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概论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是指对播音主持艺术进行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的介绍与讨论。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播音主持艺术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他们在播音主持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在播音主持艺术概论中,学生将学习到播音主持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语音、发音、姿势、肢体语言、演讲技巧等。
他们还将了解到播音主持的职责和要求,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播音节目和主持形式,以及与观众进行沟通与互动的方式。
该课程还会介绍播音主持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现代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学生将了解到播音主持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播音主持人在媒体行业中的地位和角色。
此外,该课程还会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播音主持作品,如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主持人访谈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评判一个好的播音主持人,并对自己的播音主持技巧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学习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播音主持艺术的基本概念、要素和技巧,提高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播音主持提供基础。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一、引言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语言表达、声音技巧、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定义、特点、技巧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门艺术。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定义与特点播音与主持艺术是指利用声音、语言和肢体表达等多种手段,将信息传递给观众或听众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语言表达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要求从业者具备流利、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需要通过语言的魅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传递信息。
2.声音技巧:声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的重要工具。
从业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感,以及声音的控制能力,保持声音的清晰、响亮和富有感染力。
3.情感表达:播音与主持艺术注重情感的表达,要求从业者能够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传递情感,使观众或听众产生共鸣。
4.专业知识:播音与主持艺术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包括新闻、音乐、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传递相关信息。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技巧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从业者,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语言技巧: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
同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
2.声音技巧: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保持声音的清晰、响亮和富有变化。
要注意声音的节奏和音调的把握,使声音更具有吸引力。
3.肢体语言: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增强情感的表达和信息的传递。
要注意姿势的自然和流畅,动作的节奏和协调,使肢体语言与语言表达相辅相成。
4.情感表达:要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准确传递情感。
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使观众或听众能够感受到主持人的情感共鸣。
四、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方法要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1.学习基础知识:了解播音与主持艺术的相关知识,包括语言表达、声音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知识。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笔记(精华)

一.学习《播音学概论》的意义★含义:可以说播音学既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从广义上来讲,播音是指电台,电视台等就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活动)2.这里研究的播音,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运用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地活动。
它较前面广义讲的播音不同。
二. 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矛盾★1.构成基本矛盾的基本因素:创作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创作素材(稿件,音响,画面),受众(听众,观众)2.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矛盾:播和受三. 播音员主持人要讲究的办法★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具有指导性②具有科学性⒈系统的方法:是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研究往细微观方向发展⒉全息的方法:是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往宏观方向发展⒊比较的方法:①横比:包括同一时期的不同播音员,不同类的创作活动,不同类的播音作品的比较研究。
②纵比:包括不同时期的同一播音员,同一类的播音创作活动,同一类的播音作品的比较研究。
⒋借鉴的方法⒌实验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四. 播音的任务★★用有声的语言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反映人民的呼声,教育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奋斗。
五. 新闻的属性是区分演员情感表达于播音员情感表达的基本因素。
★六. 播音与主持的创造性活动包括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个方面且具有创造性。
★七. 播音与主持的多质性★★⒈播音与主持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具有言语传播的性质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日常言语活动主体与播音这一言语活动的主体对象交流感不同。
②日常言语活动主体与播音这一言语活动主体的代表性不同。
⒉播音与主持又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具有新闻性⒈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
播音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概念:是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
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

播音工作的性质(要点1) 要点1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创作的特征(要点2) (要点2
• 一、再造和创造的双重性 • 二、创作素材的二度性 • 三、创作手段的声像性 • 四、交流对象的虚拟性 • 五、吐字发音的规范性 • 六、感情表达的真实性 • 七、创作时间的紧张性 • 八、创作范围的社会性 • 九、接收方式的个体性 • 十、创作活动的日常性 • 十一、强烈鲜明的时代性 十一、
主动探索和把握创作规律
播音创作的特征
二、创作素材的二度性
素材(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非原始生 素材(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 活素材,而是原作者形态化以后的东西。 活素材,而是原作者形态化以后的东西。
要求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生活。 要求更多地深入一线、深入生活。 腰花力气去探索、把握创作规律。 腰花力气去探索、把握创作规律。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工作的属性
(基本属性) 基本属性)
• 1、播音的创造性
言语传播的性质 • 2、播音的多质性{ 新闻实践性 播音的多质性{ 艺术创造性 技术性 • 3、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播音性质的主调——新闻性
人民广播: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 人民广播: 1940年12月30日延安 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以来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广播事业。 导的广播事业。 人民广播:包括电视在内。 人民广播:包括电视在内。
播音主持概论

第一章1、播音得定义广义: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得一切有关声音语言与副语言传播信息得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得传播信息得活动)。
狭义: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与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得创造性活动。
2、播音得重要性从播音得地位来瞧,播音处于广播电视传播得前沿。
从播音得作用来瞧,体现播音得重要性。
播音就是揭示节目思想内涵得主要工具。
播音又就是推广普通话得重要阵地,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推广普通话得重要责任。
3、播音学得定义播音学就是研究广播电视播音得创作活动与规律得一门新兴得学科。
4、中国播音学得定义中国播音学就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与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规律得学科。
换句话说,中国播音学得研究对象,就就是研究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与副语言来传播各类信息得创作活动。
它在研究得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主持。
5、传播用语得现实思考方言得草根性决定其传播得地域性普通话得规范性带来传播得广泛性6、基本矛盾:播——受7、对“播音”得误解播音就就是念字——否定播音得创造性播音与主持就是两回事——混淆二者之间得关系a、主持就是播音得延伸产物b、主持与播音本质核心相同第二章1、播音主持发声得两大属性: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性、艺术性)2、播音主持得性质创造性(基本属性)多质性:言语传播性、技术性(业务属性)新闻实践性、艺术创造性性质得主调:新闻性(根本属性)3、播音主持得创造性(什么就是创造)通过人得主观能动性得发挥,人得本质力量得显现,改变旧得符号系统,建立新得符号系统。
运用到艺术领域,创造赋予了情感。
通过情感得力量来改变旧得符号系统,建立新得符号系统。
4、什么就是创造播音员自身实现了对腹稿(心中得文字符号)与稿件文字符号系统得转换,建立了符合听觉、视觉规律得新得符号系统,从这一点来说,属于创造。
5、播音创作得特征创造与再造得双重性创作素材得二度性创作手段得声像性交流对象得虚拟性吐字发音得规范性感情表达得真实性创作时间得紧张性创作范围得社会性接收方式得个体性创作活动得日常性强烈鲜明得时代性6、播音语言得特点播音语言特点以广播电视得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历史经验与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语言得传播质量为目标。
大学播音主持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播音主持概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播音主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代祭祀仪式B. 广播电台的诞生C. 电视的发明D. 互联网的普及答案:B2. 在播音主持中,以下哪项不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A.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B. 强烈的个人表现欲C. 丰富的知识储备D. 良好的心理素质答案:B3. 下列哪项不属于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技巧?A. 语速控制B. 语调变化C. 音量调整D. 完全背诵稿件答案:D4.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应该避免以下哪种行为?A. 与观众互动B. 保持微笑C. 频繁看手表D. 适当的肢体语言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播音主持人的准备工作?A. 熟悉稿件内容B. 了解节目流程C. 与嘉宾沟通D. 忽略化妆造型答案:D6. 播音主持人在处理突发情况时应采取哪种态度?A. 保持冷静B. 情绪激动C. 回避问题D. 推卸责任答案:A7. 在播音主持中,以下哪项不是节目开场的常见方式?A. 直接切入主题B. 简短自我介绍C. 与观众打招呼D. 长时间的音乐播放答案:D8. 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语速?A. 非常快B. 非常慢C. 适中D. 根据个人习惯答案:C9. 在主持节目时,以下哪项不是与嘉宾互动的正确方式?A. 尊重嘉宾B. 引导话题C. 打断嘉宾D. 倾听嘉宾意见答案:C10.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结束时通常应该做什么?A. 直接结束节目B. 感谢观众收听/观看C. 预告下一期节目D. 忽略结束语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保持________的仪态,以展现专业形象。
答案:端庄大方12. 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应该追求“三感”,即分寸感、________、时代感。
答案:亲切感13. 在主持节目时,主持人应该使用________的语言,避免使用生僻词汇。
答案:通俗易懂14.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准备阶段,应该对节目内容进行________,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读书笔记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读书笔记
一、学习《播音学概论》的意义。
含义:可以说播音学既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从广义上来讲,播音是指电台,电视台等就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活动)。
2、这里研究的播音,是指播音员主持人运用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地活动。
它较前面广义讲的播音不同。
二。
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矛盾。
1、构成基本矛盾的基本因素:创作者(播音员,主持人等),创作素材(稿件,音响,画面),受众(听众,观众)。
2、播音创作活动的基本矛盾:播和受三。
播音员主持人要讲究的办法。
从两个方面考虑:具有指导性,具有科学性。
系统的方法:是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研究往细微观方向发展。
全息的方法:是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往宏观方向发展3.比较的方法:①横比:包括同一时期的不同播音员,不同类的创作活动,不同类的播音作品的比较研究。
②纵比:包括不同时期的同一播音员,同一类的播音创作活动,同一类的播音作品的比较研究。
3、借鉴的方法。
4、实验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新编播音主持学概论

新编播音主持学概论第一篇:新编播音主持学概论第一章播音学绪论一、播音的定义广义:电台、电视台等传媒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
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性活动。
(副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服饰,时空感觉显示等)二、播音工作的性质(特点)、地位、任务(作用)性质:播音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既包含自然属性,又包含社会属性,既包括新闻性,又包括艺术性,主要是新闻性。
地位:1、处于广播电视的传播前沿;2、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3、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任务: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提供国内外最新消息,推广普通话,为广大听众服务。
三、做好播音工作的要求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提高文化水平,扩大知识面;3、学习专业知识,加强基本功;4、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5、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
四、播音工作者的职业意识政治意识与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与新闻意识、规范意识与精品意识、三贴近(实际、生活、群众)意识第二章播音创作一、播音创作的特点1、媒介的音声性和语音的规范性;2、内容的真实性和表达的诚挚性;3、手段的单一性和交流的间接性;4、传播的转述性和过程的时效性;5、受众的开放性和接受的个体性;6、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表态性;7、语言的艺术性和规定的创造性。
二、播音创作的作用1、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2、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3、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三、播音创作的要素播音创作主体(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播音创作依据(节目、稿件[基本元素]、画面、音乐、音响);受众(听众和观众)[是播音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四、播音创作的原则正确性原则,1、坚持播音创作的党性原则;2、坚持播音创作的真实性原则;3、坚持播音创作中的时效性原则;4、把握创作环节的有序性和创作要素的协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播音的定义广义: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关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包括各种声音、音响、音乐、语言、文字、图像等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活动)。
狭义: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2.播音的重要性从播音的地位来看,播音处于广播电视传播的前沿。
从播音的作用来看,体现播音的重要性。
播音是揭示节目思想内涵的主要工具。
播音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推广普通话的重要责任。
3.播音学的定义播音学是研究广播电视播音的创作活动和规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4.中国播音学的定义中国播音学是一门研究中国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换句话说,中国播音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传播主体如何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来传播各类信息的创作活动。
它在研究的过程中,必然涵盖新闻播音,也涵盖各类节目主持。
5.传播用语的现实思考方言的草根性决定其传播的地域性普通话的规范性带来传播的广泛性6.基本矛盾:播——受7.对“播音”的误解播音就是念字——否定播音的创造性播音和主持是两回事——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a.主持是播音的延伸产物b.主持和播音本质核心相同第二章1.播音主持发声的两大属性: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心理性、艺术性)2.播音主持的性质创造性(基本属性)多质性:言语传播性、技术性(业务属性)新闻实践性、艺术创造性性质的主调:新闻性(根本属性)3.播音主持的创造性(什么是创造)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新的符号系统。
运用到艺术领域,创造赋予了情感。
通过情感的力量来改变旧的符号系统,建立新的符号系统。
4.什么是创造播音员自身实现了对腹稿(心中的文字符号)和稿件文字符号系统的转换,建立了符合听觉、视觉规律的新的符号系统,从这一点来说,属于创造。
5.播音创作的特征创造和再造的双重性创作素材的二度性创作手段的声像性交流对象的虚拟性吐字发音的规范性感情表达的真实性创作时间的紧张性创作范围的社会性接收方式的个体性创作活动的日常性强烈鲜明的时代性6.播音语言的特点播音语言特点以广播电视的性质、任务为根本,以国情为土壤,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历史经验和传播规律为源泉,以提高语言的传播质量为目标。
7.播音有声语言的特点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关系:具体的、立体的、整体的、基础的)8.生活语言和播音语言的不同完整和相对封闭的系统相对不完整的开放系统言语者自己要说的依据稿件(素材)转化为自己要说的代表自己代表电台、电视台、党和政府直接传播副语言作用明显受电子设备限制副语言不能充分运用9.如何理解播音学上的创造播音员主持人、稿件、受众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播音主持活动。
播音员主持人是播音创造的主体,稿件和受众是客体。
播音员主持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情感的力量,建立起一套新的符号系统,即把按文字排列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转化为按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创造性是在限制性中体现出来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创造,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感受受众的存在,目中无人心中有人,从而达到与受众在情感语言上的沟通效果,没有转化就不是创作,也就不能称其为创作意义上的播音。
转化不仅仅是声音的转变,更有理性、智性的提升,情绪、情感的转换。
第三章1.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传播前沿地位关键一环地位桥梁纽带地位2.播音主持的作用传播形成作用;了解和认识社会作用;鼓舞、教育、激励作用;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第四章1.创作主体的定义创作主体由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担任。
在广播电视互联网中,以有声语言、副语言为主干或主线“出头露面”驾驭节目进程的人。
2.播音员的定义播音员是指在电视台从事播音工作,在镜头前按照文字稿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活动的电视媒体工作人员。
(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3.主持人的定义节目主持人是以真实的个人身份组织、串联节目内容,同时又能亲自参与节目并从头到尾地在节目中起主导作用的单个的人。
(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赵忠祥)4.节目主持人的类型独立型、单一型、参与型、主导型5.播音员、主持人的共同点a.两者都是联系受众的桥梁与纽带,担负着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提供多种服务等任务。
b.身份相同c.要遵守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原则和新闻工作规律。
d.遵循语言表达规律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e.代表电台、电视台的观点态度6.播音员、主持人的不同点播音员:a.在电视或广播中播读信息和新闻的人。
b.播音员的职能是将文字信息经过二次加工转换为有声语言,即把新闻读给受听c. 播音员要把各种信息客观、准确、规范、严谨的传达出去d. 主播更像是“意见领袖”主持人:a.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现场的“主人”,介绍嘉宾、引出话题的人。
b.主持人是在有现场嘉宾或观众的节目中引见嘉宾,调剂话题,控制主体走向和节奏进程的人c.主持人是谈话秩序的维护者和引导者,强调人对节目的凌驾能力。
7.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8.播音员的素养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养等。
9.主持人的现状节目主持人数量扩大化节目主持人年龄结构较合理,但是偏年轻化。
节目主持人“偶像化”节目主持人风格平民化来源的多层次性整体素质不尽如人意以综艺、少儿、专题节目主持为主10. 主持人未来发展趋势综合素质日益提高,崇尚全能型节目主持人突出主持人个性,打造明星主持人和品牌栏目。
虚拟主持人的兴起11.说新闻的定义以“说”、“聊”的口吻介绍新闻事实。
鲁豫《凤凰早班车》12.我国节目类别的划分新闻节目、社教节目、电视剧和文艺节目四类。
13.创作依据的特征可感性、可变性、二度性、局限性14.节目的定义节目,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
它按时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组织内容、依次播送。
15.节目的构成要素:有明确宗旨和节目方针有特定名称有一定的内容取向有相应的表现风格有一定时间长度和播出时间电台和电视台是以节目为基本单位传播的,广播和电视的一切社会功能也是通过节目实现的。
(线性播出)16.音乐的定义音乐,是指由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
音乐能表达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广泛的社会性。
17.节目音乐定义是具体节目内容与特殊音乐形式融合的产物,是广播电视节目构成的一个要素。
借助音乐表述节目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
使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18.节目音乐的结构特征目的性、融合性、变化性19.音乐节目和节目音乐的不同a.音乐节目必须发挥音乐艺术的欣赏功能。
b.节目音乐是通过音乐形象来表述节目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烘托环境气氛、抒发人物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使节目内容更加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a.音乐节目追求音乐自身的旋律美和节奏美。
b.节目音乐必须根据特定节目的总体要求,与有声语言、电视画面、电视音响有序组合、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以提高节目的整体效应。
20.音响的定义音响,是指除音乐和传播主体语言之外的其他人物语言、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音响,包括现场实况响;后期配合制作音响。
21.受众的定义广播电视受众,是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
是传播主体的传播对象和服务对象。
在播音创作活动中,受众又是接受主体。
受众是创作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2.受众的特点1.广泛性——人数众多、分布广泛2.差异性——需求各异、解读各异3.自主性——自主接收、自主接受、参与度高4.稳定中的流动性——相对稳定、随需求变化而流动23.吸引受众参与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方向1.承认了受众的“中心”地位,符合了现代传媒双向交流的规律。
2.让受众参与节目传播的全过程。
3.可以提高收视率。
4.可以提高节目质量。
第五章1.有声语言的定义广义:由人的发声器官实现的思想意识的表达。
狭义:指广播电视有声语言。
播音员、主持人以声音形式进行播音创作的工具。
有声语言的转化,去掉了随意性,强化了目的性,突出了传播性。
2..好声音状态对气息的要求:深、匀、通、活3..吐字归音的定义吐字归音是指发声人对字音的字头、字腹、字尾的处理。
(韵母:39个)4..有声语言的构成要素发声系统-----发声器官:动力部分:肺、横膈、胸廓、气管发音部分:喉和声带吐字部分:唇、舌、齿、软腭等表达系统-----内心感受、情感调动、外部技巧5.内心感受的定义是指语言表达者透过稿件文字和文字间的相互关系,感觉到其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它们对自己的间接刺激作用。
感受是一种心理活动。
6.内心感受的分类形象感受:语言表达者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时空等,对所表达内容中描述的事物进行具体能动的体验。
逻辑感受:语言表达者对所表达内容中事物间的逻辑关系的一种主观体验。
7.情感再现的定义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形,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中不断浮现,形成连续地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感受、想象、表达。
感受是基础,想象是桥梁,表达是实现。
)8.内在语的定义在播音中,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对稿件文字进行全面深入理解感受的基础上,应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来准确把握语句、文章深层的内在含义以及逻辑上的链接。
9.外部技巧的定义指通过运用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表达技巧10.语气的定义是指传播主体对所表述内容产生的思想情感、态度分寸,通过一定的声音形式即语势的流露与呈现。
11.语势的定义指一个句子在思想感情运动状态下声音的态势,或者说,是有声语言的发展趋向,它包含着气息、声音、口腔形状的变化和多重组合,具有很强的技巧性。
12.节奏的定义指在播音中,由全篇稿件生发出来的、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运动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运动形式的回环往复。
13.副语言的定义伴随有声语言而出现的特殊语音现象叫做副语言。
广义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的现象,即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这些也能表示某种意义,一般配合语言加强表达。
副语言辅助语言,共同完成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任务。
14.副语言的构成要素体态系统:面部表情、身体动作、服饰着装静态系统:由和传播主体传播活动相关的传播环境构成15副语言的特征和功能补充替代强调否定重复调节言语信息第六章1.论述播音主持创作的一般方法:还原转化表达2.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的原则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协同性原则3.坚持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