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表

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表

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表
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表是一个医学参考表,用于测量人体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节和其正常活动度范围的参考值: 1. 肩关节:向前抬臂可达到180度,向侧面抬臂可达到90度,向后抬臂可达到60度。

2. 肘关节:伸直时与上臂呈180度,屈曲时可向手臂方向屈曲。

3. 腕关节:屈曲时可向掌侧弯曲90度,伸直时可与前臂成直线。

4. 髋关节:向前屈曲可达到90度,向侧面抬腿可达到45度,
向后伸展可达到30度。

5. 膝关节:伸直时与大腿呈180度,屈曲时可向小腿方向弯曲140度。

6. 踝关节:向胫骨方向弯曲可达到20度,向胫骨外侧弯曲可达到45度,向胫骨内侧弯曲可达到30度。

以上数值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人体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感到关节活动度异常,请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 1 -。

关节活动及功能位 PPT

关节活动及功能位 PPT

手指关节
功能位 掌指关节屈60°,指间关节屈30°~45°
固定范围:前臂至指
活动度 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 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 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 拇指: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外展:可达40° 屈曲:掌拇关节可达20-50。指间关节可达90° 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 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
活动度 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屈曲:135-150° 过度伸直:10° 旋前:80-90° 旋后:80-90°
腕关节
功能位 腕背曲20°~30°,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
固定范围:从肘到手掌远侧横纹
活动度 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背伸:30-60° 掌屈:50-60° 桡侧倾斜(桡屈):25-30° 尺侧倾斜(尺屈):30-40°
踝关节
功能位 中立位,无内外翻
固定范围:小腿到足趾
活动度 中立位为足与小腿间呈90,无足内翻或外翻
踝关节背屈:20-30° 踝关节跖屈:约40-50° 距下关节之内翻30°,外翻30-35° 跗骨间关节(足前部外展或内收)之活动度, 采用被动活动,跟骨保持中立位。正常各约25° 跖趾关节运动:跖屈和背屈活动,尤以踇趾重 要。正常背屈约45°,跖屈为30-40°
活动度 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方
前屈:70-90° 后伸:40° 外展:80-90° 内收:20-40° 中立位之旋转:内旋70-90° 外展位之旋转:与对侧比较 上举:160-180°
肘关节
功能位 单侧固定时屈90°。如双侧固定时,一侧屈
110°,一侧屈70°,前臂中立位 固定范围:从腋部到手掌远侧横纹处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关节活动度评定-PPT课件

• 3.拇趾的M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跖关节。 • 固定臂:第1跖骨。 • 移动臂:第1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35°,伸展0-60°。
• 4.拇趾的IP屈曲、伸展 • 体位: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趾间关节。 • 固定臂:第1节趾骨。 • 移动臂:末节趾骨。 • 正常值:屈曲0-60°,伸展0。
食指分离方向的运动。 掌侧内收,与外展相反,做返回食指
方向的运动。 正常值:掌侧外展0-90°,掌侧内收90°-0。
手指
手指掌指关节屈曲
• 体位:坐位,前臂、手放于桌面,前臂 、腕关节中立位。
• 中心:相应掌指关节桡侧。 • 固定臂:相应掌骨纵轴。 • 移动臂:近节指骨纵轴。 • 运动:指骨向靠近手掌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 中心:相应远端指骨间关节桡侧。 • 固定臂:中节指骨纵轴。 • 移动臂:远节指骨纵轴。 • 运动:远节指骨向靠近中节指骨方向运动。 • 正常值:0-90°。
附:手指的外展、内收
• 体位:腕关节中立位,手指伸展位。
• 中心:两轴的交点。
• 固定臂:第3指骨纵轴。
• 移动臂:第2、4、5指骨纵轴。
运动。 伸展,从基本肢位向屈曲相反的方向
运动。 • 正常值:屈曲0-135°,伸展0°。
附:小腿外旋、内旋
• 体位:坐位,膝关节90°屈曲,踝关节中立位。 • 中心:足跟在膝上的投影。 • 固定臂:膝关节90°屈曲,足长轴所指的方向。 • 移动臂:第二趾骨与跟骨的连线。 • 运动: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复合运动。
向后方的运动。 注意固定骨盆,防止躯干的代偿
运动。 • 正常值:0-30°。
外展
• 体位:仰卧位,避免大腿旋转。 • 中心:髂前上棘。 • 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 移动臂:股骨纵轴(髂前上棘与髌骨中心

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量课件
关节活动度测量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目录
学习要点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关节的基础知识 测量工具及其测量步骤 上肢关节的测量 下肢关节的测量 脊柱关节的测量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学习要点
1.要学会关节活动度的定义 2.学会使用测量的工具的, 3.并通过使用测量工具,能够总结出引起关节活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返 回 目 录
第三十三页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脊柱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 颈部
运动
前屈 后伸 左旋 右旋
受检体位
轴心
坐或立位,在 侧方测量
肩峰
同上
同上
坐或仰卧,于 头顶测量
头顶后方
左侧屈 右侧屈
坐或立位,于 后方测量
第7颈椎棘突
髋臼 坐骨 横韧带 结节
坐骨结节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膝关节 knee joint
股外侧肌 股直肌 髌外侧 支持带
腓侧副 韧带
腓骨头
髌韧带
股内侧肌
半膜肌腱 髌骨
胫侧副 韧带
髌内侧 支持带
膕肌
胫骨
跖肌 腓肠肌 膕斜 韧带 腓侧 副韧带 腓骨头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踝关节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人体的六大关节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喙肩弓 肩峰 喙肩 韧带
喙肱 韧带
关节囊
锁骨
肩峰
肱骨头
喙突
肩胛骨
关节囊 关节腔 盂唇
肩胛骨
肱二头肌 长头腱
关节囊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四:二十点 七分。
肘关节 elbow joint

正常人体关节活动度及测量示意图

正常人体关节活动度及测量示意图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 -90 °b 后伸:40° -45 °C 前屈上举:150° -170d 上举:160° -180 °e 外展:80° -90f 内收:20° -40 °g 内旋:70° -90h 外旋:40° -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 -150b过度伸直:10°C旋前:80°-90 °d旋后:80°-90 °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旋前(手掌向下):80° -90b旋后(手掌向上):80° -90M A3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 -60 °b 掌屈:50° -60 °C桡侧倾斜:25° -30 d尺侧倾斜:30° -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 外展:40°b屈曲:掌拇关节20° -50 °。

指间关节可达90°C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 -90 °b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 -90 °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 -45 °b 后伸:35° -45 °C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 -80 °a B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人体正常关节活动度你知道吗?

人体正常关节活动度你知道吗?

人体正常关节活动度你知道吗?
什么是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前者是由肌肉主动收缩产生,后者由外力产生,无肌肉的随意运动。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
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是多少?
要如何测量?
01测量方法
舒适体位
暴露测量的关节
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
专人测量
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
02测量工具
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03测量结果对照表
上肢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下肢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编辑:郑若一
点击关注我们!。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关节角度测量表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关节角度测量表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
常值
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0°,后伸:40°,前屈上举150°—70°B外展:80°-90°,内收:20°F0°,外展上举:180°
C外旋:45°-60 ° 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

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
E: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 :掌指关节屈曲:90。

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C:远指关节屈曲:60°
D:掌指关节背伸:30°
E: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A :屈曲130°-140°
B:后伸0°10°
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
D:屈髋位、内旋30°-40 °外旋4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