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Z第1次作业

合集下载

2021年自考《方剂学(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方剂学(一)》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1年自考《方剂学(一)》习题及答案(卷一)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 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A 补法B消法 C 下法 D 清法 E 和法2.患者,男,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肢体沉重,倦怠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宜选用()A 平胃散B藿香正气散 C 茵陈蒿汤 D 真武汤 E 八正散3.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A 平胃散B完带汤 C 八正散 D 茵陈蒿汤 E 藿香正气散4.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共有的药物是()A 白术、茯苓、甘草B陈皮、厚朴、甘草 C 厚朴、陈皮、藿香D 苍术、白术、甘草 E 苍术、厚朴、甘草5.患者上吐下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舌苔白腻。

治宜首选()A 藿香正气散B平胃散 C 小青龙汤 D 三仁汤 E 连朴饮6.藿香正气散的君药是()A 半夏B 陈皮C 藿香D 白术E 茯苓7.茵陈蒿汤的君药是()A 茵陈B大黄 C 栀子 D 黄柏 E 甘草8.茵陈蒿汤的药物组成除茵陈蒿、大黄外,还有()A 茯苓B 泽泻C 栀子D 黄柏E 干姜9.八正散的功效是()A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B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C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D 利水渗湿,温阳化饮E 利水清热养阴10.八正散的君药是()A 萹蓄、瞿麦B木通、滑石C 车前子、木通 D 栀子、大黄 E 滑石、瞿麦11.八正散中山栀的作用()A 清宣胸脘郁热B荡涤邪热C清泄三焦、通利水道D泻火除烦E 凉血解毒12.八正散与小蓟饮子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 生地、滑石B栀子、大黄 C 木通、小蓟 D 木通、滑石 E 竹叶、甘草13.八正散组成中包含下列哪首方剂()A 六一散B二妙散 C 导赤散 D 五苓散E小蓟饮子14.患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尽畅,尿色浑赤,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剂学Z》第1次作业

《方剂学Z》第1次作业

《方剂学Z 》第1次作业(2012-10-20 16:53:19)标签:分类:A 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 [1分]A.六味地黄丸B.炙甘草汤C.大补阴丸D.阳和汤E.玉女煎2.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 [1分]A.阳和汤B.理中丸C.厚朴温中汤D.四逆汤E.当归四逆汤3.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 [1分]A.大柴胡汤B.四逆散C.以上均非D.痛泻药方E.逍遥散4.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1分]A.苓桂术甘汤B.五苓散C.以上均不宜D.真武汤E.实脾散5. 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1分]A.温经汤B.归脾汤C.血府逐瘀汤D.四物汤E.生化汤6.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1分]A.防止过汗亡阳B.防止过汗亡阴C.以上都不是D.护中以防伤胃E.助汗以祛外邪7.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1分]A.2:1B.1:7C.7:1D.1:1E.1:28. 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1分]A.少腹逐瘀汤B.生化汤C.四物汤D.温经汤E.桂枝茯苓丸9. 服用十枣汤宜:[1分]A.饭后服B.随时服C.饭前服D.临卧服E.平旦服10. 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1分]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B.清燥润肺,益气养阴C.养阴润肺,凉散疫毒D.轻宣凉燥, 宣肺化痰E.清宣温燥,润肺止咳11.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1分]A.沙参当归熟地B.柴胡当归川芎C.玄参当归熟地D.柴胡当归白芍E.沙参当归生地12.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1分]A.白术B.茯苓C.乌梅D.半夏E.陈皮13. 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选用:[1分]A.炙甘草汤B.天王补心丹C.朱砂安神丸D.归脾汤E.补中益气汤14.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1分]A.寒饮内停,肺失宣降B.外感风寒,内有蕴热C.外感风寒,内有痰热D.风寒外束,水饮内停E.风寒束表,肺气失宣15.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1分]A.麻杏甘石汤B.白虎汤C.止嗽散D.银翘散E.桑菊饮16.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1分]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B.燥湿化浊, 理气和中C.以上均不是D.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E.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17.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1分]A.滑剂涩剂B.宣剂通剂C.补剂泻剂D.轻剂重剂E.温剂清剂18.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1分]A.桂枝芍药B.陈皮当归C.熟地白芍D.桔梗枳壳E.茯苓半夏19. 败毒散的功用是:[1分]A.发汗祛湿,兼清里热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E.祛暑解表,化湿和中20.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1分]A.细辛桂心B.杜仲牛膝C.黄芪白术D.秦艽防风E.川芎当归21. 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1分]A.当归补血汤B.白虎加人参汤C.归脾汤D.补中益气汤E.当归六黄汤22.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1分]A.川芎远志茯苓B.川芎知母茯苓C.白芍远志茯神D.当归远志茯神E.川芎知母茯神23. 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A.当归川芎B.人参当归C.当归芍药D.桃仁当归E.生姜当归24.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1分]A.肝火犯胃B.血燥气郁C.胃有积热D.阴虚胃热E.脾胃伏火25. 三仁汤的功用是:[1分]A.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B.清热利湿, 升清降浊C.利湿消肿, 理气健脾D.理气化湿, 和中止呕E.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26.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1分]A.麻黄汤B.桂枝汤C.消风散D.川芎茶调散E.九味羌活汤27.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A.黄芩黄连半夏大枣B.人参半夏生姜大枣C.人参黄芩甘草干姜D.人参黄芩半夏生姜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28. 银翘散的功用是:[1分]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B.疏散风热,止咳平喘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发汗解表,清热解毒E.疏风清热,解表透邪29.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1分]A.桂枝汤B.防己黄芪汤C.羌活胜湿汤D.玉屏风散E.消风散30. 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1分]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肘后备急方D.伤寒论E.备急千金要方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肾虚湿热下注B.脾虚肝郁,湿浊下注C.下焦虚寒,湿浊不化D.脾虚夹湿E.气虚下陷1. 参苓白术散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1分]A B C D E2. 完带汤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1分]A B C D EA.烊化B.冲服C.先煎D.包煎E.后下3. 龟板需要:[1分]A B C D E4. 旋覆花需要:[1分]A B C D EA.四君子汤B.葛根芩连汤C.四逆散D.参苓白术散E.白头翁汤5. 肝脾不和,木郁乘土,症见腹中痛,泄利,脉弦者,治宜选用:[1分]A B C D E6. 外感表热未解,邪热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脉数者,治宜选用:[1分]A B C D EA.川椒干姜人参饴糖B.人参干姜白术甘草C.以上都不是D.桂枝芍药当归甘草饴糖 E.附子干姜甘草7. 大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1 A B C D E8. 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 A B C D EA.白虎汤B.清瘟败毒饮C.凉膈散D.清营汤E.犀角地黄汤9. 治疗热在气分证宜选用: [1分] A B C D E10. 治疗热在血分证宜选用: [1分] A B C D E。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方剂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方剂学》习题及解析第一单元总论一、A11、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A、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B、明·张介宾《景岳全书》C、清·汪昂《医方集解》D、唐·王焘《外台秘要》E、清·程钟龄《医学心悟》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A、汗法、吐法B、下法、清法C、和法、温法D、清法、补法E、宣法、通法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A、消导食积B、消痞化积C、通导大便D、消痰利水E、消疮散痈4、下列病证中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积水D、蓄血E、痞块5、下列方剂中不属于汗法范畴的是A、再造散B、杏苏散C、败毒散D、普济消毒饮E、升麻葛根汤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消食和胃C、分消上下D、调和营卫E、舒肝和胃7、下列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B、服用方便C、吸收缓慢D、药力持久E、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病证8、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A、寒药热服B、热因热用C、以泻代清D、火郁发之E、壮水制火9、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功用范畴的是A、缓和君、臣药之峻烈B、消除或减低君、臣药之毒性C、协助君臣药治疗兼证D、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E、引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10、决定方剂功用、主治的主要因素是A、药物B、配伍C、剂量D、剂型E、用法11、“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是A、君药药量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B、方中君药用量最大、作用最强C、君药必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D、方中君药比其作为臣佐使药的用量相应较大E、各君药用量之和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12、下述各类药物中不属于佐药范畴的是A、配合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引导诸药至病所的药物C、用以消除或减低君臣药毒性的药物D、用以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E、针对次要兼证、兼病或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1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辨证审因,随证立法,依法制方B、方中诸药,主次有序,分工合作C、君药的药量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D、君药的数量不宜过多,药量相应较大E、不一定君臣佐使俱全,但君药不可缺少14、下列各项中符合方剂组成原则要求的是A、每方必须君、臣、佐、使俱全B、方中诸药均须有相应的针对症状C、方中必有一药专作引经之用D、君药的用量必须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E、方中诸药既须主次有序,各司其职,又须密切配合,相与宣摄二、B1、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2>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2、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1> 、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2> 、由逍遥散化裁为黑逍遥散属于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概括总结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20秋《方剂学Z》平时作业1

北京中医药大学20秋《方剂学Z》平时作业1
A:栓剂
B:茶剂
C:滑剂
D:丸剂
E:散剂
答案:C
丸剂一般适用于:
A:病证较重者
B:病在上焦者
C:病在下焦者
D:病情不稳定者
E:慢性虚弱病证
答案:E
一般芳香开窍药物不宜作:
A:汤剂煎服
B:丸剂化服
C:散剂冲服
D:丹剂内服
E:以上均不宜
答案:A
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即是:
A:汤剂
B:丹剂
C:散剂
答案:E
将方剂按治法分类归纳为“八阵”的医家是:
A:清·程钟龄
B:清·汪昂
C:明·张景岳
D:明·施沛
E:以上均不是
答:C
“七方“始见于: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医方集解》
E:《太平圣惠方》
答案:B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
A:《五十二病方》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圣济经》
答案:C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散剂的特点?
A:制作简便
B:吸收较快
C:节省药材
D:便于服用
E:便于随证加减
答案:E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丸剂的特点?
A:吸收缓慢
B:药效持久
C:节省药材
D:便于服用
E:便于随证加减
答案:E
以下除……以外,都属于方剂的剂型:
A:丹剂
B:轻剂
C:膏剂
D:锭剂
E:酒剂
答案:B
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的剂型?
A:《太平圣惠方》
B:《伤寒杂病论》
C:《祖剂》
D:《外台秘要》

方剂学z第1次

方剂学z第1次

A型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消法的方剂是:A.保和丸B.四逆散C.理中丸D.逍遥散E.归脾汤2. 指导遣药组方的主要依据是:A.患者年龄B.患者体质C.患病原因D.患病时间E.治疗方法3. 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A.《伤寒杂病论》B.《太平圣惠方》C.《五十二病方》D.《外台秘要》E.《祖剂》4. 组方原则最早见于:A.《五十二病方》B.《内经》C.《伤寒杂病论》D.《圣济经》E.以上均不是5. 一般芳香开窍药物不宜作:A.汤剂煎服B.丸剂化服C.散剂冲服D.丹剂内服E.以上均不宜6. 下列各项中属于“八法”的是:A.攻法、散法B.寒法、热法C.固法、通法D.温法、清法E.宣法、涩法7. 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的理论专著是:A.《医方集解》B.《太平圣惠方》C.《医方考》D.《备急千金要方》E.《伤寒论》8.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A.《伤寒明理药方论》B.《圣济总录》C.《医方考》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太平圣惠方》9. 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B.《伤寒杂病论》C.《祖剂》D.《外台秘要》E.《千金翼方》10. 下列哪项不适用消法A.气滞血瘀B.饮食停滞C.燥屎内结D.水湿内停E.痰饮不化11. 由抵当汤变为抵当丸是属于: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药物配伍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E.以上都不是12. 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即是:A.汤剂B.丹剂C.散剂D.锭剂E.丸剂13. 治法是依据下列哪项而确立的A.病B.症C.证D.脉E.舌14. 丸剂一般适用于:A.病证较重者B.病在上焦者C.病在下焦者D.病情不稳定者E.慢性虚弱病证15. 针剂的特点不包括:A.剂量准确B.药效迅速C.适于急救D.剂量较小E.不受消化系统影响1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的是:A.和法B.攻法C.补法D.汗法E.消法17.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方剂的组成变化:A.药量增减变化B.药味增减变化C.君臣佐使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E.以上均非18. 下列哪项不属于组方原则A.君药B.将药C.臣药D.佐药E.使药19. 下列各项中属于“使药”的意义是:A.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B.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的药物C.减缓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D.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E.以上均不是20. 下列哪项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A.君药B.臣药C.佐药D.使药E.以上均是21. 最早记载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理论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圣济总录》E.以上都不是22. 下列哪项不属于清法的作用A.清泄气分B.透营转气C.凉血散血D.苦寒解毒E.消食导滞23. 下列哪项属于臣药的含义A.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C.针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D.对方中诸药有调和作用的药物E.直接治疗次要状的药物24. 由逍遥散变为丹栀逍遥散是属于:A.药味增减变化B.药物配伍变化C.剂型更换变化D.药量增减化E.以上都不是25. 方剂的分类中不含有:A.以病证分类B.以病因分类C.以脏腑分类D.以三焦分类E.以治法分类26. 以下各项中除……以外,都属“八阵”的内容:A.补、和B.寒、热C.升、降D.攻、散E.固、因27. 以下诸法除……以外,都属“八法”的内容:A.汗法、吐法B.下法、消法C.清法、补法D.宣法、通法E.温法、和法28.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散剂的特点A.制作简便B.吸收较快C.节省药材D.便于服用E.便于随证加减29.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冲剂的特点:A.作用迅速B.味道可口C.体积较小D.服用方便E.不易变质30. 以组成分类的方书当首推:A.《伤寒明理药方论》B.《黄帝内经》C.《张氏医通》D.《祖剂》E.《备急千金要方》3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的剂型A.栓剂B.茶剂C.滑剂D.丸剂E.散剂3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七方”的是:A.大方B.小方C.奇方D.偶方E.补方33.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吸收缓慢B.药效持久C.节省药材D.便于服用E.便于随证加减34. 以下除……以外,都属于方剂的剂型:A.丹剂B.轻剂C.膏剂D.锭剂E.酒剂35. “七方“始见于: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伤寒杂病论》D.《医方集解》E.《太平圣惠方》36. 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汤剂的特点A.吸收快B.能迅速发挥疗效C.便于携带D.便于随证加减E.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37.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D.《外台秘要》E.以上均不是38.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是属于:A.佐助药的含义B.佐制药的含义C.反佐药的含义D.臣药的含义E.使药的含义39. 方剂最早的分类方法是:A.按组成分类B.按脏腑分类C.按病证分类D.按病因分类E.按治法分类40. 下列哪项不适用和法A.肝脾不和B.邪犯少阳C.表里同病D.宿食不消E.寒热错杂41. 下列各项中以治法分类的方书是:A.《外台秘要》B.《备急千金要方》C.《张氏医通》D.《伤寒杂病论》E.《景岳全书》42. 将方剂按治法分类归纳为“八阵”的医家是:A.清·程钟龄B.清·汪昂C.明·张景岳D.明·施沛E.以上均不是43. 由四逆汤变为通脉四逆汤是属于:A.药味增减变化B.药物配伍变化C.药量增减变化D.剂型更换变化E.以上均不是4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十剂”的是:A.宣剂、通剂B.轻剂、重剂C.滑剂、燥剂D.补剂、泄剂E.寒剂、热剂45. 中国医学史上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学家是:A.金·成无己B.汉·张仲景C.清·程钟龄D.明·吴昆E.以上均不是B型题:A.麻黄汤B.白虎汤C.瓜蒂散D.九仙散E.四逆散46. 属于宣剂的是:A B C D E47. 属于轻剂的是:A B C D EA.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B.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C.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的药物D.对方中诸药有调和作用的药物E.以上均不是48. 属于“使药”的含义是:A B C D E49. 属于“君药”的含义是:A B C D EA.制作简便B.药效持久C.味道可口D.不受食物的影响E.便于随证加减50. 属于丸剂的特点是:A B C D E51. 属于汤剂的特点是:A B C D EA.汉·张仲景B.明·张景岳C.晋·王叔和D.唐·孙思邈E.金·成无己52. 中国医学史上首创方论的医学家是:A B C D E53. 中国医学史上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学家是:A B C D EA.汤剂B.丸剂C.散剂D.膏剂E.丹剂54. 制作简便的剂型是:A B C D E55. 不便于携带的剂型是:A B C D EA.大承气汤B.左金丸C.五苓散D.杏苏散E.银翘散56. 属于消法的方剂是:A B C D E57. 属于下法的方剂是:A B C D EA.《医方考》B.《普济方》C.《医方集解》D.《医学心悟》E.《伤寒明理药方论》58. 第一部开始剖析方剂理论的方书是:A B C D E59.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是:A B C D EA.左金丸B.二陈汤C.半夏泻心汤D.杏苏散E.四物汤60. 属于和法的方剂是:A B C D E61. 属于消法的方剂是:A B C D EA.《成方便读》B.《成方切用》C.《医方集解》D.《圣济经》E.《祖剂》62. 首先将方剂分为二十二类有医书是:A B C D E63. 将中药“十种”引申为方剂“十剂”的医书是:A B C D EA.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B.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C.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D.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E.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药物64. 属于“佐制药”的含义是:A B C D E65. 属于“佐助药”的含义是:A B C D EA.药味增减变化B.药量增减变化C.剂型更换变化D.药物配伍变化E.以上均不是66. 由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是属于:A B C D E67. 由理中丸变为人参汤是属于:A B C D EA.《伤寒杂病论》B.《外台秘要》C.《太平圣惠方》D.《千金翼方》E.《小儿药证直诀》68. 宋代由翰林医官院组织编著的方书是:A B C D E69. 宋代王焘编著的方书是:A B C D EA.《五十二病方》B.《黄帝内经》C.《伤寒明理药方论》D.《太平圣惠方》E.《药对》70.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A B C D E71. 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A B C D EA.蜜丸B.水丸C.糊丸D.滴丸E.浓缩丸72. 越鞠丸是属于:A B C D E73. 麻子仁丸是属于:A B C D EA.消食导滞B.凉血解毒C.荡涤肠胃D.祛寒回阳E.宣壅开郁74. 属于下法的作用是:A B C D E75. 属于温法的作用是:A B C D EA.《医学心悟》B.《医方集解》C.《景岳全书》D.《外台秘要》E.《成方切用》76. “八阵”出自:A B C D E77. “八法”出自:A B C D E。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方剂学1-7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方剂学1-7次作业

圆剂教Z第一次之阳早格格创做A型题:请从备选问案中采用一个最好问案1. 三仁汤的服从是: [1分]A.宣畅气机, 浑利干热2. 组成药物中含有死天黄的汤剂是: [1分]3.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密粥一降余”其意正在于: [1分]4.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分]B.陈皮当归5. 小青龙汤的病果病机是: [1分]D.风热中束,火饮内停6.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率是: [1分]E.1:27. 下列圆剂除( )中,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 [1分]8. 服用十枣汤宜: [1分]9. 温经汤与死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A.当归川芎10. 服从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圆剂是: [1分]11.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 [1分]12. 身半以下肿甚,胸背胀谦,脚脚没有温,心中没有渴,大便溏薄,舌苔黑腻,脉重弦而早者,治宜采用: [1分]13. 独活寄死汤的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C.黄芪黑术14.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战苦草中, 其余是: [1分]B.川芎知母茯苓15. 下列哪项没有属于“十剂”的真量: [1分]E.温剂浑剂16. 治疗果阳血盈得于濡养,阳气真得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采用: [1分]17.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中,另有: [1分]E.沙参当归死天18. 藿香浩气集的服从是: [1分]A.解表化干, 理气战中19. 尔国最早叙述圆剂组成准则的著做是: [1分]20. 温中去热的圆剂是: [1分]21. 劳倦内伤,气强血真,症睹肌热里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真者,治宜采用: [1分]22. 败毒集的服从是: [1分]B.集热祛干,益气解表23.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24. 下列圆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 [1分]25.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浓苔黑,脉浮者,治宜采用: [1分]26. 百合固金汤的服从是: [1分]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27.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重心是: [1分]28. 症睹偏偏正头痛,或者巅顶头痛,恶热收热,目眩鼻塞,舌苔薄黑,脉浮者,治宜采用: [1分]29.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30. 银翘集的服从是: [1分]A.辛凉透表,浑热解毒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选,请采用粗确问案1. 治疗热正在气分证宜采用: [1分]2. 治疗热正在血分证宜采用: [1分]3. 大修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A.川椒搞姜人参饴糖4. 小修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5. 旋覆花需要: [1分]6. 龟板需要: [1分]7. 中感表热已解,邪热进里,症睹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心搞做渴,舌黑,脉数者,治宜采用: [1分]8. 肝脾战睦,木郁乘土,症睹背中痛,鼓利,脉弦者,治宜采用: [1分]A.肾真干热下注,干浊下注 C.下焦真热,干浊没有化9. 参苓黑术集所治戴下证的本量是: [1分]10. 完戴汤所治戴下证的本量是:B.脾真肝郁[1分]第二次A型题:请从备选问案中采用一个最好问案* 1. 祛痰剂中普遍均配伍: [1分]* 2. 组成药物中含有竹叶的圆剂是: [1分]* 3.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二圆组成中相共的药物是: [1分] A.半夏黄芩人参苦草大枣* 4. 逍遥集的服从是: [1分]C.疏肝解郁,健脾战营* 5. 骨蒸潮热,匪汗遗粗,咳嗽咯血,心烦易喜,舌黑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者,治宜采用: [1分]* 6. 五苓集中桂枝的主要效率是: [1分]* 7. 羚角钩藤汤证的病机是: [1分]A.肝经热衰,热极动风* 8. 下列哪项没有是炙苦草汤的组成药物: [1分]A.当归芍药五味子* 9. “以补为固”的代表圆剂是: [1分]* 10. 下列哪项没有是藿香浩气集的组成药物: [1分]C.枳壳竹茹黑蔻仁* 11. 安宫牛黄丸、紫雪战至宝丹公有的服从是: [1分]* 12. 当归补血汤本圆配伍用量是: [1分]B.黄芪一二当归二钱* 13. 背痛下痢,大便脓血,赤黑相间,里慢后重,肛门灼热,舌黑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采用: [1分]* 14. 修脾丸的组成药物中没有含有: [1分]D.半夏薄朴* 15. 按病症分类圆剂的医书籍尾推: [1分]D.《五十二病圆》* 16. 凡是热邪正在里,浊阳上顺,无论阳明热呕,厥阳头痛,吐涎沫,或者少阳吐利,治疗均可采用: [1分]* 17. 温病后期,阳真邪伏,症睹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黑少苔,脉细数,治宜采用: [1分]* 18. 尾次依据君臣佐使表里领会圆剂本理的圆书籍是: [1分]•成无己《伤热明表里》* 19. 肝肾阳真,血燥肝郁所致胸脘胁痛者,治宜采用: [1分]* 20. 四顺集所治四肢厥顺的病机是: [1分]* 21. 血府逐瘀汤组成中含有: [1分]D.柴胡桔梗* 22. 小青龙汤的服从是: [1分]E.解表集热, 温肺化饮* 23. 下列圆剂中属于温里剂的是: [1分]* 24. 黑梅丸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分]D.附子搞姜细辛* 25. 温胆汤的组成药物是: [1分]* 26. 组成中含搞天黄的圆剂是: [1分]* 27. 仄胃集的服从是: [1分]D.燥干运脾,止气战胃* 28. 桑菊饮的服从是: [1分]C.疏风浑热,宣肺止咳* 29. 下列圆剂中煎煮时应后下大黄的是: [1分]* 30. 下列哪尾圆剂组成中有人参: [1分]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选,请采用粗确问案1. 具备调补心肾,涩粗止遗服从的圆剂是: [1分]2. 具备滋阳泻火,固表止汗服从的圆剂是: [1分]3. 凉膈集与黄连解毒汤公有的药物是: [1分]E.黄芩栀子4. 龙胆泻肝汤与浑胃集公有的药物是: [1分]C.死天当归5. 玉女煎的服从是: [1分]6. 浑胃集的服从是: [1分]7. 龙胆泻肝汤与导赤集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A.死天木通8. 龙胆泻肝汤与血府逐瘀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E.当归死天9. 天王补心丹相宜治疗: [1分]10. 酸枣仁汤相宜治疗: [1分]第三次A型题1. 逍遥集的组成药物除柴胡、苦草中,其余是: [1分]A.芍药黑术当归薄荷茯苓烧死姜2. 竹叶石膏汤的服从是: [1分]B.浑热死津,益气战胃3. 祛痰剂中,除常配伍健脾祛干药中,还常配伍: [1分]4. 以下诸剂中除( )中,均属“十剂”的真量: [1分]A.热剂热剂5. 败毒集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思正在于: [1分]6. 天门冬、麦门冬共用的圆剂是: [1分]7. 三仁汤组成药物中的“三仁”是: [1分]E.杏仁黑蔻仁薏苡仁8. 死化汤中当归的效率是: [1分]E.补血活血,化瘀死新9. 痰多色黑易咳,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舌苔黑润,脉滑者,治宜采用10. “苦热曲合”的代表圆剂是: [1分]11. 思虑过分,劳快乐脾而致得眠健记者,治宜采用: [1分]12. 浑胃集主治证候的病机重心是: [1分]13. 泻火通便,浑上泻下的圆剂是: [1分]14. 最早叙述圆剂组成准则的医著是: [1分]B.《黄帝内经》15. 桑菊饮组成药物除桑叶、菊花、连翘、薄荷中,另有: [1分]D.杏仁桔梗芦根苦草16. 大柴胡汤的服从是: [1分]E.妥协少阳,内泻热结17. 温脾汤的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18. 半夏泻心汤组成中没有含: [1分]19. 炙苦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1分]20. 桃核启气汤的组成是: [1分]A.调胃启气汤加桂枝、桃仁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用粗确问案.1. 服从为收汗祛干,兼浑里热的圆剂是: [1分]2. 服从为帮阳益气,解表集热的圆剂是: [1分]B.再制集 C3. 玉女煎主治: [1分]4. 浑胃集主治: [1分]5. 血真气强,肌热里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真者,治宜采用: [1分]6. 气阳缺累,体倦气短,心渴多汗,舌燥吐搞,脉健壮者,治宜采用: [1分]7. 背痛,里慢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黑少,渴欲饮火,舌黑苔黄,脉弦宜采用: [1分]8. 身热背痛,下利脓血,赤黑相间里慢后重,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1分]9. 普济消毒饮主治: [1分]10. 苇茎汤主治: [1分]11. 牛膝正在独活寄死汤中的主要效率是: [1分]E.补肝肾,强筋骨12. 牛膝正在镇肝熄风汤中的主要效率是: [1分]13. 治疗气真收热的时常使用圆剂是: [1分]14. 治疗血真收热的时常使用圆剂是: [1分]15. 大定风珠组成中所含“三甲”的药物是: [1分]E.鳖甲牡蛎龟板16. 镇肝熄风汤组成中所含药物是: [1分]D.龙骨牡蛎龟板17. 具备凉肝熄风,删液舒筋的圆剂是: [1分]18. 具备镇肝熄风,滋阳潜阳的圆剂是: [1分]19. 治疗血真收热的最好选圆是: [1分]20. 治疗气真收热的最好选圆是: [1分]第四次A型题:请从备选问案中采用一个最好问案1. 下列各圆中除___中,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1分]2. 产后血真受热,恶露没有成,小背热痛者,治宜采用: [1分]3. 下列理中丸的主治证,哪一项是过得的? [1分]4. 组成药物中含有死天黄的圆剂是: [1分]5. 症睹咳嗽,痰多,色黑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眩晕,舌苔黑滑者,治宜采用: [1分]6. 组成中没有含竹叶的圆剂是: [1分]7. 症睹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吐搞心燥,舌黑少津,脉真弦而细者,治宜采用:8. 凡是热邪正在里,浊阳上顺者,无论阳明热呕,厥阳头痛,吐涎沫,或者少阳吐可采用: [1分]9. 四物汤是由下列哪圆衍化而去的: [1分]10. 麻黄汤的组成药物除麻黄中,其余是: [1分]D.桂枝杏仁炙苦草11. 吴鞠通所称“辛凉沉剂”是指: [1分]12. 下列最宜用启窍剂的证候是: [1分]C.热陷心包,窍关神昏13. 下列各项中,没有属于炙苦草汤的组成药物是: [1分]D.黑芍黄芪14. 死姜、大枣合用正在桂枝汤中的效率是: [1分]15. 定喘汤的病果病机是: [1分]C.中感风热,内有痰热16. 小修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圆中芍药减少了: [1分]17. 保战丸中配伍连翘的蓄意是: [1分]18. 治疗热凝气滞,疝气做痛的用圆是: [1分]19. 黑梅丸的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B.死姜肉桂20. 下列哪尾圆剂的主治病机与肝火有关: [1分]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用粗确问案1. 养阳浑肺汤的病机是: [1分]E.肺肾阳真复感疫毒2. 百合固金汤的病机是: [1分]A.肺肾阳真真火上炎3. 大黄牡丹汤主治: [1分]4. 普济消毒饮主治: [1分]5. 黑梅丸主治: [1分]6. 四顺集主治: [1分]7. 小启气汤中大黄宜: [1分]8. 大启气汤中大黄宜: [1分]9. 脾胃气真兼内干鼓泻者,治宜采用: [1分]10. 脾胃气真兼浑气下陷者,治宜采用: [1分]11. 属于浑营汤的药物是: [1分]C.竹茹麦冬12. 属于犀角天黄汤的药物是: [1分]A.丹皮芍药13. 旋覆代赭汤的服从是: [1分]D.落顺化痰,益气战胃14. 薄朴温中汤的服从是: [1分]A.止气温中,燥干除谦15. 一贯煎中用: [1分]16. 玉女煎中用: [1分]17. 完戴汤的服从是: [1分]D.补脾疏肝,化干止戴18. 固冲汤的服从是: [1分]E.益气健脾,固冲摄血19. 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率是: [1分]E.2:120. 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率是: [1分]B.7:1第五次A型题:* 1. 苇茎汤的服从是: [1分]E.浑热化痰逐瘀排脓* 2. 圆中黄芩、黄连共用的圆剂是: [1分]* 3. 被称之为“顺流挽舟”,治疗痢徐的代表圆剂是: [1分]* 4. 热痰壅衰于肺,兼有肾阳缺累,肾没有纳气之咳喘证,治宜采用: [1分]* 5. 血真受热,血热凝滞,脚脚厥热,舌浓苔黑,脉细欲绝者,治宜采用: [1分]* 6. 十枣汤的组成药物是: [1分]E.大戟芫花苦遂* 7. 温邪初进营分,临床最罕睹的神志症状是: [1分]* 8. 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率为: [1分]A.6g:30g* 9. 归脾汤的服从是: [1分]B.益气养血健脾养心* 10. 由瓜蒌、青黛、栀子、海粉、诃子组成的圆剂是: [1分]* 11. 症睹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黑腻,脉弦滑者治宜采用: [1分]* 12. 补中益气汤中没有属于配伍黄芪的脚段是: [1分]* 13. 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黑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采用:[1分]* 14. 患者,肺热咳嗽,气慢欲喘,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黑苔黄,脉细数者,治宜采用: [1分]* 15.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没有是丸剂的特性: [1分]* 16. 症睹饮食没有化,大便溏薄,脘背痞闷,苔腻微黄,脉象真慢者,治宜采用: [1分]* 17. 配进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1分]* 18. 茵陈蒿汤的服从是: [1分]A.浑热祛干利胆退黄* 19. 组成药物中含桃仁、黑花的圆剂是: [1分]* 20. 苇茎汤的组成药物是: [1分]A.苇茎薏苡仁冬瓜仁桃仁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选,请采用粗确问案1. 阳血二真之得眠证,治宜采用: [1分]2. 气血二真之得眠证,治宜采用: [1分]3. 半夏黑术天麻汤主治: [1分]4. 川芎茶调集主治: [1分]5. 导赤集主治: [1分]6. 泻黑集主治: [1分]7. 需要先煎的: [1分]8. 需要后下的: [1分]9.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1分]C.半夏黄芩10. 大柴胡汤与四顺集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1分]E.柴胡芍药11. 肺肾阳盈,真火上炎,症睹咳嗽气喘,痰中戴血,吐喉燥痛,午后潮热,舌黑少苔,脉细数,治宜采用: [1分]12. 肝肾阳真,真火上炎,症睹潮热匪汗,咳嗽咯血,舌黑少苔,尺脉数而有力者,治宜采用:[1分]13. 具备益气死津,敛阳止汗服从的圆剂是: [1分]14. 具备滋阳泻火,固表止汗服从的圆剂是: [1分]15. 具备滋补真阳,柔肝熄风服从的圆剂是: [1分]16. 具备凉肝熄风,删液舒筋服从的圆剂是: [1分]A.竹叶麦冬半夏D.竹叶石膏麦冬 E.石膏麦冬苦草17. 黑虎汤与泻黑集公有的药物是: [1分]C.粳米苦草18. 竹叶石膏汤与麦门冬汤公有的药物是: [1分]B.麦冬半夏人参19. 气血二盈,肌热里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真者,治宜: [1分]20. 气阳缺累,体倦累力,汗多神疲,吐搞心渴,脉真数者,治宜采用: [1分]第六次A型题:请从备选问案中采用一个最好问案* 1. 银翘集与桑菊饮服从的主要辨别是: [1分]D.一偏偏于解表一偏偏于宣肺* 2. 治疗干热黄疸证尾选: [1分]* 3. 死化汤的主治病机是: [1分]* 4. 健脾丸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B.半夏竹茹死姜* 5. 五苓集的组成药物除猪苓中,其余是: [1分]E.泽泻猪苓黑术桂枝* 6. 由泽泻、茯苓、黑术、猪苓、桂枝组成的圆剂是: [1分]* 7. 下列圆剂除____中,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大黄、苦草: [1分] * 8. 泻黑集的服从是: [1分]B.浑泻肺热仄喘止咳* 9. 安宫牛黄丸的服从是: [1分]D.浑热启窍豁痰解毒* 10. 症睹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心渴或者没有渴,舌绛而搞脉数者,治宜采用: [1分]* 11. 痛泻要圆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分]* 12. 天王补心丹的服从是: [1分]A.滋阳养血补心安神* 13. 败毒集的组成中没有包罗的药物是: [1分]E.荆芥豆豉* 14. 黄土汤中含的天黄是: [1分]* 15. 蒿芩浑胆汤的服从是: [1分]B.浑胆利干战胃化痰* 16. 阳证的痈疡肿毒初起,宜采用: [1分]* 17. 死姜、桂枝合用正在炙苦草汤中的效率是: [1分]* 18. 牡蛎集中重用黄芪意正在: [1分]* 19. 四物汤由何圆衍化而去: [1分]* 20. 八正集组成中利火通淋的药物是: [1分]B.车前子木通瞿麦滑石扁蓄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选,请采用粗确问案A.死脉集B.补中益气汤C.四君子汤D.当归补血汤E.小修中汤1. 治疗血真收热的最好选圆是: [1分]D2. 治疗气真收热的最好选圆是: [1分]BA.热正在血分证B.热进营分证C.热正在卫分证D.气血二燔证E.热正在气分证3. 犀角天黄汤主治: [1分]A4. 黑虎汤主治: [1分]EA.烧死姜B.炮姜C.姜冰D.死姜E.搞姜5. 半夏泻心汤中所用的姜是: [1分]E6. 死化汤中所用的姜是: [1分]BA.调味启气汤B.删液启气汤C.复圆大启气汤D.大启气汤E.小启气汤7. 麻子仁丸中含有: [1分]E8. 凉膈集中含有: [1分]A.六味天黄丸B.四物汤C.当归补血汤D.一贯煎E.归脾汤9. 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吐搞心燥,舌黑少苔,脉细强或者真弦者,治宜采用: [1分]D10. 心悸怔忡,健记得眠,匪汗真热,体倦食少,舌浓苔薄黑,脉细强,治宜采用: [1分]EA.桑菊饮B.普济消毒饮C.百合固金汤D.参苓黑术集E.银翘集11. 组成中配伍桔梗载药上止以保肺的圆剂是:[1分]D12. 组成中配伍桔梗载药上止以达病所的圆剂是: [1分]CA.犀角天黄汤B.青蒿鳖甲汤C.当归六黄汤D.浑骨集E.浑营汤13. 服从为滋阳泻火,固表止汗的圆剂是: [1分]C14. 服从为浑热解毒,凉血集瘀的圆剂是: [1分] AA.润肠泻热止气通便B.养阳浑热润肠通便C.滋阳养血润肠通便D.攻陷热结益气养血E.滋阳删液通便泻热15. 黄龙汤的服从是: [1分]D16. 麻子仁丸的服从是: [1分]AA.四神丸B.理中丸C.金锁固粗丸D.真人养净汤E.桑螵蛸集17. 治疗脾肾阳真,五更鼓泻的圆剂是: [1分] A18. 治疗心肾二真,尿频遗粗的圆剂是: [1分] EA.落气快膈化痰消食B.落气仄喘祛痰止咳C.浑热化痰理气止咳D.宣利肺气疏风止咳E.宣肺落气浑热化痰19. 止嗽集的服从是: [1分]D20. 苏子落气汤的服从是: B第七次A型题:请从备选问案中采用一个最好问案1. 由逍遥集化裁为黑逍遥集属于: [1分]2. 半夏泻心汤所治病证是由: [1分]3. 竹叶石膏汤的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4. 恶热收热,头痛,胸脘谦闷,呕吐,鼓泻舌黑,舌苔黑腻者,治宜采用: [1分]5. 心下痞,但是谦而没有痛,或者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治宜采用: [1分]6. 赤黑痢徐,或者食积内停,脘背胀谦,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重真者,治宜采用: [1分]7. 吴茱萸汤战理中丸的组成药物中均含有: [1分]8. 金匮肾气丸圆中用量最大的药味是: [1分]9. 浑热益气汤组成药物中没有含: [1分]B.银花扁豆花10. 四顺集的组成药物是: [1分]E.柴胡芍药枳真苦草11. 心火卑衰,阳血缺累之得眠多梦,心烦神治,舌黑,脉细数者,治宜采用: [1分]12. 将中药“十种”衍化成“十剂”的圆书籍是: [1分]B.《圣济经》13. 被俞嘉止称之为“顺流挽舟”法的圆剂是: [1分]14. 组成药物中含有人参、丹参、玄参的圆剂是: [1分]15. 竹叶石膏汤与麦门冬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B.麦冬半夏人参16. 五苓集中配伍桂枝的蓄意是: [1分]17. 治疗干热蕴结膀胱所致之热淋,宜用何圆: [1分]18. 川芎茶调集相宜治疗: [1分]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问案,每个备选问案不妨使用一次或者重复使用,也不妨没有选,请采用粗确问案A.赤石脂B.豆蔻C.阿胶D.羚羊角E.石决明1. 需要熔化的是: [1分]C2. 需要后下的是: [1分]BA.定喘汤B.苏子落气汤C.止嗽集D.小青龙汤E.麻杏石苦汤3. 表邪已解,肺热壅衰的咳喘,治宜采用: [1分]E4. 痰涎壅衰,上真下真,以上真为主的咳喘,治宜采用: [1分]BA.温中补真,战里慢慢B.温中补真,落顺止痛C.益气健脾,渗干止泻 D.温中集热,补气健脾 E.温中补真,落顺止呕5. 参苓黑术集的服从是: [1分]C6. 吴茱萸汤的服从是: [1分]EA.蝉蜕B.脱山甲C.桔梗D.齐蝎E.天龙7.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之一是: [1分]E8. 复元活血汤的组成药物之一是: [1分]BA.5:1B.7:1C.3:1D.1:1E.2:19. 麦门冬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率是: [1分] B10. 竹叶石膏汤中麦冬与半夏的配伍比率是: [1分]EA.四君子汤B.葛根芩连汤C.四顺集D.健脾丸E.黑头翁汤11. 肝脾战睦,木郁乘土,症睹背中痛,泻利,脉弦者治宜采用: [1分]C12. 中感表热已解,邪热进里,症睹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心搞做渴,舌黑,脉数者,治宜采用:[1分]BA.四物汤B.小柴胡汤C.大柴胡汤D.逍遥集E.归脾汤13. 症睹胁肋痛痛,头痛目眩,心燥吐搞,食少体倦,往去热热,月经没有调,脉弦而真者,宜采用: [1分]D14. 症睹往去热热,胸胁苦谦,心烦,喜呕,心苦,吐搞目眩,苔薄黑,脉弦者,治宜采用: [1分]BA.死脉集B.玉屏风集C.当归六黄汤D.桂枝汤E.牡蛎集15. 具备益气固表敛阳止汗服从的圆剂是: [1分] E16. 具备滋阳泻火,固表止汗服从的圆剂是: [1分]CA.肝胃阳真,真火上炎B.肝肾阳真,真火内扰C.炎热伤肺,气阳二伤D.肺胃阳真,真火上炎E.肺肾阳真,真火上炎17. 六味天黄丸的病机是: [1分]D18. 麦门冬汤证的病机是: [1分]DA.芍药当归B.当归黄芩C.黄芩半夏D.大黄柴胡E.柴胡芍药19. 大柴胡汤与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C20. 大柴胡汤与四顺集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E。

XXX《方剂学Z》平时作业1答案

XXX《方剂学Z》平时作业1答案

XXX《方剂学Z》平时作业1答案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XXX是《五十二病方》。

这部方书是唐代XXX所编,包括52种病的治疗方剂,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

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这部药典是明代官修,收录了许多处方和制药方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3.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的理论专著是《医方考》。

这部书是唐代XXX所著,详细阐述了方剂的组成、配伍、应用等理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详析方剂的理论专著。

4.最早记载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理论的医书是《黄帝内经》。

这部医书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记载了许多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被认为是最早记载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理论的医书。

5.被后人尊为“XXX之祖”的医书是《伤寒杂病论》。

这部医书是东汉时期XXX所著,记载了许多治疗方法和方剂,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

6.“八法”是指汗法、吐法、下法、消法、清法、补法、宣法、通法。

除温法和和法以外,都属于“八法”的内容。

7.不属于“八法”的是攻法。

攻法并不属于“八法”的内容。

8.属于“八法”的是温法、清法。

温法和清法都是“八法”的内容。

9.中国医学史上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的医学家是清代的XXX。

10.指导遣药组方的主要依据是治疗方法。

在遣药组方时,需要根据治疗方法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11.治法是依据证而确立的。

在中医中,治疗的依据是证,而治法就是根据证来确定的。

12.属于消法的方剂是保和丸。

保和丸是一种具有消食导滞作用的方剂。

13.不属于清法的作用是消食导滞。

清法的作用包括清泄气分、透营转气、凉血散血和苦寒解毒。

14.不适用消法的是燥屎内结。

消法适用于气滞血瘀、饮食停滞、水湿内停和痰饮不化等病症。

15.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16.方剂的分类包括以病证分类、以病因分类、以脏腑分类和以治法分类,不包括以三焦分类。

17.最早的方剂分类方法是按病证分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方剂学Z 作业1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 方剂学Z  作业1

《方剂学Z》第1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败毒散的功用是: [1分]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2. 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 [1分]B.归脾汤3. 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 [1分]B.炙甘草汤4.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 [1分]E.沙参当归生地5. 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 [1分]B.生化汤6.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 [1分]E.温剂清剂7.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 [1分]B.川芎知母茯苓8.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 [1分]B.理中丸9.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1分]B.陈皮当归10.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1分]B.防己黄芪汤11. 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 [1分]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12. 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 [1分]A.当归补血汤13.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1分]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14.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15. 银翘散的功用是: [1分]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16.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 [1分]D.川芎茶调散17.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 [1分]B.白虎汤18. 服用十枣汤宜: [1分]E.平旦服19.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 [1分]A.白术20.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 [1分]B.四逆散21. 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 [1分]B.黄帝内经22.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 [1分]E.1:223. 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选用: [1分]A.炙甘草汤24.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 [1分]E.助汗以祛外邪25.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 [1分]D.风寒外束,水饮内停26.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 [1分]E.实脾散27.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1分]A.肝火犯胃28. 三仁汤的功用是: [1分]A.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29.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1分]C.黄芪白术30. 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 [1分]A.当归川芎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1. 1. 肝脾不和,木郁乘土,症见腹中痛,泄利,脉弦者,治宜选用: [1分]C.四逆散2. 外感表热未解,邪热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脉数者,治宜选用: [1分]B.葛根芩连汤3. 大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A.川椒干姜人参饴糖4. 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C.以上都不是5. 治疗热在气分证宜选用: [1分]A.白虎汤6. 治疗热在血分证宜选用: [1分]E.犀角地黄汤7. 龟板需要: [1分]C.先煎8. 旋覆花需要: [1分]D.包煎9. 完带汤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 [1分]B.脾虚肝郁,湿浊下注10. 参苓白术散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 [1分]D.脾虚夹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Z》第1次作业
(2012-10-20 16:53:19)
标签:分类: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组成药物中含有生地黄的汤剂是:[1分]
A.六味地黄丸
B.炙甘草汤
C.大补阴丸
D.阳和汤
E.玉女煎
2. 温中去寒的方剂是:[1分]
A.阳和汤
B.理中丸
C.厚朴温中汤
D.四逆汤
E.当归四逆汤
3.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1分]
A.大柴胡汤
B.四逆散
C.以上均非
D.痛泻药方
E.逍遥散
4.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手足不温,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治宜选用:[1分]
A.苓桂术甘汤
B.五苓散
C.以上均不宜
D.真武汤
E.实脾散
5. 下列方剂除( )外,组成药物中皆有当归、川芎:[1分]
A.温经汤
B.归脾汤
C.血府逐瘀汤
D.四物汤
E.生化汤
6. 服桂枝汤后,需“啜热稀粥一升余”其意在于:[1分]
A.防止过汗亡阳
B.防止过汗亡阴
C.以上都不是
D.护中以防伤胃
E.助汗以祛外邪
7. 竹叶石膏汤中半夏与麦冬的配伍用量比例是:[1分]
:1
:7
:1
:1
:2
8. 下列方剂中以一味当归为君药的是:[1分]
A.少腹逐瘀汤
B.生化汤
C.四物汤
D.温经汤
E.桂枝茯苓丸
9. 服用十枣汤宜:[1分]
A.饭后服
B.随时服
C.饭前服
D.临卧服
E.平旦服
10. 百合固金汤的功用是:[1分]
A.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B.清燥润肺,益气养阴
C.养阴润肺,凉散疫毒
D.轻宣凉燥, 宣肺化痰
E.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11. 一贯煎组成药物除枸杞子、川楝子、麦冬外,还有:[1分]
A.沙参当归熟地
B.柴胡当归川芎
C.玄参当归熟地
D.柴胡当归白芍
E.沙参当归生地
12. 二陈汤组成药物中不含:[1分]
A.白术
B.茯苓
C.乌梅
D.半夏
E.陈皮
13. 治疗因阴血亏失于濡养,阳气虚失于宣通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治宜选用:[1分]
A.炙甘草汤
B.天王补心丹
C.朱砂安神丸
D.归脾汤
E.补中益气汤
14.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是:[1分]
A.寒饮内停,肺失宣降
B.外感风寒,内有蕴热
C.外感风寒,内有痰热
D.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E.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15. 吴鞠通所称“辛凉重剂”是指:[1分]
A.麻杏甘石汤
B.白虎汤
C.止嗽散
D.银翘散
E.桑菊饮
16.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1分]
A.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B.燥湿化浊, 理气和中
C.以上均不是
D.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E.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17. 下列哪项不属于“十剂”的内容:[1分]
A.滑剂涩剂
B.宣剂通剂
C.补剂泻剂
D.轻剂重剂
E.温剂清剂
18.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1分]
A.桂枝芍药
B.陈皮当归
C.熟地白芍
D.桔梗枳壳
E.茯苓半夏
19. 败毒散的功用是:[1分]
A.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E.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20. 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1分]
A.细辛桂心
B.杜仲牛膝
C.黄芪白术
D.秦艽防风
E.川芎当归
21. 劳倦内伤,气弱血虚,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者,治宜选用:[1分]
A.当归补血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归脾汤
D.补中益气汤
E.当归六黄汤
22. 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除酸枣仁和甘草外, 其余是:[1分]
A.川芎远志茯苓
B.川芎知母茯苓
C.白芍远志茯神
D.当归远志茯神
E.川芎知母茯神
23. 温经汤与生化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
A.当归川芎
B.人参当归
C.当归芍药
D.桃仁当归
E.生姜当归
24.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1分]
A.肝火犯胃
B.血燥气郁
C.胃有积热
D.阴虚胃热
E.脾胃伏火
25. 三仁汤的功用是:[1分]
A.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B.清热利湿, 升清降浊
C.利湿消肿, 理气健脾
D.理气化湿, 和中止呕
E.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
26. 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1分]
A.麻黄汤
B.桂枝汤
C.消风散
D.川芎茶调散
E.九味羌活汤
27.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均含有的药物是:[1分]
A.黄芩黄连半夏大枣
B.人参半夏生姜大枣
C.人参黄芩甘草干姜
D.人参黄芩半夏生姜
E.人参黄芩半夏大枣
28. 银翘散的功用是:[1分]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疏散风热,止咳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E.疏风清热,解表透邪
29. 患者某,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治宜选用:[1分]
A.桂枝汤
B.防己黄芪汤
C.羌活胜湿汤
D.玉屏风散
E.消风散
30. 我国最早阐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1分]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肘后备急方
D.伤寒论
E.备急千金要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肾虚湿热下注
B.脾虚肝郁,湿浊下注
C.下焦虚寒,湿浊不化
D.脾虚夹湿
E.气虚下陷
1. 参苓白术散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1分]
A B C D E
2. 完带汤所治带下证的性质是:[1分]
A B C D E
A.烊化
B.冲服
C.先煎
D.包煎
E.后下
3. 龟板需要:[1分]
A B C D E
4. 旋覆花需要:[1分]
A B C D E
A.四君子汤
B.葛根芩连汤
C.四逆散
D.参苓白术散
E.白头翁汤
5. 肝脾不和,木郁乘土,症见腹中痛,泄利,脉弦者,治宜选用:[1分]
A B C D E
6. 外感表热未解,邪热入里,症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舌红,脉数者,治宜选用:[1分]
A B C D E
A.川椒干姜人参饴糖
B.人参干姜白术甘草
C.以上都不是
D.桂枝芍药当归甘草饴
糖 E.附子干姜甘草
7. 大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
A B C D E
8. 小建中汤的药物组成是:[1分]
A B C D E
A.白虎汤
B.清瘟败毒饮
C.凉膈散
D.清营汤
E.犀角地黄汤
9. 治疗热在气分证宜选用:[1分]
A B C D E
10. 治疗热在血分证宜选用:[1分]
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