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欧美卷) 重点含答案

外国文学(欧美卷) 重点含答案

1、奥林波斯神统:反映了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

宙斯是众神之主,他的兄弟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冥王。

他让他的子女分管天上人间,如阿波罗是日神,阿尔忒弥斯是月神,阿瑞斯是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等。

他们组成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纪律化的社会,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波斯山上。

这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首先发生于意大利,继而影响整个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阶级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文化革命运动。

它是资产阶级借助于古代希腊文化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埋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就由此而得名。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以文学为斗争的主要形式。

其中英国的文学成就最高。

3、荷马史诗:公元前12世纪末,战争结束后流传着歌颂英雄事迹的短歌,有民间歌人口头传授,公元前9世纪与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整理出两部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

它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犹如百科全书,其影响遍及希腊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是欧洲史诗的典范,并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4、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最初出现在十六世纪中叶的西班牙。

这类小说描写城市平民的生活,并通过城市平民的眼光对各阶层人物加以讽刺。

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作品叙述了主人公小癞子从一个盲丐的引路童最后成为一个小康之家的主人的生活经历,讽刺了僧侣的欺诈、贪婪,贵族们的傲慢、空虚。

流浪汉小说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笛福、狄德罗、高尔基等人都从中获益非浅。

5、城市文学:10世纪到11世纪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城市文学,它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较强,在风格上也是生动活泼的,这要是用讽刺手法。

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创新,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的体裁。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使用说明:本复习资料是课堂笔记和书本重点的结合,基本不存在错别字的可能,最终解释权归阿崽所有,仅供参考。

带☆的课程是重点,带△的是次重点。

蓝色小五号字的内容非老师所画重点,是本人觉得应该了解的背景材料。

标明下划线的是易错和可能考填空题的地方。

粗体和红字是重中之重。

另,本人并没有将每一个名词解释都标出。

希腊戏剧一节的内容排除考核名词解释的可能。

祝考试顺利O(∩_∩)O导论: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神话艺术和古希伯来文学1、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崛起(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那个时代的: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圣经》——三大伟人+ 1部经书,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2、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与骑士文学:过渡时期中世纪:禁欲、虔诚,人变得很卑微。

——“但丁犹如一个窃贼,把人类的灵魂偷回来了。

”3、欧洲文明的启明星——文艺复兴(300年)充满了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拥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薄伽丘;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化巨人拉伯雷;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文艺复兴的高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人文精神的觉醒。

4、古典主义的诞生:(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古典主义的顶峰:莫里哀与《伪君子》5、启蒙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思想的风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潮成为潮流)“早熟的天才”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4岁)&《浮士德》(诗剧);席勒《阴谋与爱情》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鼓荡着狂想和绝望的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雨果7、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如林:19世纪中期司汤达:现代小说之父二、西方文学六大思潮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3、18世纪启蒙主义思潮4、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5、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6、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欧洲作家的共同特点: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20世纪后期文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 20世纪后期文

第10章20世纪后期文学10.1 复习笔记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18世纪文学)【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18世纪文学)【

第5章18世纪文学5.1 复习笔记一、历史背景1.启蒙运动(1)启蒙运动的兴起①18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其中法国大革命就是这一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这个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响下,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②启蒙运动,指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以消除教会和贵族统治所散布的迷信与偏见。

它不仅是一次新文化运动,而且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比人文主义运动带有更加强烈、更加明显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③自由与平等成为启蒙运动中最鲜明的两面大旗。

“理性”是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的理论武器,他们把人的理性看做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最高裁判。

(2)启蒙运动的缺陷由于时代的局限,启蒙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首先,其唯物论是不彻底的,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

其次,过分强调思想意识的作用,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所谓“开明君主”“天才”人物的身上。

再次,在宗教问题上,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宗教的力量。

最后,一些社会政治理论,虽有其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但并不能揭露封建制度的反动实质。

2.启蒙文学启蒙运动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

许多启蒙思想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

(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启蒙文学的批判锋芒非常明确,战斗性较强,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面的意义。

(2)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

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学家为争取第三等级文学地位而斗争,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

(3)启蒙文学作家更强调真实性。

他们不仅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之进行分析和议论,因而作品带有哲理性和分析性,但是,启蒙文学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第一篇: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知识点提要第一章古代文学1.2.3.4.5.6.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

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主要特点。

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基本内容。

怎样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荷马史诗的艺术特征。

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应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论述:12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风格比较。

)7.8.9.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应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从《美狄亚》可以看出欧里庇得斯对希腊悲剧的发展有什么新贡献?10.希腊的“新喜剧”与“旧喜剧”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代表作家是谁? 1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是什么?12.维吉尔《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

13.早期基督教文学的重要意义何在?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2.3.4.5.6.7.1.2.3.4.5.6.7.8.9.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各自特征。

教会文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名词解释:10“摩西五经”)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有什么不同?各自主要作品。

《罗兰之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什么是骑士文学?它对文学发展有什么意义?举例说明城市文学和城市戏剧的基本特征。

但丁的《神曲》如何表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主要国家文学的发展情况和主要成就。

彼得拉克如何为欧洲抒情诗开辟了新路?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它在欧洲文学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拉伯雷《巨人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古代文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古希腊文学(一)荷马时代成就:神话和荷马史诗1.古希腊神话产生:原始氏族社会,成长于古代人民集体生活之中。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的希腊人的世界观和希腊原始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

后来经过文人整理加工整理和流传,包含了丰富的人物故事和原型。

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神的故事:开天辟地、神的产生和谱系,人类的起源等。

奥利波斯神统;父权社会的人际关系:宙斯(众神之主),兄弟:波塞冬(海神),哈德斯(冥王)。

英雄传说: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

建立了十二件功勋的赫剌克勒斯脚蹬飞鞋的珀尔修斯到弥诺斯迷宫去为民除害的忒修斯取金羊毛的伊阿宋“阿耳戈”船上的希腊英雄英雄故事世代相传,形成许多系统:拉布达科斯系统:奥狄浦斯故事阿特柔斯、廷达瑞俄斯、珀琉斯系统:阿伽门农的故事达那俄斯系统:赫剌克勒斯故事埃俄罗斯系统:伊阿宋故事古希腊神话的特点:(1)很早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形同性的道路。

古希腊神话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也十分鲜明。

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其神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

他们有着七情六欲,不是高不可攀,常常来到人间谈情说爱。

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长生不死,有超乎凡人的力量。

(2)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古希腊人认为享受现实生活就是享受神的恩赐,因此追求自然的美景,追求物质享用,追求文学艺术的善心悦目,追求自然与人生中的美。

(3)与其他民族一样,古希腊神话相信神、相信命运,有的神话故事与宗教祭祀紧密相连。

但希腊神话强调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希腊神话保存完整,丰富多彩。

马克思:“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他的土壤”。

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

罗马人几乎全部继承了希腊神话和传说。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教材精讲(20世纪后期文学)【圣才出品】

第十章20世纪后期文学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概述总体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已逐渐失去了在苏联文学中的主导地位,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日益趋向多元化与多样化,既有正统的社会主义文学,也有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还有形形色色近乎西方现代主义的新潮文学。

到1989年,苏联作家协会公布了新《章程》草案,彻底删除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创作方法。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文学宣告结束。

2.特瓦尔多夫斯基早期特瓦尔多夫斯基一贯坚持“写真实”“非英雄化”,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凡人小事,其风格平易近人,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深受群众欢迎。

代表作有长诗《春草国》《华西里·焦尔金》《路旁人家》等。

后来作品风格发生转变,如《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对斯大林进行反思,长诗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与激烈争论。

3.爱伦堡爱伦堡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发表过小说、诗歌、通讯、政论等大量作品。

长篇小说《解冻》,大胆冲破禁区,揭露了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僵化,提出应当对个人生存权益给予关怀、重视等尖锐的社会问题,被视为苏联文学“解冻”的先声。

4.西蒙诺夫在卫国战争时期曾发表诗歌《等着我吧》、剧本《俄罗斯人》和小说《日日夜夜》。

后发表的《生者与死者》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对苏联卫国战争作了史诗式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全景描写,引起争议。

5.索尔仁尼津他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发表过《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等多部小说。

197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索尔仁尼津的作品以劳改营的生活为题材,采用自然主义式的写实手法,揭露骇人听闻的冤假错案,为此1974年被驱逐出境,1994年苏联解体后返回俄罗斯,成为“回归文学”的代表人物。

6.艾特玛托夫其作品有《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等,他的小说大都在写实基础上融入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虚实相间,并通过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严肃的社会问题,在苏联和欧美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一、概述一、欧洲文学发源地:古希腊文学、古罗马文学1、最早的文学成就:神话、史诗2、神话:人神同形同性。

是指人们认为其他生命体或者类生物体都具有人类的情感,甚至具有自己的性格特质的一种观点。

天后赫拉:爱嫉妒;天神宙斯:残暴好色1)古希腊神话的内容:a、神的故事:奥林波斯神统(以山命名)人:普罗米修斯:善与恶b、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的崇拜赫拉克勒斯2)评价:a、希腊神话很早便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走上了神人同姓同性的道路。

b、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剧本了人类的思想感情,性格十分鲜明。

c、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d、希腊神话强调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所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e、希腊神话在世界神话中保存的最完整,因而内容最丰富多彩。

3、史诗——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荷马:唱歌的民间歌者。

1)内容:《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同自然力抗争中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和乡土的眷恋。

a、《伊利昂纪》:特洛伊战争组后几十天发生的事,主要描写英雄的悲壮。

主角:阿基琉斯的愤怒是主题。

愤怒一:阿伽门农:阿伽门农看上并抢夺了后者的战利品——特洛伊城老祭司的女儿,阿基琉斯在大帐内与之争论未果后,带领自己的人马退出战斗。

愤怒二:朋友战死、盔甲破裂阿基琉斯人物分析:少时杀龙、沐浴龙血、刀枪不入(除脚踝)残暴任性而又仁义b、《奥德修纪》:作者是木马的设计者奥德修斯。

他聪明、勇敢、坚毅、善用计谋。

2)评价:a、贯穿两部史诗的共同思想是热爱现实,肯定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

b、史诗结构巧妙,布局完整。

例如,《伊里亚特》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战争最后一年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与息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

这样的结构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

c、塑造了众多英雄任务。

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

d、史诗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

e、局限性:形成的时代还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而发正确理解客观事物的法则,因而把人的行为归结为神的意志;带有明显的贵族阶级观点。

二、古希腊戏剧:1、起源:酒神祭祀仪式(酒神:狄奥尼索斯);荷马史诗2、取材:取材主人公反映现实目的格调代表喜剧:当下社会生活普通人直接揭露丑陋嘲讽阿里斯托芬引起愉悦《阿卡诺人》悲剧:神话、史诗神、英雄间接歌颂赞美严肃引起崇敬感3、三大悲剧诗人:1)埃斯库罗斯:戏剧之父代表作:《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惹怒了宙斯,接受了三万年的惩罚,赞美了所有为人类事业奉献自己的崇高精神。

2)索福克勒斯:“完美的一个人”,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界的荷马”。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其主题:探讨命运。

亚里士多德曾经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十全十美的悲剧”。

以《俄狄浦斯王》为代表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的成熟。

3)欧里庇得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

a、关注女性命运:评价他数显发现了女性。

代表作:《美狄亚》—伊阿宋:贪图金钱和权势的利己小人。

b、非常善于抓住心理描写:评价他是“心理喜剧”的鼻祖。

4)小结: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剧作题材都取之于神话,悲剧风格却各有特点:埃斯库罗斯的风格是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信心;索福克勒斯是悲愤、迷惘、上下求索;欧里庇得斯是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有人称希腊悲剧为“命运悲剧”。

三、中世纪欧洲文学占统治的文学:教会文学(圣经文学):创作者是僧侣骑士文学(世俗文学):忠君、护教、行侠骑士文学:1)骑士信条:忠君、护教、行侠,此外骑士还要“文雅知礼”,把自己“荣誉”看得高于一切。

2)骑士精神:男士对女士的贡献和谦恭。

为精神上的情人的尊严而努力(纯精神恋爱)。

3)骑士文学: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大量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爱情”,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

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了宗教信仰去冒险。

他们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反映出较强的反宗教色彩。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是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

他们的诗作歌唱现实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弥漫宗教神秘思想,并且掺杂着一些怪异故事,骑士文学对以后的欧洲长篇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4)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

1、但丁:恩格斯评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爱情:邻家姑娘:贝阿特丽采,创作诗集《新生》,是第一部向读者剖析自己的自传性诗。

《新生》:对纯洁爱情的歌颂,使其具有了自然清新的风格。

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并且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神秘色彩。

代表作《神曲》:中世纪第一道人文主义的曙光,宣告了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到来。

《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但丁原题为《喜剧》,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天堂》。

1)内容《地狱》篇:3篇,每篇33歌——从上往下第一层候判层:荷马、柏拉图、苏格拉底第二层放纵情欲的人:海伦、帕里斯第三层贪吃的人(饕餮者)第四层吝啬的人和浪费的人第五层易怒的人——恶的欲念存在第六层邪教徒第七层暴虐罪:杀人者、自杀者、同性恋第八层教皇(尼古拉三世)、诈骗、诱奸、偷盗、阿谀奉迎、贪污、伪善、诬告、陷害、恶谋、买卖圣职、出卖、背叛。

第九层叛徒:犹大、谋杀凯撒的两人。

《炼狱》篇——从下往上:炼狱里的人是有过失而不是罪恶,他们有希望,炼狱最顶层是伊甸园。

第一级傲慢(但丁把自己放在这一级)第二级嫉妒第三级愤怒第四级懒惰第五级贪财第六级贪食第七级贪色出了炼狱,过了忘川河,就到了天堂。

淌过忘川河,就洗去了罪恶,忘却了烦恼。

2)对炼狱和天堂的描写,旨在说明:人通过主动地、坚忍不拔地努力,会达到好的境地。

3)《神曲》中的象征和隐喻:(1)主题象征性:地狱——罪恶以及带来的苦难;——————|炼狱——对罪恶的忏悔和对意志的考验;——|—现实和理想天堂——光明至善的境界;————————|昏暗的森林——人生旅途的中途;猛兽——尘世杂念和恶势力。

(2)人物象征性:维吉尔——理性和哲学;贝阿特丽采——信仰和神学;整个《神曲》——人的精神道德。

(3)结构象征性:诗中的诗句和材料,依三、九、十的数字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雄伟的建筑物。

(三:神学上的“三位一体”;十:完美)4、《神曲》的两重性:(1)思想内容上:㈠对教会和神职人员的双重态度:批判教会和教皇,主张政教分离;但并不完全否定宗教。

㈡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但丁是禁欲主义者,但他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

㈢对古代文化、人、神的双重态度:虔诚的基督思想,同时又有人文主义思想。

(2)艺术上:㈠结构上:传统的象征梦幻的手法、崭新的人文主义思想。

㈡知识性:奇异的幻想性、深刻的思想性。

㈢语言上:形象性、哲理性。

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当时教会作家使用拉丁文写作)。

2、维吉尔维吉尔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

他的创作继承发展了古希腊诗歌的传统,对后世欧洲各国文学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但丁很崇拜他,在《神曲》中把他当作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的向导。

维吉尔的三部主要作品:《牧歌》、《农事诗》、史诗《埃涅阿斯纪》。

其中《埃涅阿斯纪》是他的代表作。

四、文艺复兴一、历史背景:1、文艺复兴: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而后遍及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人文主义:内容:(1)用人权反对神权;(2)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3)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1)禁欲主义(asceticism):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

它源于古代人忍受现世生活困苦的宗教教义和苦行仪式。

它认为,人的肉体欲望是低贱的、自私的、有害的,是罪恶之源,因而强调节制肉体欲望和享乐,甚至要求弃绝一切欲望,如此才能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2)蒙昧主义(obscurantism):是一种反对理性、反对科学的唯心主义思潮,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种种罪恶都是文明和科学发展的结果,主张回复到原始的蒙昧状态。

它贬低和抹杀人类理性思维能力,否定科学知识,或者宣传不可知论,或者同信仰主义和神秘主义结合在一起,企图使人民永远停留在愚昧无知的状态,以便反动统治者为所欲为。

二、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堂吉诃德》:欧洲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讽刺杰作,标志着西班牙古典艺术的高峰。

(1)堂吉诃德:性格的矛盾性:疯傻,脱离现实,耽于现实;具有游侠动机、对真理执着坚守、学识渊博品德高尚。

A、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喜剧因素,又具有悲剧色彩:他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是一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的无畏勇士,表明作者渴望出现这样的人。

但是总是出丑,源于作者暗示这种人物是不存在的。

B、清醒时,他是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糊涂时,他是一个胡乱冲杀的疯子。

一方面他知识广博、见解独特,一方面他又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堂吉诃德这个形象丰富又复杂。

(2)桑丘的形象:A、桑丘的特点是讲求实际、头脑清醒、生性机敏、有衡量得失的聪明;B、另一方面,他眼光短浅、愚昧、轻信、狭隘自私。

这些弱点在跟随堂吉诃德游侠过程中逐渐消失,而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他身上逐渐放出光辉。

五、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早发现金钱的秘密并将他揭露出来的剧作家。

莎士比亚戏剧的“第五幕”被称为“死床”,以为常常所有的主角、配角等都死在这第五幕了。

一、生平和创作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作三个时期:1、早期(1590-1600):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乐观明朗,表达人文主义理想。

写出了《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历史剧9部,《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喜剧10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悲剧3部。

《仲夏夜之梦》(1595)是一部充满幻想和浪漫色彩的抒情喜剧。

《威尼斯商人》(1596)是莎士比亚喜剧中最富于社会讽刺意义的一部。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

2、中期(1601-1607):悲剧时期:悲凉、愤懑、不满、理想的幻灭共写出《哈姆莱特》等悲剧7部,《一报还一报》等喜剧4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