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及意义
吃团圆饭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吃团圆饭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吃团圆饭 | 除夕夜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除夕夜,是中国传统春节的最后一天。
吃团圆饭是家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象征着家庭的和睦和幸福。
这一顿团圆饭不仅是一顿普通的晚餐,更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
家人团聚在一起,共同享受这个特殊时刻,寓意着家庭的团结和美满。
下面将从节日起源、食物特色和举办方式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吃团圆饭的相关内容。
节日起源中国的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起源已久。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年节的存在,但在唐宋以后,年节逐渐发展成为为期数天的盛大庆典。
到了现代,春节已经成为一个团聚的节日,吃团圆饭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悄然诞生。
食物特色除夕夜的团圆饭通常有特定的菜色搭配。
在北方,通常会准备饺子、蒸鱼、酱肉等传统菜品。
饺子象征着团圆和团结,寓意着新年的好运和财富。
蒸鱼则寓意着年年有余,以及家人的富裕和幸福。
酱肉则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也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尊重。
而在南方,团圆饭的菜单更为丰富。
常见的有腊肠、叉烧、扣肉等传统滋味。
腊肠寓意着吉祥如意,又有传承美德的寓意;叉烧则象征着家庭的兴旺和富饶;而扣肉更是一道家传菜,代代相传,寓意着对家族传统的承担和延续。
举办方式除夕夜的团圆饭一般由家庭中的长辈负责筹备和主持。
家人们早早地开始准备食材和菜品的制作,力求将这一顿饭准备得完美无缺。
在准备过程中,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共同合作,体现了家人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除夕夜,整个家庭成员会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这一顿丰盛的晚餐。
大家会畅所欲言,聊天笑语不断,重温往事,展望未来。
这一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家人们互致祝福,希望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吃团圆饭所蕴含的意义吃团圆饭是春节期间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个环节,与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息息相关。
这一顿晚餐不仅是大家合家欢聚的时刻,更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交流和升华。
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是什么

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是什么在春节期间,一家人都会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大家了解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
除夕夜,吃团圆饭,几乎是每家每户的传统习惯。
这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时间,都要赶回家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把最丰盛的食品拿出来,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年夜饭。
在中国各地,吃团圆饭并不都一样。
在南方,这顿饭一般有十几道菜,其中一定要有豆腐和鱼,因为这是汉字“富裕”的谐音。
在北方,团圆饭大多是饺子,全家人一齐包,这是一种把美味肉馅包在圆形的薄面皮里的食品,包好后,用开水煮熟,加上佐料,全家人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聚餐。
“饺子”具有象征团聚的意思。
春节为什么要吃团圆饭?关于年夜饭来历的传说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
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人们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年关”,每到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
吃过饭后,谁也不敢睡觉,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团圆之夜春节团圆饭的美味与意义

团圆之夜春节团圆饭的美味与意义在这个欢乐的春节佳节来临之际,人们往往迫不及待地期盼着团圆之夜的到来。
而团圆饭作为春节最重要的一餐,不仅充满了美味佳肴,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情感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团圆之夜春节团圆饭的美味与意义。
一、烟花伴春节,团圆饭助佳节团圆之夜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家人亲人之间的相聚和团结。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家人们齐聚一堂,共同享受团圆饭。
团圆饭的食材和菜肴多样丰富,往往包含着当地的传统美食与风味,能够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无论是北方的饺子、酱肉,还是南方的年糕、鱼生,都能让人们在味蕾上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和家的温暖。
二、传统美食寓意吉祥如意团圆饭作为春节的传统习俗,其菜肴往往与吉祥如意的寓意息息相关。
在团圆饭上桌的每一道菜肴,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比如,鱼生寓意“年年有余”,代表了来年的财源广进;饺子则象征着团圆和满满的福气;年糕则象征着一年“年年高升”。
通过传统美食的品尝,人们不仅品味到了美食的美味,更感受到了吉祥如意的祝福。
三、团聚的意义,家庭的温暖团圆之夜是一年中家人们最期盼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天,各地的亲人们会纷纷返乡,共同欢度佳节。
在团圆饭的桌上,家人们互相之间倾诉着这一年的喜怒哀乐,共同分享着美味佳肴。
这样的团聚,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增加了亲情的力量和凝聚力。
在这一刻,繁忙的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与痛苦都会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家人之间的欢笑和幸福。
四、融合传统与现代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团圆饭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
传统的美味菜肴仍然是团圆饭的重头戏,但在菜品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上,已经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比如,人们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倾向于选择低油脂、低糖分的菜肴;同时,一些地方还引入了国际美食的元素,使得团圆饭的味道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也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
五、共享美食,传承文化团圆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
年夜饭的寓意与祝福

年夜饭的寓意与祝福一、年夜饭的意义岁末年初,春节将至,全家人团聚一堂,享用年夜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特殊的节日符号。
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普通的晚餐,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寓意与祝福,凝聚了家人之间的温情和浓厚的人情味。
这一顿团圆的年夜饭,象征着家庭的和睦、美满和幸福。
首先,年夜饭代表着丰饶和充实。
年年有余,这是中国人对来年生活得富足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往年所得辛劳的回报。
年夜饭丰盛的饭菜和各种美食总能充满餐桌,让人心生满足与感激之情。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思考感恩之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奉献。
其次,年夜饭体现了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尽量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新春佳节。
同时,年夜饭也给家庭成员提供了一个协作与交流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动手做菜,参与准备工作。
家人在这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这种家人间的默契与亲情让人感到温暖。
再次,年夜饭象征着吉祥与幸福。
从菜肴的选择到摆设的布置,都寓意着家人祈福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比如,鱼代表“年年有余”,糖果象征“甜甜蜜蜜”,柚子寓意“吉祥如意”。
年夜饭上的团圆饭桌更是象征着家人之间的情谊和友爱,让人们感受到和谐、团结和幸福的力量。
二、年夜饭的祝福1. 祝福家人身体健康:饭桌上的各色食材都富含营养,因此,年夜饭寓意着家人身体健康、充满活力。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安享幸福的生活。
2. 祝福家庭和睦:家人的团结和睦是幸福人生的源泉。
无论繁忙的工作环境如何,年夜饭让家人都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聊天,传递关心和温情,加深亲情和友情的纽带。
3. 祝福全家好运连连:年夜饭中所用到的食材,或许代表了一种象征,寓意着吉祥、好运连连。
比如,鸡代表吉祥,代表着好运;鱼代表年年有余,寓意着富裕;糖果象征甜甜蜜蜜,代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4. 祝福家人事业顺利:除了寄托对家人的关爱和祝福外,年夜饭还象征着来年的事业兴旺和顺利。
春节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饭的意义

春节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饭的意义春节的传统习俗——吃年夜饭的意义春节,又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家家户户都会举行年夜饭,团聚一堂,共享美食。
年夜饭不仅是一场盛宴,更是代表着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的表达。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春节习俗之一的年夜饭,并分析其丰富的含义与意义。
一、团圆的象征年夜饭代表着家人团聚,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
在这一天,家人们会把平时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亲人召集到一起,共同品尝美食,享受亲情。
年夜饭的举办,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感情。
因此,年夜饭也被视为团圆的象征,它强调了家庭和睦和亲人之间的牵挂。
二、祈福的仪式年夜饭是一场庄重的仪式。
家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包括肉类、饺子、鱼类等等,这些食物都象征着吉祥和富饶。
家中的长辈会为全家人祈福,祈求来年的一切都顺利平安。
从吃年夜饭开始,人们就把良好的祝愿和希望寄托在美味的食物中,通过食物的象征意义传递着对未来的期待。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年夜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将年夜饭视为尊贵的仪式,只有在特定的时刻才能享用。
年夜饭的餐桌上通常摆放着象征吉祥和富贵的食物,如鱼、燕窝、年糕等,以期望来年生活富足、顺利。
年夜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食材,也融入了民间传说和寓意。
这样的传统,代代相传,成为了春节文化的独特符号。
四、美食的享受年夜饭不仅仅是一次重要的家庭盛宴,也是人们享受美食的时刻。
中国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烹饪技艺,在年夜饭上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各式各样的美食摆满了餐桌,给人们带来了美味与满足的感觉。
无论是传统的烤鸭、腊肉,还是创新的鱼头豆腐汤、虎皮凤爪等,都让人垂涎欲滴,舌尖上的味道带来了无限的享受。
五、文化交流与传统价值的传递年夜饭也是亲朋好友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时刻。
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人们会分享近年来的生活、工作以及各种话题。
这种交流不仅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还为后代传递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
春节期间为什么要吃团圆饭

春节期间为什么要吃团圆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在春节期间,吃团圆饭成为了家人之间交流感情、传承文化、共同庆祝的重要方式。
那么,为什么春节期间要吃团圆饭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象征吃团圆饭在春节期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和亲情的国家,团圆饭象征着亲人团聚、家庭和睦。
人们在团圆饭的时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享受丰盛的美食,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
同时,春节期间也是祭祀祖先的时候,吃团圆饭也是对祖先的纪念和缅怀。
二、增进感情、加强交流吃团圆饭不仅是一顿丰盛的饭菜,更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沟通桥梁。
春节期间,许多人外出务工或求学,很难与家人常相聚。
而团圆饭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让远离家乡的人们回到家中,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这时,家人们可以用饭桌上的话语,传递关心、鼓励和祝福,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信任。
同时,团圆饭也是亲友聚会的时刻,亲朋好友们会相约一起用餐,增进彼此之间的情谊和友谊。
三、祈福和祝福的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团圆饭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祈福仪式。
人们在团圆饭上会叙家常、互致祝福,并同时希望来年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事事如意。
通过吃团圆饭,人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温馨的氛围中祈福。
此外,团圆饭的饭桌也象征着家庭中的和谐和团结。
而与家人一块吃饭,也是一种回归本心、感受家庭温暖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四、陶冶情操、传承文化吃团圆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陶冶情操和传承文化的一种体现。
由于春节期间是家人聚集最多的时刻,通过类似的传统行为,比如包饺子、煮汤圆等,人们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华美食文化的精髓。
吃团圆饭的传统也是一种让年轻一代了解家庭价值观、尊重长辈和传统礼仪的途径。
无论是在制作过程中亲手动手,还是在与长辈沟通中学习,这些独特的经历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的心灵成长。
总结一下,春节期间吃团圆饭并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更是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情感和家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除夕团圆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除夕团圆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除夕团圆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饭局之一。
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着团圆、祝福和美好的开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除夕团圆饭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一、家庭团聚的象征除夕团圆饭是中国农历年的最后一餐,也被视为一家人团聚的时刻。
家人们通常会回到父母的家中,共度除夕之夜。
这象征着一年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亲密关系。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家人们会互相交流感受、分享快乐,并共同期盼新年的到来。
二、祭祖致敬的仪式除夕团圆饭也是传统的祭祖致敬仪式的一部分。
在年夜饭前,家人们会在家里摆上祖先的牌位,点燃香烛,行一番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这一传统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回家与家人共度除夕之夜,因此需要摆设一个席位给祖先,以示尊重与纪念。
三、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除夕团圆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家族的团聚和祭祀仪式,这一传统得以传承和弘扬。
不论是身处国内还是海外的华人,无论岁月如何更迭,他们都会尽量返回家乡与亲人共度除夕之夜。
这显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也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
四、加强亲情与友情的纽带除夕团圆饭是加强亲情与友情的重要纽带。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顿饭上,家人们可以在相聚中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共同分享喜悦和忧愁。
亲情的联系在这个时刻变得更加紧密,友情也因为亲人间的分享而更为深厚。
人们会相互祝福、赋予美好的期许,并表示希望来年的生活更加幸福、健康与顺利。
五、欢乐与喜庆的象征除夕团圆饭是欢乐与喜庆的象征。
这一天,餐桌上摆满了各式佳肴,象征着来年的丰收和美好。
家人们围坐在餐桌旁,边享受美食边互相分享喜乐,欢笑声此起彼伏。
这象征着新年的开始,也代表着幸福与美满的家庭生活。
除夕团圆饭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与重要的意义。
它是家庭团聚的象征,也是祭拜祖先、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仪式。
这一传统加强了亲情与友情的纽带,承载着喜庆与美好的象征。
无论岁月如何推移,除夕团圆饭都是中国人心中最珍贵的传统之一,带给人们温暖、希望和幸福。
春节的团圆饭

春节的团圆饭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而春节的团圆饭,则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餐。
它不仅代表了家庭的团聚,更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与家乡味道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为您介绍春节团圆饭的意义以及其中的传统菜肴。
一、春节团圆饭的意义春节团圆饭是中国家庭在农历新年除夕夜共进晚餐的重要传统。
在这天晚上,无论远近,家人们都会赶回自己的家,团聚一堂,在团圆的氛围中共同享受美食,共祝新年的到来。
这顿饭不仅意味着家人们团圆的象征,更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最高表达。
二、传统春节菜肴的代表1. 年糕:年糕是春节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它象征着新年的好运和持续的幸福。
这种由糯米制成的甜点,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和做法。
最常见的是将年糕切成小块,炒熟后搭配蔬菜和肉类一同食用。
年糕的口感柔软糯口,令人回味无穷。
2. 鱼:鱼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年年有余”。
因此,在春节团圆饭上,桌上往往会摆放一道鲜美的鱼。
在南方地区,人们通常喜欢吃蒸鱼,以保持鱼的鲜嫩口感。
而在北方地区,炖汤煮鱼是常见的做法。
无论是哪种烹饪方式,鱼都代表着新年的好运和美好的祝愿。
3. 馄饨:馄饨被誉为中国北方人民的传统美食,因其形似元宝而备受喜爱。
在团圆饭上食用馄饨,象征着希望财源滚滚,寓意着新年的财富和好运。
馄饨一般采用韭菜、猪肉等作为馅料,并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煮、炸或者煎等方式进行烹饪。
4. 年夜饭:年夜饭是团圆饭中的核心,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
年夜饭的菜品丰盛多样,包括各种荤素搭配的热菜、凉菜和甜点。
通常会有腌制的肉类、传统的烤鸭或烤鱼,以及各种地方特色的菜肴。
每个地区的年夜饭都有其独特的风味,但无不表达着家庭团聚和幸福美满的心意。
三、春节团圆饭的精神内涵春节团圆饭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聚集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繁忙的生活有多忙碌,家人们都会放下一切,坐在一起并共同分享食物的味道和温暖。
这是一种传统的习俗,也是中国家庭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及意义
在春节期间,一家人都会开开心心地吃团圆饭,大家了解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及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吃团圆饭的寓意
1、春节吃年夜饭也叫团圆饭
除夕晚上家庭成员要尽可能地齐全,许多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也总要在年夜饭之前赶回家中,因此这顿年夜饭又称“团年”。
2、春节吃年夜饭有守岁的习惯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古人在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3、春节吃年夜饭是维系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人们见面时问候的第一句问候语通常就是:“吃了吗?”。
几乎每个重要节日都和吃息息相关,端午节要吃、中秋节要吃、重阳节要吃、连二十四节气都要吃,更别提聚会吃、结婚吃、生日吃、孩子考取大学吃、找到好工作还是吃……总而言之,只要有喜事,大部分人选择的庆祝方式保准就是吃,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除夕,当然也不例外。
团圆饭吃什么
1.吃饺子
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
“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的意思。
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2.吃鱼
因为中国传统有年年有余(鱼)的说法,所以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
除夕夜吃鲤鱼,鲤同“礼”谐音,过年吃鲤鱼大吉大利。
除夕夜吃鲫鱼,鲫同“吉”谐音,过年鲤鱼和鲫鱼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
除夕夜吃鲢鱼,鲢同“连”谐音,过年吃鲢鱼连年有余。
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意头,您可以除夕两条鱼,年夜饭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就是连年有余。
如果制作一条的话,年夜饭吃终端,大年初一吃头尾,这样就是连年有余,有头鱼尾。
3.馄饨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
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
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4.吃长面
也叫长寿面,新年吃它,预祝寿长百年。
古代的一切面食都叫做饼,所以汤面起初也叫汤饼,开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压成的,而是将和好的面,用手往锅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乌鸦头”、“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
到唐代以后开始用案板擀面,才逐渐有了长面、短面、干面、素面、荤面、挂面。
各地年夜饭习俗
安徽南部
仅肉类菜肴就有红烧肉、虎皮肉、肉圆子、木须肉、粉蒸肉、炖肉及猪肝、猪心、猪肚制品,另外还有各种炒肉片、炒肉丝等。
北京、天津
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饭,炖猪肉、牛羊肉、炖鸡,再做几个炒菜。
陕西
家宴一般为四大盘、八大碗,四大盘为炒菜和凉菜,八大碗以烩菜、烧菜为主。
湖北东部
“三蒸”、“三糕、”三丸“。
“三蒸”为蒸全鱼、蒸全鸭、蒸全鸡;“三糕”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鱼丸、肉丸、藕丸。
哈尔滨
一般人家炒8个、10个或12、16个菜不等,其主料无非是鸡鸭鱼肉和蔬菜。
合肥
饭桌上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
管家人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财进宝。
安庆的当家人要在饭前先吃一碗面条,叫“钱串子”。
赣南
年夜饭一般为12道菜。
浙江有些地方一般为”十大碗“,讨”十全十福“之彩,以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为主。
江西南昌地区一般十多道菜,讲究四冷、四热、八大菜、两个汤。
苏州
餐桌上必有青菜(则安乐菜)、黄豆芽(如意菜)、芹菜(勤勤恳恳)。
湘中南
必有一条一公斤左右的鲤鱼,称”团年鱼“,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团年肘子“。
皖中、皖南
餐桌上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
祁门家宴的第一碗莱是”中和“,用豆腐、香菇、冬笋、虾米、鲜肉等制成,含义为”和气生财“。
南昌
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土家族
土家族的年夜饭要提前十天半月就开始准备,很多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需要花费半个月的制作时间,像“扣肉”和“灌海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