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 阴阳 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 阴阳 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一、单选题1.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2.“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3.“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4.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下午C.前半夜D.后半夜5.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6.“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7.“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A.阴胜阳虚B.阳胜阴虚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8.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9.“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的:A.相生B.相克C.相乘D.制化10.“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木疏土B.木克土C.木乘土D.木侮土11.脾病传肾属于: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12.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D.肝病及心13.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佐金平木C. 培土制水D.抑木扶土1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二、多选题1.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是:A.水地说B.道家思想C.精气学说D.阴阳学说E.五行学说2.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3.属于阳的属性有:A.温煦B.兴奋C.明亮D.潜藏E.滋润4.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5.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6.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7.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五行的特性B.事物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C.五行的生克制化D.五行的相乘相侮和母子相及E.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D.肾病及脾E.单纯一脏有病9.下列属于土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唇、口、黄、化、肉C.皮、鼻、口、胃、长D.宫、脾、黄、思、甘E.长夏、湿、中、歌、哕10.下列属于木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目、筋、怒、呼、握C.皮、筋、口、胃、长D.春、东、风、青、生E.角、酸、东、胆、目11.下列属于水行的是:A.爪、筋、皮、肉、口B.冬、膀胱、耳、骨、恐C.冬、鼻、口、胃、长D.恐、呻、栗、耳、冬E.北、寒、藏、黑、咸12.根据“虚则补其母”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制水法B.益火补土法C.滋水涵木法D.佐金平木法E.培土生金法二、填空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

中医药基础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C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金匮要略》E.《诸病源候论》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C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择D.吴又可E.李杲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E.官窍4、“证”的概念是:D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E.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单选题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D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阴盛E.阴损及阳2.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B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E.感应交合的3.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B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4.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E.阴阳交感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C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E.四肢外侧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B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E.恒定的二、填空题1.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中医学的病理总纲。

2.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是阴,腑是阳。

3.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就是治疗的根本原则。

第二节五行学说一、单选题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BA.木-肝、春、东B.土-脾、夏、中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E.火-心、苦、南2.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症是:A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E.肝火犯肺3.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B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E.脾虚生痰壅阻于肺4.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是:BA.木生火B.水生木C.土生金D.火生土E.金生水5.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DA.心B.肺C.脾D.肾E.胆6.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CA.心B.肺C.脾D.肝E.膀胱7.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EA.相克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BA.心B.肺C.肝D.肾E.胃二、填空题1.造成相乘相辱原因,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强盛,一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阴阳学说考试题及答案1. 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指万物的运动变化以及生命现象中存在着阴阳二气之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是相互依赖、互补、制约的两个对立面,是宇宙运动规律的基本描述。

阴阳学说用以描述人体、自然界和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为中医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阴阳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最早见于《易经》。

在《黄帝内经》中,阴阳学说得到了系统的阐述和应用,逐渐发展成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后来的医家著作中,如《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阴阳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3. 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根据阴阳学说,人体的健康与疾病表现为阴阳失衡。

中医诊断中,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舌象、面色等来判断阴阳失衡的情况。

阴阳失衡的具体表现可表现为阴阳气血的盛衰、寒热症状的发生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等。

根据这些信息,中医师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调节阴阳平衡以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4. 阴阳学说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有哪些?中医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调节阴阳平衡,并恢复人体的健康状态。

根据阴阳学说,中医师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中草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性味归经,可用于调节阴阳的失衡状态。

- 针灸疗法: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节阴阳平衡。

针灸疗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 食疗调理:中医食疗注重阴阳平衡,通过选择不同性味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调理阴阳失衡的症状。

- 民间偏方:中医治疗中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如拔火罐、刮痧等,这些方法通常用于调节阴阳失衡引起的特定症状。

5. 阴阳学说在中医预防保健中的应用有哪些?阴阳学说在中医预防保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阴阳学说,人体通过调节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阴阳平衡,来提高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些中医养生方法,如食疗、按摩、气功等,都是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试题(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试题(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7.属“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答案:A A 上午

B 下午
C 前半夜
D 中午
E 后半夜
8.属“阴中之阴”的时间是 A 上午
答案:D
B 中午
C 下午
D 前半夜零点
E 后半夜
11.“黑”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A A水 B土 C火 D木 E金 12. “骨”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A A水 B火 C土 D木 E金 13.“耳”的五行属性是 答案:B A木 B水 C火 D金 E水
中医护理学试题
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
一、选择题
练习题
1. 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答案:C A 日与月 B 天与地 C 水与火
D 升与降 E 左与右 2.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答案:E A 脏与腑 B 气与血 C 上与下 D 左与右 E 标与本
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答案:A A 反与正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明与晦
E 左与右
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 寒与热
答案:B
B 邪与正
C 上与下
D 左与右
E 动与静
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答案:E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D 前半夜 E 后半夜 6.属于“阳中之阴” 的时间是 答案:B A 前半夜 B 下午 C 上午 D 中午 E 后半夜
9.“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答案:C A 阴阳相互转化 B 阴阳互根互用 C 阴阳相互消长 D 阴阳相互对立 E 阴阳相互为用 10.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答案:A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二、名词 1.阴阳 2.五行 三、简答题 1.五行各自特性。 2.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 3.五行相乘、相侮的含义。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

中医基理论试题及答案1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健康、疾病及其防治的基本认识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常见试题及其答案进行阐述,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试题:请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答案: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

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并通过消长平衡来维持事物的和谐与稳定。

在医学上,阴阳用于描述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指导诊断和治疗。

试题: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有何应用?答案: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

五行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中医中用来解释脏腑功能和相互影响,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二、脏腑经络学说试题:中医如何通过脏腑学说理解人体?答案: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体内部的器官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医能够解释和治疗各种疾病。

试题:经络学说在中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描述人体内部通道系统的理论,它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和脏腑联系的通道。

经络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气血的流动和脏腑的功能,中医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气血津液学说试题:气血在中医学中有何重要性?答案:气血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的重要概念。

气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血则承载着气和营养物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气血的盛衰和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态。

试题:津液在中医中有何作用?答案:津液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体液,包括体内的各种液体,如唾液、胃液、关节液等。

津液有滋养、润泽、调节的作用,对于维持脏腑功能和生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通过调整津液的生成和分布来治疗相关疾病。

阴阳五行学说题库1-2-10

阴阳五行学说题库1-2-10

阴阳五行学说题库1-2-10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以下何种治法()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以上都不是(德甲球队 /)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A.事物的对立B.事物的对立统一C.事物的一分为二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E.阴阳二气的对峙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A.结果B.根由C.形式D.物质E.现象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A.交互感应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问题:[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A.制约B.交感C.消长D.互根E.互用。

(三)阴阳五行题

(三)阴阳五行题

(三)阴阳五行题
1. 以下哪个元素代表“阳”?
A. 木
B. 水
C. 土
D. 金
答案:D
2. 以下哪个元素代表“阴”?
A. 火
B. 地
C. 木
D. 水
答案:D
3. 五行中,哪个元素代表“木”?
A. 金
B. 土
C. 木
D. 水
答案:C
4. 五行中,哪个元素代表“金”?
A. 水
B. 火
C. 土
D. 金
答案:D
5. 以下哪种组合属于五行中的“生”?
A. 金生水
B. 水生火
C. 火生土
D. 土生木
答案:C
6. 以下哪种组合属于五行中的“克”?
A. 水克火
B. 金克木
C. 土克水
D. 火克土
答案:A
7. 五行中,以下哪个元素代表“火”?
A. 水
B. 金
C. 火
D. 土
答案:C
8. 五行中,以下哪个元素代表“水”?
A. 土
B. 木
C. 火
D. 水
答案:D
9. 五行中,以下哪个元素代表“土”?
A. 金
B. 水
C. 土
D. 木
答案:C
10. 五行中,以下哪个元素代表“木”?
A. 土
B. 金
C. 火
D. 木
答案:D。

阴阳五行练习题

阴阳五行练习题

阴阳五行练习题2016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学说”练题(1)科室姓名成绩单选题:1.确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著作是(b)A.《伤寒杂病论》B.《皇帝内经》C.《难经》D.《类经》E.《神农本草经》2.中医整体观念的内涵是(e)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时令对人体的影响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D.五脏六腑、齐恒之腑是一个整体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统一3.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c)A.《灵枢》B.《脉经》C.《诸病源候论》D.《备急千金要方》E.《金匮要略》4.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d)A.疾病B.症状C.体征D.证候E.以上都不是5.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包括(a)A.以人为本B.炼丹术C.八段锦D.辨证论治E.以上都不是6.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是(e)A.《灵枢》B.《脉经》C.《诸病源候论》D.《备急千金要方》E.《伤寒杂病论》7.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b)A.《脉望》B.《脉经》C.《文魁脉学》D.《濒湖脉学》E.《一指禅》8.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a)A.《针灸甲乙经》B.《针灸大成》C.《针经》D.《针道》E.以上都不是9.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是(a)A.《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B.《本草纲目》C.《景岳全书》D.《皇帝内经》E.以上都不是10.被称为“功邪派”的医家是(a)A.XXX和B.XXXC.XXXD.XXX.XXX11.被称为“补土派”的医家是(a)A.XXXB.XXXC.XXXD.XXX.XXX和12.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的医家是(b)A.XXXB.XXXC.XXXD.XXX.XXX和13.中医学创新发展的鼎盛时期是(c)A.明清时期B.汉朝C.宋金元时期D.魏晋时期E.以上都不是14.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是(c)A.XXXB.XXXC.XXX.XXXE.XXX和15.“君主之官”是(b)A.心B.心包C.命门D.肾E.肝16.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d)A.阴阳失调的表现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C.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D.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E.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17.“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查之”出自(a)A.《齐经八脉考》B.《难经》C.《皇帝内经》D.《针灸大成》E.《针灸问答》18.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医家是(a)A.XXXB.XXXC.XXXD.XXXE.XXX和19.通过观察人体爪甲的荣枯,来推知肝血的盛衰属于哪一种思维方法(d)A.试探B.楑度齐恒C.援物比类D.司外揣内E.以上都不是20.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根据(a)A.阴阳互根B.阴阳对立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21.所谓“阴阳转化”,下列哪项说法是不确切的(d)A.寒极生热,热极生寒B.重阴必阳,重阳必阴C.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D.阴胜则阳病,XXX则阴病E.动复则静,阳极反阴2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申明了(d)A.阴阳的彼此对峙B.阴阳的彼此消长C.阴阳的彼此转化D.阴阳的互根互用E.阴阳的彼此制约23.《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指(c)A.阴阳的对立制度关系正常 B.阴阳的依存互根关系正常C.阴阳的消长平衡挂席正常D.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正常E.阴阳的对立、消长关系正常24.“阳损及阴”是指(b)A.阳盛伤阴B.阳虚不能化生阴液,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C.阴阳两虚D.阴偏虚E.阴虚不能化生阳气,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25.阴阳的相互转化是(b)A.绝对的B.有条件的C.必然的D.偶然的E.量变2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e)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相互转化27.“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反应的阴阳干系是(b)A.对峙制约B.互根互用C.彼此交感D.消长均衡E.彼此转化28.以下各项,可用阴阳消长来解释的是(b)A.阳虚则寒B.阳长阴消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胜则阳病29.四时阴阳的消长变化,从冬至到立春为(a)A.阴消阳长B.重阴XXXD.XXX必阴E.由阳转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 3、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 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盛则热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 C脾肺气虚 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2、中医学的基本特,一是,二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