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课后习题
货币银行学(第三版)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课后习题

第八章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和。
它由商业银行的和流通中的所构成。
2.狭义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及。
3.货币供给量是由及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4.根据现代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存量是与之乘积。
5.货币均衡是指和大体上相一致。
6.货币均衡是一个过程。
7.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8.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为,此点决定的利率为利率。
9.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来说是大于的典型表现。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前提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前市场利率比正常水平高时,人们就会()。
A.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B.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C.只持有货币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 D.监管当局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一定5.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 B.越小C.不变 D.不确定7.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 B.越少C.不变 D.不确定8.在货币供应量决定因素中,商业银行能控制的是〔〕。
A.基础货币 B .法定准备率C.现金比率D.超额准备率9.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中央银行向某商业银行发放100万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万B.900万C.99万D.1100万10.在法定准备率为10%的条件下,当某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入100万用于发放贷款后,整个商业银行系统最多能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A.1000亿B.900亿C.99亿D.1100亿三、多项选选择题1.基础货币包括:()。
课后习题答案第8章_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第8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8-1存储器按读写功能以及信息的可保存性分别分为哪几类?并简述各自的特点。
解答:存储器按读写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工作过程中,既可从其任意单元读出信息,又可以把外部信息写入任意单元。
因此,它具有读、写方便的优点,但由于具有易失性,所以不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
只读存储器在正常工作时其存储的数据固定不变,只能读出,不能随时写入。
ROM为非易失性器件,当器件断电时,所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器按信息的可保存性可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
易失性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时会失去存储的信息,它需要持续的电源供应以维持数据。
非易失存储器在系统关闭或无电源供应时仍能保持数据信息。
8-2什么是SRAM?什么是DRAM?它们在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读/写操作上有何特点?解答: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静态随机存储器,其存储单元是在静态触发器的基础上附加控制电路构成的。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为动态随机存储器,常利用MOS管栅极电容的电荷存储效应来组成动态存储器,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对电路进行动态刷新。
SRAM的数据由触发器记忆,只要不断电,数据就能保存,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多,因此功耗大,集成度受到限制。
DRAM一般采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由于电荷保存时间有限,为避免存储数据的丢失,必须由刷新电路定期刷新,但其存储单元所用的管子数目少,因此功耗小,集成度高。
SRAM速度非常快,但其价格较贵;DRAM的速度比SRAM慢,不过它比ROM 快。
8-3若RAM的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试问其地址线和数据线各为多少条?解答:存储矩阵为256字⨯4位的RAM地址线为8根,数据线为4根。
8-4某仪器的存储器有16位地址线,8位数据线,试计算其最大存储容量是多少?解答:最大存储容量为216⨯8=524288=512k bit(位)8-5用多少片256⨯4位的RAM可以组成一片2K⨯8位的RAM?试画出其逻辑图。
第八章表面化学及胶体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习 题1.在293 K 时,把半径为1×10-3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10-6m 的小水滴,比表面增加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增加多少?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 K 时-1O H m mN 75.722⋅=σ。
(答案:9.15×10-4J )解: 一滴大水滴可分散成N 个小水滴:323132313434r r r r N ==ππ小水滴的面积为: 2312244r r r N ππ=⨯,大水滴的面积为: 4π21r面积增加倍数为:9991444212121231=-=-r r r r r r πππ J 10133.9)101101101(41075.72)44(4669321231s s -----⨯=⨯-⨯⨯⨯⨯⨯⨯=-=∆⋅=∆πππσσr r r A G2.在298 K 时,1,2—二硝基苯(NB)在水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为5.9×10-3mol·L -1,计算直径为1×10-8m 的NB 微球在水中的溶解度。
已知298 K 时NB /水的表面张力为25.7 mN·m -1,NB 的密度为1 566 kg·m -3。
(答案:2.625×10-3 mol ·dm -3)解:根据开尔文公式 :rRT M c c 12ln0⋅=ρσ,将数值代入,得: -1338330L mol 10625.2109.54449.04449.0105.0115.298314.8156610168107.252ln ⋅⨯=⨯⨯=∴=⨯⋅⨯⨯⨯⨯⨯⨯=-----c c c3.373 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58.9 mN·m -1,密度为958.4 kg·m -3,在373 K 时直径为 1×10-7m 的气泡内的水蒸气压为多少?在101.325 kPa 外压下,能否从373 K 的水中蒸发出直径为1×10-7m 的气泡? (答案:99.89kPa )解:气泡为凹面,且r = 0.5×10-7mkPa89.999858.0325.101)01427.0exp(01427.0105.01373314.84.9581018109.58212ln 0r 7330r =⨯=-⋅=∴-=⎪⎭⎫⎝⎛⨯-⨯⨯⨯⨯⨯⨯⨯=⋅=---p p r RT M p p ρσ 因p r < p 外,故不能蒸发出直径为1×10-7m 的气泡。
生物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xt8

第八章 脂代谢一、 课后习题1.为什么说脂肪氧化可产生大量内源性水?2.如果用14C标记乙酰CoA的两个碳原子,并加入过量的丙二酸单酰CoA,用纯化的脂肪酸合成酶体系来催化脂肪酸的合成,在合成的软脂肪酸中,哪两个碳原子是被标记的?3.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摩尔ATP?多少molCO2?如由3mol软脂肪酸和1mol甘油合成1mol三软脂酰甘油酯,需要多少摩尔ATP?4.在动物细胞中由丙酮酸合成1mol己酸,需净消耗多少摩尔ATP及NADPH?5.1mol下列含羟基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成CO2和水?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CH3-CH2-CH2-CH-CH2-CH2CH-COOHOH6.据你所知,乙酰CoA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哪些物质?解析:1.生物体内的主要脂类物质中,脂肪是体内的储存能源物质,其氧化分解后比糖产生多得多的能量,这主要是由于脂肪酸含有高比例的氢氧比,含氢多,脱氢机会多,氧化后产生大量内源性水必然高。
2.标记碳原子将会出现在软脂酸的碳链末端(远羧基端)的15、16号碳原子。
乙酰CoA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是初始原料,而直接原料为丙二酰CoA,乙酰CoA通过羧化形成丙二酰CoA。
合成起始引物为乙酰CoA,合成过程直接由丙二酰CoA提供二碳单位,所以标记首先出现在远羧基端的两个碳原子上。
3.1mol三软脂酰甘油脂首先在脂肪酶的水解作用下生成1mol甘油和3mol软脂酸。
甘油在甘油激酶和ATP供能的作用下生成α-磷酸甘油,α-磷酸甘油再在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二羟磷酸丙酮和NADH+H+,二羟磷酸丙酮由此可插入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TCA循环,能量产生如下:10+2.5+2+2.5(苹果酸穿梭)×2-1=18.5molATP 或10+2.5+2+1.5(α-磷酸甘油穿梭)×2-1=16.5molATP;软脂酸通过β-氧化过程完成完全氧化,1mol软脂酸需要7次循环氧化,每个循环产生一个FADH+H+和NADH + H+,最终产生8mol乙酰2molATP,能量产生如下:[(1.5+2.5)× 7 + 8× 10 - 2] × 3 = 318molATP。
第八章屈服与强度 课后习题

第八章屈服与强度一、思考题1.玻璃态高聚物及结晶高聚物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一般可分为哪几个形变特征区段?强迫高弹性变为何又称为表现塑性形变?2.高聚物的屈服点有哪些特征?3.什么是银纹化?银纹和裂纹有何不同?4.高聚物的宏观断裂形式有哪些?从哪些方面可以区分脆性断裂和韧性断裂?实验条件如何影响这两种断裂形式的相互转变?5.何谓高聚物的强度?说出几种强度的名称及其所代表的含义?6.影响高聚物拉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强度有什么样的影响?7.常用的高聚物冲击性能实验及冲击试样有哪些?8.橡胶增韧塑料的增韧机理是什么?9.影响高聚物及增韧塑料冲击强度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高聚物的冲击强度?10.高聚物的理论强度与实际强度相差巨大,试分析其原因。
二、选择题1.关于聚合物中的银纹,以下哪条不正确?()①使透明性增加②使抗冲击强度增加③加速环境应力开裂2.下列高聚物中拉伸强度较低的是( )①线形聚乙烯②支化聚乙烯③聚酰胺63.当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时,以下哪种性能减小或下降?()①抗张强度②可加工性③熔点4.对于橡胶,拉伸模量是剪切模量的()倍。
① 2 ② 3 ③ 45.聚碳酸酯的应力—应变曲线属于以下哪一种?()①硬而脆②软而韧③硬而韧6.高聚物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中哪个阶段表现出强迫高弹性?( )①大形变②应变硬化断裂7.高聚物的结晶度增加,以下哪种性能增加?()①透明性②抗张强度③冲击强度8.随着聚合物结晶度的增加()①抗张强度增加②抗冲强度增加③抗张强度减小④抗冲强度减小9.非结晶性高聚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不存在以下哪个阶段?()①屈服②细颈化③应变软化10.在什么温度范围内,非晶线型高聚物才有典型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①T b<T<T g ②T g<T<T f③T g<T<T m11.有3种ABS,每一种都有两个Tg值,试估计这三种ABS在-20时的韧性最大的为()①T g1=-80℃,T g2=100℃②T g1=-40℃,T g2=100℃③T g1=0℃,T g2=100℃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同一高聚物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的断裂强度相同。
健康管理师 第八章 身体活动基本知识 课后习题(部分)

3. 糖尿病足的分期和处理中,当体征出现破溃时,处理原则是( ) A、 每天检查 B、 定期检查 C、 限制下肢活动 D、 限制负重活动 E、 每周检查
4.某女性体重 65kg,以每小时 4km 的速度快走 30min,代谢当量为 3kcal/(h·kg),则该女
性的能量消耗为( )
A、97.5kcal B、113.0kcal C、85.5kcal D、103.0kcal
A、肥胖超重者从事运动,不应单纯以控制体重为目的 B、肥胖者不宜进行抗阻力运动
C、为控制体重,运动期间应尽量控制饮水
D、运动期间,不宜控制饮食
E、肥胖者应鼓励进行下肢关节承重小的运动
6. 低强度身体活动时的衡量指标包括( )
A、代谢当量 2.5 梅脱
B、心率达最大心率的 70%
D、自我感觉稍累
E、心率达最大心率的 50%
E、可以每周三天
二、多选题
1. 运动锻炼的医学监督内容主要包括( )
A、 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再评估 B、 体力负荷与运动反应
D、 运动计划的调整
E、 常规体格检查
C、 运动测试
2.运动处方包括( )
A、运动锻炼强度、频度、时间和进度的计划
B、尤其为高风险者提供万无一失的义务监督保障
C、对每次训练的场地内容、负荷、时间作出具体安排
C、代谢当量 6 梅脱
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A
C
C
A
B
B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E
E
E
B
A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第八章链传动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链传动思 考 题8-1、链传动有哪些特点?传动范围如何?链传动有哪些优缺点? P1288-2、链传动的主要参数是什么?为什么链条的节数最好取偶数?而链轮齿数最好取奇数? P130,P1348-3、链传动的布置原则如何?P1378-4、影响链传动不平稳的因素有哪些?P1328-5、链传动有哪几种主要的失效形式?P132-1338-6、对于高速、大功率的滚子链传动,宜选用大节距的链条吗?P1328-7、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增大正压力,提高工作拉力吗?P137-1388-8、链传动为何小链轮齿数Z 1不宜过少?而大链轮齿数Z 2又不宜过多?P134 8-9、如何确定链传动的润滑方式?P1388-10、链传动节距的大小对传递载荷及运动的不均匀性方面有何影响、应怎样选择节距?P1328-11、链轮齿数对链传动的运动有何影响、应怎样选择齿数?P1348-12、套筒滚子链由哪几部分组成、标记方法是什么?P129习 题8-1、链传动的布置形式如图所示。
中心距p a )50~30(=,传动比3~2=i ,小链轮为主动链轮。
它在图a 、b 所示布置中,小链轮应按哪个方向转动较为合理?两链轮中心连线成垂直布置时(图c )有什么缺点?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题8-1图解:在(a )、(b)的布置中,小链轮的转动为逆时针时较为合理,这时紧边在上。
对于(c)方案,其缺点是下链轮可能因为悬垂而脱链,导致啮合不良,可采用张紧轮装置。
8-2、已知一链传动设备,小链轮的分度圆直径d 1=77.16mm ,转速n 1=300r/min , 传递的功率P =1KW , 求作用在链轮轴上的压力。
解:s m n d v /21.110006030016.7714.310006011=⨯⨯⨯=⨯=πN v P F 82621.1110001000≈==N F K F A Q 107482613.13.1=⨯⨯=≈。
普通化学 第八章课后答案

第八章配合物配合物思考题与答案1.设计一些实验,证明粗盐酸的黄色是Fe3+与Cl-的络离子而不是铁的水合离子或者羟合离子的颜色。
(略)2.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将等物质的量的黄色CoCl3.6NH3﹑紫红色CoCl3.5NH3﹑绿色CoCl3.4NH3和紫色CoCl3.4NH3四种配合物溶于水,加入硝酸银,立即沉淀的氯化银分别为3 ﹑2 ﹑1 ﹑1mol,请根据实验事实推断它们所含的配离子的组成。
答:配离子分别是[Co(NH3)6]3+, [Co(NH3)5Cl]2+ , [Co(NH3)4Cl2] +, [Co(NH3)4Cl2] +,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有同分异构体。
3.实验测得Fe(CN)64-和Co(NH3) 63+均为反磁性物质(磁矩等于零),问它们的杂化轨道类型。
答:中心二价Fe2+亚铁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是3d6,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Fe(CN)64-为抗磁性物质,说明中心的铁离子的外层价电子排布发生变化,进行了重排,使得内层3d轨道上没有未成对电子,所以应采取的是d2sp3杂化方式。
三价Co离子外层价电子排布也是3d6,也有4个未成对电子,测得Co(NH3) 63+为反磁性物质,原理同上,也是d2sp3杂化方式。
4.实验证实,Fe(H2O)63+和Fe(CN) 63-的磁矩差别极大,如何用价键理论来理解?答:Fe(H2O)63+的中心离子铁是采用sp3d2杂化方式,外轨型配合物,高自旋,有5个成单电子,磁矩高;而Fe(CN) 63-采用的是d2sp3杂化方式,内轨型配合物,低自旋,只有1个成单电子,所以磁矩低。
5.上题的事实用晶体场理论又作如何理解?略6.用晶体场理论定性地说明二价和三价铁的水合离子的颜色不同的原因。
略7.FeF63-为 6 配位,而FeCl4-为四配位,应如何解释?1答:三价Fe的外层价电子层电子排布是3d3,d轨道上有2个空轨道。
同样作为中心离子,作为负电荷的配体之间的排斥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习题
1. 计算机的数据传送有两种方式,即方式和方式,其中具有成本低特点的是数据传送。
2. 异步串行数据通信的帧格式由位、位、位和位组成。
3. 异步串行数据通信有、和共3种数据通路形式。
4. 串行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是化和化,把帧中格式信息滤除而保留数据位的操作是化。
5. 专用寄存器“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实际上是寄存器和
寄存器的总称。
6. MCS-51的串行口在工作方式0下,是把串行口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来使用。
这样,在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的配合下,就可以把串行口作为使用,在并入串出移位寄存器的配合下,就可以把串行口作为使用。
7.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对波特率的设定应该是的。
8. 使用定时器/计数器设置串行通信的波特率时,应把定时器/计数器1定为工作方式,即方式。
(三)选择题
1.调制解调器(MODEM)的功能是
(A)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转换
(B)电平信号与频率信号的转换
(C)串行数据与并行数据的转换
(D)基带传送方式与频带传送方式的转换
2.串行通信的传送速率单位是波特,而波特的单位是
(A)字符/秒(B)位/秒(C)帧/秒(D)帧/分
3.80C51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下列功能中该串行口不能完成的是
(A)网络通信(B)异步串行通信
(C)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D)位地址寄存器
4. 帧格式为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是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3
5. 通过串行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在程序中应使用
(A)MOV指令(B)MOVX指令(C)MOVC指令(D)SW AP指令
6. 以下所列特点中,不属于串行工作方式2的是
(A)11位帧格式(B)有第9数据位
(C)使用一种固定的波特率(D)使用两种固定的波特率
7. 以下有关第9数据位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第9数据位的功能可由用户定义
(B)发送数据的第9数据位内容在SCON寄存器的TB8位中预先准备好
(C)帧发送时使用指令把TB8位的状态送入发送SBUF中
(D)接收到的第9数据位送SCON寄存器的RB8中保存
8. 串行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A)固定的,为时钟频率的1/12
(B)固定的,为时钟频率的1/32
(C)固定的,为时钟频率的1/64
(D)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l的溢出率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