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华为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与策略研究论文

华为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与策略研究论文华为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与策略研究引言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全世界客户创造卓越价值。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华为以其独特的营销创新思路、战略和策略不断取得成功。
本文旨在探讨华为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与策略,以期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一、华为营销创新的思路战略1. 技术驱动与创新导向华为以技术驱动和创新导向为核心,将技术力量和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创新投入,华为不断推出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2. 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华为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设计符合用户体验和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用户研究与分析,华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产品。
3. 渠道合作与生态建设华为注重与合作伙伴的渠道合作和生态建设。
通过与运营商、渠道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华为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发展完整的生态系统,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渠道分销。
二、华为营销创新的策略1. 品牌战略华为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华为积极参与各种国内外的重大活动和赛事赞助,提高品牌的曝光度。
同时,华为不断优化品牌形象,强调创新、品质和可靠性等核心价值,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 客户关系管理华为高度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提供优质的售前和售后服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华为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积极回应客户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市场细分与定位华为注重市场细分和定位,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华为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4. 数字化与互联网营销华为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手段进行营销。
通过建设全球化的数字化营销平台,华为能够高效地推广产品和服务,扩大品牌影响力。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方案总结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方案总结一、市场分析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品并进行各种营销策略以争夺市场份额。
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之一,市场份额逐渐增加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其影响力。
然而,面对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华为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以保持其竞争优势,并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二、目标市场华为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年轻人群体,特别是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方面具有较高需求和购买力的年轻人。
这个群体热爱科技和创新,并愿意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华为还应该将目标市场扩展至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东南亚等地区,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营销策略1. 品牌推广品牌推广是华为营销策略的关键之一,华为应该加大对公司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广告、赞助活动、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对品牌的宣传和传播。
此外,华为还可以与一些知名品牌进行合作,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认知度。
2. 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华为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华为应该不断推出具有创新功能和设计的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
此外,华为还应该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
华为可以与一些知名企业、设计师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渠道管理渠道管理是营销策略中的重要一环。
华为应该加强与各大电子零售商的合作,开展合作营销活动,提供更多的展示面积和产品陈列,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华为还应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提供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销售能力和服务水平。
4. 价格政策华为可以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来吸引消费者。
可以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如打折、赠品等,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华为还可以提供一些金融方案,如分期付款、信用卡分期付款等,以方便消费者的购买和支付。
5. 促销活动华为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可以组织抽奖活动、限时促销、积分兑换等,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此外,华为还可以在一些重要节日或假期举办活动,如双十一、春节期间等,以提升销售额。
华为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案参考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案参考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案参考篇一:华为手机营销策划书华为手机营销策划书一.企业介绍二.市场分析(一)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分析(二)本地市场分析(三)市场调研结果分析三.竞争分析(一)竞争对手分析(二)网络遍及全球,能够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篇三: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案目录引言第1章华为公司情况分析1.1华为公司简介1.2华为公司竞争优势分析第2章华为公司手机营销策略分析2.1华为公司开展手机业务的SWOT分析2.1.1优势和劣势2.1.2机遇和威胁2.2华为公司手机业务的消费者市场细分2.3产品定位分析2.3.1商务型产品定位2.3.2学生型产品定位第3章华为公司手机营销策略建议3.1产品策略3.1.1商务手机注重GSM制式、大学生手机两种制式兼顾3.1.2以高质量为前提的产品功能的设计3.1.3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加大新产品推出频度3.2价格策略3.2.1商务手机定价策略3.2.1.1高端商务手机新产品的撇油定价3.2.1.2中端商务手机新产品的满意定价3.2.2大学生手机的定价策略3.3分销策略3.4促销策略3.4.1降价促销3.4.2赠品促销3.4.3与运营商联合促销第4章华为公司发展与未来调查问卷引言:随着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手机厂商都在加大力度提高自己手机品牌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从而增加自己的收益,华为终端如何增加自己的收益,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本文对华为手机的分析和国际各手机品牌和厂商进行分析,确定手机的市场定位和品牌树立,从而使华为在以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关键词:华为手机品牌树立目标市场消费群体市场细分。
华为营销策略分析范文

一、企业概述:华为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万元。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2007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全体员工在“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企业愿景和使命的指导下华为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不断滴进行创新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华为以核心技术为杀手锏,不断地致力于拓展和开发国际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二、企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及地位华为自1987年成立以来,在“农村包围城市”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布局下,以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为基点,在不断增加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及树立了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以此为跳板努力进军欧洲及北美市场,虽然历程颇为艰辛但正是这种在竞争环境中的磨练锻造出了华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坚强意志,同时也促进其不断研发核心产品和国际营销布局,使其成长为国际化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华为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下,逐步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华为销售收入中海外销售收入已经占到65%以上。
但在发达的电信市场华为的市场地位尚未建立,与其他着名的设备供应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析

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探析如何打造长久竞争力是摆在每个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面前的最紧迫的问题,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或者屡屡失败,或者前途不明的情况下,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就愈加值得我们研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为国际市场营销,欢迎阅读!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篇一1.市场细分(Segmentation)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对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加以分类,将顾客划分成不同的需求群体的过程。
市场细分的前提是顾客需求的异质化。
根据顾客需求的差异程度,市场可被分为同质市场和异质市场。
当顾客参考资料品的需求大致一致,而且对企业同一营销策略反应也十分相似时,称为同质市场;当顾客对产品的质量、款式、价格等有不同要求,而且对企业的同一营销策略会作出不同反应时,称为异质市场。
国际市场细分(international market segmentation)是市场细分概念在国际营销中的运用。
华为的营销,始终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的。
市场细分的依据很多。
由于华为的产品大多属于是标准化的产品,市场的需求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华为在准备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华为究竟进入哪个(或哪些)市场最有利?这就需要根据某种标准(如经济、文化、地理等)把整个市场分为若干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
企业可以选择某一组或某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
华为主要从地理方面对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了研究:①俄罗斯市场a.通信行业发展情况俄罗斯通信行业的私有化和股份制改造始于1992年,结果形成了一百多家股份制公司,各城市的电话公司基本垄断了市话业务。
电信行业中传统电信业务垄断犹存,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步伐较慢。
尚未形成统一的电信网络和收费标准,技术标准和市场规范有待完善,各公司网络之间的沟通上存在着人为和技术性障碍,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b.竞争状况国外厂商依然占据着主要的市场份额,如阿尔卡特、北电网络、朗讯、3Com、Juniper等品牌,这些老牌产品普遍价格偏高。
华为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华为市场营销策略分析华为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出色的市场营销策略而著称。
以下是对华为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
首先,华为坚持创新为王的理念,不断推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
华为在手机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如华为P30系列的超感光Leica摄像头,华为Mate X的可折叠屏幕等。
这些创新产品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帮助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华为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
华为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并且不断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华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这为华为在市场中赢得了竞争优势,使其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同时,华为注重市场细分和定位。
华为将市场细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并通过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和产品定位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比如,在高端市场,华为推出了Mate系列,满足了对高端配置和颜值要求较高的消费者;而在中低端市场,华为推出了Nova系列,满足了对性价比要求较高的消费者。
此外,华为善于运用数字化营销手段。
华为在市场营销中广泛应用了数字化渠道和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
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华为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实时跟踪市场反馈。
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营销策略,华为使消费者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了解和购买其产品。
最后,华为注重国际市场的开拓。
华为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渠道和合作伙伴网络,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华为通过不断创新、注重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市场细分和定位、数字化营销手段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实施了一系列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
这些策略为华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华为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华为市场营销战略分析导言: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和智能手机供应商,华为在市场营销方面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华为的市场营销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产品定位华为的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是产品定位。
华为致力于提供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全面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华为将其产品定位为高端技术和性价比的完美结合,既可提供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又能保持相对较低的价格。
这种定位使得华为能够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并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用户。
二、品牌建设华为非常重视品牌建设,通过不断投资和创新,积极推广华为品牌的价值和形象。
华为的品牌理念是“创新驱动,持续成功”,并且坚持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
华为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体育、文化和社会项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增强其品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此外,华为还利用社交媒体和各种营销活动,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
三、渠道拓展华为意识到渠道的重要性,并不断努力开拓和扩大渠道网络。
华为与各大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通过这些渠道推广和销售其产品。
此外,华为还注重在线销售渠道的建设,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拓展策略,华为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需求,并实现销售的持续增长。
四、市场分析华为的市场营销战略依赖于对市场的深入分析。
华为不仅仅关注全球市场的整体趋势,还精确地研究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特点。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目标用户的分析,华为能够定制化其营销策略,并推出适应不同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这使得华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市场机会并迅速获取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概述:华为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1万元。
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2007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全体员工在“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企业愿景和使命的指导下华为紧紧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不断滴进行创新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在电信网络、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
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综合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14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
华为以核心技术为杀手锏,不断地致力于拓展和开发国际市场。
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二、企业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现状及地位华为自1987年成立以来,在“农村包围城市”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的布局下,以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为基点,在不断增加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以及树立了品牌知名度的情况下,以此为跳板努力进军欧洲及北美市场,虽然历程颇为艰辛但正是这种在竞争环境中的磨练锻造出了华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坚强意志,同时也促进其不断研发核心产品和国际营销布局,使其成长为国际化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华为在多年的苦心经营下,逐步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在华为销售收入中海外销售收入已经占到65%以上。
但在发达的电信市场华为的市场地位尚未建立,与其他著名的设备供应商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知不足,而后进”,华为需要对目前的国际市场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
任正非结合华为的自身实际把“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应用到公司国际化布局当中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海外根据地,成为其获得营收的发动机。
其国际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破茧期:实践中摸索国际化(1996年-1999年)1996年华为开始确立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去分享更大的市场蛋糕,在这一时期华为以1996年,华为第一次与香港和记电信签订3600万美元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为起点使华为的产品产品成功进入香港,实现了华为零的突破。
同年,参加埃塞俄比亚40万线交换机投标,这是华为参加的第一个海外投标项目,之后华为通过建立俄罗斯代表处,白俄罗斯代表处和南斯拉夫代表处。
在巴西建立合资企业,成立巴西代表处。
等一系列的动作为华为铺平了国际化的道路。
1997年IBM, Towers Perrin, The HayGroup, PWC和FHG成为华为在流程变革、员工股权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顾问。
与这些主要的跨国咨询公司的合作,使华为可以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
在1998年,华为更是在印度成立的软件研究所,成立国际产品部,加大对海市场的技术支持力度。
华为正式在国际市场上以不服输的精神摸爬滚打屡败屡战,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欢喜,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水平使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分得一小杯羹,实现了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突破,为其日后的开疆破土披荆斩棘到国际领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树立品牌国际知名度:产品输出扩大化(1999年-2001年)在此阶段华为在立足第一阶段打下的市场基础,开始进行大规模把通信产品输入国际市场,这一时期陆续进入南亚、非洲的多个国家,海外市场实现由“点”到“面”的突破。
使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开始享有声誉。
同时华为也在积极推进其国际化经营布局,着眼于市场更为肥沃的欧美市场。
从市场、人才、资本三个方面全方位推进。
这一时期进入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的若干战略国家市场,为进军欧美高端市场奠定基础。
1999年到2001年,华为赢得突破。
在两年左右时间里,华为公司代表处开始遍及全球,分布在40多个国际。
华为通过要求国际大客户来中国考察并且积极参展各种展览会加深了客户对中国以及华为的了解扩大了华为的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华为开始慢慢吸引国际一流的大电信运营商。
获得他们的认可,大幅度扩展海外市场,实现了产品海外输出的持续性增长,截止到2000年,合同销售额超过26. 5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 28亿美元,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并且开始拓展北美、西欧、东太平洋等发达国家市场,公司海外片区或地区部酝酿合并和重组,8个海外地区部初具雏形;已初步建立成了涵盖一二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多级格局,这得益于其全球化经营战略布局。
3.巩固发展期:飞速发展(2002年至今)在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下华为在海外市场稳定发展,海外销售迅速增长。
不仅巩固在亚非拉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基础,又扩大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实现对西欧、北美等市场的全面突破。
华为公司从2005年开始,其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占全年销售收入的58%,比04年同期增长17%,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这标志着华为的主攻市场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对于华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8年合同销售额233亿美元,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
截至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2008年,华为公司成为世界专利"申请数量"(非核准)年度最多的公司,结束了飞利浦垄断长达十年之久的“霸主”地位。
据华为发布2011年上半年业绩显示,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达9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营业利润达124亿人民币。
存在的问题:1.从目前华为的目前成功来看无疑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完美演绎,但是在其疯狂地进行海外扩张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扶植,华为如果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立于不败之地还需要自己不断提升实力,不断着眼于更为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不断研发出畅销未来的核心竞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以质取胜而不是单单靠政府扶持和以量取胜。
能够领先同业者并当行出色。
2.华为在不断扩大海外战线,海外营业额不断突破新高的同时,其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在逐渐削弱,华为要努力控制和把握好国内和海外战线的平衡,以免战线拉的太长而后方补给跟不上,顾此失彼,最后丢了芝麻又丢西瓜。
得不偿失,导致失败。
3.华为的“高技术含量,低价格”的策略使其迅速而又有效地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并且成功引领海外市场。
但是这种策略会导致目标客户形成对华为“低价格,高质量”的心理暗示,正是低价格迎合了目标客户,一旦提价,客户便会转而寻找更为知名的国际电信设备供应商。
同时,华为在这种策略的引导下只有源源不断的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其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从长期发展战略来看,华为应该慢慢地渗透和转变发展方式,使之成为真正地国际巨头。
三、目标市场分析:环境分析政治法律环境:1.中国政府支持通信行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并且不断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2.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攀升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3.北美市场的排斥现象比较严重,例如:从2008年开始,华为收购美国科技公司3COM这件事情失败之后,其实华为就不断提高他们在美国公众当中的透明度还有形象,但是在最近美国投资委员会又拒绝华为以200万美金买下了3Leaf的专利权。
此外各国政府均有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法规、政策,比如常见的进出日关税额度规定,本地化生产的要求和激励政策,等等。
这种要求一般来说对所有外国厂商是一致对待的,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这方面对华为的影响不大,4.政治局势的动荡也会对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进程有所影响例如最近发生战乱的利比亚,以及最近一系列的“中东波”事件。
经济环境分析:根据国民收入水平大致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北美(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国家,亚洲的日本等,这些国家在在运营商基础网络建设的资本和技术投资上,在用户覆盖率(普及率)水平上,还是在居民(最终用户)的信息消费意愿,对信息服务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最前沿的信息服务的接受程度上,都是最高的;这也就给华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进军这些国家利润颇为丰厚但是也要面临国际电信设备巨头的竞争以及国内的保护,这也是华为在进军美国市场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
发展中国家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反战程度不一,如金砖国家发展程度较高,非洲一些国家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在电信设备的建设及要求程度上也各不相同,近年来的建设投资力度和电信服务的普及率稳步提升,运营商普遍上技术积累不深厚,在建设方案定案中,价格和成本因素占非常大的比重,终端客户对服务质量要求不高;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这部分国家从数量到消费总体需求上都大于发达国家。
社会文化分析社会文化相对于电信设备运营商来讲影响不是很大,但是也决不能忽视企业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在海外不断扩张的同时,积极推进本土化进程有利于企业在海外稳固根基,为民众乃至国家所接受。
技术环境分析1.在发达国家开拓市场时面临着本土提供商的竞争,但是这些办款相对开放和公平也不排除本国的政治影响,如美国投资委员会拒绝华为买下3leaf产权。
2.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上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是竞争的透明度不高,关系营销较为重要。
消费者行为分析:从华为经营的业务角度来分析华为的消费者有电信业务运营商、企业网用户、新兴互联网企业,其中最主要的为电信业务运营商,我们主要以电信业务运营商为例分析其行为。
在电信运营业,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业务收入是反映运营商实力最重要的指标至2008年底,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己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36家。
日前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发展,随着电信设备技术的进步,也有了新的变化,就是固网语音业务进入衰退态势,移动业务成为拉动产业整体增长的次要动力。
四、SWOT分析S优势:华为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很好地迎合了目标客户,并且培养客户的忠诚度。
W劣势:虽然华为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相比思科、朗讯还有一定的差距,内部管理还有待完善,要避免高层动荡(如任正非高额请孙亚芳出局的传闻,家族化等问题),在扩张中本土化进程和本土人才引进较为落后。
O机会:全球市场的机会,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区,尤其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讯网络建设相对落后,华为这样的新兴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很好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