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天葵无土栽培技术
大棚紫背天葵栽培技术

大棚紫背天葵栽培技术紫背天葵,又名红背菜、紫背菜、血皮菜、观音苋、两色三七草等,是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原产我国南部地区,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海南、台湾等地仍能发现野生种群,在我国及日本长期作为半驯化野菜进行栽培。
紫背天葵一般取其顶部10cm左右的嫩梢作蔬菜食用,可凉拌炒食,还可作汤及下火锅等,其风味特别、口感润滑,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较多的黏液蛋白、必需氨基酸、多糖、黄酮、花青素、生物碱等功能成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糖和血脂、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抗菌消炎、提高造血功能、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药食同源蔬菜,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是一种值得发展推广的高档营养保健绿叶蔬菜。
1 品种类型目前,我国各地栽培的紫背天葵品种大多为野生资源驯化而来,虽然有较好的营养食用和药用保健价值,但由于在食用时略有土腥味一直未能普及推广。
近年来,以紫背天葵为亲本材料,与同属的野菜(如白背天葵等)杂交,已培育出口感较好的品种,紫背天葵才成为大众消费的蔬菜得以推广。
生产上应选择分枝强盛、抗逆抗病、适口性好且既耐高温又较耐低温的品种栽培,以保证四季生产,周年供应。
根据植株茎叶颜色差别,紫背天葵又分为紫茎红背叶种和紫茎绿背叶种两大类。
①紫茎红背叶种紫茎红背叶种的天葵叶背、茎及新芽叶片均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渐变成绿色。
按照叶片大小,紫茎红背叶种天葵可分为小叶种天葵和大叶种天葵。
小叶种叶片小,黏液少,节间长,较耐寒冷,适于冬季较为冷凉的区域栽培; 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黏液多,节间较长。
②紫茎绿背叶种紫茎绿背叶种的天葵下部茎秆呈浅紫红色,节间短,分枝性少,叶小、椭圆形、先端渐尖,叶面及叶背深绿色,有短茸毛,黏液少,口感差,但较耐高温、干旱。
近年来,白背天葵也逐步在生产中发展,其营养价值、栽培技术、消费特点与紫背天葵相似。
白背天葵又称富贵菜、白(百)子菜、菊三七、玉枇杷、鸡菜、长命菜等,中药名为白背三七(或白三七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紫背天葵无土立体栽培技术

蔬菜科技致富经典10.16627/22-1215/s.2020.04.031紫背天葵无土立体栽培技术王惊宇1郗登宝2黄枭2淫姜海峰3淫(1.新疆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3•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农业服务站)紫背天葵又称红背葵、观音苋,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紫背天葵全株带肉质,根粗壮,茎直立,多分枝,再生能力强,嫩茎叶可食用,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嫩茎叶和嫩梢的维生素C 含量 较高,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能力,近年来深受人们的欢迎。
哈巴河县试验站在2020年引进无土栽培技术,它是一种不 用天然土壤作基质的栽培技术,将作物直接栽培在一定装置中, 利用基质起固定作用,采取营养液和水交换滴灌的栽培方法。
无土栽培蔬菜可让作物达到高产量,一般采用水分栽培,主要是将植物根系与营养液接触的方式进行,不仅病虫害很少,还会让植物的产量更大。
采用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设施空间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1设施建造首先平整压实地面,建立一个立体支架,用方钢焊接成下图的阶梯状支架,便于通风采光,支架上放塑料栽培槽,上下共3层,每层间距50厘米,最上层放一排栽培槽,中间层和最底层放2 排栽培槽,每层栽培槽底部铺设一根6分滴灌管,在6分滴灌管上铺设细滴灌管和滴箭,每栽培槽铺设2根细滴灌管,每层6分滴灌管汇成一根滴灌总管连接到循环泵上,循环泵一端和营养液箱相连,循环泵由自动滴灌控制器控制。
2基质准备无土栽培基质分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本栽培采用基质是有机基质草炭土和无机基质珍珠岩按3:1比例充分混匀后装入60厘米伊20厘米伊30厘米的塑料栽培槽中进行扦插栽植。
3扌千插繁殖哈巴河县本地采用塑料槽扦插繁殖紫背天葵,因其节部易生 出不定根,扦插易成活。
具体方法是从健壮无病的植株上剪取长约6〜8厘米的嫩枝条,剪成小段,每段附带叶片3耀5片,摘除插条作者简介:王惊宇,新疆哈巴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黄枭,姜海峰为通讯作者。
【优良特菜品种及其栽培技术】 特菜品种

【优良特菜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特菜品种紫背天葵栽培技术紫背天葵又名紫背菜、红背菜、血皮菜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宿根常绿草本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南方温暖湿润地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营养丰富,食用方便。
其茎叶质地柔软嫩滑,具有特殊的风味,可凉拌、做馅、用来炒蛋、糖醋腌渍或作涮火锅的配菜。
它含有丰富的铁素、维生素A、黄酮类化合物以及作为酶的活化剂锰元素等,具有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长期食用能活血止血、解毒消肿,对痛经、血崩、咯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支气管炎、盆腔炎等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有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
其茎紫红色,叶背紫色,花黄色,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是一种集莱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优良特菜品种。
一、特征特性植株直立,丛生状,株高60~90厘米。
茎光滑无毛,分枝性强,紫红色或绿色,茎节处易发生不定根,可进行扦插繁殖。
食用部分为茎的先端嫩茎和嫩叶。
嫩茎含有一定的黏液,略有土腥味。
叶互生,长卵状宽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耳状,叶缘有浅锯齿;叶长10~16厘米、宽4~6厘米、厚1毫米,稍肉质,叶面光滑有蜡质,正面深绿色或略带紫色,背面紫色或淡紫色;叶柄短,紫红色,上部叶几乎无柄。
花橙黄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数个花序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或伞房状花序;花序柄细长;花为管状两性花,在浙江南部地区10~12月开花,一般不能结籽。
紫背天葵喜温暖润湿的气候,耐高温多雨,也耐干旱,但不耐寒。
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在10℃以下时停止生长,遇霜冻即全株凋萎。
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健壮,也较耐阴。
在北方地区,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在南方地区保护地中,可周年生长。
其不择土壤,较耐瘠薄。
为了获得优质高产,以选择肥沃的壤土种植为宜。
二、品种类型紫背天葵有红叶种和紫茎绿叶种两类。
红叶种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芽叶片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成绿色。
根据红叶种叶片的大小,又可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黏液多,叶背、茎均为紫红色,茎节长;小叶种叶片较少,黏液少,茎紫红色,节长,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的地区栽培。
紫背天葵种植介绍

紫背天葵种植介绍紫背天葵又称为观音觅、红背菜、双色三七草、血皮菜。
属于菊科土三七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是一种很好的集营养保健价值与特殊风味为一体的高档蔬菜一、药用功效:味甘,微酸,性凉。
具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散瘀消肿、生津止渴之功效,治外感高热、中暑发烧,肺热咳嗽,伤风声嘶,痈肿疮毒,跌打肿痛等症,紫背天葵具有消炎、活血、补血、养颜美容的功效,是产后妇女及需要补血的人群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
二、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其食用部位含有纤维素、灰分、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钾、钙、铁、磷、铜、锰等。
每100g叶片中含水分92.79g、粗脂肪0.18g、粗蛋白2.11g、粗纤维0.94g、维生素A5644国际单位、维生素B1 0.01mg、维生素B2 0.13mg、维生素C0.78mg、钾136.41mg、钙89.66mg、铁1.61mg、磷18.73mg、烟酸0.59mg。
鲜嫩茎叶和嫩梢的维生素C 含量较高,还含有黄酮苷等。
据测定,每100g干物质中含钙1.4--3.0g、磷0.17--0.39g、铜1.34--2.52mg、铁20.97mg、锌2.60--7.22mg、锰0.47--14.87mg。
属于药膳同用植物,既可入药,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
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 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对儿童和老人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紫背天葵中富含黄酮苷成分,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癜。
紫背天葵可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对肿瘤有一定防效。
还具有治疗咳血、血崩、痛经、支气管炎、盆腔炎及缺铁性贫血等病症的功效,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更是把紫背天葵作为一种补血的良药,是产后妇女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
紫背天葵的食疗保健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治疗某些疾病。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锌、锰、维生素E、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紫背天葵管道深液流水培技术

平均根长(cm)1.32.83.5平均根数(条)258生根率(%)106080生根数(条)53040插条数(条)505050插条部位顶部中部基部表3不同部位插条对刺五加的生根的影响3结语研究了不同TBA 浓度,不同成熟度插条以及不同部位枝条对刺五加扞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IBA 处理均可提高刺五加插条生根率、增加插条的根数和根长,其中以IBA 浓度100mg/L 浸泡处理的效果最好。
IBA 可诱导刺五加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刺五加的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刺五加当年生半木质化插条的生根率高于木质化插条,生根速度快,因为半木质化的嫩枝条组织分生能力强,愈伤组织形成快,所以扦插成活率高。
试验结果还显示,不同部位枝条作插条对刺五加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根长均有影响,以基部作插条的生根效果最好。
紫背天葵管道深液流水培技术叶希,刘燕,李雨春(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71)摘要:管道深液流水培系统简单易建、造价低廉,在种植上具有简便、节约水分、洁净无污染的特点,适用于现代都市家庭,是21世纪城市绿化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及家庭休闲农业的一种重要模式。
紫背天葵是一种集菜用、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半栽培种,近年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作为特种蔬菜推广较快。
阐述了管道深液流水培系统构造、栽培原理、优点,重点介绍了紫背天葵管道深液流水培技术要点,包括品种选择、定植、营养液配方和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
关键词:紫背天葵;管道;深液流水培中图分类号:S63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74X(2009)07-0050-02收稿日期:2009-02-20作者简介:叶希(1977-),男,农艺师,E-mail :xyyexi@gmail.com紫背天葵,又名红凤菜、红背菜、血皮菜等,以嫩梢和嫩叶供食,含有较全面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矿物质营养特别丰富[1],其茎紫红、叶背紫、花黄,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集菜用、药用和观赏于一体的半栽培种。
家庭无土栽培简单做法

现在不少家庭都喜欢自己在家里种点花种点菜,大部分家庭采用的都是阳台种植,在阳台上摆上各式各样的花盆,只是这样营养并不够,光照也不是很充足。
植物蔬菜生长的都不是很健康。
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家庭种植方式是无土水培,这类方式的优点就是干净,还能利用空间,种植成效比花盆种植更好。
无土水培指将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按照植物生长的比例和数量科学合理地配制成营养液,让根系在营养液中吸收营养的一类种植技术。
绝大多数叶菜类蔬菜均可采用水培的方式进行。
较常见的品种有:生菜、菠菜、水芹、芥蓝、菜心、油菜、小白菜、羽衣甘蓝、紫背天葵等。
其中,生菜是常见的水培蔬菜之一。
这些蔬菜都是我们平时就吃到的,所以您也可以选择在家里进行水培。
无土水培种出来的蔬菜鲜嫩多汁,干净无污染,因为蔬菜是在营养液中生长,没有重金属污染,也完全不打农药。
士培蔬菜容易受环境的污染,造成重金属超标,农药含量超标,而水培叶菜类比土培叶菜质量好,洁净、鲜嫩、口感好、品质上乘。
另外,水培种植是随摘随吃,一般来说,三十天左右成熟,到时候就每天都有新鲜蔬菜可以吃了。
水培种植是不分时节季节的。
在家可以选择种植箱或种植架来种植蔬菜,种植箱可以放在窗台上,种植架可以放在阳台或者天台,相对来说还是很方便的,而且配件齐全,附赠说明书,简单易上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哦!一回生,二回熟,相信大家很快就能自己种出可口放心的果蔬!。
有机生态型无土立体栽培紫背天葵技术

类蔬菜色泽鲜 艳, 外形新颖美观, 适 多形式进行小批量生产, 在发展 过 家接受 。 打通销售 渠道, 于净菜上市和 进行精细包装,有利 程中不断开拓市 场,
于 吸 引 消 费者 和 提 高 档 次 经 过 包 订立产销合同,有步骤有计划地 逐 特菜属高档蔬 菜,大部分特 菜组织
维普资讯
"  ̄ a e 20 O e bs 02 e tl /
盎
篡
: 1 柱较近位置开一直径约 1 c . m的孔, 灰 渣 为 1 的 比例 混 台 , 不宜 施 肥 。 地 区栽培病虫 害较 少,但 需注意防 5
,
2 3 0~ 0天 收 获 一 次 ,一 年 可 生 但是特 策正处于 发展开拓 阶段 、正 品形 成完全符合 目前消费者 的心理
产 1 茬 以上。生产 中樱桃萝 除了 确 引导农民,有 计划有策略地 发展 和需求 , 以做好市场宣传, O 所 正确 引 进行间作套种 以外,还常利用温室 是很 重要的。在生产和发展 中要有 导消费是裉重要的 。对于新上市 的 前沿, 四周边 沿, 畦埂等空 隙地进行 市场意识, 稳步前进, 对一个地 区来 每种特 菜其主要营养成分 、保健价 种植 这样 既满足市场需求 又充分 说尤 为重要,切 忌一 轰而上盲 目扩 值 队及 如何食用,怎样烹调等部 要
装后 也 可作 为礼 品送 给 亲朋 好友 。 步扩大生产, 做到心 中有数, 防产 柔嫩 , 谨 不易贮运 , 为保 证产品质量要 元旦 、春节等 节 日蔬 菜礼品箱就是 品积压 或滞销 ,造成 经济损 失。 近年来兴起的一个 “ 大礼包” ,它不 节 日 氟,传递 了亲情 、友情 。 气 做 好采后处理 收获后 应及 时进 行
出液对环境 无污染 、产 品品质好 的 10 m 每个 作业道 间隙就 是每排 通过阀门 与 自来水管相连, 另一端 2c
紫背天葵的箱式无土栽培

紫背天葵的箱式无土栽培作者: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0期特菜紫背天葵,学名紫背菜,又名血皮菜、观音菜、红风菜。
嫩茎叶富含钙、铁等营养元素,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其抗逆性强,耐旱耐热耐阴,病虫害少,易于栽培。
利用聚苯泡沫箱,应用基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紫背天葵生产,采收方便,易于搬运,既适合温室大棚生产,又可作家庭阳台栽培,有着良好的观赏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1.栽培基础设施紫背天葵性喜温暖湿润,不耐寒,生长适温20~30℃,可耐3℃低温,10℃以下生长不良,遇霜冻凋萎。
进行此种模式栽培应采用节能型日光温室或联栋智能温室,居家生产冬季应具备供暖条件,以便周年循环栽培,连续供应。
2.栽培区域处理地面预先夯实后进行砖铺或硬化处理,每667平方米(1亩)制作两处2~3立方米的营养液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营养液配制。
由营养液池、水泵、滴灌管道等组成栽培供液系统。
3.栽培技术箱体的选择:选择优质聚苯板箱,高20厘米左右,大小以适宜搬运挪动、适宜摆放为宜。
栽培基质:应用40%草炭、30%蛭石和30%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每立方米该混合料中加入腐熟烘干鸡粪10千克,N、P、K三元复合肥1.5千克,充分搅拌并喷淋均匀备用。
培育壮苗:紫背天葵茎节易生不定根,可采用扦插方式进行育苗。
选用穴盘内装调配好的基质,截取中上部嫩梢,剪成8~10厘米长的节段,每段带3~5节叶片,摘去枝条基部1~2叶后扦插于育苗穴盘中,基部入土2/3,上部留取1/3浇透水,并盖好地膜保湿,置于温暖环境,2~3星期即可生根成活,苗高10~15厘米时定植。
定植:预先将栽培区域划分好定植带和操作行,定植带宽90厘米,操作行宽60厘米。
定植前先用基质填充箱体,一般规格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的箱体可定植3行,株距10厘米,每箱15株,利于较快生长覆盖箱体,保证观赏、采摘效果。
90厘米的定植带放置此种箱体3排,667平方米放置3300箱,定植后及时浇水,以便于缓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背天葵无土栽培技术
紫背天葵无土栽培技术
2015-4-12 来源:百度文库
别名观音菜、观音苋、血皮菜,为菊科土三七属的一种以嫩茎叶供食用的高档蔬菜。
紫背天葵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
紫背天葵的无土栽培方法有基质培、DFT 水培、静止水培、立体栽培等模式。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紫背天葵立体基质栽培是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学特性
紫背天葵为多年生直立草本,丛生状,株高60~90cm。
茎光滑无毛,分枝性强,紫红色或绿色,食用部分为嫩茎和叶。
叶互生,长卵状宽披针形,长约10~16cm,宽约4~6cm,稍肉质,叶柄短,紫红色。
花橙黄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或伞房花序。
花为两性花,在浙南地区10~12月开花,一般不能结籽。
紫背天葵生长发育适温为20~25℃,耐热能力强,也较耐低温,在35℃的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能忍耐3~5℃的低温,5℃以上不会受冻,但遇到霜冻时可发生冻害,严重时植株死亡。
紫背天葵对光照条件要
求不严格,比较耐阴,但光照条件好时生长健壮。
喜湿润的生长环境,但较耐旱。
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严格,耐瘠薄,但在生产上宜选沙质壤土或沙土较好。
二、品种类型
紫背天葵有红叶种和紫茎绿叶种两类。
红叶种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叶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为绿色。
根据叶片大小,又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
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粘液多,叶背、茎均为紫红色,茎节长;小叶种,叶片较少,粘液少,茎紫红色,节长,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地区栽培。
紫茎绿叶种,茎基淡紫色,节短,分枝性能差,叶小椭圆形,先端渐尖,叶色浓绿,有短绒毛,粘液较少,质地差,但耐热耐湿性强。
三、繁殖方法
紫背天葵有三种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
1、扦插繁殖
紫背天葵茎节易生不定根,插条极容易成活,适宜扦插繁殖,这也是生产上常常采用的繁殖方式。
一般在2~3月和9~10月进行。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植株进入休眠后或恢复生长前(南方地区多在春季萌发前)挖取地下宿根,随切随定植。
但分株繁殖的系数低,分株后植株的生长势弱,故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3、播种繁殖
一般在春季2~3月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播后8~10d即可出苗,苗高10~15cm时定植大田。
紫背天葵利用种子繁殖的优点是繁育出的幼苗几乎不带病毒。
四、紫背天葵立柱盆钵基质栽培技术
1、设施建造
(1)平整地面,建立柱先将棚室内地面整平压实,然后用砖和水泥沿南北向砌成几条作业道,作业道宽为80~100cm,间距80~120cm。
每两个作业道间隙就是每排立柱建造的位置,立柱之间相距100~120cm。
立柱底层为可转动的塑料转盘,其下砌20~30㎝见方深水泥墩,同时将一根2m左右长的6分镀锌管预埋于水泥墩里,塑料转盘上叠放6~10个梅
花形塑料栽培盆。
按转盘、栽培盆的顺序自下而上叠放成柱,要求栽培盆突出部上下错开。
棚室后脊至前屋面的立柱高度要逐渐降低。
立柱旋转自如,这样有利于各处立柱上的苗都能正常接受光照。
(2)铺设滴灌系统供液总管一端通过阀门与贮液池水泵相连,另一端通过阀门分别与各排立柱的供液支管相连。
在每排供液支管上距各立柱较近位置开有三个直径约1.0cm的小孔,通过接头与毛管相通,毛管自立柱上部伸到栽培盆的中心,其中一根毛管安装在上部第一盆,剩余两根平均安装在中、下部栽培盆中,三条毛管呈三角形排列,以便供液均匀。
在供液时营养液经供液总管→供液支管→毛管→栽培盆,流量由供液支管阀门控制,栽培盆内的多余水分自上而下通过各栽培盆底的小孔依次渗流至地面,最后汇流至排水沟,排出棚室外。
2、基质的选择与消毒由于紫背天葵耐瘠薄,喜沙质壤土,无土栽培基质可选用炉渣、沙子等无机基质。
炉渣使用前用40目筛子过筛,选择粒径0.5㎝以上炉渣作为栽培基质(基质粒径最大不能大于2㎝),基质使用前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之后用塑料布覆盖基质,闷20~30min即可装盆。
3、定植预先按塑料盆底形状剪成相应大小的塑料(塑料上要稀疏地扎一些小孔),置于盆底,然后将已消毒好的炉渣装至距盆沿1~2cm的高度。
紫背天葵的扦插苗根系在配好的0.5%~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数
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然后栽在栽培盆5个突出部位的基质中,用手稍按实后,启动水泵,通过滴灌系统向各栽培盆浇水至湿透。
2~3d后再浇1次水,约7d后缓苗结束,而后过渡到正常栽培管理。
4、栽培管理
(1)温湿度调控紫背天葵耐热、怕霜冻,因此冬春低温季节(11月~翌年3月)保护地栽培注意保温;夏秋季气温较高,应使用遮阳网,并揭膜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品质和产量。
(2)整枝调整定植后待植株长至15㎝高时,摘去生长点,促其腋芽萌发成为营养主枝,立柱栽培一般每株留4~6个枝条。
(3)营养液管理
①营养液配方可选用日本山崎苘蒿标准配方。
表日本山崎苘蒿标准配方
肥料名称用量(mg∕L)
四水硝酸钾472
硫酸钾809
磷酸氢二铵153
七水硫酸镁493
总盐含量 1927
微量元素用量(各配方通用) 肥料名称用量(毫克/升) EDTA铁钠盐 20~40
硫酸亚铁 15
硼酸 2.86
硼砂 4.5
硫酸锰 2.13
硫酸铜 0.05
硫酸锌 0.22
钼酸铵 0.02
②营养液浓度管理基质培紫背天葵营养液适应范围很广,在EC值
1.5~3.5ms/cm范围内都能生长,生理上未见异常。
一般管理浓度以EC值
2.0~2.5ms/cm为宜,定植初期EC值0.7~1.0ms/cm,后期浓度逐渐提高。
③营养液酸度控制每周定期测定营养液酸碱度1次。
紫背天葵适宜的pH值为6.0~6.9,若营养液pH值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应及时调整。
(4)定期旋转立柱一般每隔2~3d旋转立柱一次,使各栽培盆中紫背天葵苗都能正常接受光照,尽量达到苗长势一致。
(5)定期洗盐处理紫背天葵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定期通过滴灌系统浇清水清洗炉渣表面吸附沉积的营养元素,以免积盐毒害根系。
一般1个月清洗一次,夏季高温季节半个月清洗一次。
5、采收
定植后20~25d,苗高20cm左右,顶叶尚未展开时采收。
采收时,剪取长10~15cm,先端具5~6片嫩叶的嫩梢,基部留2~4片叶,以便萌生新的侧枝。
以后每隔10~15d采收1次,常年采收,每667m2产量8000~100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