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名家作品阅读16 名家作品阅读(冯骥才)(三)(解析版)

陈六的话没头没脑,没人当事。只有一个小混混儿听出点东西。究竟这场火来得蹊跷,前几天说闲话时,陈六刚提过把腻歪的“狗窝”烧了,就真烧了。烧这把火能是谁呢?为嘛烧他家?想趁火打劫?
据说大火刚起来时,一些小混混趁火打劫,钻进屋里火里,一边喊救火,一边偷东西。珍稀细软准都叫混混儿们掏去了。腻歪从头到尾一直像只黑猴子在他家门口又蹿又跳又喊又叫。可是转天,没一点动静,烧焦的房子冒着缕缕蓝烟儿,却不见腻歪的影子。他在世上孤单一人,无亲无故,能去哪儿?有人说,这一场大火叫腻歪活到头了,准扎河了。
2.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说:“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冯骥才的《腻歪》就是从民间听来,通过文学加工成为了经典。
B.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都是短篇小说集,写的都是市井传闻的小人物,讲的都是奇闻异事。
C. 小说发生的地点是解放前的天津卫,主要通过人物带有浓重天津味儿的语言来体现,比如:“为嘛烧他家”“他腻歪个嘛”。
没人知道的事,人人想知道。
瞧瞧他——整天眉心总像个馄饨那样揪着,脸盘总像块瓦片那样板着,眼珠子像死鱼眼,哪儿也不看,这眼神儿可是学都学不来的。
他到底为嘛腻歪真费猜。就像一根绳子上的死结,谁都想解,没人能解开。
有人说是因为他死了爹妈,光棍一个,闷得慌。有人说是娶不上媳妇,愁得慌。其实都不是。他爹是打江西来的大瓷器商,专卖上品青花瓷,把景德镇成色最好的青花瓷,用车用船弄到天津,再往紫竹林租界里送,还在锅店街上开了一个挺阔气的瓷器店。他家靠瓷器发家发财,一家子人只穿绫罗绸缎,从不穿布衣裳,虽然爹妈一去,家里没主心骨了,瓷器买卖没人做了,店铺也关了门;但现在他还住着一套带前后院的瓦房呢,只要他招亲,谁家有闺女不笑着脸往他家送?他为嘛腻歪?有人说他打小就腻腻歪歪,没高兴过。“腻歪”这外号打小就有。如果天生腻歪,这就没治了。
(yong)理想、梦想

四、作文立意要切合实际
1.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 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 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 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 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2.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 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 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 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 ——三毛 《拾荒记》
第一,梦”和“理”是一种虚幻与真实的区别。 梦想与理想的相通之处,同在一个“想”字上。一个人的梦想应当源于 现实而又高于现实。梦想是在理想的基础上,并被蒙上了一层梦的色彩。梦 想基于理想而来,它也源于现实。任何一种想法,如果脱离了现实,就像不 积跬步而想至千里,不积小流而要成江河一样荒唐。理想应当是可以实现的, 但能不能真正实现还要看今后的努力。然而,梦想平添了一丝梦的色彩,因 此,梦想应当是具备美感的。理想,则多一点理性的色彩。 其次,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很美,但仅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种追求;而理想是一种责 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人们通常把经过 一番努力成功机率极大的想法称之为理想,通常把心中似有可又无法把握的 想法称为梦想。理想是理性的思考,梦想是浪漫的情思。有理想并为之奋斗 的人一定是坚强的人,有梦想并陶醉其中的人一定是浪漫的人。理想是沉重 的,然而这种沉重常常会激发出人的最大能量,成就一个人的光辉前程;梦 想是轻松的,然而这种轻松往往能消解人心中的重负,让生活的路充满欢愉。
梦想作文写作技巧之二
七嘴八舌命标题
人世间最富有哲理的142篇短文7(整理精校版)

人世间最富有哲理的142篇短文7作文辅导0617 1940124、告别梦境冯骥才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
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
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拢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
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一生意义上的升华。
夜深人静,把昨日的梦想和今日的理想放在一起体味,我听到了一片深广与醉人的人生交响曲。
有如天上的浮云汇成雷雨交加的浩荡天空,又如碧澈的江流涌入汹涌的大海。
这才是享受。
(摘自《当代名家随笔精品》)125、音乐心情萨仁图娅喧器的现代都市人没有宁静,高尚者挑战平凡而自我增压,平俗人追求价值导致内心焦灼。
潮起潮落,春去春来,谁能逃得开三分惆怅七分无奈?!因此,保鲜一种音乐心情,就是人人可及而常常忽略的心理调适的最佳方式。
音乐心情,犹如遗志了歌词的老山歌而亲切依然的曲调,是星晨早起和月夜晚归所感觉的生命的安宁,也可以在音乐中尽量放松的神经??总之,一种原本就是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物中流露出来的快乐的情感的本能,在尽享生活乐趣之后所悟到的真谛:那就是爱!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挚爱!爱心使人优雅温柔,慈爱又令思想飞升!音乐心情,是可以营造出来的,尽管生活中希望与回忆相间,悲伤与喜悦相杂,碧绿与金黄相混,一种早秋味道中,放飞心灵的音符,回到我们内心的就是最初纯净的灵魂。
在天地间游历一番之后,有情感做动力,理性就不枯竭;以理性为指引,情感就不盲目。
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生活;不是怎样操劳,而是如何享受宝贵的刹那;不是虚掷精力,而是储存,心之翼翔着。
在时间放慢脚步的地方,在思绪恣意飞扬的地方,在任何生命存在的地方,一种音乐心情,足使拒绝衰老的心不在世俗的岁月中沉沦!(摘自《音乐生活》)126、等待莲子人的一生中,总会不断地生出许多念头,许多期望。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部编版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2020·原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工作不能都“先易后难”李树杰①有个棚户区改造项目,换了几任领导,拖拖拉拉十多年也完成不了。
每任领导来了,都强调先易后难。
容易做工作的外围住户拆了,可再往里拆就难了。
这样拖下来,群众意见很大。
②后来,新任领导改变策略,变先易后难为先难后易,专门针对反对意见最大的住户做工作。
讲政策,动真情,极个别的走法律程序。
一个月后,全部做通了工作。
那些一直观望的住户,也马上签了拆迁协议。
③先易后难,的确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符合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从容易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积累经验,摸清事物内在规律,在攻克难事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先易后难也容易前半程热情高涨,而后半程动力逐步减少,阻力日益增大,形成久拖不决的局面。
许多事情半途而废,贻误难题解决的最佳时机,原因大多在此。
史载,北宋在北伐北汉时遇到挫折,制定了所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方针。
可是等到统一南方之后再回过头北伐,北汉身后已站着一个强大的契丹。
错失了北伐的最好时机,导致北宋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状态。
④很多时候,先难后易则事易,先易后难则事难。
20世纪50年代,山东厉家寨被毛泽东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合作社长厉月举搞小麦丰产试验,偏要先啃硬骨头。
他用自己的一块好地换来一块孬地。
村民说“这块地要是能丰产,厉家寨就没有不收粮食的地了”。
可是经过补苗、浇水、施肥、捉虫,这块地里的麦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先难后易,让厉家寨5 000多亩土地得到了彻底整治,实现了粮食的连年丰收,在当时创造了一个奇迹。
⑤现在,一些领导干部抓落实总是先易后难,柿子光拣软的捏,把难事放在后面。
这实际也是畏难逃避和缺乏担当的表现。
发展稳定任务繁重,且大事难事越来越多;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攻坚难度也越来越大。
面对躲不开、绕不过的难事,需要事不避难、迎难而上,需要多一些能打“硬仗”、能干“硬事”的干部。
压缩语段之概括主要内容

压缩语段应注意: 压缩语段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摘录语句要立足原文,要体现原文中心,不能断章取义;二是压缩后的内容要前后连贯,保持原语段风格;三是要结合文体特征选用压缩的方法和技巧,不可生搬硬套;四是语句要完整,切忌苟简。
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在501处地下文物中已开展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地面文物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民居、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古遗址的事情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中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了有4只翅膀的恐龙的化石,有关鸟类起源的结论有可能重新审视
01
02
叙述表达方式为主的语段
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
主要信息是:①叙述的主体;②主体的经历及特征;③叙述意义及目的。
描写类文体
压缩下面语段。(不超过40个字 )
01
一到秋天,森林里又换了一番景色,落叶松和各种阔叶树的叶子变成深浅不同的黄色。有些树的叶子都变得火一样红。不落叶的树显得更苍翠了。秋风摆动树林,“哗哗”的声音好像海边的浪涛。各种山果子都熟了:榛子,野枣,山里红,山葡萄,说也说不完。松鼠忙起来了,它不停地把山果子搬进树洞里。东北的森林十月就飞雪了,松鼠不得不早作准备,好度过寒冷漫长的冬天。
看品相,剪邮票,泡邮票, 揭邮票,吸水分,收邮票。
感谢各位的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3.要注意吃透题目的规定。 题目中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在答案中体现出来,须知评分标准常常是按信息点给分的。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关于人生励志文章精选10篇

【导语】⽆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应该都对散⽂很熟悉吧?散⽂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活中某些⽚段或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
想要学习写散⽂吗?下⾯是⽆忧考收集整理的⼈⽣励志⽂章,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1.⼈⽣励志⽂章 ⽣命的列车不知开了多久,当我们发现时,列车已经驶⼊那刻着“青春”的旅程。
窗外⾬霏,岚烟缥缈…… 当你携着希望静坐于我的⾝旁,我却贪恋着窗外的虚⽆,当你即将静静地起⾝离去时,我才惊醒。
你的回眸,浅浅淡淡,却在我⼼中烙下了最深刻的印记。
席慕蓉说:“你若是那含泪的射⼿,我就是那⼀只决⼼不再躲闪的⽩鸟。
”⽽你,注定要收集起我的快乐与悲伤。
追寻你,为我那早已因你⽽沸腾的⼼。
四处打听你的消息,他们只告诉我,你是梦想的孩⼦。
当汗⽔从脸颊滑落,沿途竟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不再伫留,因为你在远⽅;当泪珠从眼中涌出,掉落在⼼中,竟结出婀娜的青莲。
你为我描绘出⽣命的精彩,寻寻觅觅,暮⾊渐浓,⽆法再辨出前⾏的路,我以为不会再与你相逢。
然⽽,岁⽉终没有将我遗弃,在银⽉溢辉的林间,我终于寻到你的⾜迹。
撑⼀⽀长篙,向你的背影漫溯。
我喜欢那样的梦,明明知道已为你跋涉千⾥,却⼜觉得芳草鲜美,好像你我才相遇。
然⽽这⼀切已不再是梦,我牵起你的⼿,看沿途的花朵笑靥春风,看梦想的旅程闪耀着⾦⾊的光芒。
最华丽的破茧需要最⽆悔的付出和最坚忍的毅⼒。
下⼀个六⽉,你我终将追寻到梦想,完成最华丽的破茧,进⽽成蝶,在最美丽的花丛中起舞。
青春不是年华,⽽是⼼境;青春不是桃⾯、丹唇、柔膝,⽽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如此锐⽓,⼆⼗后⽣有之,我们所到之处岂有不披靡之理?岁⽉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唐必致灵魂。
忧烦、惶恐、丧失⾃信,定使⼼灵扭曲,意⽓如灰。
我们明⽩花有开有落,⼈有离有合;我们也懂得只有得失两忘的⼈,才会执着追求,风⾬兼程;只有宠辱不惊的⼈,才能得失两忘,勇往直前。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庄子二则》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安.知鱼之乐(怎么,哪里)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C.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生的马) D.是.鱼之乐也(这)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是.日更定矣B.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苟全.性命于乱世C.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云.归而岩穴暝5.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风格独特。
如《逍遥游》,具有想象奇特、善用譬喻的特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B.古体诗多为五言或七言,也有四言和杂言,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曹操的《短歌行》及陆游的《书愤》等。
C.东晋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他恬淡悠远的诗风对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田园诗人有着深远影响。
D.孟子,名轲,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及其政治言论主要收录在《孟子》一书中。
7.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小学语文课文原文

小学语文课文原文目录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2)1.草原 (2)3.白杨 (3)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4)第二单元:永远的童年 (5)第5课《古诗词三首》 (5)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6)第7课《祖父的园子》 (7)第8课《童年的发现》 (8)第9课《儿童诗两首》 (9)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 (12)第10课《杨氏之子》 (12)第11课《晏子使楚》 (12)第13课《打电话》 (14)第四单元:他们让我感动 (16)第14课《再见了,亲人》 (16)第15课《金色的鱼钩》 (17)第16课《桥》 (18)第17课《梦想的力量》 (19)第五单元:中国古典名著 (21)第18课《将相和》 (21)第19课《草船借箭》 (22)第20课《景阳冈》 (23)第21课《猴王出世》 (25)第六单元:走近信息世界 (26)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 (26)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 (26)第23课《刷子李》 (28)第24课《金钱的魔力》 (29)第八单元:异域风情 (30)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0)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 (31)第27课《与象共舞》 (31)第28课《彩色的非洲》 (32)第一单元:走进西部1.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骥才: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读者卷首语】精品美文,告别梦境。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关于理想和梦想区别的散文: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告别梦境
作者:冯骥才
——【读者卷首语】精品美文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
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用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
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拢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
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一生意义上的升华。
夜深人静,把昨日的梦想和今日的理想放在一起体味,我听到了一片深广与醉人的人生交响曲。
有如天上的浮云汇成雷雨交加的浩荡天空,又如碧澈的江流涌入汹涌的大海。
这才是享受。
(摘自《当代名家随笔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