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作法演唱形式与音域
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

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引导语:按音域的高低和音*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唱歌发声的基础知识,欢迎参考阅读!一、概论我国目前声乐的形式和发展情况,在86年左右形成了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唱法。
1、美声唱法:它是国外的声乐艺术,17世纪由意大利歌剧逐渐形成的。
它可以在很大的剧场演唱,而且不用电声的麦克,直接穿透乐队来演歌剧。
这就要求在唱法上要非常的科学。
世界各国都在学美声唱法,而且公认这种唱法非常的科学。
三十年代和我国解放后,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主要是美声。
(合唱主要运用美声唱法)3、通俗唱法:又叫流行音乐、流行唱法,是指通俗歌曲和流行歌曲所运用的表演手段。
演唱是主要使用中、低声区,凭借麦克风演唱。
二、姿势、面部唱相、放松问题(一)姿势:头正,眼睛平视,面部和颈部肌肉放松,下巴内收。
挺胸,略向前倾。
两肩、双臂、手自然下垂,放松。
肩膀向下、向后展开,这样有利于胸部的扩展。
背部的脊椎骨始终要有向上、下两端延伸的感觉,即脊椎要立起来,但注意整个后背不要像铁板一样,那样整个脊椎会僵硬,把用力点放在腰椎上,即把力气用在腰椎上。
两脚自然分开,或一前一后站稳,脚底要有向上充实的感觉。
整个人处在即积极又放松的状态。
(二)面部唱相:眼睛有神,不要皱眉,脸是打开的,面带微笑,脖子到头顶都是自然兴奋的。
双唇自然放松,嘴型是在自己的基础上以自然的微笑状态打开就够了。
(三)放松: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就是说在歌唱状态下放松(简单的说,该放松的放松,不该放松的不要放松。
)放松并不等于松懈。
(例如:塌胸、驼背、脚站不直等等。
)三、歌唱发声的器官包括呼吸器官(动力)、发声器官(振动体)、共鸣器官(共鸣器)、吐字器官。
(一)呼吸器官:包括口、鼻、咽、喉、支气管、肺、胸腔及隔肌(横膈膜)。
呼吸原理:胸腔有左右两个肺(肺本身没有扩张和吸气的能力),胸腔里有十二对肋骨(上小下大)。
论声乐演唱技巧

论声乐演唱技巧声乐演唱技巧是声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歌手在演唱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使歌唱更加出色。
下面将从声乐技巧的基础、咬字发音、呼吸控制和音域拓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声乐技巧的基础非常重要,包括正确的姿势和放松身体。
歌手需要保持挺直的身体姿势,尤其是保持腹部的放松。
腹部的放松可以使声音更自由地发出,增加共鸣。
歌手还需要注意保持颈部和喉咙的放松,避免过度用力。
正确的姿势和放松身体能够让声音更加自然流畅,使歌唱更具表现力。
咬字发音是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歌手需要清晰地发出每个音节和单词,使听众能够听得明白。
要做到这一点,歌手需要注意舌头的位置和发音的准确性。
舌头的位置对发音起着关键作用,歌手需要注意将舌头放在正确的位置,避免发音不清晰。
发音的准确性也需要进行练习和纠正,使每个音节都清晰有力。
呼吸控制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控制声音的发出和持续。
歌手需要学会深吸气,将气息从腹部自然地释放出来。
要做到这一点,歌手需要利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即通过舒展腹部向外呼吸。
歌手还需要学会对声音的控制,在发声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气流,避免气息一吐而尽。
良好的呼吸控制能够使声音更有力量和稳定性。
音域的拓展也是声乐演唱技巧中的重要方面。
歌唱中的音域要求非常广泛,歌手需要学会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音域,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
要拓展音域,歌手需要练习不同音区的转换,例如从胸声到头声的平滑过渡。
歌手还需要进行适度的音乐技巧训练,如开口、颏后音、滑音等,以增加音域的灵活性和音乐表达的多样性。
声乐演唱技巧对于歌手的发展非常关键。
通过正确的姿势和身体放松、清晰的咬字发音、良好的呼吸控制和音域的拓展,歌手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使表演更加出色。
声乐技巧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练习和不断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演唱技巧,才能成为一位好的歌手。
歌唱音域划分

歌唱音域分类
哎,说起歌唱音域分类,那可真是门道多得很嘞。
咱们四川人爱唱歌,晓得不,唱歌这活儿,音域可是关键。
你声音能吼多高,能低到哪里去,那就决定了你唱啥子歌最合适。
先说高音嘛,那就是要冲云霄的那种。
比如唱《青藏高原》,没两把刷子,你根本上不去。
高音歌手,那嗓子尖得像锥子,一亮出来,就晓得是高手。
咱们四川话叫“尖嗓子”,唱起歌来,能把人的耳朵都震麻咯。
中音呢,就比较稳当,像那潺潺流水,不急不躁。
这种音域,唱啥子歌都好听,啥子风格都驾驭得来。
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啥子菜都能烫,啥子味儿都能出。
中音歌手,那就是歌唱界的“万金油”,啥场合都吃得开。
低音就更有味道咯。
低沉浑厚,像那老茶馆里的评书,一句一句,都砸在人心坎上。
低音歌手,那嗓子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唱起情歌来,能把人的心都给唱化了。
当然咯,除了这三种,还有啥子次高音、次低音,还有能横跨几个八度的“全能型”歌手。
那些都是天才级别的,咱们普通人,能把自己的音域发挥好,就不错咯。
所以说,唱歌这事儿,不在于你音域有多宽,而在于你能不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唱出自己的味道。
就像咱们四川的辣椒,不管你咋个吃,只要吃得巴适,那就是好辣椒!。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流行唱法是指对流行音乐曲目进行演唱的唱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它表现力强,适应性强而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下面就列举一些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
1. 身体与呼吸控制身体与呼吸的控制是演唱技巧中的基础。
唱歌时,肌肉和声带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有一个健康的呼吸习惯可以有效提高唱歌的质量和表现,甚至可以减少嗓子疼和疲劳。
唱歌前,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例如做些身体拉伸、呼吸训练等。
平时练习时,可以通过吸纳大量氧气来扩大肺活量,以增强呼吸的持久力。
同时需要抬起胸膛,挺直脊梁,以保证充分的空气流入体内。
这样可以使你在唱歌时,发出更加动听、且感情更加充沛的歌声。
2. 音域的控制音域指的是人的声音的音高范围,流行唱法的音域较为广泛,涵盖从低音到高音的所有音高。
如何在演唱中掌握音域,是流行唱法的重点之一。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音域特点,然后对不同音域进行分段练习,从而提高对各种音域的掌控能力。
另外,在唱歌时要对高音和低音进行适当的控制,避免出现唱不上去或者唱不下来的情况。
在训练唱歌时,也需要注意对音域的有效运用,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歌声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发音技巧流行唱法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而发音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
所以,正确的发音是演唱流畅的基础,也是流行唱法的另一个关键。
在演唱中,需要注意发音准确、自然流畅,避免出现牵强附会的发音误区。
在练习发音时,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带来记忆效应,让发音更自然、更准确。
4. 情感表达与气息控制流行唱法的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经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如何通过演唱表达情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关键。
在演唱时,需要通过控制气息持续时间、声音强度、音调等因素来表达情感。
多听一些好的歌曲,从听觉上去感受歌声所带来的情感,这样更有助于在演唱时表现得更加自然、流畅。
5. 合理使用音乐技术流行唱法需要运用一些音乐技术来提升演唱的质量,如使用滑音、弯音、颤音等音乐技术。
浅论歌唱中的演唱技巧

浅论歌唱中的演唱技巧歌唱是一门艺术,需要综合运用声音、情感、表达等多方面的技巧。
而演唱技巧就是歌手在表演时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和方法。
在歌唱的过程中,演唱技巧对于歌手的表现以及观众的感受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来浅论一下歌唱中的演唱技巧。
歌唱中的演唱技巧包括声音的掌控。
声音的控制是歌唱技巧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包括对音量、音色、音准以及音域的控制。
首先是音量的控制,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所需,掌握调整声音大小的技巧,既要能够唱出悠扬的高音,也要能够唱出沉稳的低音。
对于音色的控制,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和特点,灵活运用嗓音,唱出不同的音色,让歌曲更加生动。
音准的控制则是必不可少的,歌手需要时刻保持对音准的敏感,确保唱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是准确的。
而对于音域的控制,歌手需要不断提高嗓音的可塑性,使自己能够在不同的音域中游刃有余。
演唱技巧还包括形体的呈现。
形体的呈现是指歌手在表演时的身体姿势、动作的处理。
在歌唱表演中,形体的呈现可以帮助歌手更好地与观众产生联系,增加表演的视觉效果。
歌手需要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在表演时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观赏性。
形体的呈现也需要注意歌手的呼吸和姿势的控制,确保在长时间的演唱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不至于影响到声音的发挥。
演唱技巧还包括音乐的处理。
音乐的处理包括对伴奏的理解和对配合的处理。
歌手需要通过对伴奏音乐的理解,将自己的声音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达到声音与乐器的完美统一。
在表演过程中,歌手还需要与乐队、合唱团等其他表演者合作,通过良好的配合和默契,使整个表演更加完美。
演唱技巧是歌手在表演时需要掌握和运用的多方面技能。
它不仅是对声音的掌控,也包括情感的表达、形体的呈现以及音乐的处理。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统一的发挥,才能够成就一次完美的歌唱表演。
对于歌手来说,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演唱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积累和磨练,才能够在歌唱中展现出更为卓越的表现。
歌曲演唱的形式有哪些

歌曲演唱的形式有哪些歌曲演唱的形式有哪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有9种。
1、齐唱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
如《大刀进行曲》、《解放区的天》、《打靶归来》等适合用齐唱表演。
2、独唱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
因性别和各人的条件、音色不同,又可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独唱。
其音色特点是:女高音华丽灵巧,女中音温柔圆润,女低音丰满宽厚,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浑厚庄严,男低音低沉庄重。
他们之间的音域也各不相同。
女高音中还分:音色清脆灵巧的花腔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的抒情女高音;音色刚强壮实的戏剧女高音。
男高音中有音色明朗而抒情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壮丽而坚实的戏剧性男高音等。
3、重唱和对唱重唱是指二至四人各人唱各自不同旋律,也就是唱多声部歌曲的演唱形式。
有男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男女声二重唱和由三个或四个声部组成的三重唱、四重唱等。
而对唱则是由两人演唱,一般采用问答式的相互呼应的单声部进行,有时也出现二声部的重唱因素。
分为男女声对唱,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等形式。
对唱大多是单声部歌曲,气氛热烈而欢快。
如《河边对口曲》《小放牛》等。
4、合唱合唱指多声部的群唱。
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童声多声部群唱叫童声合唱。
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有人称作小合唱。
但不能把人数众多的多声部群唱叫大合唱。
因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说的另一种含义。
5、表演唱演唱歌曲时,边唱边做动作,这种有动作表演的演唱,称为"表演唱"。
表演唱在演唱方面往往采取对唱或小组唱形式。
6、领唱在齐唱或合唱中,由一个人单独演唱一个乐段或一些乐句的,称为"领唱"。
领唱部分一般与齐唱或合唱部分构成呼应,形成对比。
7、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
8、小组唱一个小组的人同时来演唱一首单声部的歌曲,称为"小组唱"。
浅析艺术歌曲的声部特点

浅析艺术歌曲的声部特点
艺术歌曲是一种以艺术性为主要特征的歌曲形式,通常具有高度的音乐性和文学性。
在艺术歌曲中,声部特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声部指的是不同音部或乐器在合奏中承担的不同音乐角色。
下面将从音域、音色和技巧等方面浅析艺术歌曲的声部特点。
音域是艺术歌曲声部的一个重要特点。
音域是指一个声部所能演唱的音高范围。
在艺术歌曲中,不同声部通常会有不同的音域要求。
常见的声部有男高音、男中音、女高音和女中音等。
男高音的音域通常较高,涵盖了较高的音高范围,而男中音的音域则较低。
女高音的音域较高,而女中音的音域则较低。
艺术歌曲通常会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情感需要,对声部的音域进行安排,以展现歌曲的魅力和感染力。
技巧也是艺术歌曲声部的一个重要特点。
技巧指的是演唱者在演唱艺术歌曲时所运用的各种音乐技巧。
艺术歌曲中的技巧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颤音、滑音、装饰音、吐字等。
这些技巧能够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艺术性。
演唱者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磨砺,掌握这些技巧,并在演唱中灵活运用,以展现出艺术歌曲的魅力和情感。
艺术歌曲的声部特点包括音域、音色和技巧等方面。
合理运用不同声部的特点,能够使艺术歌曲更加丰富多彩,展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
对于演唱者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声部特点,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演绎艺术歌曲,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音乐学习音乐的演唱技巧

音乐学习音乐的演唱技巧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而演唱作为其中最为普遍和直接的表达方式,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要想在音乐演唱方面有所突破,掌握一些有效的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演唱水平的技巧和方法。
1. 声音控制与发声技巧松弛呼吸是发声的基础,需要通过深呼吸练习来培养这种能力。
同时,正确的发声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保持喉咙和颈部的松弛,确保气息能够顺畅通过声带发出,同时使声音更加悦耳动听。
2. 发声范围扩展与音域掌握通过逐渐扩大发声范围的练习,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音域。
通过唱一些高音和低音的音阶,让声带适应不同的音调和音域。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对声带造成损伤。
3. 节奏感与音乐感知良好的节奏感是进行音乐演唱的基础。
可以通过跟随节拍器或者鼓点练习,培养自己的节奏感。
此外,对于音乐的感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多听多感受各种类型的音乐,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歌曲表达与情感传递音乐演唱不仅仅是纯粹的发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
要学会理解和体会歌曲中的情感内容,让自己的演唱更具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观察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与歌曲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传递情感。
5. 舞台表演与形象塑造对于舞台表演来说,除了演唱技巧外,形象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意形象的服装和造型,合理运用舞台道具,增添表演的视觉效果。
此外,还要学会与观众进行互动,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风格,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使演出更加生动有趣。
6. 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音乐演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才能在音乐舞台上脱颖而出。
要持续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了解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演唱特点,多参加演出和比赛,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演唱能力。
总结起来,要想在音乐演唱方面取得进步,基本的发声技巧,掌握好节奏感和音乐感知,理解歌曲表达和情感传递,有效进行舞台表演和形象塑造是不可忽视的。
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练习和实践,相信通过不断努力,你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演唱技巧,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唱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2
第二节演唱形式与音域
常用的演唱形式有四种:齐唱、独唱、重唱、合唱。
1、齐唱:人数众多,共同演唱相同的旋律,称为齐唱。
齐唱分为:男声齐唱、女声齐唱、混声齐唱(指男、女因自然原因演唱同一旋律时相隔八度的演唱)。
群众歌曲大都采用齐唱形式,《桃花朵朵开》(听)《喜刷刷》《社会主义好》《打靶归来》《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听)《保卫黄河》等
音域:一般在11度之内(c1—f2 )
2、独唱: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形式,称为独唱。
独唱可以表现非常丰富的内容,因此,独唱歌曲的篇幅相对比较大而又多样化。
独唱按其不同的音域范围、音区高低及音色的差异,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和童声七种。
一般来说,高音明亮、中音柔和、低音深沉。
音域:每种独唱形式的音域一般都在15度之内(男声比女生低一个八度)。
女高音(c1—c3 ):是女声最高声部,常用音域c1—a2,共同特点是清亮、圆润而富有穿透力。
《绿叶对根的情意》、《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老乡亲》、《珠穆朗玛》、《江山》、《世纪春雨》等都是典型的女高音独唱歌曲。
根据不同的音色、音域及演唱技巧上的差别,女高音还可以细分为抒情、花腔、戏剧三种不同的类型。
“抒情女高音”的声音舒展而宽广,音色甜美、细腻、清丽,擅长表现歌唱性强的流畅的抒情歌曲。
音域c1—a2,舒展、宽广的旋律最适合抒情女高音的演唱,如《情深谊长》p165 《我爱你,中国》《孔雀啊,百灵》
“花腔女高音”的声音轻巧、灵活而富有弹性,演唱技巧较为复杂,具有炫技的特点,适于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及器乐化的旋律片段,如短促的半音阶走向、跳音、颤音、装饰性的花腔旋律及模仿小鸟的鸣唱,音域c1—c3 或e3,如《夜莺》《小鸟,我的朋友》p166[俄]是经典之作,演唱中各种演唱技巧发挥的淋漓尽致。
践耳《云雀的礼品》、阿古拉《燕子》。
吴碧霞、迪里拜尔
“戏剧女高音”的音色较为厚实、有力,适于表达热烈、奔放的情绪,一般在歌剧中运用,擅长演唱戏剧性较强的宣叙调,但在歌曲创作中用的机会不多,音域b——b2。
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的《晴朗的一天》及《托斯卡》中的《为艺术,为爱情》
女中音(g—g2):是女声的中间声部,音域介于女高音与女低音之间,音色特点是既富于歌唱性,又有灵活性,给人一种深沉、厚实的感觉。
法国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女主角,就是典型的女中音角色,我国歌唱家关牧村演唱
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打起手鼓唱起歌》p168等都是优秀的女中音歌曲。
杜心鸣《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践耳《中秋月,分外明》。
女中音梁宁歌剧界的千面女郎演唱歌曲有艺术歌
曲《渔光曲》、《在那银色月光下》、《黄水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东北民歌《摇篮曲》、广东民谣《月光光》、歌剧《玫瑰骑士》、《卡门》、《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洛的婚礼》选段
女低音(e—e2):音色饱满、低沉,比女中音更宽厚,适于表现深厚、稳重的感情,在我国女低音或女低音歌曲非常少见;在西洋歌剧中,女低音是常见的。
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第一幕出现的天真少女奥尔伽,就是由女低音扮演的。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歌剧《雪娘》中列尔的三首歌曲。
男高音(c1—c3):是男声最高声部,c1—c3,也是男高音的常用音域,音色甜美、清亮,善于表现奔放的热情。
《祖国,慈祥的母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p168等都是优秀的男高音歌曲,大家熟悉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是男高音的传世佳作p168。
男高音还可以细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两种类型。
“抒情男高音”音色柔和、优美,高音明亮而富于诗意,擅长演唱舒展、气息宽广而流畅的旋律。
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词曲)p169就是一首抒情男高音歌曲。
张寒晖《松花江上》《我的太阳》
“戏剧男高音”音色结实、饱满,明亮而有穿透力,善于表现戏剧冲突强烈的感情。
中外专为戏剧男高音演唱的歌曲
不多,但在歌剧中却较为常见,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中的男主角——军官格尔曼就是典型的戏剧男高音。
我国的戏剧男高音歌手要比抒情男高音缺的多,优秀的更少,因此,人才难得。
《祖国,慈祥的母亲》p170用戏剧男高音演唱,其跌宕起伏的旋律,更有感染力。
男中音(E—e1):是男声的中间声部,常用音域是E—e1,音域介于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间,音色也兼有两者的特点,《跳蚤之歌》(歌德词,穆索尔斯基曲)、《黄河颂》(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把历史的厚重感和深沉的感情表现了出来、《多情的土地》(任志萍词,施光南曲)等都是优秀的男中音歌曲。
《多情的土地》p170必须由男中音演唱,才能以其特有的音色,将深厚的感情完美充分的表达出来。
男低音(D—d1):男声最低声部,常用音域是D—d1,音色浑厚低沉、苍劲有力,擅长表现庄重、沉着的情感。
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的选曲、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p171等就是很好的男低音独唱曲。
童声(b—e2):是指男女儿童未变声以前的嗓音,音色清新、明亮,接近女高音,但又比女高音单纯,高音区和低音区比较统一。
常用音域是b—e2。
童声还可以细分为:幼儿:学龄前幼童,为幼儿写的的歌曲音区偏低,一般放在八度以内,有时五、六度即可。
《天鹅》(常瑞词,李群
曲)p171,音域不宽,只有五度,很适合幼儿园小朋友演唱。
儿童:是指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学生(7-10岁),音域可适当放宽,在九度之内,最好不要超过十度(c—e1),为佳。
少年:是指小学高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学生(11-14岁),这个年龄段的歌曲,还要考虑到变声期的特点,音乐可定为b—e2,旋律偏重于低音区,音域扩展而音区下移。
以上介绍的是歌曲的声部划分及其常用音域。
注意:创作中要尽量少用音域两端的极限音,一般以本声部的中音区为主,在歌曲的高潮位置或特殊的情况下,要有计划地控制使用最高音或最低音。
3、重唱:常见的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三种。
重唱歌曲除了具备独唱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表现力外,主要特点是每个声部的丰富多变以及声部间纵向的和谐。
因此,写好重唱歌曲,需要掌握一定的和声知识和多声部的写作能力。
二重唱:由两个人同时演唱两个不同声部的形式,称为二重唱。
三重唱:由三个人同时演唱三个不同声部的形式,称为三重唱。
四重唱:由四个人同时演唱四个不同声部的形式,称为四
重唱。
在以上三种重唱形式中,根据男女的不同编配,又可以分为:男声重唱、女生重唱、混声重唱(男女声皆有),注意的是在写作各类重唱歌曲时,最好不要采用同音色同音域的声部组合,一般采用不同音色不同音域的组合,如女声三重唱由一名女高音、一名次女高音、一名女中音组成。
重唱属于多声部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参加重唱的成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并经过严格的训练与长期的合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4、合唱:人数众多,由两个以上不同声部组成的形式,称为合唱。
合唱有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其中又分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三种)。
合唱是声乐作品中最大的组织形式,具有非常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人数也没有限制,最少的有8—10人(小合唱),最多可达几百几千人(大合唱)
合唱也属于多声部音乐,创作合唱作品,作者需要具备旋律、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多方面的写作知识。
以上是对歌曲基本知识比如歌曲的类型、演唱形式及音域等方面的的简单介绍,从第二章开始进入歌曲写作的技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