • 运动: 外展是在额状面上向外方运
关节活动度评定
000
一、概念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 (ROM), 是指关节活动时经过 的角度。具体而言是指关节的移 动骨在靠近或远离固定骨的运动 过程中, 移动骨所达到的新位置 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夹角。
•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指运用 一定的工具测量特定体位下关 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从而对关节 的功能做出判断。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 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 移动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腕关节掌屈、背屈
前臂旋前、旋后
肘关节的屈伸
肩关节外展
髋、膝关节屈伸
髋关节内收外展
踝关节背屈、跖屈
• 仰卧位, 髋膝关节屈曲 • 一手踝, 一手脚掌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一、概述(一)关节解剖(1)关节的形成骨连结是骨与骨联系的纽带,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类。
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没有关节腔,这种关节基本上不活动或活动甚微。
根据连接两骨的组织的不同,又分为纤维连结、软骨结合和骨性结合三种。
2.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或关节,骨与骨之间没有直接的连结,活动度大,结构复杂。
(2)关节的结构关节都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构成关节的骨面光滑,都有一层关节软骨覆盖。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减轻摩擦、吸收震荡和使关节面更相符合。
2.关节囊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包囊,附于关节面周围的骨膜将构成关节的各骨连结起来。
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3.关节腔有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
4.辅助结构关节的支持韧带(关节囊韧带、副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液囊及滑液鞘。
(二)关节的生理学运动1.关节的生理学运动形式滑动运动、角运动(屈伸运动,内收、外展运动)、旋转运动和环转运动。
2.关节的运动模式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环转等。
(三)关节的副运动为了进行正常的运动,关节囊必须松弛,此时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处于运动状态,这种运动成为副运动。
是人体不能随意控制的运动,也成为关节囊内运动。
一般分为构成运动和关节间隙运动。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的关节囊内的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松地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囊内的运动。
副运动包括滑动、转动和轴旋转。
二、测量工具与基本测量方法关节活动度检查时测量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其测量工具和方法有多种,如量角器测量、力矩-角度运动范围测量、电子角度计测量等。
临床上最多的是量角器测量。
(一)测量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规格不等的测量尺。
长度从7.5cm 到40cm 不等。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二节 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பைடு நூலகம்工具及评定原则
7. 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
(1)确定ROM测量的起始位置。通常以解剖位作为零起始点。测量旋 转度时,选取正常旋转范围的中点作为零起始点。 (2)同一病人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位置,两侧对比。 (3)关节的AROM与PROM不一致时,提示有关节外的肌肉瘫痪、肌 腱挛缩或粘连等问题存在,应以关节被动活动的范围为准,或同时记录 主动及被动时的ROM。 (4)测量AROM时应考虑病人不愿意移动、无法听从指令、关节灵活 性受限、肌肉无力、疼痛等因素的影响。 (5)关节测量之后,检查者应对数据进行分析。 (6)注意排除相邻关节的互相影响或互相补偿,并提醒病人注意,在 测量过程中使病人处于合适的体位,充分稳定近端关节。
第一节 概述
(二)关节内及其周围因素的影响
1. 关节的解剖与生理特性 2. 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3. 肌肉痉挛 4. 软组织挛缩 5. 肌肉无力 6. 关节内异常 7. 关节僵硬
第一节 概述
(三)其他因素的影响
年龄、性别、职业对关节的活动范围也有影响,如儿童和少年 比成人关节活动范围大,女性比男性的关节活动范围大,运动 员比一般人的活动范围大。即使是在病变的情况下,运动员髋 关节的直腿抬高试验也可能比一般人抬得高。
第二节 主要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
(一)脊柱
2. 胸、腰椎关节活动度 (2)脊柱侧屈(0°~40°)
体位:直立位。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骶髂连线中点的垂直线。 移动臂: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五腰椎棘突连线。 轴心:第五腰椎棘突。 运动测量:测量躯干侧屈有几种方法供选择。用卷尺来测 量躯干相对垂直位时所倾斜的程度。其他方法还包括:①评定 第七颈椎棘突相对骨盆的位置;②测量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 距离;③使用长臂量角器,将其轴心置于第一骶椎,固定臂与 地面垂直,移动臂对准第七颈椎棘突。 可能出现并应避免的代偿运动:骨盆倾斜。
第10章 关节活动度评定

(六)关节运动的类型
• 根据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可分为: ①主动运动:关节运动完全由肌肉收缩完成, 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称为主动运动;②)被动 运动:关节运动中肌肉没有任何收缩,完全 由外力来完成的称为被动运动;③主动助力 运动:关节运动中肌肉虽然有收缩但不能作 全范围的运动,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才能完 成。外力可以是徒手的或机械的,也可以是 他人的或自身的健侧肢体。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第一节 概述
• 关节是指两块或两块以上骨之间的连接部 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 是指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运 动范围(即运动弧)。关节活动度评定是 针对一些引起关节活动受限的身体功能障 碍性疾病的首要评定过程,如关节炎、骨 折、烧伤以及手外伤等。
二、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二)上肢关节 1.肩关节活动度 (1)肩关节屈(0°~170°,见图10-12) • 体位:坐位或仰卧位(肱骨处于中立位)。 • 量角器摆放:轴心位于肱骨侧面的肩峰,固定臂 与躯干平行,移动臂与肱骨平行。值得注意的是 在患者屈肩的同时,轴心逐渐移向肩的后部,因 此当测量终末位的角度时,轴心应置于三角肌群 所形成皱褶末端。
(五)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 通常稳定性大的关节灵活性较差;灵活性大的关节则稳定 性较差。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两关节的面积差 面积差大者,关节灵活性大;面积差小者, 关节灵活性小。 2.关节囊 关节囊厚而紧张,关节灵活性小,稳定性大;关节 囊薄而松弛,关节灵活性大,稳定性小。 3.关节韧带 韧带多或强,关节稳定性大,灵活性小;韧带少 或弱,关节稳定性小,灵活性大。 4.肌肉 关节周围的肌肉多而强,关节的稳定性大;关节周围 的肌肉少而弱或肌肉有良好的伸展性和弹性,关节的灵活性 就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三)肩关节水平外展、水平内收 ➢ 患者坐位,肩关节外展90° ➢ 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顶部 ➢ 固定臂垂直于躯干 ➢ 移动臂为肱骨长轴,肱骨在水平面上向后或向前运
动至最大范围 ➢ 参考值:水平外展0°~40°,水平内收0°~130°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四)肩关节内旋、外旋 ➢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
被动关节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是指肢体被动运动达到的关节活动范围。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1.构成关节的强弱、多少 4.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状况
生理因素
四、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 2.肌肉痉挛 3.软组织挛缩 4.肌肉无力 5.关节内异常 6.关节僵硬
• 步骤6
肩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180°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7
肩关节的伸展 称为后伸 正常活动范围 应是0~60°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二)肩关节外展 ➢ 患者坐位、立位或仰卧位,掌心向前 ➢ 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 ➢ 固定臂与躯干纵轴相平行 ➢ 移动臂与肱骨纵轴相平行,外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 参考值:外展0°~180°。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3
将量角器“0”点对准 鹰嘴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与 地面垂直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6
肩关节内旋至最大限度,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70°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7
肩关节外旋至最大限度,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90°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7
肘关节伸展至最大限度,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六)前臂旋前、旋后
➢患者坐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 ➢角度尺中心置于第三掌指关节骨突处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移动臂为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的连线,前臂旋前或旋后至最 大范围。 ➢参考值:旋前0°~80°,旋后0°~80°。
病理因素
五、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1.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2.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3.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 4.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5.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六、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囊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坐位或站立位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屈曲和伸展时的轴心是肩峰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对准肩峰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腋中线平行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肩关节屈曲和伸展
➢量角器 ➢又称关节角度尺
移动壁
➢组成 固定壁 轴心
2.量角器的长度
➢ 量角器臂的长度从7.5-40cm不等 ➢ 检查者应根据所测关节的大小,选择适合的壁角器 ➢ 测量膝关节、髋关节等大的关节时应选择40cm长臂
的量角器.而测量手或是趾关节时,应选用7.5cm 短臂的量角器
3.量角器的摆放
➢ 量角器的轴心(中心)应对准关节的运动轴中心; ➢ 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的长轴平行, ➢ 移动臂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的长轴平行(当患者有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2
测量肘关节,屈曲时的轴心,是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对准肱骨外上髁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固定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与桡骨纵轴平行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6
肘关节屈曲至最大限度.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150°
特殊运动障碍时可以变化)。
八、测量步骤
1.解释说明: 2.体位选择: 3.量角器放置: 4.关节活动: 5.记录: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一)肩关节屈曲、伸展
➢ 患者坐位或立位,前臂中立位,手掌面向躯干。 ➢ 角度尺中心置于肩峰 ➢ 固定臂与腋中线相平行 ➢ 移动臂与肱骨长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 参考值:屈曲0°~180°,伸展0°~60°。
90°,前臂旋前。 ➢ 角度尺中心置于尺骨鹰嘴 ➢ 固定臂与躯干面相垂直 ➢ 移动臂为尺骨长轴,内旋或外旋肩关节至最大范围 ➢ 参考值:内旋0°~70°,外旋0°~90°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仰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 90°,前臂中立位
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时的轴心是尺骨鹰嘴
周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 了关节的运动功能,均需要进行ROM测量。
(二)禁忌证 1.关节脱位或骨折未愈合。 2.刚刚经历肌腱、韧带,肌肉手术后。 3.骨化性肌炎。
七、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
量角器、电子角度计、皮尺等,必要对也可以拍X 线片或用摄像机拍摄进行测量分析。
1.量角器的构成
肩关节外展
• 步骤1
受试者一般采取 坐位或站立位
肩关节外展
• 步骤2
测量肩关节外展时的轴心是肩峰
肩关节外展
• 步骤3
将量角器的“0”点对准肩峰
肩关节外展
• 步骤4
将量角器的 固定臂与 身体中线平行
肩关节外展
• 步骤5
将量角器的移动臂与肱骨纵轴平行
肩关节外展
• 步骤6
肩关节外展至最大限度. 正常活动范围应是0~180°
一、上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五)肘关节屈曲、伸展
➢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上臂紧靠躯干,肘关节伸展, 前臂旋后
➢ 角度尺中心置于肱骨外上髁 ➢ 固定臂与肱骨纵轴相平行 ➢ 移动臂与桡骨纵轴相平行,屈曲或伸展肘关节至最大
范围。
➢ 参考值:屈曲0°~150°伸展0°。
肘关节屈曲和伸展
• 步骤1
受试者取坐位,上臂在体侧,自然下垂,前臂旋后,掌 心向前
康复教研室 李荣
一、定义
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 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
如图:
二、关节活动度的分类
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是指通过患者主动、随意运动达到的关节 活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