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施工图设计说明样本

合集下载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doc 53页)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 设计依据1.1.1 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 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 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 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 城市设计人口南岸区:人口密度420人/ha;江北区:人口密度400人/ha。

(3)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定额南岸区:180L/cap.d;江北区:160L/cap.d。

(4) 城市工业企业分布、市区地面覆盖情况该市分为南岸区、江北区,市内工业企业有皮毛厂、针织厂、棉纺厂、食品厂、化工厂各一座,还有商业和服务性质的公共建筑。

市区地面种类如:屋面占36%,混凝土路面占16%,碎石路面占10%,非铺砌路面占20%,绿地占18%。

(5) 工业企业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见表1.1。

(6) 公共建筑表1.1 工厂职工人数及工业废水量表市区内公共建筑物排出污水流量见表1.2。

管网设计说明书

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要求:(1)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要求管道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进行计算(注明系数Ch 取值)0.05m ,大环为0.10m ,设计成果包括给水管道系统总图A1一张,给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按完全分流制完成一座小城镇的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设计成果包括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A1一张,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设计资料(1)南方某小城镇规划总平面图一张,图中尺寸为实际尺寸,单位m ,图中标有等高线、水体、工厂分布及街坊道路、铁路布置等,用户要求最小服务水头20.00m 。

(2)城区人口分布见附表一。

(3)集中流量:火车站用水量 370 m 3/d ,均匀用水。

污水出口埋深2.00m , (4)医院用水量 260 m 3/d ,均匀用水,污水出口埋深2.00m 。

(5)工厂分三班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至市政管网。

详细资料见附表二。

出口埋深均为1.50m 。

(6)土壤无冰冻。

土质良好。

(7)水文资料:设计最高水位83.0 m ;设计最低水位65.2 m ;常水位 78.6 m 。

(8)夏季主风向:东南风。

冬季:北风。

(9)该市的地势如平面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5米。

(10)城区各类地面性质所占百分比如附表三。

(11)气温:最高温度38.8℃,最低-3.5℃。

(12)降雨强度公式:q =1930(1+0.58lgP)(t+9)0.66L/s ha 。

附 表 一:本次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地区是南方某小城镇,该地区自北向南倾斜,地形比较平坦,城区中部处有一条铁路将城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城区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城区分为三个区域,设计人口约为12.2万人,用户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00m。

此外,一区有2个工厂和1个火车站,二区有1个工厂,三区有1个医院和1个公园。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农村污水管网设计详图施工图
说明:1、图中未标明的顶板厚度均为200mm。2、顶板检修孔位置详工艺图,洞口加强筋布置详设计总说明。12@10012@10012@10012@100H71:5014@20014@20014@20014@200H10-0.3转角筋514(余同)射线状布置说明:1、未注明底板厚度均为300mm。2、底板设马凳筋 12@1000。1:50AAAAAAAABBCC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416详底板配筋AL1H7H10-0.3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25025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30030012@20025025012@200414详底板配筋12@20012@20012@20012@200拉结筋6@400梅花形布置(余同)H7-1.80H10-0.312@20025025012@200H7-1.801:50说明:图中未标明板厚度均为150,1. 工程概况与总则1.1 项目名称:莆田市城厢区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一期)PPP项目1.3 建设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国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1.2 建设地点:华亭镇西许村1.4 主要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5 计量单位(除.7 本工程标高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相同);1.8 抗震设防烈度:莆田市城厢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1.9 结构制图规则:采用国标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3);2. 设计依据2.1 工程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建设单位设计要求函件,有关设计联络函件;2.2 排水、工艺、机械、电气等专业提出的技术要求和协作条件;2.3 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主要如下:1.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污水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I)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要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范围1:500地形图:(3)业主提供管网整治工程的设计范围和要求:2果用技术规范(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_500032-2003)(4)《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7)《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检查井盖》(GB/T23858-2009)(1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13)《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1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设计原则(1)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2)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3)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5)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1总论11.1 设计依据11.2 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1.3 设计原则31.4 设计范围和任务32方案选择和确定32.1 排水体制的确定32.2 工业废水与城市排水系统的关系选择42.3 污水处理方式的选择53污水管网工程设计63.1 污水管网定线63.2 污水设计流量93.3 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123.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183.5 污水管网工程量统计194雨水管网工程设计194.1 雨水管网定线194.2 雨水设计流量204.3 雨水管道的水力计算234.4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成果254.5 雨水管道工程量统计255结论25附:一张A3总平面布置图27二排水管网设计计算书271污水管道设计计算271.1 污水设计流量公式271.2 计算举例291.3 街区编号及面积计算291.4 居住区生活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01.5 工业污水设计流量和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设计流量计算311.6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321.7 污水厂规模的确定432 雨水管水力计算432.1 暴雨强度公式432.2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432.3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442.4 径流系数442.5 雨水管道一般规定452.6 划分设计管段和汇水面积、汇水面积编号462.7 雨水管道设计流量和水力计算47三个人体会49四参考书籍50一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1总论1.1设计依据1.1.1主要规范(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国家计委、建设部(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1.1.2主要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1.1.3参考书籍(1)《水泵机水泵站》(第四版)(1998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姜乃昌主编(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5)》(第二版)(2000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2、5)》(第一版)(1996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1、S2)》(1996年)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5)《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工程设备》(第一版)(2000年)聂梅生主编(6)《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1999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孙慧修主编1.2城市概况原始资料(1)城市(包括工业区)总平面图一张,比例为1:10000,等高线间距1m。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仅有本专业管道的单体建筑物局部总平 面图,可从阀门井、检查井绘引出线, 线上标注井盖面标高,线下标注管底或 管中心标高;图面的右上角应绘制风玫 瑰图,如无污染源时可绘制指北针。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13.2.3 水处理工程总体布置图
• 水处理工程总体布置图应包括平面布置和高程 布置两方面的内容。为确切表达水处理工程的 空间布局,必要时不但要绘制工程的平面布置 图和高程图,还要绘制相应的剖面图。此外应 有文字说明,如设计和施工要求说明、构筑物 及设备一览表等。本段主要介绍水处理工程平 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的阅读、主要内容及其 绘制方法。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纵剖面图反映管道沿线高程位置,它是和平面图相对应的。纵剖 面图应标出地面的高程线(用单线表示),管道高程线(用双线 表示),检查井及沿线支管接入处的位置、管径、标高及与其它 地下管线或障碍物交叉的外底或外顶标高。在纵剖面图下方还应 注明检查井编号、检查井处道路桩号、管径、管段长度、地面标 高和管内底标高,还要注明管道材料及基础类型,有时也将全部 水力计算数据(流量、流速、坡度、充满度)注明。纵剖面图的 比例通常采用水平方向1:500~1:1000;垂直方向1:100~1:200。 图13-4为检查井Wb1~Wb88之间管道的纵剖面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 图13-7、图13-8为某市污水厂平面布置及管 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污水厂分为近期和远 期两期建设。近期构筑物用黑线表示,远期构 筑物用灰线表示。近期建设时考虑远期建设情 况,预留远期建设用地。从图13-8、图13-9 看出该污水厂工艺流程图下: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13 给水排水管网及工艺施工图

综合管网(给排水专业)说明格式

综合管网(给排水专业)说明格式

管网综合方案(给排水专业)说明一、概述 1.1项目背景(1)简述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情况;(2)简述综合管网的工程范围、所涉及的管线种类、现有管线基本情况; (3)简述需要做重大迁移、架空下地、穿越河道、不在道路(包括桥梁、隧道)红线内的管线情况。

图1.1-1 图片格式表格格式 表1.1-11.2设计依据(1)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的设计文件 (2)综合管网规划资料(3)改扩建道路现有管线的探测资料 (4)各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二、布置原则简述综合管网走廊的布置原则。

三、管网综合设计方案 3.1各管网现状与规划情况简述各管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迁、改建管线;简述设计管线与周边各管线的衔接关系;按需简述各管线相关的厂(站)位置、流向。

3.2管线的数量及容量各管线数量及容量应综合考虑规划要求、产权部门意见及相关政策,宜进行估算或计算确定。

3.3管线的走廊(1)新建道路①阐述各管线在不同路幅上的平面定线;②阐述各管线过街的布置方式及大型交叉口共同管沟的预埋情况; ③综合管网穿越桥梁、隧道时应阐述管线横断面布置方式;④当采用共同管沟方案时,应阐述共同管沟内的管线布置及共同管沟外的其他管线走廊布置。

(2)改扩建道路除应包括前述内容外,还应该说明:①根据管线探测资料和改扩建道路情况及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阐述各管线的保留、迁建、拆除方案;②改扩建的各管线走廊布置方式。

3.4管线的竖向设计(1)简述各类管线的竖向关系;当各管线竖向受条件限制,简述处理措施;(2)简述管线穿越交叉口、道路过街时的竖向处理方式。

3.5特殊情况的处理(1)需穿越特殊障碍物的管线,应有专项处理措施方案,并经相关产权部门的同意;(2)受条件限制布置在道路红线之外的管线,应简述管线走廊布置的理由,较为复杂的宜进行方案比较。

四、问题及建议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具体编制有给排水专业按照上述格式及《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相关内容完成。

七里村美丽家园示范项目—建筑景观及雨污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七里村美丽家园示范项目—建筑景观及雨污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七里村美丽家园示范项目一建筑、景观及雨污管网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分。

七里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部分,包括七里村核心区约120户旧房外立面改造设计以及院坝环境提升设计、入户便道设计,雨污分流、粪污分流改造设计;3设计原则1.1执行国求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1.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导,在现状管线勘测及道路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1.3旧城改造管线以原断面还建为主,如需扩容,则需管线单位单独提出。

3.4所有管网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实施。

4.5在规划设计范围内,实行严格的雨污分流制系统。

3.6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 7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下地埋设。

3.8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生冲突,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9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况下,使路线简捷。

3. 10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

当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规定处理:(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1.3.1巳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1.3. 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有关资料;L 3. 3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1.3. 4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2工程概况项目区位于龙缸全域旅游范围,处于清水湖旅游度假区中心。

此次项目云阳县清水土家桂乡七里村美丽家园示范项目,包含七里村人居环境^合整治部(2)支管线避让主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3)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

4排水工程1.1排水现状现状村庄村民主要生活污水还是以散排为主,无完善的污水处理及排水设施。

1.2排水规划(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1设计依据Ll设计合同我院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江郦城管线工程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设计资料及业主要求
1.1.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1.1.2业主提供的1:500 地形管线图
1.1.3业主提供的《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说明及表》
1.2设计规范、标准
1.2.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
1.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
1.2.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 )
1.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 )
1.2.5《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
1.3 设计原则
1.3.1符合规划原则。

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已批复的初步设计为准。

1.3.2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1.3.3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渝北区加州武陵路, 东接华新分流道, 北靠金龙路, 西临松桥路, 南近红石路。

锦江郦城坐享龙湖、加州成熟社区, 观音桥步行街近在咫尺, 交通发达、生活便捷。

将利用与加州传统饮食商圈相连的优势, 打造成为武陵路生活中心。

本次工程道路属于锦江郦城与武陵路的连接干道, 地理位置尤为重要。

3 排水现状
当前小区房屋建设已接近尾声, 考虑小区雨污水排放困难问题, 为保证以后居民正常的生活作息, 本工程进行连接干道的雨污水管道施工设计, 收集小区内雨污水, 并排至武陵路主干道的雨污水系统中, 及时解决排水困难问题。

4 设计原则
4.1排水管道施工图设计以批准的上阶段设计为依据,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求
4.2满足需求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排水需求规模设计。

4.3 满足接入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原则。

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 结合地块建设规划, 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4.4 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4.5 满足选材优化原则。

设计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 既
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 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4.6 满足综合协调原则。

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 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 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5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
5.1设计标准及基本参数
5.1.1设计年限
本工程为新建区域永久性市政排水工程设计, 排水系统规模均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5.1.2排水体制
按该片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

5.1.3 设计规模
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 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

污水按城市综合污水量( 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的85%) 和规划人口进行计算, 规划人口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

5.1.4 基本设计参数
⑴最大设计流速: 玻璃钢夹砂管、塑料管、混凝土管V ma×=5m/s。

⑵最小流速: 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V min=0.6m/s。

⑶雨水管道按满流设计; 污水按非满流设计其最大设计充满度按下表:
⑷最小管径与最小设计坡度: 市政排水管最小管径控制在d400, 最小设计坡度控制在i=0.003。

⑸本工程排水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

5.2雨水系统
5.2.1雨水量计算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
Q=qψF( L/S)
·暴雨强度( q) 采用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q=
768
.0
)
231
.0
8.
12
(
)
lg
803
.0
1(
2806


+
+
P
t
P(L/S·Ha)
·暴雨重现期: 道路P=3年;
·设计降雨历时: t=t1+mt2 (min) 其中,
地面集水时间: t1=10 (min)
折减系数: 暗管m=2、明渠m=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