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_》语言艺术之美_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诗经》之美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五、《诗经》的爱情之美
1、永恒之美 2、专一之美 3、离情之美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二、《诗经》的音乐之美
1、四言诗和隔句用韵 2、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
三、《诗经》的朴实之美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四、《诗经》的意境之美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之美
一、《诗经》的表现之美 二、《诗经》的音乐之美 三、《诗经》的朴实之美 四、《诗经》的意境之美 五、《诗经》的爱情之美
一、 《诗经》的表现之美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卫风•硕人》中对庄姜之美的描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
《周南•关雎》 “关关睢鸠,•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 ⑴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夏季开花。 • ⑵芸(yún)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 ⑶维其:何其。 • 白话译文 •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结合《芣苢》谈谈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结合《芣苢》谈谈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首先,《芣苢》的语言优美、简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全诗只有七言四句,充分利用了音律的优势,在音韵上形成了一种和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例如,诗中的“芣苢如面”、“云如之何”等用字工整,节奏感强烈,让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节奏的美妙。
其次,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以“芣苢如面”为例,将芣苢的美好形象与女子容貌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并借以暗示女子的美丽。
另外,诗中还有“齐侯”、“穆如清风”等比喻手法的运用。
比如,“齐侯”象征着作物的蓬勃生长,其中蕴含着对祖国的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穆如清风”则用清风的形象来描绘人的美好品质,给人以一种强烈的美好感。
另外,《芣苢》还体现了《诗经》在意象运用上的特点。
诗中使用了大量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意象,如“芣苢”、“云”、“齐侯”等。
这些意象既是诗人对自然的真实记录,也是他们对心情、情感的抒发。
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最后,《芣苢》的语言艺术特征还体现在情感表达上。
诗歌以芣苢为中心,围绕着芣苢给诗人带来的感动、共鸣展开。
诗人通过对芣苢的描写和祝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
诗歌中蕴藏着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强烈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芣苢》体现了《诗经》的一些语言艺术特征,包括优美简练的语言、对比、比喻和象征的运用、意象的大量应用,以及情感表达
的深入。
这些特征为《诗经》注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浅谈《诗经》的艺术魅力

浅谈《诗经》的艺术魅力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故被称为“诗三百“。
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具有”史诗“色彩。
《诗经》思想辽阔,内容丰富,采编了辽阔地区的民间诗歌,内容涵盖了恋爱婚姻的婚恋主题,描写农业生产的生活主题,以及关于战争徭役的爱国主题。
《诗经》语言生动活泼,朴素真诚,清新自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充满了感染力。
具有多方面的艺术魅力。
1.《诗经》六义的魅力。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
风,也被称为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特色的民间诗歌,共15国风。
这部分语言简白,情感动人,反映了广大先民的精神面貌和日常生活,是普遍认为价值最高的一部分。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大雅主题多是朝会宴席,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小雅主题多是个人抒情。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的乐歌,带有宗教性质,有周颂,鲁颂和商颂。
赋比兴是《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直指其名,直叙其事的意思,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例如《七月》和《卷耳》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比,引物为比者,就是比喻或者比拟,《诗经》中用比的地方很多,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有明喻,暗喻等方式。
例如《螽斯》的”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此物,可以创造意境,烘托气氛,比较典型的就是《关雎》。
2.《诗经》的语言之美。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是指语言中文采和美化表达的重要性,说明了诗经的语言美丽和对文字的处理,比如,《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用秋字指代年字,语言表达上更美。
《诗经》中经常使用叠韵字,重叠字,描写细致入微,容易引发联想,经常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只更换中间的几个字,反复吟唱,深化主题和情感。
使诗歌富有形象美和音律美,读起来韵味十足。
诗经之美论文1500字

诗经之美论文1500字浅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首,《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
国风中的爱情诗,尽管历来备受争议,却始终是诗经里最引人瞩目的部分,代表了《诗经》的最高艺术成就。
作为遗留了两千多年的一部巨著,《诗经》里的爱情诗深深吸引和打动着千百年来喜爱它的读者。
本文从写作艺术的角度谈谈《诗经》爱情诗的抒情美。
【关键词】爱情真挚自然女性形象比兴夸张心理描写《诗经》里的爱情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情境相揉的比兴手法、生动贴切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在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细腻微妙复杂的心理的同时,使读者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戏剧化的场景之美。
这些原始牧歌式的爱情诗,风格多样,秀姿纷呈,是《诗经》中最有美趣、最富魅力的篇章。
一、重章叠句的音韵美抒写情之绵长炽烈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是《诗经》传统手法之一,看似简单的重复,实际上却是一唱三叹,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而诗情便在这种回环往复当中得到最完美的体现与抒发。
以《木瓜》为例:“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首《木瓜》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前两句一字之差,后两篇二:诗经论文中国文化之《诗经》导读——读书报告姓名:李扬生学号:2 0 1 0 6 5 7 8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应用化学班级:2 0 1 0 级0 3 班指导老师:张峰中国?重庆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简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音乐之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
论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论述诗经的艺术特色说起《诗经》的艺术特色,那可真是咱们中华文化的一颗明珠啊!这本被称为"诗之父"的古老诗集,就像是一个装满了珍宝的百宝箱,打开它就能看到古人智慧的闪光。
要说《诗经》最厉害的地方,那就是它的比兴手法了。
古人写诗可有意思了,看到小鸟叫,就能想到思念的人;看到河水流,就能联想到离别的愁。
这种写法就像是现在的表情包,用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的感情,简直不要太形象!再说说《诗经》的重章叠句,这可不是古人写诗凑字数。
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重复着写,就像现在的歌曲副歌部分一样,让人朗朗上口,听着特别带劲。
古人这招用得可高明了,重复中还能体现出不同的感情变化。
《诗经》里的用词也特别接地气,完全不玩那些文绉绉的词藻。
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老百姓都懂的话来形容桃花的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琅琅悦耳。
这种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让三千年前的诗歌到现在还能打动人心。
对偶也是《诗经》的一大看点,就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读起来像是在荡秋千,特别带感。
古人这么写诗,简直就是在玩文字游戏嘛!还有那些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把月亮、花草、小鸟都写活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苇和露水仿佛都有了生命,多愁善感得很。
这种写法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读起来特别有画面感。
《诗经》里的比喻更是绝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形容做人要不断进步,用玉石打磨来比喻,多形象啊!这些比喻就像是古人的表情包,生动又有趣,一下子就能让人明白要表达的意思。
节奏感也是《诗经》的一大特色。
基本上都是四言句式,读起来像打鼓一样,咚咚咚咚,特别带劲。
这种整齐的节奏感,让《诗经》特别适合吟唱,难怪古人把它当歌来唱呢!《诗经》的意境营造也是一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短短几个字就能让人想象出一对水鸟在河中嬉戏的画面。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_古代文学诗经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古代文学诗经论文2100字(一):有关古代文学《诗经》中女性美学的研究论文【摘要】《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总计305首,诗歌中经常使用的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后代文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女性的美丽,着重描写女性的容貌、品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本文将简单介绍《诗经》的内涵,并举例分析《诗经》中的女性美学。
【关键词】《诗经》;诗歌;女性美学;品德《诗经》是先秦时代的一部汉族民歌,又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其中大部分诗歌创作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诗经》这部古代文学典籍以诗中有画,景情并茂著称,以其蕴涵的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
作品以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主题构筑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女性的篇幅,不仅写出了女性美丽的容貌,而且描写了女性的美德与行动姿态之美。
一、《诗经》的内涵春秋末期,孔子对《诗经》进行了整理与修订,并以其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学生。
《诗经》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和绮美的文学意象描写了古人的生活场景,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又称为“国风”,一共有160首,包括15个诸侯地区的诗歌,大多数诗歌属于民间歌谣。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首,其中有31首大雅,74首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诗歌,大多数作品出自朝廷官吏之手。
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一共有40首,主要是周王朝和鲁国与商代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
作品中有对真善美的歌颂与追求和对陈规陋习的批判与讽刺,也包括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另一方面,《诗经》是一部拥有很高史料价值的古代文献,记载了许多关于商周时期的民间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民俗活动等。
二、《诗经》中的女性美学1、女性的容貌之美《卫风·硕人》是《诗经》中描写女性容貌之美的典范,诗歌第二章原文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试论《诗经》

试论《诗经》【摘要】《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文学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文章将分析《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探讨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将研究《诗经》的流传和影响,以及其在艺术上的特点,内容和结构的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诗歌形式。
文章将总结《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及其永恒的价值。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诗经》,感受其独特魅力,以及对后世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诗经》、历史地位、文学价值、研究意义、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流传、艺术特点、内容、结构、诗歌形式、文学史、后世文学、永恒价值。
1. 引言1.1 试论《诗经》的历史地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自古至今,《诗经》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代表了早期先秦时期的文学风貌和审美观念。
其内容涵盖了社会、政治、风俗等方方面面,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思想风貌。
《诗经》中所反映的音乐、礼仪、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信息,也为后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诗经》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对古代文学的贡献上,更在于其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1.2 试论《诗经》的文学价值《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封建时代的文学之始,展现出古代文学的初期形态和风貌。
其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爱情、哲学、社会等各个方面,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灵感。
《诗经》的文字简洁明快,表达方式简单直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其诗歌语言朴实自然,韵律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诗经》可以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古代诗歌华美绮丽的文学作品

诗经古代诗歌华美绮丽的文学作品诗经古代诗歌:华美绮丽的文学作品古代中国诗歌的瑰丽之美,无疑在《诗经》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被誉为“诗经将归于中国之诗”。
本文将着重探讨《诗经》古代诗歌的华美绮丽之处,展示其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
一、《诗经》整体特点在《诗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首先,它以七言或六言绝句的形式出现,这种形式简练而精致,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诗歌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彩,既有直接表达,又有隐喻和比喻,令人留下无限遐想。
此外,用字质朴而自然,让人感受到古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真挚关注。
二、《诗经》的题材内容《诗经》中的诗歌涉及了广泛的题材内容,反映了古代社会各个方面的生活。
其中,有关爱情的诗篇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这些诗篇多以女性的角度来描绘她们的思念、期待和对爱人的眷恋之情。
此外,也有政治、周礼、自然景物等各种题材,多角度展示了古代社会百姓的生活。
三、《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既然是华美绮丽的文学作品,那么《诗经》当然不会缺乏华美绮丽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文字的表达上,采用了众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夸张和象征等等。
这些手法使得每一首诗都能挖掘出深层次的意境与情感,使人产生共鸣和想象力的迸发。
同时,《诗经》中也富有音乐性,每一篇诗都有其特定的音乐曲调,如《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读来如同优美的音乐旋律,使人心旷神怡。
四、《诗经》的传世意义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诗经》不仅仅是美学的产物,更是古代社会的风俗、文化的写照。
通过《诗经》中的诗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古代社会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些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的价值,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还启迪了众多文人学者,并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结语:《诗经》是古代诗歌的瑰丽代表,其华美绮丽的文学作品给我们带来了艺术享受与思考。
它独特的艺术特点、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和华美绮丽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使得它成为了古代中国文化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4]金启华,《论诗经》(续)[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年03期
周次
1—4周
5—8周
9—12周
13—16周
17—18周
应
完
成
的
内
容
学生申报论文方向,教学部安排论文指导教师;学生与导师见面,论文开题,与指导教师商定论文提纲;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学生开始撰写论文初稿。
所谓同义叠字,是指词义相同而又有差别的一组叠字。运用同义叠字,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精密地描写客观景物。可见,同义叠字在表现上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除了恰如其分地塑造鲜明的形象外,还可以避免用词单调、重复,使语言富有变化,收到良好的修辞效果。运用同义叠字出于汉族审美心理。汉民族强调和谐,不主张竞争,强调统一,不主张对立。反映在语言交往、文学创作中,就是表现情感的融合,事物的同一;反映在词汇选择上,就是采用大量同义词写景抒情。
2. 《诗经》语言范式之美
《诗经》是中国诗、乐、舞乃至戏曲等众多艺术形式的源头,意义深远,堪称文化之源。而今天我们更多地是把它当做一种经典的文学形式,它的语言范式,规整而科学;它的语言技巧,自然而艺术。不学《诗经》,就无法对话。在周代,上层社会之间往来酬和、应酬交流,就是常常引用诗中的文辞,那是《诗经》最辉煌的时代。如今人们说话虽不必如此刻板,但始终未变的是诗的本质属性:诗的表达就是真情实感的表达,所以诗的生命不该只停留在纸张上,尤可活在日常的语诗经》语言艺术之美,从而体现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并继承和发扬其语言艺术传统。因此,本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着论据详实、论证严密、立论科学的基本要求完成整个设计过程。
参
考
资
料
[1]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
《诗经》中,用以描写“忧心”的叠字就有二十余种;悄悄、悠悠、殷殷、养养、摇摇、忉忉、怛怛、恂恂、怃怃、怲怲、忖忖、慇慇、钦钦、惕惕、涓涓、京京、愈愈、惨惨、草草、契契、弈弈等。中华民族不仅始创文字时,发挥了“摹仿”天性,寄寓了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感情,而且以后一直未丧失这种“意象”合一的基因,比如汉字中众多形声字。正如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所说:汉字蕴含的“这种形象化的意境在后来‘孳乳浸多’的‘字体’里仍然潜存着、暗示着。在字的笔划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叠字也是这样,众多描写“忧心”的叠字,大多以“心”作形旁,让人一见便产生联想,一读就扣动心弦。《正月》一篇,就用多种叠字与“忧心”组合成句:
关键词《诗经》语言艺术 美叠词
第一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对我国诗歌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诗经》用叠字高明、精巧,集中体现了它的语言艺术及审美价值。具体分析,《诗经》语言艺术及审美价值,是多方面的,是具体的。
1
《诗经》以生动的艺术形式、绮美的文学意象,描写了古人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它诗中有画,景情并茂,以其蕴含的对人生理想的憧憬与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点缀着古代社会的人文风情。尤其是它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主题,构筑了多少文人雅士在漫漫岁月里和坎坷人生旅途上的精神家园,哺育了多少学子书童在浩瀚书海中求知求学,在中国广为传颂千余载而不衰,脍炙人口数百代而不厌。《诗经》作为一部经典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诗经》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生动的社会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它还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源头。《诗经》语言范式之美
第二
(
同义词是语言发达、丰富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常规修辞的表现之一。同义叠字的大量出现,正是叠字趋向成熟的标志,体现了艺术修辞和常规修辞的融合。《诗经》善用同义叠字描写同一景物。这种表达方式,在相似、相关的类比中,利用了表达者的想象,也调动了接收者的想象,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表达方式,符合汉族“中庸”、“和谐”的主张和心理。
燕山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论《诗经》语言艺术之美
学院燕山大学
年级专业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燕山大学教研室:
学
号
学生
姓名
专 业
班 级
11级汉语言文学
课
题
题 目
论《诗经》语言艺术之美
来 源
主
要
内
容
本论文题目为论《诗经》语言艺术之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对我国诗歌发展有极重要的影响。《诗经》用叠字高明、精巧,集中体现了它的语言艺术及审美价值。本文分别从《诗经》中同义叠字的运用、叠字的兼格和连用、叠字的变化和统一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诗经》中叠字的语言艺术,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具体阐述了《诗经》中叠字精湛的语言艺术与技巧。
教研室审批:
说明:如计算机输入,表题黑体小三号字,内容五号字。本任务书一式三份,教务科、教师、学生各执一份。
摘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之一。关于《诗经》的研究,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围绕《诗经》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诗经》学,包含着广泛的研究领域,《诗经》是中国诗、乐、舞乃至戏曲等众多艺术形成的源头,意义深远,堪称文化之源。而今天我们更多地是把它当做一种经典的文化形式,它的语言范式,规整而科学;它的语言技巧,自然而艺术。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展现了上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并具有崇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无疑是中国文学园囿中的一支奇葩。反复解读《诗经》作品,我们不难感受到字里行间迸发出来的艺术震撼力,而其诗歌语言方面鲜明的音韵美、形式美和风格美,也构成一束束绚丽的光环,令人炫目陶醉,玩味不已。
导师与学生见面进行论文中期检查,论文应完成三分之二;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初稿并打印,提交给导师。
导师修改学生论文,与学生见面,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
依据导师意见再次修改论文,将撰写好的论文、填
好论文评议书,一起上交教务办。将论文的电子文档一并上交。
由教学部组织对所有学生进行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姜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