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资料讲解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一)、望文生义例如: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
(2010山东卷)“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很难在心中消除。
此处说的是“真诚、甜美、亲切”,应改用“让人难以忘怀”。
这里误解词语(二)、用错对象例如: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2010江西卷)“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
这里用错对象。
(三)、褒贬不当例: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2010全国Ⅰ)褒贬色彩失当。
“俑”,指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此处贬词褒用。
(四)、语义重复例: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2010湖南卷)“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不妥,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后面再接“谈论”语意重复,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五)、不合语境例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10江苏卷)“防患未然”用于灾难没有发生之前。
不合语境。
(六)、两栖词语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情色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要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需用它的多个含义和色彩去斟酌。
例: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2010江苏卷)“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
这里使用恰当。
成语运用十大错误分析课件

用错对象是指将成语用于不适用的对象或情境,导致语义不恰当。
详细描述
例如,将“目不暇接”错误理解为“眼睛无法看清东西”,而实际上它形容的 是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04
成语运用正确方式及技能
学习成语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成语的出处和含义,从 而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含义。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以下是成语运用的十大常见错误
1. 望文生义:误解成语的含义,例如将“屡教不改”理解为“多次教育未果”。
2. 褒贬误用:将成语的褒义误用为贬义,或将贬义误用为褒义,例如将“无微不至 ”用于贬义场合。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01
02
03
3. 语境不合
使用成语与语境不协调, 例如在轻松的场合使用过 于庄重的成语。
实例二:褒贬不分的错误
总结词
褒贬不分是指将成语的褒义或贬义用错,导致情感色 彩与实际不符。
详细描述
例如,将“绞尽脑汁”错误理解为“费尽心机”,而 实际上前者形容用尽所有精力,后者则带有贬义。
实例三:画蛇添足的错误
总结词
画蛇添足是指将成语的意思表达得不够简洁明了,反 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成分。
详细描述
8. 混淆是非
将错误的成语认为是正确 的,例如将“半斤八两” 理解为“不相上下”。
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类型
9. 褒奖过度
使用褒义过度的成语,例如使用 “完善无缺”来形容一个表现正 常的人。
10. 忽视背景
忽视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使用具有特 定文化内涵的成语。
成语运用错误的影响与避免方法
前后矛盾
总结词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成语使用错误类型

成语使用错误类型(一)感情色彩使用不当例1在全民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领导带头,群众自会不甘落后,如此上行下效,社会风气才会有所好转。
基准2公审大会上,李民法官面对着罪犯王冕一伙,满腔怒火,振振有辞地斥责这帮罪犯。
上述两例均应使用带有裹义色彩的成语,而“上行下效”和“振振有辞”均属贬义,感情色彩不符。
(二)特指误解为泛指例3起伏的群山一座挨着一座,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
基准4张大妈终于找出了失散多年的女儿,一家人破镜重圆了。
例5二十多年来,王老师教过的学生汗牛充栋,其中不少人已成了栋梁之材。
基准3中的“鳞次栉比”通常指建筑物等密集,而非群山;基准4中的“破镜重圆”专指夫妻走散或分道扬镳后重又团圆,而非母女或“一家人”;基准5中“汗牛充栋”专指书籍多,无法用作人。
(三)望文生义错使用基准6大家沸沸扬扬地嚷起来,存有赞同的,存有反对的,争论不休。
例7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差强人意,名次落后,到了初一才有了改观。
上述两例成语的采用犯下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基准6中“沸沸扬扬”虽然多形容议论纷纷,但生活中通常采用在舆论传播方面;基准7中“差强人意”就是大体上还能够并使人令人满意,此处句意却是不令人满意。
(四)滥用比喻等修辞格基准8近来,水资源日见贫乏,我们必须敝帚自珍,节约用水。
例9班主任老师三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
基准8中“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用在这里比喻不恰当;基准9中“日理万机”形容政务拥挤(多指高级领导人),属于不当生硬。
(五)语意前后重复基准10多少莘莘学子,在书山中长途跋涉,不断积极探索科学知识的宝藏。
例11他今天表现反常,与往常截然不同。
基准12敌人耗尽酷刑,方志敏同志浑身被打至皮开肉绽,遍体鳞伤。
例13《老鼠爱大米》这首风靡大街小巷的歌曲迅速在学生中耳熟能详了。
基准10中“多少”尚无“多”的含义,与“莘莘”之意重复;基准11中“整体表现反常”就是“与往常截然不同”;基准12中“浑身”与“遍体”重复;基准13中“红遍”尚无“耳熟能详”之意,再用似乎就是重复了。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讲述资料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类型以及对策(一)误解词语,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1、就在公安部门准备收网时,这帮家伙为虎作伥,毫不收敛,在罪行簿上又添新笔。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4、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呢?(╳)5、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6、北大荒虽然天荒地老,但经农垦战士的开发,已经成为商品粮基地。
(╳)(天荒地老:指经过的时间很久)7、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邯郸学步:比喻生硬的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原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8、“9.11”事件之后,美国股市势如破竹的下跌趋势,令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9、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0、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减轻学生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轩然大波:常用于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11、教育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总是耳提面命,摆家长作风。
(╳)12、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
(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了解片面狭隘,十分有限。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例析

成语使用中常见错误例析一、语义内涵不明1.望文生义例①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例② 发展生产力是当前其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盛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 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 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辨析: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
②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⑤中“不刊之论”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绝对正确。
2.反用其义例① 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②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在口皆碑,不容抹杀。
辨析: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子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物”。
3.误用典故例①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奏晋之好。
例②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辨析:①中“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这里也可算作“范围对象使用有误”。
②中“让梨推枣”,用指兄弟之间的友爱谦让。
4.自相矛盾例① 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杜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例②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辨析:例①“半斤八两”形容彼此一样,差不多;“各有千秋”形容各有特长,或说长处不同,两者自相矛盾。
例②“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这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后果自相矛盾。
成语误用类型

17、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 党的秘密。 【点释】“遍体”与“全身”重复。 18、李小红从痛苦中苏醒过来,老板对她不仅没有半点 怜悯之心,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予以摧残。 【点释】“变本加厉”,原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 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前面不能再用“更加”。 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点释】周,普遍、全。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语义 重复。 20、周总理一生辛劳,每天都要日理万机,以致积劳成 疾。 【点释】理,处理,机也作“几”事务。日理万机:每 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多指高级领导)。 此成语已有“每天、每日”之意。
4、这所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传扬出去, 准会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点释】“贻笑大方” 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本身就 有被动之意,前面加上“被人”当然是重复了。 5、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 想到却受到不虞之誉。 【点释】“不虞之誉”是“没有预料到的赞扬”的意思。 “不虞”就是“没料到、意料不到”的意思。 6、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 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点释】“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7、那张是2006届毕业纪念照,第一排是学校领导和老 师们,后边五排是众多的莘莘学子。 【点释】“莘莘”就是形容众多,与前面的“众多的” 语义重复。
四、褒贬误用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我们
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
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
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在复习
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
彩。
例1.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
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 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解析:“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 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 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 色彩不对。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

三、语义重复
• 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 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
四、搭配不当
•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 示牌。
五、不合语境
• 我本来就对哪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 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 差强人意:勉强能使人满意。 • 强人所难:勉强人家去做他不能做或不愿 做的事情。 • 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时,人们在家里守 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 “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 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能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 巷子里空了。
一、用错对象
•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 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 如生,美轮美奂。 • “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 “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 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二、感情色彩失当
• 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 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 蔚然成风: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 一种好的风尚。在这里“不良现象”是贬 义,使用“蔚然成风”不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成语运用
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2、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备注」:
“感同身受”指替蒙受恩惠的人向施恩者表示答谢,不用于受恩惠者本人。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天伦之乐”用于一家人。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解析】蔚然成风: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
在这里“不良现象”是贬义,使用“蔚然成风”不恰当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
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
在这里对年轻的科学家含褒扬之义,使用“无所不为”不恰当
2、谦敬失当,不合语境对策四:据词辩义,区分谦敬
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多用于自己。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鼎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对策五:细心体会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生。
表示众多,不能指具体的一个或多个)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备注」: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责无旁贷的责任被人贻笑大方
津津乐道地说一场南柯一梦我自己扪心自问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真知灼见的看法不期而遇的邂逅
老朋友在异地萍水相逢许多莘莘学子见仁见智的达成一致意见
早已预料的无妄之灾找到了明显的蛛丝马迹群众民怨沸腾
正方兴未艾浑身遍体鳞伤寒舍蓬筚生辉
值得可歌可泣各自分道扬镳
对策六:注意习惯用法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
)
2、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
有些成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含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彩,这称为词语的“两栖现象”。
要判断成语运用正确与否,需用它的多个含义和色彩去一一斟酌。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使用正确。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也指暴露的很彻底。
)
2、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使用正确。
形容夜饮聚会的情景。
后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中性词)。
☆特别提醒:有些词语一时难以判断其使用正误,此时不妨找一些词语替换一下,再作比较,肯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