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电梯事故分析和探讨

合集下载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 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傍晚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手机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打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打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 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安全事故案例4篇

电梯平安事故案例4篇一: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一.电梯井坠落事故1.2005年8月5日,贵州省遵义市的狮山大酒店发生了一幕惨剧:一名21岁的女孩在坐电梯的时候,电梯出现了故障,她竟然强行扒开电梯门逃生,结果掉到了10多米深的电梯管道内,当场死亡。

电梯里的摄像头拍下了她生命的最后8分钟。

在酒店的电梯监控室可以看到,女孩在当天黄昏的6点34分走进电梯后,电梯便出现故障,停在半空中。

女孩先是打求助,但似乎没有打通。

随后她重重的敲了一下电梯门,并连续按电梯上的按钮。

这时女孩开始用手扳门,她艰难的把电梯门扳开,发现面前是一堵墙。

接下来,她开始第二次扳门,这次她发现脚下还有一道电梯门,并把这道门也翻开了。

她伸进头去间隙处看了看,但很显然她并没有看到下面是一个长长的黑洞。

她迟疑了一会儿,开始第三次扳门,这次她很熟练的翻开了两道门,并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动作一一钻进去。

虽然有一道门在她的腰上夹了一下,但这并没有阻止她做完这个动作。

最后,电梯门关上了,这个女孩也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时的时间是6点42分,离她进电梯只有8分钟。

2.郑州市航海路与郑密路交叉口附近一男子从电梯中坠入电梯坑道,下坠高度有近1 0层楼高。

该男子最终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当时两人一起乘坐电梯上楼,在7楼和8楼中间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当时电梯里没有信号,小灵通打不出去。

将近半个小时后,王某求生心切,将电梯门撬开往外爬,一失手就坠了下去。

3.女工在四楼一脚踏空、2005年9月25日,义乌市义南工业区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5点左右,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

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 抢救不治而亡。

法律经典案例电梯案(3篇)

法律经典案例电梯案(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我国,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案例将探讨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件,通过分析案件的审理过程,以期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二、案情简介2018年5月,某市某小区居民王某在家中遭遇电梯事故,导致其腿部严重受伤。

事故发生后,王某向物业公司提出赔偿要求,但双方协商未果。

王某遂将物业公司及电梯制造商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王某站在电梯轿厢内,电梯突然失控,导致其腿部受伤。

经鉴定,王某的伤情构成十级伤残。

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事故原因及责任承担存在争议。

三、争议焦点1. 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2. 赔偿范围及数额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方,有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的规定,物业公司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致使王某受伤,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电梯制造商作为电梯的生产者,有保证产品质量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电梯制造商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关于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法院认为,物业公司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对电梯的维护保养符合国家标准,且电梯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法院认定物业公司存在过错,应对王某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至于电梯制造商,由于电梯存在质量问题,法院认定其存在过错,应承担次要责任。

关于赔偿范围及数额,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结合王某的伤残等级、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损失,判决物业公司赔偿王某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20万元,电梯制造商赔偿王某各项损失共计人民币5万元。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法院对电梯事故案件的审理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原则:1. 安全保障义务原则:物业公司作为电梯的管理方,有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义务。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及分析背景介绍:近期,发生在成都的一起电梯火灾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伤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篇报告将对成都电梯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气设备问题1. 状态监测不完善:在电梯中,各个部件的状态监测系统属于关键性设备。

鉴于该事故前无预警发出,可以推测其可能是由于状态监测设备存在缺陷或损坏所致。

2. 维护不到位:定期检修与保养是确保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维修工作可能未得到适当执行或存在疏忽,从而导致设备老化以及隐藏危机。

二、建筑物管理不善1. 缺乏消防安全措施:据报道,该建筑物并没有配备有效的自动喷水系统或其他主动型消防设备。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救援措施存在被动性。

2. 建筑结构不符合消防要求:电梯事故中的火势迅速蔓延,可能与建筑物的设计和材料有关。

可能存在楼层隔离、疏散通道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问题。

三、人为因素1. 图纸设计不合理: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若图纸设计不合理或者遗漏重要细节,就会对电梯的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和细节,类似事故才得以发生。

2. 管理者行为失范:按照规定,每年要进行公共场所电梯专项检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没有严格执行相应规章制度,导致了该安全隐患并未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解决方案:一、加强监管力度1. 完善法律体系: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提高监管的力度,并给予违规行为更严厉的惩罚。

2. 建立监测机构:设立电梯监测机构,负责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报告问题。

二、加强维修与保养1. 提升专业技能:要求管理者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具备适应不同情况的处理能力。

2. 推行合同制管理:引入合同制管理模式,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记录档案以供日后查询和交流经验。

三、加强建筑安全设计1. 加强消防系统建设:要求在公共场所配备先进的自动喷水系统以及其他主动型消防设备,并配齐应急疏散通道。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分析电梯事故是指因电梯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

由于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电梯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一起电梯事故案例,以期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类似事故提供启示。

案例概述:大厦的一部电梯事故导致了3人死亡、5人受伤的惨剧。

据初步调查,这起事故是由电梯制动器故障引起的。

当时该部电梯内乘坐了10人,电梯突然失控并以很高的速度下坠,最终坠入地下室。

首先,造成电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电梯制动器故障。

电梯制动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电梯的乘客在停止状态下不受干扰。

而该起事故发生时,电梯制动器明显失效,导致电梯失去控制,最终坠落。

其次,电梯事故的发生也与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到位有关。

根据调查发现,在该大厦的电梯维护保养计划中,并未对电梯制动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这使得潜在的故障无法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最终导致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再次,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也存在一定问题。

据目击者称,当电梯失控下坠时,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并未迅速采取措施,导致救援工作延误。

这对于在事故中受困的乘客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教训:首先,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应该将电梯制动器的检查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故障,应立即停用电梯并进行维修。

其次,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计划。

每部电梯都应有定期维护和巡检的计划,并且要对电梯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

再次,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电梯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切实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最后,要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和监督。

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电梯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的安全出行。

综上所述,电梯事故是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通过对一起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制动器故障、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起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探讨事故的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案例:2019年某城市商业中心电梯故障某城市的一座商业中心,一天中午发生了一起电梯故障事故。

当时,一名女性乘客在电梯内,突然感觉电梯停止运行,随后出现了剧烈晃动的情况。

乘客们惊恐万分,纷纷尖叫,导致现场一度混乱。

经过一段时间后,电梯恢复正常运行,但乘客们的心理创伤不可避免。

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经过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电梯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

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系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零部件磨损,从而引发故障。

在这起事故中,电梯的控制系统和传动装置出现了故障,导致电梯停止运行。

2. 维护不到位: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然而,由于商业中心管理者的疏忽,电梯的维护工作没有得到及时的执行和跟进。

长期以来,电梯的维护记录不完整,导致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

3. 应急措施不当:当电梯发生故障时,商业中心的应急措施并不完善。

在这起事故中,乘客们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安抚,导致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

商业中心应该在电梯故障发生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并对乘客进行安全疏散和救援。

应对措施建议1. 加强设备维护:商业中心管理者应加强对电梯设备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保养电梯,及时更换老化零部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维护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 完善应急预案:商业中心应制定完善的电梯故障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措施。

在电梯故障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同时对乘客进行安抚和疏散,确保他们的安全。

3.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对于乘坐电梯的公众来说,他们也应提高安全意识。

在乘坐电梯时,要注意遵守相关规定,不要超载、乱动或者故意破坏设备。

同时,要学会正确使用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及时寻求帮助。

电梯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及其分析

电梯事故案例〔事故案例1〕某电机厂办公大楼有一台手开门电梯,有一天大楼办公室内部进行调整,使用该电梯搬运办公用具。

由于无专职驾驶员,电梯在运行时大家相传递使用同一把专用的“△”钥匙。

当某部门领导拿到“△”钥匙后,即去打开基站层门,一脚跨入,由于轿厢不在基站使他坠落底坑,造成股骨骨折。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不重视,无专职管理,钥匙无专人负责;对门联锁的安全装置也没装上。

〔事故案例2〕某游乐厅于1995年上半年的一天夜里,从 6 楼的游乐厅出来一批游客,乘坐该楼进口电梯下到一楼,由于人数和重量超过了电梯的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轿厢内无司机。

当轿厢门关闭的瞬间,轿厢就以超快速度降落,幸好在三二层之间夹持在导轨上(安全钳起作用),电梯管理人员进不去,游客也出不来,最后电梯管理人员通过井道爬到轿厢顶打开安全窗后,才把一个个游客拉救出来。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善,特别是公共对外的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专职管理人员监护电梯的运行,即使是进口的自动电梯,在某种情况下某些机构或开关也会出现失灵状态。

〔事故案例3〕某饮料厂利用厂休日加班,安装新购置的机床。

当机床和搬运工人进入电梯轿厢时,驾驶员见机床较重,就向主管人员提出怕运行超载。

可是主管人员认为作为起重设备的电梯,安全系数都比较大,不会出什么问题,可以运送。

因此驾驶员就起动按钮从一楼上行到四楼,轿门打开一随乘工人就先跨出轿厢,当一只脚刚踏上层站的瞬间,轿厢突然下坠,此工人的脚在轿厢与楼面之间被轧住,直至安全钳起作用后轿厢才掣停住,结果该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主管人员安全意识太差,违反操作规程,明知可能超越也不作科学的估算,指使驾驶员冒超载之危险而运行。

同时驾驶员虽知可能超载,但没有坚持原则,按“十不开”要求。

再者该电梯是客梯,客货混载而造成事故。

〔事故案例4〕某食品厂有一台AZ 型电梯, 3 楼的层门电锁坏后未及时修理,而维修人员却贪图方便就用导线将电锁短接,这样电梯虽能运行,但极不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事故3: 2011年8月,厦门
事件经过: 8月18日下午4时20分许,70岁的X先生带外孙乘坐电梯。抵达一楼后,电梯门自动 全部打开, X先生先出电梯,外孙刚迈出一只脚,电梯门突然关闭并夹住了他的一 只脚。 X先生下意识地伸手想把外孙拉出来,电梯却突然夹着外孙往上蹿, X先生 被甩进电梯井。随后 ,被电梯带到高处的外孙重重地摔了下来,经抢救无效死亡 , X先生手臂受伤。 事故原因:制动失效导致“溜梯” 事故原因:制动失效导致“溜梯” “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在事故电梯机房里,用一根手指就可轻松地推动制动轮。” 调查组技术专家昨日表示,该现象表明,事故电梯在静止状态下制动器的制动力已 基本失效。由于电梯轿厢与对重之间存在质量差,对重重量比电梯空载轿厢还重 250Kg,制动力失效时,轿厢就会往上移动。事故发生时,电梯停在一楼,由于制 动力失效,对重通过曳引绳就拉着轿厢加速上行,引发了电梯的“溜梯”。
弹性联轴器 组件 制动轮位
置置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事故3: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5号自动扶梯故障逆行,导致 25名乘客受到挤压并擦伤。 事故4: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自动扶梯发生 了设备故障,造成梯级失控下滑,导致1死28伤的严重事故 直接原因:上行扶梯, 驱动主机固定失效,移位,驱动链松弛,梯级链 牵引 系统失去约束,在重力作用下转向加速下行。 “一颗螺栓”引发的悲剧? 伤害主要原因:附加制动器失效,未能制停梯级逆转下行。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自动扶梯逆转
事故1:2003年9月8日上海地铁莘店北广场东侧,提升高度8m的5号 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生故障,并逆转向下溜车,造成梯上14名乘 客摔倒,其中1人轻伤。 事故2:2005年在武汉市宝丰路的易初莲花购物中心发生一起扶梯事 故。由于大量人员为了抢购廉价商品涌入一楼通往二楼的扶梯上使向上 运行的扶梯逆转向下运行,造成乘客在下出入口挤压,14人送往医院,1 名38岁妇女因胸椎骨折被高位截瘫。 事故3: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5号自动扶梯故障逆行,导致 25名乘客受到挤压并擦伤; 事故4: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自动扶梯发生 了设备故障,造成梯级失控下滑,导致1死28伤的严重事故
-- 电梯事故综述 总局技术委员会2007至2009年电梯事故分析报告 电梯门区是电梯事故高发区域 据初步统计,在本次分析的电梯事故中(总局83,媒体111 起),擅自开启层门导致人员坠落、电梯层门被短接导致开门走 车发生剪切、在门区维修中违章操作被意外挤压剪切、电梯困人 的逃生不当和安装完工后显示未装判断失误坠落井道等在电梯层 门区域发生的事故共53起,占事故总数63.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事故主值得关注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事故2007年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事 故2007年发生4起,2008年9起。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体积与扶手带不同步、梯级与围裙板间隙伤人、梯级驱动链断造 成梯级逆转,其主要原因是设备的“主动”伤人。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解决办法 本质安全, 安全防护措施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 ASME A17.1 2000; EN81-1/2 :1998+A3:2007
3、轿厢内乘客救援失败发生坠落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3、轿厢内乘客救援失败发生坠
由于电梯故障,停电等原因,轿厢未在开锁区,乘客自我救援或外部非专 业救援,发生乘客坠落。 外部救援: 未将轿厢移动到开锁区,打开层门,轿厢地坎与层站地面落 差大,盲目引导乘客跳出轿厢,站立不稳坠入井道。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5、电气控制系统失效。电气控制系统的失效可能由下列一个或多个因素引起 (1)驱动装置 (2)指令 (3)自杀回路 (4)限速器 (5)开环 (6)电机失去励磁 (7)电枢磁场接地 (8)保护继电器回路(门锁回路接地,触电粘连) (9)水浸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与乘客相关恶性典型电梯事故 自动扶梯 --- 滑滑梯 ? 垂直电梯 ---- 跳楼机 ?
1、自动扶梯逆转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3、轿厢内乘客救援失败发生坠落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自动扶梯逆转
事故1:2003年9月8日上海地铁莘店北广场东侧,提升高度8m的5号 扶梯正在向上运行时突然发生故障,并逆转向下溜车,造成梯上14名乘 客摔倒,其中1人轻伤。 事故2:2005年在武汉市宝丰路的易初莲花购物中心发生一起扶梯事 故。由于大量人员为了抢购廉价商品涌入一楼通往二楼的扶梯上使向上 运行的扶梯逆转向下运行,造成乘客在下出入口挤压,14人送往医院,1 名38岁妇女因胸椎骨折被高位截瘫。 事故3:2010年12月14日,深圳地铁国贸站5号自动扶梯故障逆行,导致 25名乘客受到挤压并擦伤; 事故4: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自动扶梯发生 了设备故障,造成梯级失控下滑,导致1死28伤的严重事故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辅助制动器示意图: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5.4.2.2 附加制动器 5.4.2.2.1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自动扶梯和倾斜式自动人行道应设置一个或多个附加 制动器: a)工作制动器(见5.4.2.1)和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驱动轮之间不是用轴、齿轮、多 排链条或多根单排链条连接的; b)工作制动器不是符合5.4.2.1.2规定的机-电式制动器; c)提升高度h13大于6m(见H.2)。 附加制动器和梯级、踏板或胶带的驱动轮之间应用轴、齿轮、多排链条或多根单排 链条连接。不允许采用摩擦传动元件(例如:离合器)构成的连接。 5.4.2.2.2 附加制动器应能使具有制动载荷向下运行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有效地减速 停止,并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减速度不应大于1m/s2。 附加制动器动作时,不必保证对工作制动器所要求的制停距离(见5.4.2.1.3)。 5.4.2.2.3 附加制动器应为机械式的(利用摩擦原理)。 5.4.2.2.4 附加制动器在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应起作用: a)在速度超过名义速度1.4 倍之前; b)在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其规定运行方向时。 附加制动器在动作开始时应强制地切断控制电路。 5.4.2.2.5 如果电源发生故障或安全回路失电,允许附加制动器和工作制动器同时动作, 此时制停条件应符合5.4.2.1.3.2和5.4.2.1.3.4 的规定。否则,附加制动器和工作制动器 只允许在5.4.2.2.4规定的情况下同步动作。
-- 思 考
现状: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问题: --- 制造商、维保商、业主、使用者、管理者、媒体各环节都存在不足
--- 增长过快,人员、管理、技术、服务等资源严重缺乏。 --- 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价格恶性竞争,低成本成为主流。 --- 作为公共安全重要一环,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 --- 信息公开和广而告之等宣传渠道缺失。
自我救援:乘客自行打开轿门,从轿厢入口与井道壁间隙坠入井 道。 事故1:2009年8月,广州男孩坠亡 事故2: 2011年8月, 江苏常州小男孩夹在电梯井轿厢和墙壁间谍
典型电梯事故分析与探讨
-- 引 言
2011年是中国电梯值得记住的一年 2011年是中国电梯值得记住的一年
2010年新增电梯数量达到33万台, 2010年新增电梯数量达到33万台,占当年全球新增电梯总量的 年新增电梯数量达到33万台 50%以上 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在用电梯数量为1628590 以上。 2010年底 1628590台 50%以上。截至2010年底,中国内地在用电梯数量为1628590台, 在用电梯保有量居世界第一位。 在用电梯保有量居世界第一位。 2011年全球经济不振,中国电梯市场供不应求,年底有可能突破 2011年全球经济不振,中国电梯市场供不应求, 年全球经济不振 200万台 万台。 200万台。 稀土价格暴涨,永磁同步曳引机价格翻番。 稀土价格暴涨,永磁同步曳引机价格翻番。 恶性电梯事故频发,乘客伤亡事故剧增, 恶性电梯事故频发,乘客伤亡事故剧增,民众重新认识电梯 电梯成为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电梯信任危机在持续。 电梯成为社会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电梯信任危机在持续。
事故案例: 2010年12月26日凌晨零时30分左右,20岁的芳芳(化名)和同伴在达州世纪广场一酒吧度 过圣诞夜后,乘坐观光电梯下楼,原本准载13人的电梯载着21人运行到一二楼之间时,突然停 摆。电梯维修人员赶来打开电梯,大家接连从离地1米多高的电梯上往下跳,芳芳下跳时却意 外跌入负二楼电梯井,当场摔得人事不省。时隔近1个月,已经花费20余万元治疗的芳芳依旧 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物管方和电梯公司却“扯皮”起来,都说责任在对方。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6、人为错误 (1)不正确的跳线,或未移除跳线 (2)维保缺陷,尤其是不正确地调整制动器 (3)在安装或更新阶段,所有的应该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无效,或故意的使 其不起作用。 (4)轿厢无支撑,轿厢和对重均没有固定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2、轿箱开门走梯或意外移动发生剪切 3、机械部件失效,例如 (1)铸造件,由金属冷却处理过程造成的,存在热撕裂,或 (2)轴(曳引轮和蜗轮) (3)齿轮,蜗轮和蜗杆明显的咬合 (4)轴承 (5)扣件,如键和螺栓 4、曳引力降低 (1)润滑剂的改变 (2)绳的改变 (3)绳槽的改变,由于不正确的加工和磨损 (4)绳槽衬垫失效,如有 (5)绳槽污染,由于空气传播的灰尘,特别是建筑灰尘 如果出现曳引力下降,制动器被认为是无效的。
-- 典型电梯事故案例 1、自动扶梯逆转
目前,15KW以下功率的扶梯 主机基本上多采用电机端制动的方 式,联轴器的结构也大体一致,其 隐患和发生失效案例较多,该联轴 器用于扶梯主机发生传动失效是比 较常见的,原因是橡胶块损坏后无 法观察到,如果联轴啮合齿间无缓 冲材料,啮合齿很快磨损,当轴负 荷超过齿强度时造成扶梯的超速或 逆行,此时即使系统断电保护,该 结构制动系统不能制停主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