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精)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ROM)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
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下:以中立位为0º。
记录0°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正值表示。
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0°欠缺角度,用负值表示。
伸展超过0º时用正值,称过伸。
例如肘关节屈曲130°过伸5°,记130°~+5°;如活动受限,伸直离中立位15°,则记录130°~-15°。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临床医学中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用于判断关节的功能状况和身体的活动能力。
下面将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1. 准备工作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前,需要准备一个测量工具,一般为一个透明的直尺或者一个角度测量器。
此外,还需要确保被测者身体放松,处于自然姿势,没有任何疼痛或不适。
2. 测量关节的屈曲度和伸展度首先,我们以测量膝关节活动度为例。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桌面上,竖直起立。
然后,让被测者坐在桌边,使其膝关节贴近直尺的竖直边缘。
接下来,让被测者伸直膝关节,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伸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然后,让被测者屈曲膝关节,直到不再感到舒适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下肢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屈曲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3. 测量关节的外展度和内收度接下来,我们以测量肩关节活动度为例。
被测者站在直立位置。
将直尺的底边平放在被测者的背部腰部位置,直尺与脊柱保持平行。
然后,让被测者将臂部向两侧展开,直到不能再进一步展开为止。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外展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接下来,让被测者将臂部收回,尽量靠近身体。
调整直尺使其与上臂平行,这即是被测者的内收度。
记录下关节与直尺平行的刻度值。
4. 测量关节的其他活动度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并不仅限于屈曲度、伸展度、外展度和内收度。
不同关节还有各自特定的测量方法。
例如,测量踝关节活动度可采用胫骨与跟骨之间的度量,测量手腕关节活动度可采用桌面上平放的直尺来测量手掌与前臂的夹角。
5. 数据记录和分析完成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后,将测得的数值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通常,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被测者关节活动度的好坏。
若测量结果偏离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关节功能障碍或者其他身体问题。
通过以上的图解方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如何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康复医学-关节活动度测定

准备
为测定关节活动度做好充分准备,提供 舒适的环境和适当的器材。
测量
使用关节活动度测定工具进行测量,记 录患者的运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测定的意义
• 帮助判断患者的疾病和损伤程度。 • 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 评估康复效果,判断康复进展。 • 为治疗效果评估和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应用领域
康复医学-关节活动度测 定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各种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改善身体功能。 关节活动度测定是康复医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评估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 围。
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性
1 功能恢复
通过测定关节活动度,可 以评估患者受限的运动防损伤
3 监测康复进展
1 康复治疗
帮助康复专业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2 运动训练
评估运动员的关节活动度,指导训练和运动 技巧的改进。
3 医学研究
4 临床诊断
为关节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帮助医生进行病情诊 断和治疗决策。
了解关节活动度可以帮助 预防运动损伤和关节问题。
关节活动度测定可以帮助 康复专业人员监测患者的 康复进展,并进行及时调 整。
关节活动度测定的方法
主动测量
由患者独立完成,通过自我协调、主动运动测定关节活动度。
被动测量
由康复专业人员或设备协助患者测定关节活动度。
辅助检查
使用X光、MRI等辅助影像学方法帮助评估关节活动度。
常见的关节活动度测定工具
关节度量器
用于测量关节的屈曲、伸展、外 展和内收范围。
柔韧度测量器
评估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如坐 位体前屈测定。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是一种评估关节运动功能损害范围和程度的重要手段。
关节活动度测量有助于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分析受限原因,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对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进行浅述。
一、目测法目测法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初步方法,主要用于初步体检。
医生通过双手固定患者的某一关节,使其进行特定方向上的活动。
医生通过目测判断患者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异常,以及异常的程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限。
二、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通过简单的测量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客观测量。
例如,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后,使用量角仪或测量距离的仪器,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仍有一定误差。
三、放射线片检查法放射线片检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方法。
患者在最大活动度时保持姿势不变,拍摄平片。
然后在电脑软件或平片上使用相关测量手段,判断关节活动度。
此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其他测量方法1.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数据。
如电子量角器、关节运动传感器等。
2.超声波测量:超声波测量方法无创、安全,适用于各种关节的测量。
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关节运动时的距离和速度,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
3.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总之,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量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关节活动度测量带来更多便捷和精确性。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讲解课件

肘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轴心
量角计摆放 固定臂 移动臂
屈
坐/立/仰卧位 臂取解剖位
肱骨 外上
髁
与肱骨长 轴一致
与桡骨长 轴一致
正常值 0~150
肘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
肘关节的屈曲、伸展
前臂旋前、旋后
ADL与ROM的关系举例
拧毛巾 洗澡动作 擦、洗脸 喝水
腕关节背伸0°~15°/掌屈0°~20°,前臂旋前旋后0°~45°/ 肘关节屈曲65°~80°/肩关节屈曲25°~45°
腕关节背伸30°~50°/前臂旋前0°~45°/肘关节屈曲 80°~120°/肩关节外展5°~10°
腕关节背伸40°/前臂旋后70°/肘关节屈曲40°~135°/肩关节屈 曲15°~25°/
(二)病理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禁忌症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 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 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 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 关节的运动功能,均需 rom测量
1、物理疗法的测量目的 ①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②确定关节受限程度 ③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因素 ④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⑤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2、作业疗法的测量目的
日常生活活动或动作的完成时以人体诸关节不同活动 度的组合为基本前提。(见adl与rom的关系举例)因疾病或外伤致使 某关节的结构或关节周围组织改变将使该关节活动范围改 变,并由此影响作业活动的完成。就测量关节活动度而言, 作业治疗师更关注的是:作业活动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之 间的关系。当患者不能完成某种的作业活动项目与关节活 动范围有关时,作业治疗师应对相关rom进行测量,了解 受限程度,分析受限原因,为制定相应的作业治疗计划提 供依据,也为了日后建立数据库。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是评估关节功能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可以了解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关节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
1. 视觉检查。
首先,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初步评估关节活动度。
观察受检者在不同动作下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姿势,是否存在异常的弯曲、扭曲或僵硬等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可以迅速发现明显的关节问题。
2. 触诊检查。
触诊检查是通过手部触摸受检者的关节,感受其活动度和稳定性。
医生可以通过触摸来判断关节的韧带、肌肉和软组织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关节是否有异常的移位或变形。
这种方法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触觉。
3. 测量关节活动度。
测量关节活动度是通过仪器或工具来准确测量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活动范围。
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关节活动度仪、测量尺和角度仪等。
通过测量关节的屈曲、伸直、外展、内收等活动范围,可以客观地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并记录下来供后续分析和比较。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关节的结构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可以为关节活动度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对于一些隐匿性的关节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
5. 功能性评估。
除了上述的直接检查方法,还可以通过一些功能性评估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例如,通过步态分析、平衡能力测试、功能性活动评定等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关节的功能状态和活动度,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
总结。
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视觉检查、触诊检查、测量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和功能性评估等多种手段来综合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和健康状况。
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相互印证,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检查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全面评估受检者的关节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关节的健康和功能。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超详细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超详细⼀、颈部活动度中⽴位:⾯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腰部活动度腰椎中⽴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腰椎呈弧形,⼀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盆横径所成⾓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侧⽅⽤⼿⼼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背。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两侧且⼿⼼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两侧。
测量⽅法:前⾯观(必须向外侧最⼤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向侧⽅运动。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肩关节前⾯,并与肩峰成⼀直线。
固定臂平⾏于躯⼲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
活动臂平⾏于前臂中⼼。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臂,旋转躯⼲,改变肩、肘关节⾓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
活动臂平⾏于前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关节活动度(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转动的角度。
在临床中,引起关节活动范异常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关节疾病所致,如关节骨或软骨的损伤、病变、退行性病变、畸形等。
其次是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痉挛、挛缩、瘢痕粘连、软组织的疼痛、肌肉无力瘫痪等。
而肌无力或瘫痪时主动关节活动度变小,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
ROM测定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状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确定有无关节活动障碍及障碍程度,确定治疗目标和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为了保正测量结果的正确性和可比性,检查者除要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外,测量时必须分别测量主动和被动两种关节活动度;必须按统一方法、标准进行。
同时在评价关节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记录检查结果应写明关节活动的起、止度数。
下面将1974年日本康复医学统一制定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介绍如下(表1~3)。
表1 上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部位名运动方
向
正常范
围(度)
角度计的用法
固定臂移动臂轴心
肩胛带前屈0~20 通过肩峰前额面投影线头顶和肩峰的连线头顶
后伸0~20
上举0~20 两肩峰的连线肩峰与胸骨上缘连线胸骨上
缘
下降0~10
肩关节(包括肩胛骨的活动)前屈0~180 通过肩峰的垂直线(站立或坐
位)
肱骨肩峰后伸0~50
外展0~180
内收0
外旋0~90 垂直地面尺骨鹰嘴内旋0~90
水平屈
曲
0~135 通过肩峰的额面投影线外展90º后进行水平
面移动的肱骨长轴
肩峰
水平伸
展
0~30
肘关节屈曲0~145 肱骨桡骨肘关节伸展0~5
前臂旋前0~90 与地面垂直包括伸展拇指的手掌
面中指尖
旋后0~90
腕关节背屈0~70 桡骨第二掌骨腕关节掌屈0~90
桡屈0~25 前臂骨(前臂轴的中心)第三掌骨
尺屈0~55
表2 下肢关节活动度测定法
表3 脊柱关节活动度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