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科关节活动度测量
【目的】测量关节活动度(ROM)以判断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出现障碍的原因,评价治疗训练效果,改进训练方法。

【方法】
根据被测关节大小选择合适的量角尺。

向患者说明测量目的和注意事项,使其精神放松,体位舒适,防止代偿性运动。

一、脱去衣服,暴露受检关节,让患者慢慢活动关节二次。

二、确定顶角(轴心)和该角二条边(关节上下肢体轴线)。

三、将量角尺轴心放在顶角,二个测量臂与肢体轴一致。

四、关节活动范围记录法如下:以中立位为0º。

记录0°到各运动方向的活动角度,用正值表示。

肘、膝、指等关切伸展受限时,应记距0°欠缺角度,用负值表示。

伸展超过0º时用正值,称过伸。

例如肘关节屈曲130°过伸5°,记130°~+5°;如活动受限,伸直离中立位15°,则记录130°~-15°。

五、先测主动运动,后测被动运动。

六、同时测量患病关节的上下关节,并与对侧比较。

七、测定时发现关节变形、浮肿、痉挛、挛缩、疼痛时应详细记录。

【注意事项】
一、量时应手法柔和,量角尺的放置不能妨碍关节活动。

二、有关节肌的关节,要注意肌肉对关节活动的影响。

三、测被动运动角度时应请助手帮助。

四、读量角尺角度时视线应与刻度在同一水平。

五、用量角尺测二次,取平均值。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

6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六大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与计算方法:1. 肩关节:肩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肩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2. 肘关节:肘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肘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肘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3. 膝关节: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4. 髋关节:髋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髋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5. 腕关节:腕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外展、内收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腕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腕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6. 踝关节:踝关节活动度主要包括屈伸、内外翻等。

测量方法有:-量角器测量:在患者踝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时,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的角度。

-目测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踝关节的活动情况,判断其活动度。

在测量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患者在测量过程中保持舒适、放松的状态。

2. 医生要熟悉各种测量方法和仪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测量结果需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以评估关节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总之,关节活动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生熟练掌握各种测量方法和技巧,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浅述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是一种评估关节运动功能损害范围和程度的重要手段。

关节活动度测量有助于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情况,分析受限原因,评估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本文将对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进行浅述。

一、目测法目测法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初步方法,主要用于初步体检。

医生通过双手固定患者的某一关节,使其进行特定方向上的活动。

医生通过目测判断患者关节活动度是否有异常,以及异常的程度。

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有限。

二、测量仪器法测量仪器法是通过简单的测量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客观测量。

例如,在患者肩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后,使用量角仪或测量距离的仪器,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

这种方法相对准确,但仍有一定误差。

三、放射线片检查法放射线片检查法是一种精确测量关节活动度的方法。

患者在最大活动度时保持姿势不变,拍摄平片。

然后在电脑软件或平片上使用相关测量手段,判断关节活动度。

此方法准确性较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知识。

四、其他测量方法1.电子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可以实时记录关节活动度数据。

如电子量角器、关节运动传感器等。

2.超声波测量:超声波测量方法无创、安全,适用于各种关节的测量。

通过超声波仪器检测关节运动时的距离和速度,从而评估关节活动度。

3.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关节软骨、韧带、滑膜等结构,有助于评估关节损伤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总之,人体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方法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测量工具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将为关节活动度测量带来更多便捷和精确性。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讲解课件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讲解课件
下降是肩胛骨向下方运动。 正常值:上举0-20º,下降0-10º
肘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轴心
量角计摆放 固定臂 移动臂

坐/立/仰卧位 臂取解剖位
肱骨 外上

与肱骨长 轴一致
与桡骨长 轴一致
正常值 0~150
肘伸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
肘关节的屈曲、伸展
前臂旋前、旋后
ADL与ROM的关系举例
拧毛巾 洗澡动作 擦、洗脸 喝水
腕关节背伸0°~15°/掌屈0°~20°,前臂旋前旋后0°~45°/ 肘关节屈曲65°~80°/肩关节屈曲25°~45°
腕关节背伸30°~50°/前臂旋前0°~45°/肘关节屈曲 80°~120°/肩关节外展5°~10°
腕关节背伸40°/前臂旋后70°/肘关节屈曲40°~135°/肩关节屈 曲15°~25°/
(二)病理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四、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禁忌症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 痉挛、短缩,关节囊及周 围组织的炎症及粘连、皮 肤瘢痕等发生时,影响了 关节的运动功能,均需 rom测量
1、物理疗法的测量目的 ①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②确定关节受限程度 ③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因素 ④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⑤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2、作业疗法的测量目的
日常生活活动或动作的完成时以人体诸关节不同活动 度的组合为基本前提。(见adl与rom的关系举例)因疾病或外伤致使 某关节的结构或关节周围组织改变将使该关节活动范围改 变,并由此影响作业活动的完成。就测量关节活动度而言, 作业治疗师更关注的是:作业活动能力与关节活动范围之 间的关系。当患者不能完成某种的作业活动项目与关节活 动范围有关时,作业治疗师应对相关rom进行测量,了解 受限程度,分析受限原因,为制定相应的作业治疗计划提 供依据,也为了日后建立数据库。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人体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指的是通过测量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功能的灵活度和健康状态。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康复治疗、体育训练和运动员的评估,以及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人体关节活动度测定方法。

1.视觉观察法:这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方法,通过肉眼观察人体关节运动的范围和质量,并与正常标准进行比较。

例如,观察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等。

这种方法对于初步了解关节活动度较为适用,但不能提供具体的数据。

2.万用关节测量仪:这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量化人体关节的活动度。

该仪器主要由一个固定底座、一根可调节的支柱和一组旋转的测量臂组成,安装在关节处,并根据关节运动的范围进行调整。

运动过程中,关节会推动测量臂旋转,从而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通过万用关节测量仪可以精确测量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的角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的角度,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角度等。

3.关节角度测量法:这种方法使用角度测量器等仪器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肩关节的外旋和内旋,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肩关节上,通过观察和记录测量器上的刻度来得到角度值。

类似地,对于膝关节屈曲和伸展,可以使用一个角度测量器放置在膝关节前面,来测量关节的角度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关节活动范围比较大,且需更高测量精度的情况。

4.关节间距测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髋关节、脊柱和手指关节等无法直接测量角度的关节。

通过测量关节间的距离来间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例如,对于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使用铅垂线将两个髋骨连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测量其底边的长度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5.影像学测量法:这种方法通过医疗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来测量关节的活动范围。

通过这些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关节结构、软组织和骨骼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关节内各组织的尺寸和角度。

例如,通过X射线可以测量关节骨头之间的角度、关节软骨厚度以及关节腔的大小等。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股骨 大转

与身体纵 轴平行
与身体纵 轴平行
0~125°

侧/ 俯卧,被 测下肢在上
同上

内收 外展
仰卧
髂前 上棘
内旋 外旋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髌骨 中心
同上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与地面垂 直
同上 0~30°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病理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 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多见
关节活动度异常常见原因
普通测角计:也称通用 量角器,是临床最常用 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 指针;固定臂,附有刻 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 动轴固定,轴为测角计 中心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俯卧位、坐位)
测量时,将量角器的轴心对准股骨外髁,固 定臂与股骨长轴平行,其移动臂平行胫骨。 当膝关节屈曲时,移动臂随着胫骨运动而运 动。当膝关节屈曲到最大位时,这时读出 移动臂与固定臂的夹角。
膝关节伸展
(坐位、仰卧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意义
• 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是评估运动功能障碍的
一重要评估方法。其主要为主动关节活动 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
定义:指关节的远端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
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近端之间的夹角。
检查的目的: • 有无障碍 • 障碍的原因:
主动ROM=被动ROM 主动ROM<被动ROM 主动ROM>被动ROM
• 障碍的程度
测量工具
量角器
分通用量角器和指关节量角器
描述方法
膝关节活动度的测定方法
• 选择体位 • 定好轴心 • 对准固定臂和移动臂
• 关节活动的范围可以决定运动功能的质量。 • 根据关节受限的程度,实施相应的康复治
疗。
注意事项
• 检查者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轴心要找准
确,被检查者按规定就摆放合适的体位和 肢位,并裸露待测关节。 • 关节的起始位一般一功能位0°,允许测 量误差为3°~5°。 • 先测量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后测被动活 动范围,并与对侧关节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 先测量主动的,后测量被动的。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简述关节活动度测量步骤
关节活动度测量是评估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和康复师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

以下是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基本步骤:
1.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工具包括红外热成像仪、超声波关节监测器、光学关节镜等。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

2. 准备测量环境:确保测量环境舒适、安静、没有干扰,患者需要放松身体,保持自然姿势。

3. 测量关节角度:医生或康复师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测量关节角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或超声波关节监测器来记录关节角度。

通常需要测量多个关节角度,以确保关节活动度的整体评估。

4. 记录测量数据: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将测量数据记录在电子表格或纸质文
件中,并进行分析。

通常需要记录关节角度、角度范围、关节幅度等数据。

5. 分析测量结果:医生或康复师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通常需要结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对于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指导康复和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医生或康复师需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工具,准确记录和分析测量数据,为患者
提供有效的康复和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角度计(倾斜计)
Infotronic GONIO Sensors

The comprehensive range of this Goniometers and Torsiometers are ideal for quick, simpl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joint movement in multiple planes. This sensors are lightweight and flexible, the sensors can be comfortably worn undetected under clothing, without hindering the actual movement of the joint.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与腓骨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正常值
背伸: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0~35度 外翻 0~25度
背屈 跖屈 踝
仰卧,踝处 中立位
内翻 外翻
俯卧,足位 于床外缘
踝后方 两踝中 点
正常值
掌屈 0~90度 背伸 0~70度 桡偏 0~25度 尺偏 0~30度
掌屈 背伸 腕 桡尺 偏
第三掌 骨基底 部
前臂背侧 中线
指间关节活动度测量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体位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股骨 大转 子 同上 髂前 上棘 髌骨 中心
固定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同上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与地面垂 直
注意事项



被检查者保持正确体位并给予充分固定,避免错误, 减少误差 选择适当的量角器,正确操作 首次和再次测量的时间、地点、测量者及所用测量工 具应保持一致 动作轻柔缓慢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同高 详细记录AROM和PROM 注意观察关节有无变形、浮肿、疼痛、挛缩 进行双侧测量并比较,正常值仅供参考,存在个体差 异
测量目的



确定活动受限的关节部位 确定关节受限的程度 寻找和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 为确定治疗目标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客 观依据 保持连续记录以便治疗前后对比和疗效判定

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 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判断病因和预测预后、 制定系统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具有重要 意义
测量步骤



向患者解释测量目的与方法 暴露被检查部位,确定测量体位 固定近端,要求被检查者受累关节进行各种主动 运动 测量AROM:如果受限,治疗师应继续被动运动 该关节(注意疼痛、运动模式与质量、是否有联 合运动或代偿运动、分析AROM受限的原因) 测量PROM:分析原因(疼痛、痉挛、粘连等)
髋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仰/侧卧,对侧 下肢伸直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仰卧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股骨 大转 子 固定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移动臂 与身体纵 轴平行 正常值 0~125°


同上 髂前 上棘 髌骨 中心
同上 左右髂前 上棘连线 与地面垂 直
同上
0~30°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
小腿后纵 轴
轴心与 足跟中 点连线
踝关节活动度测量
量角计摆放 关节 运动 体位 轴心 腓骨纵 轴线与 足外缘 交界处 固定臂 移动臂 与第五 跖骨纵 轴平行 背伸: 0~20度 跖屈: 0~50度 内翻 0~35度 外翻 0~25度 正常值
背屈 跖屈 踝 内翻 外翻
仰卧,踝处 中立位
与腓骨纵 轴平行
运动终末感



在被动活动的关节达到最大末端时治疗师所获 得的手感即抵抗感 不同的解剖结构所产生的抵抗感不相同 当关节的解剖结构正常及ROM充分时,检查 者手中体会到的是正常的或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当解剖结构发生病理变化,或ROM下降或增 加时即出现异常的或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生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软组织抵抗 结缔组织抵抗 手感 软组织被挤压感 硬而富有弹性感 坚硬有少许弹性感 原因 软组织间接触 肌肉被牵伸 关节囊或韧带被 牵伸 举例 被动屈曲膝关节 伸膝被动背伸踝 被动伸MP 被动前臂旋后
骨软化病、退行性关节疾病、骨 性关节炎、关节内游离体、骨化 性肌炎、骨折
急性滑囊炎、关节炎、新生物、 骨折、心理反应 关节内紊乱如半月板撕裂 急性或亚急性关节炎、严重的活 动性损伤或骨折,无疼痛提示 CNS损伤引起的肌张力增高
虚性抵抗 弹性抵抗 痉挛抵抗
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关节面的面积差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韧带的强弱和多少 关节盘的介入 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多少及弹性 年龄、性别及训练水平 生理状态,如麻醉、昏迷

0~150


0
过伸 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0~10
前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前臂
坐位,上 旋前 臂置于体 旋后 侧,屈肘 90度
中指尖
与地面 垂直
与包括 伸展的 拇指的 手掌面 一致
各0~90度
腕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坐/站位,屈 肘90度,前 臂置中立位 坐/立位,屈 肘90度,前 臂旋前,腕 中立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腕关节 固定臂 与桡骨长 轴一致 移动臂 与第二 掌骨长 轴一致 第三掌 骨背侧 纵轴线
瑞士Spinalmouse 脊柱电子测量仪

SpinalMouse®脊柱测量 仪可手控在背部皮肤上 沿脊柱滑动,测量头根 据脊柱纵向和 侧面形状自动跟踪并记 录以下医学参数: • 相对垂直倾角 • 每个椎骨节的脊柱后凸 及前凸情况 • 脊椎节角度度 • 骨盆位置 • 背部长度
皮尺

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手指活动 度等
骨抵抗
突然发生坚硬感
骨与骨的接触
被动伸肘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性质 软组织抵抗 结缔组织抵抗 手感 软,踩沼泽地感 硬,有弹性感 原因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 肌紧张增加,肌肉、关节囊、韧 带短缩
骨抵抗
坚硬,粗糙关节面 接触并移动时骨摩 擦感
因疼痛而在PROM 之前即停止 反跳感 PROM突然停止且 有坚硬感伴疼痛


有下列情况时测量须谨慎:关节或关节周围炎 症或感染、关节脱位、关节血肿、怀疑存在骨 性关节僵硬、软组织损伤 注意药物对ROM测量结果的影响 有明显骨质疏松或骨的脆性增加时避免测量 PROM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关 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肩峰 固定臂 腋中线 移动臂 肱骨长轴
正常值 屈0~180 伸0~60 内收0~45 外展0~180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膝关节活动度测量
关节 运动 体位
量角计摆放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俯卧、侧 屈、 卧或坐在 伸 椅子边缘
股骨外 侧髁
与股骨 纵轴平 行
腓骨小 头与外 踝连线
屈: 0~150° 伸:0° 过伸: 0~10°
移动臂
与股骨纵 轴平行 同上
正常值 0~125° 0~30°


侧/ 俯卧,被 侧下肢在上
仰卧 仰/俯卧,两小 腿于床缘外下 垂

内收 外展 内旋 外旋
髂前上棘 至髌骨中 各0~45° 心的连线 与胫骨纵 轴平行 各0~45°
×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髋关节
关 节 运动 受检体位 量角计放置方法 轴心 固定臂 移动臂 正常值 0~125° 0~30°

关节活动度异常分为活动度减少和活动度 过度两类,临床上以前者更为多见
关节活动度异常常见原因

关节本身的因素:关节内骨折或软骨损伤、关 节内游离体、关节积血或积液、类风湿性关节 炎、骨关节炎、关节先天性畸形均可引起疼痛、 肌肉痉挛或软组织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

关节外因素: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腱、韧带等) 损伤及粘连、疤痕挛缩、骨折、肌肉痉挛、严 重的肢体循环障碍均可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 周围神经损伤引起关节活动度下降,中枢神经 损伤早期引起关节活动度过度,痉挛期则导致 关节活动度明显减少

量角器的选择:关节大小 量角器的摆放: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 心须与关节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 体长轴平行



体位:美国骨科学会关节运动委员会推荐中立 位法,即解剖学立位时的肢位定为零起始位 不同的体位由于软组织的紧张程度不同而出现 差异 舒适体位,测量在全关节活动范围不受限的解 剖位上进行
正常的生理因素



拮抗肌的肌张力 软组织相接触 关节的韧带张力 关节周围组织的弱性情况 骨组织的限制
病理性因素


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 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 失神经性挛缩 粘连组织的形成 关节内异物 关节疾患:RA、OA、关节僵硬、异位骨化 疼痛/保护性肌痉挛 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方盘测角计

在木盘刻度面处于垂直位时, 方盘中心的指针由于重心在 下而自动指向正上方。使用 时采取适当姿位使关节两端 肢体处于同一个垂直面上, 并使一端肢体处于水平位或 垂直位,以方盘的一边紧贴 另一肢体,使其刻度面与肢 体处于同一垂直面上,即可 读得关节所处的角度

优点: 1、不必以关节骨性标志确定测量的轴心 2、操作简便 3、正确使用误差小 4、可适于脊柱等难以使用普通测角计的 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