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1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人文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1)

第一章绪论德国近代人文地理学洪堡:德国地理学家,和李特尔被尊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洪堡的伟大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的成就主要在自然地理学方面,但他也注意到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洪堡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事物的整体研究。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与洪堡不同的是,李特尔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区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他学术思想上最大的缺陷是,他把“人地关系“看作为“神的意志“。

拉采尔2:人文地理学的创始人,致力于研究人类迁移、文化借鉴和人地关系,对人文地理学提出系统概括。

拉采尔被认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引入者,在他著作中,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国家等的支配作用,是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中完整和系统的早期思想。

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主张地理学应着重于空间分布的研究,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地理学研究的地域应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有自然界中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一切要素,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人文现象都是区域的特征。

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地理学者应该首先着眼于地球表面可以通过感官察觉到的事物,着眼于这种感觉—景观的整体,他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景观,探究一个原始景观转换成人文景观的过程,这就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杜能:首先创立了农业区位论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提出了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学说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法国近代人文地理学白兰士:主要特色是人地关系理论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两方面,在人地关系中,白兰士竭力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人地关系论”英国的近代人文地理学麦金德:他把地理学说成是探索人及其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儿 森普尔 亨丁顿 二、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培根 叔本华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特征, 特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贬低和忽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影响, 的重要影响,过分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三、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白兰士 白吕纳
R: S人+S地=S :
V人+V地=V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政策
畜牧业盲目发展 气候 土壤 水源 植物生长不良
粮食与饲料不足 滥伐、滥垦、滥牧、滥撬 森林消失 草场退化 荒漠化
西北内陆地区人地矛盾示意图
四、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P25-28 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 25经济条件: ⒈经济条件:⑴经济关系国际化 ⑵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⑶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⒉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⑴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⑵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⑶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⑷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⑸区位因素有静态转变为动态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1.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
阶 时 段 崇拜自然
期 采猎文明(一万年前)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原始技术—石器、木 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 题 食物短缺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恐惧和依赖 无结构系统
㈡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⒉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 定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一)现代地理学1、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2、三个不同的阶段: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更加深化。

3、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4、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结构(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1、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

2、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经济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与空间研究: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构的科学”。

即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

2、人地关系研究:人文地理学是揭示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3、时间序列研究:人文现象的时间尺度和差异。

探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

思考:下列哪些问题属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问题?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美国对外政策与美国对外贸易伙伴山东经济结构调整的未来方向城乡人口流动机理分析苏州旅游线路设计国际大都市定位·凡是不涉及空间分布和空间过程的问题,均不是人文地理学的问题。

·尽管有些问题带有区域的修饰语,但是它们讨论的是经济过程、人口过程等,因此它们不是人文地理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三个维度一横+一纵+时间变化一横: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一纵: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纵向关系时间序列:时代背景及随时间的发展变化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一)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一级学科

人文地理学一级学科

人文地理学一级学科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环境中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人类文化、社会和经济行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方方面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人口分布和迁移、城市化过程、地理认知和感知、地方身份认同、地方文化及其社会变迁等。

人文地理学在学科范畴的划分上包括两个层面,即实证地理学和理论地理学。

实证地理学主要关注具体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地理问题进行研究。

理论地理学则更加关注地理现象背后的决定因素,包括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在人文地理学中,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人类的迁移、定居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了一系列的地理问题,如城市扩张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环境问题、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压力等等。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外,人文地理学还关注地理认知和感知。

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认知和感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理特征和地域之间的差异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习惯、文化认同等。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和认知,揭示地理意义在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中的作用。

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变迁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人们对所在地的情感认同和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对地理环境的使用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人文地理学通过研究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文化变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方社会的特征和演变过程,为社区建设和地域发展提供参考。

总之,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认知和感知、地方身份认同和社会变迁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地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人文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区域学派
费根、康斯坦丁诺夫、瓦秀金 经济学派
目录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 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1 人文地理学的直观印象
1.2 地理学中的人文地理学
汉语中的“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 幽明之故。 英文中的geography一词源自希腊文geo(大地)和graphein(描述),描述地球表面 的科学。最早使用"geography"的人为埃拉托色尼,他此用词来表示研究地球的学问。
域活动、经济地域活动、政治地域活动、旅游地域活动及各种人类地域 活动的复合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涉及自然、人文、技术方面的内容,需要借助专门研究 成果(人口学、旅游学等)其本身服务。部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 科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所以人文地理学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全球气候变化、区域环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中不断完善 交叉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分支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2.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而人文地理学承担地理学研究对象中的
一部分,即研究人类活动地域系统。 二分法:人文、自然 三分法:人文、经济和自然 四分法: 自然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英国学者弗里曼)
2.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2)人文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活动地域系统(人文环境),而
人类活动地域系统是由人类创造的,受社会经济规律制约,尤 其是受地域性社会经济规律制约。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第1章绪论

人文地理学第1章绪论

经济与地理的关系
地域分工
01
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形成了地域间的分工和专业化
生产。
区位优势
02
企业选址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自然
资源等。
经济发展水平
03
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
异。
社会与地理的关系
01
社会结构
地理环境对社会结构产生影响, 不同地区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存在 差异。
播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宗教教义在不同地
区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探索。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关注人类社会和 文化的发展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城市化、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等方 面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学者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人文地理学研究。
现代方法
综合方法
人文地理学还注重综合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以及实证和规范方法 ,以全面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引入了遥 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使得对 地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更加精确和深入。
PART 02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REPORTING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人文地理学开始关注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等问题 。这一研究领域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环境人文地理学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人文地理学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领 域的研究关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结课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地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古代地理学、二是近代地理学、三是现代地理学阶段。

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性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把地球表层作为人类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人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三大主题(1)、人地关系的传统。

(2)区域研究的传统。

(3)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一)社会性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它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二)区域性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当然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

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三)综合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

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它的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现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19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进入出现不同学派、学说纷出、各种学科建立并形成体系的时期。

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A.von洪堡和C.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

人文地理学讲义[1].第1-4章

人文地理学讲义[1].第1-4章

人文地理学本课程参考书目:[1] 张文奎编著. 人文地理学概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金其铭,张小林,董新编著. 人文地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赫维人,潘玉君. 新人文地理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翟有龙,李传永主编. 人文地理学新论.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5] 陈慧琳主编. 人文地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张善余著. 人口地理学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 城市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宋金平主编,聚落地理专题.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等编著. 中国文化地理学概述(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王恩涌,王正毅,娄耀亮等编著. 政治地理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孙文昌,陈元泰. 应用旅游地理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2] James People & Grarrick bailey. Humanity. West Public Company。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空间系统”。

本教材的定义:“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第1页)在地理学中,侧重于研究地表自然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作用的为自然地理学,而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社会因素)的区域系统,揭示人类活动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作用的为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的人文地理学,而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在内,主要指社会文化地理学,重点是研究文化的空间特征和相互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学科基本体系
(二)人文地理学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各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有人口地理学、聚落 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 学、旅游地理、军事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文地 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 括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 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人文现象的 空间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社 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代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 三个不同的阶段: 古代地理学,从地理思想的萌芽直到19世纪上
第1章 绪 论
内容摘要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第2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第3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第4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思考题
内容摘要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本章首先详细阐述 了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指出人文地理学在地 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人文地理学的研 究对象与学科特性,归纳出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 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 互关系的学科,得出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 科学的结论,最后提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认识 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
论思想、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及因地 制宜思想等 (2)区域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反映在史书, 地方志以及游记中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近代: 19世纪下半叶—“二战前”:对人文地 理物象的解释 (一)背景 地理大发现和地理探险 科学革命 其他学科的发展
区域人地关系具有一定的特点
综合性:横断学科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人 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人文现象的。这些人 文现象内容繁多,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有着 错综复杂的关联,只有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认真细致 地综合,从总体特性进行研究,注重各种要素之间的 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 变化规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地理现象之间相互联系 地理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时间序列研究:
人文现象的时间尺度和差异 探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形成过程,预 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社会性 区域性 综合性
社会性:与自然地理学的不同
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主要受制
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历史性。人文地理研究主要运用 历史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 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 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
洪 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 人类的因果关系。
古代人文地理学的特点 (1)未形成独立学科 (2)知识的积累和记述 (3)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4)已有实际应用 (5)发展过程曲折
中国古代对人文地理学的贡献 (1)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包括地理环境决定
半叶为止,以描述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内容 近代地理学,从世界上设置大学地理讲座或地
理系开始(德国1874年设置地理讲座),到第二 次世界大战结束; 现代地理学,二次世界大战后地理学的研究领 域更加深化。
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的 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 人地关系的科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侧重点不同,地理学被 分成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 或者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 文地理学三部分。
第2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一、人文地理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及各种地 理志等。
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 理具有奠基意义
第1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性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一、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把地球表面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来研究,地球 表面是人类生存活动最直接、最重要的场所,人类的 生存、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理环境,人与地理环境 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门区域科学的地理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 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 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二)人地关系研究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 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 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 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 人地关系。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区域与空间研究 (二)人地关系 (三)时间序列研究
(一)区域与空间研究
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七卷1049—1650页)记载的是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多种人文特征的分布变化和空间结 构的科学”。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 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即 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着重说 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 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 变化趋向。
区域性:与其他人文科学的不同
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区域之
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
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
究,区域特征以及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
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地理现象分布在一定的区域
区域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结构:区域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