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八章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发展1.2 模拟电子电路的组成与特点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第二章:放大器电路2.1 放大器的作用与分类2.2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2.3 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分析2.4 常用放大器电路实例第三章:滤波器电路3.1 滤波器的作用与分类3.2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3 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分析3.4 常用滤波器电路实例第四章:振荡器电路4.1 振荡器的作用与分类4.2 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3 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分析4.4 常用振荡器电路实例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5.1 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5.3 模拟电子技术在视频设备中的应用5.4 模拟电子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6.1 集成电路概述6.2 模拟集成电路的类型与特点6.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6.4 常用模拟集成电路介绍第七章:模拟信号处理7.1 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7.2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7.3 信号处理电路实例7.4 信号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第八章:模拟电路设计方法与实践8.1 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8.3 电路仿真与实验8.4 电路设计实例分析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9.1 模拟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9.2 模拟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9.3 模拟电子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10.2 当前模拟电子技术面临的挑战10.3 模拟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我国在模拟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模拟电子技术的概念与发展: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发展历程,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
2. 放大器电路的分析:掌握放大器的作用、性能指标和基本电路分析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放大器电路及其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际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2.1 教学目标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学会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曲线2.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放大电路性能曲线的分析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及其作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放大电路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放大电路主要参数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放大电路性能曲线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三章:滤波器电路3.1 教学目标理解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2 教学内容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滤波器的主要类型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滤波器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滤波器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滤波器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滤波器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四章:振荡器电路4.1 教学目标理解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2 教学内容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振荡器的主要类型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振荡器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振荡器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振荡器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振荡器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5.1 教学目标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5.2 教学内容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六章: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学会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6.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在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的应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通信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七章: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学会分析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7.2 教学内容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信号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信号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号处理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八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学会分析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8.2 教学内容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电压调节、电流检测等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的测量与调试9.1 教学目标理解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测量数据和进行故障排查9.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模拟电子技术调试方法与技巧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测量与调试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测量数据分析和故障排查的技巧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测量与调试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智能手机、无线充电等模拟电子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如纳米电子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创新项目设计和实践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和创新研究方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应用的想法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与课程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如数字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关系。
1.2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学习模拟信号、模拟电路、模拟电子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重要参数和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电容等。
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音频处理、信号处理、功率放大等。
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2.1 电路元件学习常见电路元件的性质和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掌握电路元件的符号表示和单位。
2.2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学习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掌握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电路分析技巧。
2.3 电路仿真实验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第三章:放大电路3.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学习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如电压放大器、电流放大器等。
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3.2 晶体管放大电路学习晶体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3 反馈放大电路学习反馈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如正反馈、负反馈等。
掌握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四章:模拟信号处理4.1 滤波器学习滤波器的作用和分类,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
掌握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2 振荡器学习振荡器的作用和分类,如正弦振荡器、方波振荡器等。
掌握振荡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3 调制与解调学习调制与解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等。
掌握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第五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5.1 音频处理学习音频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放大、滤波、调制等。
掌握音频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5.2 信号处理学习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采样、量化、数字信号处理等。
掌握信号处理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课程介绍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1.2 模拟电子技术概述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1.3 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特性分析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4 电路定律与分析方法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掌握节点分析、支路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第二章:放大电路2.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2.2 晶体管放大电路学习晶体管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分析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2.3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学习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等2.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应用实例了解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三章:滤波电路3.1 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滤波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3.2 低通滤波器学习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3.3 高通滤波器学习高通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高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3.4 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的滤波应用实例了解滤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四章:模拟电路的测量与调试4.1 测量仪器与仪表学习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4.2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学习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掌握故障排除的技巧和常用方法4.3 电路测试与性能评估学习电路测试的方法和指标了解电路性能评估的方法和准则4.4 实例分析:放大电路的测量与调试分析放大电路的测量参数和方法了解放大电路的调试过程和故障排除方法第五章:模拟电路的应用实例5.1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学习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结构和性能指标5.2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学习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滤波器、放大器等信号处理电路的应用实例5.3 模拟通信系统学习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分析调制解调器、放大器等通信电路的应用实例5.4 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学习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开关电源、线性电源等电源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六章: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6.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明确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和性能指标6.2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学习运算放大器的差分放大电路、比例放大电路等基本应用分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滤波器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6.3 运算放大器的选型与使用学习运算放大器的选型原则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级联、偏置电路设计和补偿方法6.4 运算放大器的troubleshooting 与优化学习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性能优化技巧第七章:振荡电路7.1 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振荡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明确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7.2 LC 振荡电路学习LC 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LC 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Q 值的影响7.3 晶体振荡电路学习晶体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晶体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应用实例7.4 振荡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信号发生器、无线通信等领域的振荡应用实例了解振荡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第八章:模拟集成电路8.1 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集成电路的分类和特点明确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和制造工艺8.2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学习放大器、滤波器、转换器等基本模拟集成电路单元的设计方法分析集成电路中元件的匹配和布局要求8.3 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学习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和测试方法掌握集成电路的可靠性评估和品质控制要点8.4 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领域的集成电路应用实例了解集成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和趋势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的现代发展9.1 集成电路的设计软件与工具了解现代集成电路设计所需的软件和工具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9.2 现代模拟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FinFET、MEMS 等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了解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需求和挑战9.3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及其应用学习混合信号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分析模拟数字接口、模拟数字转换器等混合信号电路的应用实例9.4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学习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实例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与实践10.1 实验设备与实验流程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所需设备和材料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10.2 实验项目与实验指导学习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基本实验项目的设计与调试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10.3 设计性实验与创新实践学习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探索模拟电子技术在创新实践中的应用和解决方案掌握实验结果的展示和交流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解析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强调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重点环节2: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解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强调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重点环节3: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解析滤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强调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和平滑特性分析重点环节4:模拟电路的测量与调试方法解析测量仪器与仪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误差的概念强调电路调试的步骤和故障排除技巧重点环节5:模拟电路的应用实例分析解析信号发生器、音频放大器等应用实例的设计与实现强调模拟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限制和优化方法重点环节6: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解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强调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设计和优化方法重点环节7:振荡电路的原理和设计解析LC振荡电路和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强调振荡电路的频率稳定性和应用实例重点环节8: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解析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设计和封装技术强调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可靠性评估重点环节9:现代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解析现代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和先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强调新兴领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需求和挑战重点环节10: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与实践强调实验操作的基本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测量与调试、应用实例、运算放大器、振荡电路、模拟集成电路、现代发展趋势以及实验与实践等十个重点环节。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课版支持AR+H5交互)电子教案

3、教学资料及要求:课前可让学生提前收看相关知识点视频或中国大学MOOC平台相关知识讲解,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二极管特性与电阻特性有何区别?
2、二极管具有怎样的物理结构?有哪些类型?
3、晶体三极管具有怎样的特性?
4、场效应管有何特性,哪些类型?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章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2.1 半导体基础知识
2.1.1 半导体的特性与本征半导体
2.1.2 杂质半导体
2.1.3 PN结的形成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与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1)基于物理学基本概念引入本征半导体概念,并通过能带理论讲述半导体内部载流子;(2)基于PN结机理讲述其伏安特性,并引入二极管概念、分析二极管性质、模型、参数、应用等;(3)基于晶体三极管的结构特征,讲述其基本工作原理;(4)对于不同的场效应管结构,分别讲述沟道的形成与控制方法。
4.2.1线性系统的传输函数
4.2.2频率响应的波特图
4.3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4.3.1晶体三极管的高频模型与密勒定理
4.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3.3单管共集、共基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4.4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5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本章小结
1.放大器的增益与频率有关,称幅频特性;放大器的相移也与频率有关,称相频特性,两者统称为频率响应。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ppt整本书课件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第1章 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
1.1 半导体基本知识 1.2 半导体二极管 1.3 半导体三极管 1.4 场效应管
1.1 半导体基本知识
1.1.1 半导体的特点
1.本征半导体 所谓本征半导体就是结构完整的、纯净的不掺杂任何杂质
的半导体。 2.自由电子和空穴
共价键中的电子不是自由的,不能自由运动。即本征半导 体是不导电的。
上一页 下一页
1.3 半导体三极管
1.3.5 复合三极管
在放大电路中,有时单只三极管难以满足某些方面的特殊 要求,通常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极管按一定方式连接成一个电 路来达到所要求的参数,这个电路可以等效的看成一只参数特 别的管子,称为复合管。复合管又称达林顿管。 1.两只同类型(NPN或PNP)三极管组成的复合管
由于外加电源产生的电场与PN结内电场方向相同,加强了 内 电场,使PN结变宽,阻碍了P区和N区多数载流子向对方的扩散。 在外电场作用下,只有少数载流子形成了极为微弱的电流,称 为 反向电流。此时PN结处于反向截止状态。应当指出,反向电流 是 少数载流子由于热激发产生,因而反向电流受温度影响很大。
上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4 场效应管
漏源击穿电压U(BR)DS 栅源击穿电压U(BR)GS 在实际使用中加在场效应管各电极之间的电压不允许超过 上述两个击穿电压,否则会损坏场效应管。 5.漏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DM 场效应管工作时要消耗电功率,继而转变成热能,使场效 应管的温度升高。所以场效应管在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不允 许超过PDM,否则会因温度过高而烧毁场效应管。
图1-6
返回
1.2 半导体二极管
2.类型 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对二极管的类型做以下归类:
(1)按制造材料分:有硅二极管、锗二极管等。 (2)按用途分:有整流、稳压、检波、开关等二极管。 (3)按结构分:有点接触型、面结型和平面型二极管。 (4)按功率分:有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二极管。 (5)按封装形式分: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二极管。
NO8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子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模块八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放大电路中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如何进行类型判断,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种类型和分析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等等。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反应的基本知识进行入门导学,可结合具体的一些集成芯片进行举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各类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应的基本方法和类型判断教学难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类应用和分析方法解决方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板书课程引入:课程的专业地位,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的服务对象。
学习单元1放大电路中的反应一、反应的基本概念1.反应的定义反应:放大器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中的一局部(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称反应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一起加到放大器的净输入端,从而使输出电量得以自动调节。
2.反应系统的组成放大电路无反应称为开环,放大电路有反应称为闭环。
有反应的放大电路称为反应放大电路。
反应网络:它向输出电路索取电量,并将该电量转换成与原输入量纲一致的电量。
二、反应的类型和判断一个系统有无反应,主要是判断系统电路是否存在信号的逆向通路——反应通路。
1.交直流反应和交流反应(1)直流反应——反应信号为直流量的反应。
(2)交流反应——反应信号为交流量的反应。
(3)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直流量又有交流量的反应。
2.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1)经典法。
也称负载短路法,将输出电压端短路(输出电压置零), 假设反应回来的反应信号为零,那么为电压反应;反之为电流反应。
(2)关联节点法。
按信号取样与比拟方式判定电压电流反应或串并联反应的方法,关联节点定义为该节点电压在断开反应网络后与输出电压或输入电压信号成线性关系的节点。
3.串联反应和并联反应在放大电路输入端,按照反应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比拟)方式来分,有串联反应与并联反应。
4.负反应和正反应根据前面反应深度的分析,按照反应极性可将系统引入的反应大体上分为负反应与正反应。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

模电电子教案康华光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1.1 课程介绍介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概述本章内容和学习目标1.2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1.3 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特性半导体器件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4 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压电流分析法节点分析和支路分析法第二章:放大电路分析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2.2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单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分析2.3 放大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放大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放大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2.4 放大电路的应用实例音频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模拟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三章:振荡电路分析3.1 振荡电路的基本概念振荡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振荡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3.2 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LC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RC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分析3.3 振荡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振荡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振荡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3.4 振荡电路的应用实例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无线通信电路的振荡器和调制器的设计和应用第四章:滤波电路分析4.1 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滤波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滤波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4.2 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低通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分析高通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分析4.3 滤波电路的设计与调整滤波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滤波电路的调整方法和技巧4.4 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模拟信号滤波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数字信号滤波处理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分析5.1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5.2 模拟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放大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滤波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分析5.3 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应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模拟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5.4 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与维护模拟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模拟集成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第六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1 课程介绍介绍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概述本章内容和学习目标6.2 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区别6.3 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元件逻辑门电路的作用和特性逻辑函数和逻辑门电路的表示方法6.4 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七章:数字电路设计7.1 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设计的作用和分类数字电路设计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7.2 数字电路设计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7.3 数字电路设计的工具和技术数字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和Verilog的使用7.4 数字电路设计的应用实例微处理器的设计和应用数字系统的集成和测试第八章:数字电路仿真8.1 数字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数字电路仿真的作用和分类数字电路仿真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8.2 数字电路仿真的原理和工具数字电路仿真原理和方法数字电路仿真软件的使用8.3 数字电路仿真的过程和技巧数字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数字电路仿真中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8.4 数字电路仿真的应用实例数字系统功能验证和性能分析数字电路故障诊断和维修第九章:数字集成电路9.1 数字集成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数字集成电路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9.2 数字集成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数字集成电路的信号传输和噪声分析9.3 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数字集成电路的应用实例9.4 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和维护数字集成电路的测试方法和指标数字集成电路的维护和故障排除第十章:数字信号处理10.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处理的作用和分类数字信号处理的主要参数和性能指标10.2 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和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应用和算法10.3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音频信号处理和噪声消除图像信号处理和图像增强1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工具和软件数字信号处理软件的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应用和编程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涉及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0
f
ψ +900
Q1
f0
Q2 f
-900
(a) 阻抗频率特性(Q1>Q2)
(b) 相频特性(Q1>Q2)
图8-21 LC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
互感线圈的极性判别
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
磁棒
同极性端
+UCC
R b2
C
L
.+ Uf
Cb
-
注入点
R b1
Re
Ce
判断是否是正反馈: 用瞬时极性法判断
利用1:晶体管共 射极放大器,集电 极电位变化与基极 反相,发射极与基 极同相。
1KΩ
4.7KΩ
R 4.7KΩ
10KΩ 20KΩ -UEE
⑤
⑥
⑨
③
⑧
ICL8038
⑩
②
C
100KΩ
10KΩ
10KΩ
100KΩ
图8-13 频率可调和失真小的函数发生器
8. 3 正弦波产生电路
组成:正弦波产生电路由放大电路,选 频网络,反馈网络以及有稳幅措施的电 路组成。
振荡条件:必须满足相位条件和幅度条 件。相位条件,即必须保证是正反馈。 幅度条件,即为了保证振荡,要求反馈 量要足够大,才能维持振荡。
LC 选频网络( LC并联谐振电路)
. I
C
L R
0
1 LC
f0
2
1 LC
图 8-20 LC并 联 电 路
L R为电感线圈中的电阻,一般很小。 Z 0 RC
LC并联谐振特点:谐振时,总路电流很小, 支路电流很大,电感与电容的无功功率互相 补偿,电路呈阻性。用于选频电路。
(阻性)
Z Q1 Q2
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
.
X'i
.
.
.
A
Xi
Xf
X0
. F
图8-15 正弦波产生电路的基本结构
只有正反馈电路才能产生自激振荡。
RC振荡电路
用RC 电路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即所谓的 RC 振荡电路,可选用的 RC 选频网络有多种,这里
只介绍文氏桥选频电路。
+ R1
.
C1
Ui
+
+
如果:R1=R2=R,
.
uo uo1
+
R R
2 3
Uz Uz
-
R R
2 3
O Uz
t
-Uz
T2
T1
uo uo1
+
R R
2 3
Uz Uz
(a)τ 充>τ 放 , 负 向 锯 齿 波 形
-
R R
2 3
U
O
z
t
-Uz T1
T2
(b)τ 充<τ 放 , 正 向 锯 齿 波 形
图 8-9 锯 齿 波 产 生 电 路 波 形
+UCC
f0
1
2RC
K
R
_
uo
C
R2
+ +
R1
K
R3 C
Rf
C:双联可调电容,改变C,用于细调振荡频率。
1
电子琴的振荡电路
1
R28 R27
2 3
R2
f
0
2
1 C
R1R2
F 2+ R1 R2
R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R25
5
RF1 RF2 D1
R1
D1
使R2>>R1
F
1 2
R24
6
C
R23
7
_ +
AF1 A2
uo 功率放 大器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 八章
第八章 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电路
uouc
+
R
R2 2 +R
+
3
Uz Uz
Uz T2
O
-
R2 R2 +R3
Uz
T1
t
-Uz
-Uz
图8-4 矩形波产生电路波形图
R3
C
uc
R2
-∞ + A1 +
R0 uo1 R
-∞ + A2 + uo
R3
R'
VDz1
+- Uz
R''
(a)
利用2:互感线圈
图 8 - 2 2 变 压 器 反 馈 式 L C 正 弦 波 振 荡 电 路 的同极性端电位变
化相位相同。
+UCC
Rb2
. Uf
+ LC
+--
注入点
Rb1
Cb Re
Ce
振荡频率:
1
f0 2 LC
(b)
图 8-22 变 压 器 反 馈 式 LC正 弦 波 振 荡 电 路
+UCC
L
C1
+
Cb
R b1
Re
(c)
图 8-23 三 点 式 振 荡 电 路
振荡频率:
1
f0 2 LC
其中:
C1 C2 C= C1 + C2
+UCC
Rb2
Rc
Cb
Rb1
Re
Ce
-
C1
L
.
C2
C
Uf
+
图 8-24 电 容 三 点 式 改 进 型 正 弦 波 振 荡 电 路
3
RF
_ A=3 + +
同 因为: A 0
相 放
只有在 f0 处
大 器
F 0,
uo 才满足相位条件:
AF=1 F 1
3
R
C
A=3
输出正弦波频率:
f0
1
2RC
A 1+ RF Rf
RF 2Rf
例题:R=1k,C=0.1F,Rf=10k。RF为 多大时才能起振?振荡频率f0=?Hz
起振条件:
AF=1, F 1 3
L+
Rb2
.
C
+
Uf
-
注入点
Cb
Rb1
Ce Re
(c)
图 8-22 变 压 器 反 馈 式 LC正 弦 波 振 荡 电 路
R b2
Cb
R b1
+ U CC
.
L2 Uf + C
L1
+ Ce
Re
振荡频率:
(a)
图 8-23 三 点 式 振 荡 电 路
M为两线圈的互感
+ U CC
.
C2
Uf +
R b2
VDz2
图8-6 三角波产生电路
u o1
Uz
O
t
-Uz
uo
1 2
T
1 2
T
U om
O
t
- U om
图 8- 7 双 运 放 非 正 弦 波 产 生 电 路 的 波 形
R3
C
uc
R2
VD1
-
∞
R0
uo1
R'W
+ A1 +
RW
-∞
VD2
+ A2 + uo
R'
VDz1
+- Uz
VDz2
R''
图8-8 锯齿波产生电路
稳幅措施
RF1
D1 RF2
D2
R
_
C
+
+
RC
Rf
将RF分为二个: RF1 和RF2 , RF2
并联二极管
RF1+RF2略大于2Rf,随 着uo的增加,RF2逐 渐被短接,A自动下 降,输出自动被稳定 于某一幅值。
振荡频率的调节
K:双联波段开关,
R2
切换R,用于
粗调振荡频率。
R1
R3
RF
振荡频率:
Ui
C1=CC1 2=C
.
Ui
+
+
C2 -
R2
.
U2
-
-
f0R2 2U.-21RC -
.
U. 2 Ui
1 3
0 .1 1 1 0
ω
ω0
γ
900
00 10
0 .1 1
ω
ω0
-900
图 8-17 RC串 并 联 网 络 的 频 率 特 性
RC串并联网络正弦波振荡电路
文
氏
桥 选
uo
频 电
R
Rf
路C
uo
R22
1
R21
+
C Rf
A 1+ RF1R+Rf F22
可调
RF1+RF2Rf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LC 振荡电路的选频电路由电感和电容
构成,可以产生高频振荡。由于高频运放 价格较高,所以一般用分离元件组成放大
电路。本节只对LC 振荡电路做一简单介绍,
重点掌握相位条件的判别。
首先介绍一下 LC 选频网络。
A=3 A 1+ RF
Rf
RF 2Rf =210=20k
f0
1
2RC
=1592
Hz
R Rf C
RC
RF
_ uo +
+
稳幅措施
RT
T
R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