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6年度出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

合集下载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标准)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标准)

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标准注:1•请在选中的栏内划“V”,单项选择,然后计算并填写总分。

2. 计分公式:E=E KiMi (E=得分,Ki=等级系数,Mi=分值)评审人(签字) :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衣、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1)保安人员培训应以保安理论知识、消防知识、法律常识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员全面熟知保安理论知识及消防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操作与运用,并基本掌握现场保护及处理知识2 )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元而予以不同的内容,使保安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养成具有本职业特点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法律常识教学是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所有保安都应熟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成为懂法、知法、守法的公民,运用法律这一有力武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工作入口门卫守护,定点守卫及区域巡逻为主要内容,在日常管理和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保护公司财产以及自身安全。

2、培训要求1)保安理论培训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保安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及工作职责权限,同时全面掌握保安专业知识以及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一般情况处置的原则和方法。

2)消防知识及消防器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使保安熟知掌握消防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意义,熟知各种防火的措施和消防器材设施的操作及使用方法,做到防患于未燃,保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3)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保安树立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运用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工作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增强保安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更好的为公司服务的精神。

2016版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6版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为适应我国航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对该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服务于国家国防重大专项和地方经济,中南大学依托高性能复杂构件的制造技术与装备、航空航天轻质高强先进材料设计与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特色,以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先进材料与制造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研究平台为支撑,于2012年创办航空航天工程专业。

本专业成立后先后从国内外知名航空航天院校引进高水平专职师资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形成了以新概念飞行器、先进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和轻质高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为特色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品行优秀、身心健康;具备深厚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实验及计算机基础,掌握航空航天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以及本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研究动态;具备在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轻质高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和相关领域进一步深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产品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①人文素质知识掌握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一定的人际交流、管理、行政领导学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的管理和交流的需要,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②学科基础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学、物理等基础,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航空航天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包括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③专业知识掌握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空气动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材料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掌握具有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技术理论,包括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航天材料及应用、复合材料工程等,了解相关知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培养方案中有关学院规定

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培养方案中有关学院规定

2016新版自动化学院培养方案中有关学院规定Regul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dvancing Graduation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the minimum length of study for both PhD and master students is 3 years (4 years after 2017 for the PhD). However, for those excellent graduate students, they can apply for earlier graduation. To apply for earlier graduation, the following basic requirements and additional necessary conditions need to be satisfied.1. Basic Requirements(1) Good social performanc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academic activities, such as laboratory research, scientific services, and social practice;(2) Good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out records of failure courses;(3) The evaluation result for each stage assessment, including research proposal should be A or above;(4) Stro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reflected by prominent novel research or engineering achievement;(5)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each training sess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2. Necessary Conditions(1) The GPA for all courses must be among the top 20% from all graduate students with the same major and grade;(2) During the period of PhD study, publish 3 research papers in journals indexed by SCI, with the requirements: (a) "School of Automation ,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hould be the first affiliation; (b) the doctoral candidate can be either the first author, or the second author whilehis/her supervisor is the first author; (c) at least one of the three paper must be published in a journal recognized by CSU as a journal within JCR 1 district, with the impact factor be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3) During the period of master study, publish 1 research papers in journals indexed by SCI,with the requirements: (a) "School of Automatio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hould be the first affiliation; (b) the master candidate can be either the first author, or the second author whilehis/her supervisor is the first author; (c) the paper must be published (or accepted) in a journal with the impact factor be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3. Application Procedure and TimeOctober 28-31 each year, the graduate student as a PhD or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can submit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to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Office:(1) An application form of CSU graduate student’s earlier graduation, which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website of CSU graduation administrative school, signed by the advisor;(2) Print the score transcript from the CSU graduation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3) The research proposal and related evaluation documents;(4) The documents for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such as the original paper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pies.(5) The draft of PhD dissertation or master degree thesis.Upon receiving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from the graduate student himself/herself, the Graduate Management Office will submit those documents to the Degree Committee of School of Automation for discussion on the first week of November. If the application has passed the discussion, the name of the candidate will be listed publicly on the website of School of Automation for 3 days. After this time, if no objection has been issued, the application documents will be submitted to CSU Graduate Student Administrative School for final approve.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提前毕业的规定(讨论稿)根据《中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2017年及以后入学博士4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表现优秀者可申请提前半年毕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图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图
论证 修改 审批
本科人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方案制定流程
学院根据人才培养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决定修订人才培培养 方案,并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
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教务处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 下发系部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讨论稿)
教务处下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
系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
系部组织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论证 系部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
教务处审查人才培养方案并请相关专家论证 系部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
上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并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定稿 印刷、下发、执行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下达教学任务并编制课表
如有调整,系部于学期末填写教学计划异动审批表报教务处,教务处 报教学指导委员会备案后反馈到系部执行
责任科室:教研教材科
办公电话:X
调研 起草

中南大学学生手册

中南大学学生手册

《中南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修订及编制任务分工表校办1.中南大学简介2.有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的通知等3.组稿、审稿、联络印刷、复核等教务处1.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籍方面一些名称的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3.教育部关于实行学分制后少数学生提前毕业问题的规定4.中南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5.中南大学授予学士学位暂行规定6.中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证书发放管理暂行规定7.中南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规定(试行)8.中南大学关于医学类五年制与七(八)年制转换的规定9.中南大学学生学习纪律10.中南大学学生实习纪律11.中南大学实验室规则(试行)12.中南大学学生实验守则13.中南大学关于辅修专业管理办法(试行)14.中南大学学生考试规则15.中南大学学生考试违纪、舞弊处理的有关规定16.学生证、校徽、学生卡管理办法学工部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2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中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3.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4.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节录)5.中南大学学生奖学金评定实施条例6.中南大学学生评优实施细则(试行)7.中南大学优良班风建设达标办法8.中南大学勤工助学管理规定9.中南大学国防生管理工作细则10.中南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11.中南大学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12.中南大学学生网上文明公约后勤集团1.教学大楼及教室管理规定2.中南大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3.学生宿舍安全教育及管理规定4.学生食堂管理制度5.学生澡堂管理规定6.学生通讯管理办法校团委1.中南大学学生艺术团管理条例(试行)2.关于校内学生社团、刊物、讲座及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规定3.关于加强学生舞会管理的规定图书馆1.图书馆借阅须知2.学生证、校徽、学生卡管理办法(学生卡)校医院1.中南大学学生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附:学生安全健康保险知识简介2.预防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介绍。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及指导意见修订版一、修订原则:1.时效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变化。

定期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2.质量导向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应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与毕业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3.灵活性原则:修订时应在保证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增加一定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4.实践性原则: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修订时应加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可比性原则:修订时应考虑与其他高校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可比性,确保学生的学历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和竞争力。

二、指导意见: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时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包括学科知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职位。

2.注重交叉学科培养:修订时应注重交叉学科的培养,提供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机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

3.加强实践环节:修订时应增加实践环节,例如实习、实训等,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4.优化课程设置:修订时应优化课程设置,包括增加前沿科技和应用技能的课程,强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性和前瞻性。

5.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修订时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等,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强化实习实训环节:修订时应加强与企业、行业合作,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

7.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修订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8.加强评估和反馈机制:修订时应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跟踪调查,为后续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遵循时效性、质量导向、灵活性、实践性和可比性原则,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专业交叉和实践环节,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实习实训和评估反馈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需求。

吉首大学教务处

吉首大学教务处
4.适应性原则。根据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思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经济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重视专业核心课 程设置,构建学科、专业和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学科专业教育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突出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践教学环 节,设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6.特色化原则。突出专业特色、优势,明确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有特色 的人才培养理念、目标,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点带面,推进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努力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
三、修订重点 1、明确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定位,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未来人才需求和本专 业的自身现状及特色,参考国家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在充分论证的基础 上科学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专业培养要求,强化“下得去、用 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科类专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医学类专业按照医学教育认证标准,教师教育专业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相关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创建有特色、高水平教学研 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坚持“立德、立行,树人、达人”的立人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坚 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务实作风和国际视 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遵循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新观念、新标准和新要求,以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适应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 养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凸 显专业办学特色,构建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发展、与时俱进、科学合理的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坚持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 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强化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教学,加大相应学分和学时,安排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 的教师授课,为学生发展打好良好基础。 2.科学性原则。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科学设计本科人才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中南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2020年4月19日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它具体考察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以及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法学专业教育以教授法律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文化为核心,以法学实践技能教学和训练为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基本训练的基础上,形成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法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关注和回应社会实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对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因此,中南大学法学院坚持“创新”理念,高度重视本科教学中的知识更新和课程体系创新,培养复合型、实务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

为此,法学院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本科生教学计划。

法学院本科生学制为4年,需至少修满188个学分,其中包括通识教育课、学科教育课、法学专业教育课、个性培养课、实务训练课、毕业实习和论文。

通识教育课是教育部规定的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科教育课是中南大学加强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又一次改革措施,即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3个学院分别开出法学大类平台课。

法学专业教育课包括法学专业必修课和法学专业选修课,其定位是强化基础,鼓励创新。

强调完善课程体系,强化素质教育,鼓励创新思维,关注法律实务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法律职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格素养,要求学生面对中国实际,具备国际视野。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基本理论与法律实务技能,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具有法治理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及法学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实务型法律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领域仪器科学与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道德水准和科学素养,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相应的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潜能,毕业后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控制与仪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制定的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能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行业的测量控制与仪器、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工作,并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目标2: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有获得中级技术职称的能力。

目标3:在测控技术与仪器行业具有就业竞争力,能较好地满足学术愿望和就业诉求,有承担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任务的能力。

目标4: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革,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胜任项目组长或主任工程师的岗位。

目标5:能够在不同职能团队中发挥特定作用,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具备领导素质和能力。

二、培养要求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电子技术、机械基础、计算机技术、人文社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测量与控制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受到相应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解决工业检测与过程控制、信息处理、测控仪器设计、测试技术等领域技术问题能力。

本专业设定了12条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该毕业要求完全覆盖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12条基本要求。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毕业要求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智能控制、信息获取与处理、测控仪器设计等过程中所涉及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并能将其用于一个具体的复杂工程问题或系统的建模和求解。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基本原理分析测控仪器设计等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并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研究分析给出多种解决方案,得出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传感器、计算机、测量、控制等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目标。

设计环节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并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毕业要求4:能够综合运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能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毕业要求5:具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所必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设计、相关应用软件仿真计算、文献检索和计算机信息查询等能力,能针对测控仪器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技术和工具进行计算和仿真,并能通过运算结果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仪器仪表行业相关工程背景知识分析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能评价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撰写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报告和文稿,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并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能够将工程管理的原理和经济决策的方法用于仪器仪表设计、加工、运营及管理。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及时了解测控技术与仪器设计发展的最新理论及前沿动态。

三、主干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四、核心知识领域与专业核心课程(参照教育部本科主要目录(2012版))
核心知识领域:数理基础、传感与信息获取、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测控总线及数据通信、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仪器设计与制造、测控系统设计及集成等。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路原理、模拟及数字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测控电路、自动化仪表与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仪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与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训练、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技术实验、测试理论与检测技术实验、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智能仪器设计实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实验、测控系统建模与数据处理实验、虚拟仪器与自动化仪表实验、测控系统综合设计实验
六、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
学业学分:172学分,第二课堂1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各类课程学分学时分配表
八、各平台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公共基础课平台必修与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程修读说明:
1.限选: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1学分);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2学分)。

工科类学生要求选修至少1学分经济管理类课程。

2.任选:每个学生要求跨学科修读其它学科门类的课程不少于3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
(三)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四)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五)专业课平台选修课
(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九、学校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医院等)联合培养阶段实施方案(此栏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各类改革试点班填写)
1.联合培养的目标及要求
目标:
要求:
2.联合培养的教学内容
校企联合课程
3.联合培养的考核方式
十、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各专业要确定所设课程对能力及素质培养的作用,建立每门课程与学生毕业要求要求的对
十一、辅修专业课程
十二、双学位课程
十三、学期开课门数统计表
十四、其他说明
制订人:负责人: 审核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