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确保化验室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并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3.合理布置实验台面,确保试剂和器材的摆放整齐,避免交叉污染。
4.确认实验室内配备有各类紧急救护用品,如急救箱、洗眼器等。
二、实验操作1.穿戴实验服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呼吸防护装置等。
2.实验前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指引进行实验器材的清洗和消毒,杜绝污染交叉。
4.实验操作时,禁止将试剂或物品放置在实验台边缘或过道上,以免发生意外碰撞和倒翻。
5.实验过程中,严禁在实验台上吃东西、化妆或抽烟等,以免引发火灾和中毒事故。
6.使用燃气灶时,应确保燃气管道无漏气,并有专人值守。
7.在进行高温实验时,应注意防火措施,如试管加热时应用防烫钳或试剂标价钳取放。
8.使用酸碱试剂时,应注意稀释和搅拌的方式,以避免液体飞溅造成伤害。
9.操作有毒有害试剂时,应佩戴呼吸器及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有害物质。
10.在进行放射性实验时,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随意接触放射性物质。
三、实验后处理1.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并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
2.清洁实验台面、仪器和器材,尤其是使用过的容器和试剂瓶,避免交叉污染。
3.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妥善处理,如酸碱废液装入指定容器中。
4.清洗实验器材时,应使用适当的清洗剂,并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6.实验结束后,定期检查化验室的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护用品,确保其正常运转和补充。
7.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和整洁,杜绝垃圾和废弃物的滞留,防止滋生细菌和微生物。
四、应急措施1.化验室内如发生火灾,首先立即关闭天然气源和电源,然后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材进行初期扑救,并及时报警。
2.如化验室内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撤离实验室,并迅速关闭气源和电源,以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3.化学品溅入眼睛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并寻求眼科医生的帮助。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标题: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化验室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化学试剂和设备的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制定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一、实验室环境安全1.1 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积,确保通风良好。
1.2 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实验室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3 安全标识设置: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紧急出口、紧急电话等。
二、实验操作规范2.1 穿戴防护装备:进行实验时应穿戴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
2.2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造成危险。
2.3 避免混合试剂:不得随意混合试剂,避免产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三、实验废物处理3.1 分类处理废物:实验废物应按照规定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使用废物收集容器:废物收集容器应密封,避免废物外泄。
3.3 定期清理废物:实验室废物应定期清理,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四、应急处置措施4.1 熄灭火灾:如发生火灾应立即熄灭,避免火势蔓延。
4.2 处理中毒:如实验人员中毒,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4.3 疏散安全:如实验室发生危险情况,应按照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有序疏散。
五、实验后的清理工作5.1 清洗设备:实验后应及时清洗设备,避免试剂残留。
5.2 整理实验记录:整理实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查性。
5.3 关闭设备:实验结束后应关闭设备,确保实验室安全。
结语: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遵守是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和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措施,实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为了保障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合于所有化验室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助理。
二、实验室安全设施1. 实验室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栓和紧急疏散通道,并确保这些设施的畅通和易于操作。
2. 实验室内应设有紧急停电开关,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实验室内应设有紧急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装置,以应对化学品溅入眼睛或者皮肤的情况。
4. 实验室内应设有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5. 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储存柜和标识,以储存和识别化学品。
三、个人防护措施1.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鞋。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化学品后。
3. 工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者刺激性化学品,必要时应佩戴呼吸器。
四、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1. 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柜中,按照化学品的性质进行分类和标识。
2. 储存柜应远离火源和热源,保持干燥清洁。
3. 使用化学品前,必须子细阅读化学品安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4. 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五、实验室设备的使用1. 在使用实验室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使用设备时应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操作,并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3. 实验室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拆解或者修理设备。
六、废弃物处理1. 废弃化学品应分类储存,并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置。
2. 废弃物储存区应设有专门的容器,并定期清理和清除。
3. 废弃物处理应遵守环境保护法规,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应即将拉响火警报警器,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灭火。
2. 发生化学品泄漏时,应即将住手泄漏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和清理。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本文为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旨在提高实验室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与安全。
一、通用规定1.操作前,应先学习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准确掌握其结构、性能、功能和使用方法。
2.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预热、调整等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3.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运行状况,必要时停机检查或调整。
4.操作后应关机、切断电源、排空内部液体或气体,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5.严禁在无专业人员指导下擅自维修或改装仪器设备。
二、分项规定1. 电子天平1.操作前应先将天平电源插头插紧,开机后进行自检。
2.使用前需将天平平台擦干净,避免影响准确度。
3.每次使用前需将天平置零,操作时应平稳轻放物品以免对天平产生损坏。
4.使用后应将天平清洁干净并关闭电源。
2. 恒温水浴器1.使用前应先检查水浴器是否泄漏,然后进行预热,设置所需温度。
2.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水的深度,勿让水接触加热手柄。
3.使用后应清除水浴器内残留水质,并将水浴器关闭。
3. 离心机1.操作前应检查离心机内部各部位的泄压阀、密封圈等是否正常。
2.在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离心机最大允许转速使用,禁止晃动离心机,避免发生强烈碰撞。
3.离心机停机前应先减速至低转速,停后应关闭离心机并清理离心管、离心机内部。
4. 软化水制备机1.使用前应先检查好进水、排水管道连接是否正常。
2.开机前应先填充制备机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然后设置水质和制备机参数。
3.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制水量和出水口的状态,每隔一段时间要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清洗。
4.使用后应清洗机内管路并关闭电源开关。
5. 滴定仪1.操作前应先校准滴定管和滴定底部,根据样品选择合适的滴定量。
2.滴定过程中应控制均匀、缓慢地加入试液,加液时需注意滴定管不要接触到溶液中。
3.滴定完成后,应对滴定仪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三、安全措施1.操作仪器设备时,应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眼镜、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化验室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是确保实验室安全和有效工作的重要指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规程和注意事项:
1、实验室进入与离开
下班前要清理和整理实验台,关闭和断开所有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处于安全状态。
进入实验室前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进入实验室后应先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要求。
2、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使用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使用试剂前要仔细阅读相关安全说明和操作指南,并根据实验要求正确称量、混合和储存试剂。
3、废弃物处理
将废弃物按照分类进行储存和处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
严禁将废弃物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必须按照规定将其交给专门处理机构处理。
4、实验室安全
在实验室操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周围环境和实验装置的安全状态。
使用易燃物质时要注意防火措施,并保持通风良好。
注意用电安全,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严禁在有水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
5、事故与急救处理
在发生实验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要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遇到意外伤害时,要立即停止实验工作,进行紧急救治并报告相关人员。
这些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仅供参考,具体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程,不得擅自操作或违反安全和操作要求。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化验室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一、检验前准备
在操作检验仪器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通电是否正常,各部件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应对待检验的样本进行准确的标识和准备。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检验仪器电源,并根据使用说明书对设备进行正确的启动操作。
2. 根据待检验的样本类型和检验项目,设置好相关参数,确保仪器能够正确进行检验。
3. 取适量的待检验样本,根据要求将样本放入样品孔或者其他适当位置。
4. 启动仪器检验程序,观察仪器运行情况,确保检验过程正常进行。
5. 检验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将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参数。
2. 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排除故障。
3.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操作仪器的干净卫生,避免污染样本和影响检验结果。
4. 操作人员应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及时清洁和更换消
耗品。
四、记录和存档
在每次操作检验仪器时,应当对操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样本信息、检验参数等内容。
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以备后期查询和核查。
五、其他
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操作经验,不断总结和完善检验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化验设备操作规程

化验设备操作规程1.1 确保所使用的化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 检查设备是否整洁,无损坏或异物。
1.3 确保所需试剂和标准物质齐全,且处于有效期内。
二、操作步骤2.1 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开启操作,并等待设备启动完成。
2.2 根据试验项目的要求将待测样品置于设备测定区域。
2.3 按照试验项目的标准,将所需的试剂和标准物质按比例加入至设备的样品中,并进行混合。
2.4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设备参数,并进行测量。
2.5 手术操作规程完成后,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关机操作。
三、安全措施3.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3.2 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洁化验设备及操作台面,避免试剂残留。
3.3 操作完毕后,将试剂遵守相关规定弃置,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内。
四、设备维护4.1 定期对化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4.2 确保设备室空气流通,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五、其他注意事项5.1 若发现设备异常,请立即停止操作,并联系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排查和维修。
5.2 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反馈。
以上即为化验设备操作规程,希望所有人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化验过程准确、安全、有效。
六、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6.1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实验室操作规定,杜绝个人随意操作和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6.2 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试验项目的操作步骤,了解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3 操作人员应当注意使用设备时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6.4 禁止将任何未经审核的试剂和材料加入到设备中,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5 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时刻注意试验物品的容量和压力,严禁超负荷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6.6 对于操作设备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主管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反馈。
化验室操作规程

化验室操 作规程
1 实验室安全 2 实验室操作规范 3 实验室事故处理
1
实验室安全
1.1 安全防护
实验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 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在进行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时:应 佩戴化学防护面具
1.2 化学品管理
化学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柜中:并明 确标识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应特 别注意安全:单独存放
1.3 废弃物处理
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分类处理
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收集容器中:禁 止随意倾倒
2
实验室操作 规范
2.1 仪器使用
使用仪器前应熟 悉其操作规程: 并检查设备是否 正常
仪器应定期进行 维护和保养
2.2 试剂配制
配制试剂应按照规定的比例 和顺序进行
配制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 止溅出
T感应按照 实验步骤逐步进 行:禁止跳步
实验过程中应保 持实验台的整洁
3
实验室事故 处理
3.1 火灾处理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材进 行灭火,并启动紧急疏散预案
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 话,并有序撤离
3.2 化学品泄漏处理
如果发生化学品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 防止泄漏扩散,并启动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和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品质部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
3 内容与要求
3.1 内容
3.1.1维修工负责组织维护、联系外部检定。
3.1.2 各班组负责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校验的日常工作。
3.2 要求
3.2.1铂、银、镍器皿
铂、银、镍器皿使用后应存放在保险柜中妥善保存。
使用中发生丢失除室内追查责任、赔偿外,由司法部
门追究责任。
3.2.1.1 铂器皿
3.2.1.1.1 铂器皿加热时应当在电炉内(若在硅碳棒电炉内,应有必要的通气装置,防止铂的碳化)或煤气灯的氧化焰上灼烧。
禁止使用还原性火焰或发烟、发黄光的火焰,亦不准接触蓝色火焰。
3.2.1.1.2 不得在铂器皿内熔融或加热碱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磷、含碳和大量硫化物的物质,以及含重金属的样品(如铅、锡、锑、砷、汞、铜等)。
3.2.1.1.3 高温下不准使用大量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作熔剂,灼烧时器皿应放在素烧陶瓷管架或石棉板上,要用带有铂尖的钳子轻轻夹取。
3.2.1.1.4 铂器皿中不允许处理卤素或分解出卤素的物质,如王水、溴水及盐酸和氧化剂的混合物。
3.2.1.1.5 成份不明的物质不要用铂器皿加热或融熔。
3.2.1.1.6 铂器皿的清洗方法:
a一般清洗时可用稀盐酸(1+5)溶液加热。
b如器皿上粘有赃物时,可用焦硫酸钾或碳酸钠融熔除去。
c如有轻微腐蚀,可用圆粒细海砂轻轻抹擦腐蚀部分。
3.2.1.1.7 在使用铂器皿时,要防止其变形,因此不应使灼热的铂器皿骤然投入冷水中冷却。
在脱熔块时,不得用硬物在皿内刮取。
由高温中取出的铂坩埚要放在干净的石棉垫板上。
3.2.1.1.8 已变形的铂坩埚或可用形状相吻合的木模进行校正(但已变脆的碳化铂部分要均匀用力校正)。
3.2.1.2 银器皿
3.2.1.2.1 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750℃为宜。
3.2.1.2.2 刚从高温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3.2.1.2.3 应用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融熔,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
3.2.1.2.4 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融熔。
3.2.1.2.5 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
3.2.1.3 镍坩埚
3.2.1.3.1 镍坩埚只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融熔,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
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3.2.2 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
3.2.2.1 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
3.2.2.2 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
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尽量远离热源。
3.2.2.3 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
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
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是否反向。
3.2.2.4 电炉升至规定温度后,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并保温,否则应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不得继续使用。
3.2.2.5 送入或取出灼烧物时,最好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炉膛底部应垫一耐火板(不要将灼烧物品直接放到炉膛底部,防止烧结在一起)。
3.2.2.6 禁止融熔和灼烧沉淀在同一炉内进行,不得在炉内灰化滤纸。
容易飞溅的熔剂,更不能直接放在炉中融熔,要避免热电偶端被飞溅的融熔物玷污。
3.2.2.7 控制器要定期进行检定。
3.2.3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3.2.3.1 每月应检查一次叶片与锅壁、锅底的间隙。
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检查一次。
当间隙超过3mm±1mm,又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新锅或叶片。
3.2.3.2 首次使用时,一定要检查机器的电器接线是否正确。
3.2.3.3 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带有电器控制箱的,后
盖要盖好,防止灰尘进入。
3.2.3.5 在操作中起落搅拌叶一定要轻起轻放。
3.2.3.6 做完试验后必须将锅内和搅拌叶擦拭干净。
3.2.3.7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
3.2.4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3.2.
4.1 每月应检查振实台的紧固螺丝,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松紧要适宜,台面要水平。
与混凝土基座相连的地脚螺丝要固紧,以免开动后振实台来回移动位置。
3.2.
4.2 做完试验后必须将设备擦拭干净。
3.2.
4.3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
3.2.5 压力试验机
3.2.5.1 压力试验机每年至少请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一次,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每半年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对比单位)进行一次破型对比。
3.2.5.2 压力机用油每年更换一次, 所用的油质应符合压力机说明书上的要求。
3.2.5.3 经常检查储油箱的油量是否正常,油箱管接头有无松动,防止漏油、溢油等情况。
3.2.5.4 经常注意被动指针的弹性垫圈松紧是否恰当, 加荷过程指针运转是否平稳,如有抖动应检查原因,尤其注意测力摆杆仰程不准超过最大限度,指针旋转亦不准超过一周。
3.2.5.5 抗压夹具的球座应保持润滑、灵敏,夹具压板长62.5±0.1mm,宽度不小于40mm,加压板面必须磨平。
3.2.5.6 使用完毕要彻底擦拭机器各部位,保持干净,套上罩子。
3.2.6 抗折试验机
3.2.6.1 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
3.2.6.2 抗折试验机要保持水平安放,使用前要检查试验机的灵敏度。
3.2.6.3 每季度应检查抗折夹具的尺寸和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3.2.6.4 更换夹具时,应先作对比试验。
3.2.6.5 刀口上不准抹油,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3.2.7 0.080mm方孔筛
3.2.7.1 更换新筛或筛子使用一定时间后,都要进行修正。
一般修正差值在±0.2%范围内可继续使用;在±0.2~±0.5%范围内可采用修正系数的方法调整;差值超过±0.5%时应清洗,清洗后再校验修正;修正系数超出±0.80~±1.20%范围时,应更换新筛。
3.2.7.2 筛子应经常保持干净。
常用的筛子可浸泡于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20~30次后须用0.3~±0.5mol /l的醋酸或食醋清洗。
清洗时用毛刷轻轻由筛底向里按经纬线依次清洗,不得用毛刷由筛内向外刷洗,更不能无规则的任意乱刷,以免损坏筛网。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安全风险评价表》
4.2《作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