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

简单的科学小实验(1)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
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
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
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2)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
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
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
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
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
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
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
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
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说明: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1.做测量实验,体验生活学了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后,先估计一个鸡蛋的质量,然后用天平进行测量,看你估计的是否准确。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

适合小学生做的科学实验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2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材料:蜡烛、火柴操作:1、点燃一支蜡烛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3、将点燃的蜡烛吹灭4、吹灭后的蜡烛冒出了青烟5、用火柴点燃刚刚熄灭的蜡烛冒出的青烟时,蜡烛会立刻复燃讲解:点着蜡烛后,可看到蜡烛顶端的蜡慢慢熔化,顶端明显地烧成了杯状,在“杯”中盛着熔成液状的烛油.然后,烛油沿着烛芯爬升上去,在烛芯上端达到燃点而烧起来,在燃烧产生的热量的作用下,烛油会汽化成“青烟”.显然,“青烟”就是蜡的气体状态. 创造:你知道水的气体状态是什么你能用什么办法制造水蒸气4、试验名称:摩擦起电准备器具:薄纸,铅笔步骤:1、把薄纸撕得尽量碎2、把铅笔在头发上来回摩擦n下3、把摩擦后的铅笔靠近碎纸堆现象:碎纸被铅笔吸起结论:一些容易起电的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两个摩擦表面就能够出现带电现象.5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6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搅拌均匀.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7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1 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2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3 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5 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讲解:1 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2 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8可爱的浮水印思考:宣纸上漂亮的图案不是画出来的,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材料:脸盆1个、宣纸1—2张、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约半盆操作:1、在脸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轻轻碰触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扩展成一个圆形.2、拿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二、三下.3、然后轻碰墨汁圆形图案的圆心处,看看有什么现象.4、把书法用纸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然后缓缓拿起,纸上印出什么图案呢讲解:1、棉花棒碰触时,墨汁会被扩展成一个不规则的圆圈图形.2、棉花棒在头皮上摩擦所涂上的少量油,就会影响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3、水印会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图形.创造:试试其他的方法,改变水面上墨汁的图形.9漂浮的针思考:针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针、叉子、液体清洁剂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2、用一个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针放到水的表面2、慢慢地移出叉子,针将会浮在水面上3、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沉下去了讲解:1、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住了针,使之不会沉下.表面张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内聚性的连接.这种内聚性的连接是由于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间相互挤压,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被称做表面张力,它可以托住原本应该沉下的物体.2、清洁剂降低了表面张力,针就浮不住了.说明:针有危险,请家长帮助操作.10神奇的牙签思考: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材料: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 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3. 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讲解: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创造: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11有孔纸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纸为什么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个、大头针一个、纸片一张,有色水一满杯操作:1、在空瓶内盛满有色水.2、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扎许多孔.3、把有孔纸片盖住瓶口.4、用手压着纸片,将瓶倒转,使瓶口朝下.5、将手轻轻移开,纸片纹丝不动地盖住瓶口,而且水也未从孔中流出来.讲解:薄纸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为大气压强作用于纸片上,产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会漏出水来,是因为水有表面张力,水在纸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会漏出来.这如同布做的雨伞,布虽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会漏雨一样.12手绢的秘密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是不是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流程: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2、让水冲在手帕上.3、水流进杯子里约七、八分满后关闭水龙头.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说明: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延伸:如果盖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进出情形会怎样呢13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吗材料:玻璃杯两个、水、塑料板一块操作:1. 将玻璃杯里装满水.2. 用垫板盖好杯口.3. 一只手扶杯子、另一只手按住垫板.4. 用手扶住,将杯口翻转过来,使杯口朝下.5. 扶着垫板的手轻轻放开,垫板不会掉下来.讲解:垫板覆盖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为杯外空气压力比较大,垫板就不会掉下来.创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满、或没有水塑料板会怎样,请你试一试15瓶子瘪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温开水倒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2. 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3. 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讲解:1. 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2. 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16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操作: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讲解: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完整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小学生科学实验大全
实验1:浮力实验
材料:
- 水
- 空心塑料球
- 玻璃杯
操作步骤:
1. 把玻璃杯装满水。
2. 把空心塑料球放入玻璃杯中。
3. 观察空心塑料球会不会浮在水面上。
结论:
空心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空心塑料球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实验2:色彩转移
材料:
- 两杯水
- 食用色素(红色和蓝色)
操作步骤:
1. 把一杯水加入红色食用色素,另一杯加入蓝色食用色素。
2. 把两杯水慢慢倒入第三个空杯中。
结论:
当红色和蓝色的水混合在一起时,会变成紫色。
这是因为色彩混合的原理。
实验3:磁力实验
材料:
- 磁铁
- 钉子
操作步骤:
1. 将磁铁靠近钉子。
2. 观察钉子是否受到磁力吸引。
结论:
磁铁会吸引钉子,这是因为磁力的作用。
......
(继续编写更多的实验内容)
总结:
以上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简单科学实验,旨在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希望这些实验能为小学生们带来快乐与学习的机会。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方法一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方法二1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底和壁。
4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
等它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5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
6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2、酒精灯的利用办法利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没有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在利用酒精灯时,应留意,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烧另一盏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用完酒精灯,必需用灯帽盖灭,不成用嘴去吹灭,不然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熄灭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1、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
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
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或将试剂弄混)。
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玷污滴管。
2、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3、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4、滴瓶上的滴管必需与滴瓶配套利用出错点:中指与无名指没夹住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将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内。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常用实验操作和常用仪器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方法一1.测量前,观察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其量程(量程)和分度值(每个小网格对应的温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球应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读数。
方法21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计的玻璃气泡应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底部和壁。
4.将玻璃气泡完全浸入待测液体中,需要一段时间。
等待其指示稳定后再读取。
5读数时,玻璃气泡应留在被测液体中。
6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使用酒精灯时,首先检查灯芯。
如果灯芯顶部凹凸不平或烧焦,请稍微切割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中是否有酒精。
灯内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体积的1/4,小于酒精灯体积的2/3。
在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绝对禁止使用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但应使用燃烧的火柴或木条点燃;酒精灯用完后,必须用灯头熄灭,不能用嘴吹灭,否则火焰可能会沿着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火灾或爆炸。
不要碰酒精灯。
如果洒出来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不要惊慌。
立即用湿抹布盖住。
3、胶头滴管滴瓶的构造与使用方法1.夹紧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在橡胶头与玻璃管的连接处夹紧橡胶头,不要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紧,以防橡胶头脱落。
使用时,橡胶头在顶部,喷嘴在底部(防止液体试剂进入橡胶头腐蚀橡胶头或将橡胶头中的杂质带入试液)。
吸液时,先用拇指和食指挤压橡胶头,驱走滴管中的空气,然后将玻璃头伸入试剂液中,松开拇指和食指,将液体试剂吸入,然后提起滴管。
禁止将橡胶头挤入试剂中(防止试剂被空气污染、含有杂质或混合试剂)。
吸收液体后,橡胶头必须向上,而不是平的,玻璃尖端的开口不得向上,以防止橡胶头被腐蚀;而且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玷污滴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点(六年级)

4.交流各自的推测,并简要说明理由。
2.观察地球构造模型
1.出示地球构造模型,仔细观察;
2.将模型与自己的推测进行比较;
3.明确地球的内部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4.结合教材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内部构造的秘密。
3.自制地球构造模型
1.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课题:1、各种各样的能量
实验器材: 吸管、剪刀、胶带、记号笔、橡皮筋若干、米尺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制作吸管火箭
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吸管火箭模型。注意不要剪到手,不要乱扔剩余的吸管。
2.制作发射器
1、按书中步骤与要求制作一个简易的发射器。
2、将吸管火箭模型放到发射器上,在吸管下端标记0刻度,然后往下拉吸管火箭,用记号笔在吸管上以厘米为单位依次标上刻度。
操 作 要 点
1.点燃花生米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2、将花生米小心地穿在铁丝上,并将铁丝固定在木板上,注意高度略低于三角架。
3、用火柴小心地点燃花生米。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加热水
1、将三角架放置在点燃的花生米上,并迅速放上石棉网及装了水的烧杯,将温度计悬垂于水中。
2、等花生米燃烧完毕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并记录。
5.实验总结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记录实验现象,并作出解释。
6.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蜡烛是固体,点着时因受热熔化成了液体,随着温度的增高,液体又转化成能燃烧的气体。蜡烛在燃烧时,会发光发热,还会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灰烬等新物质。
实验内容:比较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小学科学趣味科学实验(55个)

趣味科学实验(55个)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4.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

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
实验一:浮力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物体的浮力和沉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盆水,放入一些小玩具或金属块。
2. 观察小玩具或金属块在水中的状态。
它们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3. 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观察对浮力的影响。
4. 记录观察结果,并思考浮力和沉力的原理。
实验二:植物的生长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生长条件。
实验材料:土壤、花盆、小植物种子。
实验步骤:1. 在花盆中放入适量的土壤,让其湿润。
2. 播种小植物种子,覆盖一层薄土。
3. 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浇水。
4. 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5. 思考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阳光、水分和养分。
实验三:水的沸腾实验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过程。
实验材料:烧杯、火源、水。
实验步骤:1. 在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水开始冒泡并沸腾的时候。
4. 记录水的沸腾温度和观察到的现象。
5. 思考水沸腾的原因和液体在受热时的特性。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这些实验既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
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性和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提出假设并写下预测结果,通过实验后的对比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科学实验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索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因此,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实验应该得到重视,为学生打下科学学习的坚实基础。
总结:科学实验在小学四年级的科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振荡盛有液体的试管 • 正确方法:手指应“三指握两指拳”,握 持试管中上部,这样留出试管中下部便于 观察试管内部的实验现象。振荡试管时, 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 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 下颠,以防液体溅出。 • 出 错 点:手握试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动
实验所用器材方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不能加热
1、集气瓶(瓶口边缘磨砂) 主要用途: ①与毛玻璃片配合,可用于收集和暂时存放气体。 ②用作物质与气体间反应的反应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 ②将瓶口与毛玻璃片涂抹一层薄凡士林,以利气密。 ③进行燃烧实验时,有时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 2、广口瓶、细口瓶(瓶颈内侧磨砂) 主要用途: ①广口瓶用于存放固体药品,也可用来装配气体发生器(不需要加热)。 ②细口瓶用于存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一般不能加热。 ②酸性药品、具有氧化性的药品、有机溶剂,要用玻璃塞;碱性试剂要用橡胶塞。 ③对见光易变质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于存放少量液体,其特点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体流入胶头。 ②盛碱性溶液时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 ③不能长期存放碱性试剂。
• • • • •
实验所用器材方法简介
• • • • • • • • • • • • • • 2、精密度量仪器 (1)滴定管(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一端具有活栓开关,其上具有刻度指示量 度。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靠底部的读数较大。) 主要用途: ①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精确到0.01mL)。 ②中和滴定时计量溶液的体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试剂;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试剂、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有机溶剂等。 ②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2)容量瓶 主要用途: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如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颈部有一环形标线,瓶上标有温度和容器,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 500mL等。 ②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 ③不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
• • • • • • • •
1、酒精灯 主要用途:科学实验室中的常用热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3/4,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4。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 ④需要获得更高的温度,可使用酒精喷灯。 ⑤利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时,要从试管 的底部向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利 用酒精灯的外焰,先均匀、后局部给试管加热,加热时,大拇指不要 接触试管夹的短柄,防止出现意外或紧张时,手指用力,试管夹张开, 试管从试管夹中滑落。试管中的液体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以防液体喷出伤人。
• • • • • • • • • • • • •
实验所用器材方法简介
• • • • • • • • 四、度量液体仪器 1、粗量仪器 (1)量筒 主要用途: ①粗略量取液体的体积(其精度可达到0.1mL)。 ②通过量取液体的体积测量固体、气体的体积。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 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 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 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出 错 点: A.手拿着量筒读数; B.读数时有的俯视,有的仰视; C.有的不能依据需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D.液体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 3、雨量筒 • 使用范围:测量降水量。 • 注意事项:(l)、雨量器要安在观测场内 四周不受容器及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器口 距地面70厘米,应保证器口水平。 • (2)、 每天8时、20时进行降水量观测。 在炎热干燥的日子,降水停止后即时量取, 以免蒸发太多造成降水量不准确。
• • • • • • • • •
4、太阳高度测量仪 使用方法: 太阳高度测量仪为学生分组观测太阳高度的仪器。 它的构造由金属制的量角器、测量架、垂直线锤、底座等组成,全部 零件固定的底座上。 (1)、将仪器停放在测量地点,调节底座上的水平螺丝,使重锤线 与刻度盘上的竖直上完全重合,仪器保持水平。调好后,将重锤线置 于量角器的背后。 (2)、让太阳光线穿过测量架的十字线空隙,投影到对面的十字线 指示片上,使投影与指示片上的十字完全重合。 (3)、观察测量架箭头所指的刻度盘上的度数,即是太阳高度角。 (4)、如遇多云天气,投影不清楚,可换聚光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在 十字线指示片上,以便观察比对。 (5)、用这种方法可以观察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表,也可以 观察记录一年中的太阳高度变化。
实验所用器材方法简介
•
• •
三、不能加热
4、滴管: ①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 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 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 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 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或将试剂弄混)。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 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以免胶头被腐蚀;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玷 污滴管。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5、水槽: 使用范围:用于盛装液体。 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②、不能盛放温度过高的水。 6、玻璃管 使用范围: 1、用于插入胶塞中,有时连同乳胶管制成导管,有时直接用玻璃管吹气。 2、在做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用到玻璃管。 3、直玻璃管可以制作玻璃弯管、玻璃喷嘴。
•
• • • • • • • • • • • • • • • •
3、烧瓶(这里主要指平底烧瓶。因为平底烧瓶可以 直接放置在水平面上,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垫上石 棉网。圆底烧瓶可以直接加热,但是不能直接放在水 平面上。) 主要用途: ①可用作试剂量较大而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常用 于各种气体的发生装置中。 ②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 ③圆底烧瓶还可用于喷泉实验。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平底烧瓶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使其受热均匀;加 热时,烧瓶外壁应无水滴。 ②平底烧瓶不能长时间用来加热。 ③不加热时,若用平底烧瓶作反应容器,无需用铁架 台固定。 4、锥形瓶 主要用途: 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应器。 ②代替试管、烧瓶等作气体发生的反应器。 ③在蒸馏实验中,用作液体接受器,接受馏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滴定时,只振荡不搅拌。 ②加热时,需垫石棉网。
• • • •
试管夹 试管夹使用范围:加热时用于夹试管。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 在短柄上. • (2)应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
• 药品的取用 • 正确方法:A.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固体,通常用药匙或纸槽。操作 时,做到“一送、二竖、三弹”。(即药品平送入试管底部,试管竖 直起来,手指轻弹药匙柄或纸槽。)使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 B.取 用块状或大颗粒状固体常用镊子(镊子的用法),操作要领是“一横、 二放、三慢竖”。即向试管里加块状药品时,应先把试管横放,把药 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沿着管壁缓缓滑到 试管底部。 C.使用细口瓶倾倒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一放、二向、 三挨、四流”。即先拿下试剂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瓶子,瓶 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沿试管内壁慢慢地流入 试管底部。 • 出 错点:A。取粉末状药品,由于药匙大,加药品时不能深入容器内 致使洒落或粘附容器内壁,而不知用V形纸槽代替药匙送药品入容器 内。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试剂瓶口 没紧挨接受器口致使药品外流,标签没向着手心,造成标签被腐蚀。
• 玻璃棒 • 主要用途:常用于搅拌、引流,在溶解、稀释、过滤、蒸 发、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等实验中应用广泛。 •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搅拌时避免与器壁接触。 • 溶解食盐时搅拌操作 • 正确方法:操作时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体食盐, 然后加入适量水,拿住玻璃棒一端的1/3处,玻璃棒另一 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和 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速度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大,玻 璃棒不能碰撞烧杯内壁发出叮当之声。
实验所用器材方法简介
• • • • • • • • • • • • • • • 五、计量器具 1、托盘天平 主要用途:用于粗略称量物质的质量,其精确度可达到0.1g。 使用方法及: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 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 (1)、使用托盘天平时,被称物体和砝码都应放在托盘中间,一面引起测量误差。 (2)、不能使天平超载称量,以免损坏天平。 (3)、取放砝码都应用镊子,不要用手直接拿取。 (4)、用完后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
• • • •
2、温度计 主要用途:用于测量液体或蒸气的温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应根据测量温度的高低选择适合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 禁超量程使用。 • 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要悬在液体中,不能 触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 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 ③蒸馏实验中,温度计的液泡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 ④不能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